深度阅读

学术文摘丨甘青宁地区传统村落的初步研究(上)

摘要: 中国文化遗产 2018年第2期甘青宁地区传统村落的初步研究(上)张力智摘要:甘青宁地区是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研究相对薄弱的地区。本文基于该区域15个村落的初步调查发现,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村落,甘青宁地区的重要特点在于游牧、农耕两种生产方式的混杂。由于商业和宗教最大限度地调和了两种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商业建筑和庙宇建筑成为当地最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并常常决定了整个村落的布局。另外由于游牧民族的大范围


中国文化遗产 2018年第2期

甘青宁地区传统村落的初步研究

(上)


张力智


摘要:甘青宁地区是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研究相对薄弱的地区。本文基于该区域15个村落的初步调查发现,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村落,甘青宁地区的重要特点在于游牧、农耕两种生产方式的混杂。由于商业和宗教最大限度地调和了两种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商业建筑和庙宇建筑成为当地最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并常常决定了整个村落的布局。另外由于游牧民族的大范围迁徙,甘青宁地区乡土建筑融合了中原、西域以及北方游牧民族三种建筑文化传统,造成了当地多样的建筑形态。通过上述框架,本文不仅解释了甘青宁地区纷繁多样的建筑和村落形态的成因,还揭示了这一地区村落与欧洲中世纪城镇的相似之处,指出了其世界意义。

关键词:甘青宁区域 传统村落 乡土建筑

引言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的全国第一、二批传统村落(1561个)名单中,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自治区)虽地域辽阔,两批传统村落总量仅44座,其分布地点也多集中在三省(区)交界的甘肃东部、青海东北和宁夏南部这一小片区域。近年笔者有幸对第一批传统村落中的20个传统村落进行全面考察,并在其后的一年中对这一区域15个村落进行了资料挖掘和初步研究(图01)。本文便是初步研究之后、对该区域传统村落及乡土建筑特点的总结,也是对相关研究视角的探索。

图01/本文所涉及的15个传统村落分布图(作者自绘)

甘肃、青海和宁夏位置偏远,历史上战乱频仍,近代以来经济落后,历次战争和革命对古代建筑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古建筑保存情况很差,既往建筑史研究又多关注大型庙宇,故而民居和乡土建筑研究直到今天依然极不系统。小片区的民居研究虽然不少,但唯有甘肃兰州、天水以及青海庄廓民居的研究相对深入,且只有甘肃形成了系统的民居专论。村落层面则相关研究更少,加之当地自然地理、民族、宗教构成复杂,系统研究的难度依然较大。

上述复杂性又被考古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的深研精耕放大了。考古学方面,有众多极为重要的考古遗址(从新石器时代到唐代)集中在青海东北部和甘肃地区,这些遗址记录了古代民居的众多线索,相关研究也严谨深入。历史学方面,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西汉以来已有系统的文献记录,在陈寅恪先生的推动下,东汉至唐代河西士族之学已成为学术焦点;在白寿彝先生的推动下,回族迁徙、形成、教派和起义脉络也日渐清晰;更不用说一直就被学术界所关注的佛教遗迹了,甘肃众多石窟中也保存了大量民居图像和雕刻。人类学和社会学方面,回族门宦制度、土族语言及习俗、白马藏人语言及习俗的相关研究也较为深入。

上述学科固然可以带动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研究的发展,但在学科发展之初就遇到这些精深的研究伙伴,也并非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研究之福。事实上,现有的村落和建筑研究随着民族、宗教、时代、政权、地域等线索迅速碎片化了。在此背景下,事无巨细地强调各村各镇的特点(各村各镇的历史也的确是丰富多彩),已不太可能推动西北乡土建筑研究的整体发展。所以笔者希望做一些相反的事情,用一些超越民族、宗教和时代的线索,将这一区域的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进行整合,以此呈现其共通的特点和价值,并在更为宏观的视野中,表述其重要意义。


1. 地理界限


当然,我们还是要从甘肃、青海和宁夏的复杂性开始,究竟如何复杂呢?它们跨越青藏高原、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是中华早期文明的摇篮,还是佛教、伊斯兰教东传的主要道路;既是西戎、羌、吐谷浑、回纥、吐蕃、党项、蒙古这些古代民族交融之地,也是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羌族、保安族这些现代民族杂居之地。这里还有各个宗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节点——佛教有敦煌、麦积山,藏传佛教有塔尔寺、佑宁寺,伊斯兰教有“东方麦加”河州,甚至道教都在这里选择了崆峒山作为其圣地。

但就在这片复杂的土地上,大部分传统村落却集中于甘肃东部、青海东北部和宁夏南部一小片区域,又是为何呢?

事实上“古村落”本身就有生产方式的限定——它往往是定居的农业生产的产物。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区域和甘肃西部嘉峪关外都是游牧民族的土地,历史上并不适合村落发展。进入嘉峪关内,甘肃中部和宁夏中北部只有零星的河谷平原适合农耕,这些河谷是高原、沙漠和游牧民族包围中的小小绿洲,商人和军人们在那里中转,日后多发展为“城”“堡”和“镇”,而非单纯的农业“村”。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之中真正能够进行精耕农业生产的土地,其实只有天水、陇南的大小盆地而已。所以,三省(区)中发育较好的“村”“镇”只能存在于在甘肃东部、青海东北部和宁夏西南部一小片区域——这是三省(区)传统村落数量较少的重要原因,为了后面论述方便,我们就将这一区域简称为甘青宁地区。

我们所关注的这片区域——甘青宁地区,有比较明确的自然边界。从山脉上看,这一区域东至陇山,南至岷山,西至乌鞘岭,北至腾格里沙漠。从水系上看,这片土地是黄河上游的主要灌溉区,大部分适宜农耕的土地都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如泾河、渭河、大夏河、大通河、湟水、隆务河之上。主要官路和驿道沿水系展开,但出口只有两个,西面只通向河西,东面则多去往长安,因此整个道路网络都被称作是“丝绸之路”。这些道路又围绕天水(秦州)、兰州(金城)、西宁、固原几个大城市展开,在这些城市控制下,当地行政区划也非常稳定,时而归于凉州或陇右(汉、唐和清代),时而归于陕西(元、明两代),总之区域自然和行政边界都是相对稳定的。

不过,这一地区的两个出口——河西与关中,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个性。河西是拉铁摩尔笔下的“次级绿洲”,农业之外,畜牧、游牧、商品交换都很发达。关中则是典型的精耕细作灌溉农业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甘青宁地区是上述两个极端的过渡——天水盆地在唐宋时期已发展为连片的农耕区,被称作“陇上江南”,但兰州、西宁、固原地区直到近代都是零落的河谷小平原和“次级绿洲”,村镇和城市商品经济发达。这一分野在民族构成、宗教信仰、生产方式、村镇规划,甚至在建筑形制、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呈现,我们后面会一一来讨论。


2. 生产与移民


甘青宁地区本是一片宜农宜牧的土地。青海东北、甘肃中西部密集分布着史前马家窑、半山、马厂和齐家文化的遗址,是当地历史上农业定居生活的明证。甘肃肃北、宁夏中卫等地至今也还保存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岩画,也记录了古代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可见农牧并行、相互补充在这里是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不过甘青宁地区文字记录中的历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移民扩张的历史。从秦始皇到明太祖,每一轮西征过后,都会有军队驻扎河西、湟水流域屯田。从前的游牧部落和绿洲小政权或被驱逐,或被同化,取而代之的是军堡控制下的河谷农耕平原。

在农业扩张的历史中,中原地区向甘青宁地区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其中尤以汉末魏晋和明代初年两次移民最为重要。陈寅恪先生对前一次移民有过深入研究:“刘石纷乱之时,中原之地悉为战区,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精英亦得就以传授”。其后河西士族在北魏、北周、隋、唐几代国家制度建设、精英文化传承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然后始知北朝文化系统之中,其由江左发展变迁输入者之外,尚别有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可见东汉末到西晋末的移民以中原士族为主。另一次大规模移民在明代初年,其中江南地区充军的罪犯以及就封甘肃的肃王、韩王的家丁随从大量迁入甘肃。所谓江南罪犯,多是江浙两省豪门大户;两位王爷带来的,也是江南地区的护卫、仆役、属官和巫医乐师。江南人大批涌入甘肃,以至于明朝初年,兰州城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江南籍贯。这两部分人又一次将江南精英文化移植保存于甘青宁地区。今天甘肃榆中金崖镇民间祭祀仪轨依然保存着明代皇家道教仪轨的诸多特点,仿佛活化石一般,就是文化移植的结果。

农业扩张的历史中,还有另外一个方向的移民加入,他们就是来自中亚的移民。甘青宁地区与欧亚草原交流历史久远,从近年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的考古发掘来看,工艺品中镶嵌、炸珠、掐丝等工艺都属于古代苏美尔一巴比伦、波斯以及草原斯泰基文明工艺系统,出土玻璃杯也多是中亚地区的风格,可见在先秦时代,东西之间就有着持续的文化交流。每当中华王朝衰落,中亚移民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甘青宁地区——其中也有两次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唐肃宗为平安史之乱,曾向哈里发请求援军,一支由阿拉伯人、突厥人和维吾尔人组成的军队在突厥人业阿福尔的率领下进入中国平叛,军队没有返回,日后便定居关陇一带。二是蒙元在中亚、西亚的战役中,强行征发花剌子模和大食国军匠、工匠、炮民、平民进入中国定居,也就是日后的“探马赤军”和“西域亲军”,这些“回回”进入中国后同样开始屯田戍边进行农业生产。两批有计划的移民连同持续不断进入中国贸易的中亚商人,成为今天回族、撒拉族等民族的祖先。

东西方移民定居甘青宁地区,各自选择自己熟悉的区域。习惯于精耕细作的汉人首先定居在以天水盆地为中心的连片农耕区内,来自中亚的“回回”则散居在“次级绿洲”半农半商——包括河州、西宁、武威、张掖、固原等高原中的大小城市,这些地方蒙古语称作“唐古特”或“唐兀之地”(白寿彝考证为宁夏全境、甘肃北部和青海东北部)。元初忽必烈封其子忙哥剌为安西王,镇守唐兀之地,忙哥剌之子阿难答崇信伊斯兰教,其所部蒙古士卒也大半改宗,更强化了伊斯兰教在这里的影响,所以唐兀之地明代就已成为回族聚居的地区。我们前面提到的“灌溉农业区”和“次级绿洲”,此时也有了民族学上的意义。

图02/宁夏中卫北长滩民居,夯土硬山平顶,住宅布局自由,有的甚至没有院落围合。(摄影:张力智)

这样的地理、经济与民族区分在乡土建筑上也有所反映。适合游牧的地区,也就是所谓的唐兀之地普遍海拔较高,气候寒冷,降雨量少,木材稀少,所以建筑多做夯土墙,硬山搁檩,其上覆盖平顶或坡度很小的单坡顶,以宁夏和青海地区的庄廓民居最为典型(图02)。适合农耕的地区,也就是天水以南的盆地普遍海拔更高,气候温和,降雨量多,适合建造和烧砖的木材更多,经济也更为发达,所以建筑多用砖砌墙体,内部木构承重,上覆单坡或双坡屋顶,以天水地区的汉式民居最为典型(图03)。两种建筑从建筑材料到建筑技术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可视为甘青宁地区民居住宅建筑的两个典型,当地住宅建筑也都可视为上述两种典型的折中产物。

图03/天水市新阳镇胡家大庄村民居,砖木结构坡屋顶,住宅为清一色的三合院,各个院落尺度也相差不多。(摄影:张力智)

未完待续


编辑:孙秀丽

排版:段牛斗

题图:甘肃平凉崆峒山

美术遗产

美术 | 考古 | 建筑 | 文物保护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