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千年丝路商旅为何最喜欢骑骆驼?
1
丝绸之路为何常闻“驼铃声声”?
*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代时期壁画
丝绸之路是中西交流的重要通道,中国向西方输出丝绸、皮毛、铁、纸等当年西方没有的物品,西方向中国输入包括苜蓿、葡萄、石榴、核桃这类农副产品在内的域外特产,都要通过这条古丝绸之路。由于这条路要经戈壁沙漠,爬崎岖山路,越无人高原,古人首先选中了能长途跋涉、忍饥耐渴、负重超常、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超强的牲畜——有“沙漠之舟”赞誉的骆驼,考古文物中已发现多种骆驼。
十三世纪末在东方游历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当年就曾看到丝绸之路上这种骆驼商队,他在《马可·波罗游记》(又名《东方见闻录》)“大汗发行的一种纸币通行于全国上下”一节中描述:“每年总有好几次,庞大的骆驼商队载运刚才所说的各种物品和金丝织物,来到大汗都城(今北京)。”
* 驼铃
在古代,骆驼商队随时可能遭遇险境。《马可·波罗游记》在“罗布镇相邻的大荒原与经过荒原时所听到的怪声”一节中称:“有些旅人,如果在白天睡觉或被其它事情所困,落在后面,而骆驼商队却已经转过山脚,不见了踪迹……迷失了方向,最后只好坐以待毙。”如何行走才能少点危险?“商旅们不得不缩短自己的队伍,采取密集队形前进。商旅们在晚上休息之前必须小心谨慎,要定下一个前进的标志,来指出第二天要走的路,并在每只牲畜的身上挂一个响铃,以便在失散后易于控制。”对于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们来说,在骆驼脖子上挂个铃铛,让“驼铃声声”,其实是一种平安的信号。
2
骆驼是怎样的一种“奇畜”?
*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东晋壁画中的骆驼。
中国人饲养和使用骆驼的历史非常早。《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薰鬻,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驼、驴、驘、駃騠。”这里的橐驼(tuótuó)即骆驼,作为一种“奇畜”,先秦时西域各国已将骆驼当作贡物进献中原王朝。到西汉时,朝廷还设有“牧橐令丞”官职,鼓励边疆民族饲养骆驼。
骆驼不仅负重能力强,一般可负千斤,日行二三百里,而且拥有惊人的记忆力,比驴、马的识途能力都强。有这么一个传说,元朝皇帝一般秘葬,下葬后“以万马蹂之使平”,地面不留痕迹。后人如何祭墓?据元末叶子奇《草木子》称:“杀骆驼其子于其上……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踟蹰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 在古丝绸之路上,往来西域的商旅们都是成群结队骑着骆驼,根据沿路骆驼遗粪认识路线,越过四面茫茫的大漠。
骆驼在野外能知泉源、识水脉、测风候。夏季时沙漠上会突然刮起伤人的热风,对行旅威胁极大。热风将至,老骆驼便会鸣叫聚集站立,把口和鼻掩埋在沙中。人们一见骆驼有这种表现,就会赶紧用毡布捂住口鼻以避灾,此即《魏书·西域传》“且末”条所记:“风之将至,惟老驼预知之,即鸣而聚立,埋其口鼻于沙中,人每以为候,亦即将毡拥蔽鼻口,其风迅驶,斯须过尽,若不防者,必至危毙。”
3
骆驼在沙漠中究竟能走多快?
* 新疆和田约特干遗址出土的双峰驮物驼陶俑。
在人们的印象中,马的骑行是最快的,其实在负重的情况下,骆驼远胜于马、驴、牛等所有畜力。西汉东方朔在《七谏》中,曾将骆驼与日行千里的神马相比:“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
一种能日行千里的“明驼”尤受青睐,《木兰辞》称:“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叫明驼?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毛篇》释称:“驼卧,腹不贴地,屈足漏明,则行千里。”南唐乐史编撰的《杨太真外传》中则另有说法:“明驼者,眼下有毛,夜明,日行五百里。”唐朝时还设有“明驼使”,用于快递,“非军机不得擅发”。宋代曾慥编的《类说·杨妃外传》中记载,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当年曾私自派遣明驼使到范阳(今北京),把荔枝送给安禄山,可见明驼速度之快。
除了明驼,当年丝绸之路上还有一种“风脚驼”也很厉害。这种骆驼产于西域的于阗,“其疾如风,日行千里。”西域曾把优良骆驼作为特产,朝贡中原王朝,换取所需。《唐会要·马门》记载:“元和十一年,回纥使献橐驼及马,以内库缯绢六万匹偿回纥马值。”
宋元时,骆驼在丝绸之路的作用仍很突出。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王延德出使高昌(今吐鲁番),取道鄂尔多斯高原,横贯乌兰布和沙漠北部西去,他在《西州使程记》中记载:“沙深三尺,马不能行,行者皆乘橐驼。”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形象地描绘过北宋的驼运之盛。一直到明清时,骆驼都是古丝绸之路的最重要交通运输工具,《明史·西域传》记述:“撒马儿罕……频岁贡马驼……所进阿鲁骨马、每匹丝缎四表、裹绢八匹;驼三表、裹绢十匹。”
4
唐人对骆驼的赞美
* 三彩载物卧驼(西安博物院)
就骆驼对丝绸之路的贡献而言,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赞美都不过分,历代精美的骆驼造型,证明了人们对骆驼的无言赞美。今天我们看到的唐墓出土的三彩骆驼,多数做昂首嘶鸣状,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唐人在骆驼身上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渴望走向远方的心愿。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先生认为,“唐代骆驼的塑造渗透了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和向往,不是简单的形象再现;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表现出勇敢坚韧的精神,有的凄惨悲壮,像是对险象环生的恶劣自然进行着抗争。骆驼上的货袋,常常装饰着一个很大的兽头,像虎头;驼囊上的怪兽形象未必是虎,有多种不同的样式。如果对骆驼的出现、演变、形象、组合特征、兴盛和消亡的时间作系统考察,唐人对骆驼的热烈赞美无疑暗示着对漫漫丝路象征的歌颂。”从张祜《雁门太守行》诗中的“驼囊泻酒酒一杯,前头滴血心不回”看,通常用来盛放货物的驼囊,有时候也用来盛酒,古丝绸之路遥遥万里,艰辛寂寞,需伴以酒。
丝绸之路是漫漫征途,绝无平坦之路可循,跋涉者须以人畜的尸骨为路标前行,一个脚窝紧连着另一个脚窝,一匹骆驼的头紧顶住另一匹骆驼的尾,沉稳而缓慢地前行。唐代杜佑《通典》说:甘肃武威的西北有一条通往西域的捷径,但要穿越1000余里的沙漠,四面都是茫茫无际的沙漠,没有现成道路可行。要想通过,“唯以人畜骸骨及驼粪为验”。这些成为路标的“骸骨”“遗骨”“遗骸”中,有一大部分是骆驼的遗骨,坚硬如胡杨,倒卧1000年不死,依旧枝枝挺立,直指前路;又如暗夜里的明灯,照亮了风沙弥漫的丝绸之路,给在艰难中行进的人们带来生的希望。驼队,是万里沙海中唯一移动的风景;叮当的驼铃,奏响的是雄伟壮阔的文化交流进行曲。
- THE END -
来源:北京晚报 三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