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塔里木盆地有哪些古城

摘要: 塔里木盆地有哪些古城如楼兰古城一样令人着迷的环绕塔里木盆地的36座古城遗址  塔里木盆地这个奇特的地域,因居亚洲大陆中心,干燥少雨,是我国最大的封闭性内陆盆地,盆地中心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里木盆地因其四缘的高山形成了许多条冰雪融化和山地降水的河流,河流的中下游就形成了水草、林木茂盛的绿洲,绿洲上生活着千百年来世居的各民族。然而,这些绿洲在2000多年前是紧靠沙漠的,并不像现在


塔里木盆地有哪些古城

如楼兰古城一样令人着迷的

环绕塔里木盆地的36座古城遗址

  塔里木盆地这个奇特的地域,因居亚洲大陆中心,干燥少雨,是我国最大的封闭性内陆盆地,盆地中心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里木盆地因其四缘的高山形成了许多条冰雪融化和山地降水的河流,河流的中下游就形成了水草、林木茂盛的绿洲,绿洲上生活着千百年来世居的各民族。然而,这些绿洲在2000多年前是紧靠沙漠的,并不像现在这样从沙漠深处向盆地边缘退缩。比如,过去的和田河是和田通往阿克苏最便捷的通道,但现在,却只能去探险、去考古了。

  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古代丝绸之路上生存过众多的绿洲城邦国家,这些国家以一片绿洲为依托,构成了西域三十六国的极大部分。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至昆仑山脉北麓,大致在北纬37°~42°的暖温带范围内。盆地东西长1400千米,南北宽约550千米。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 大体呈菱形 。

  四周高山海拔4000~6000米 ,盆地中部海拔800~1300米,地势由南向北缓斜并由西向东稍倾。边界受东西向和北西向深大断裂控制,成为不规则的菱形,并在东部以70千米宽的通道与河西走廊相接。

  塔里木盆地蕴藏的油气资源,约占我国西部油气资源的50%。科学家认为,塔里木盆地是经过漫长地质历史演化形成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有待探索,比如油气资源的探明率尚不到6%,至今还未找到与盆地相称的大油田。

  塔里木盆地居亚洲大陆中心,气候干燥,雨量特少,如若羌1957年全年降水量3.9毫米,民丰安迪尔1966年降水量5.0毫米,蒸发量却很大,若羌达2952毫米,故以风力作用为主,风速常在5米/秒以上,石蘑菇和风城地貌发育。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天山、昆仑山阻隔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进入,降水量小,气候变化大。夏季炎热少雨,光脚不能在沙漠中站立一分钟,因为沙面温度高达70℃~80℃。冬季气候又变得异常的寒冷,气温经常在-20~-25℃,最低气温可达-50℃。春季多风,平均每月大风4~5次,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声音凄厉可怕。塔里木盆地降水量北部一般在50mm~70mm,南部一般在15mm~30mm,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十分干燥,风沙危害始终威胁着盆地周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就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部盛行西北风,使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沙漠东部盛行东北风,使沙丘向西南方向移动,塔克拉玛干流动沙丘总的移动方向是自北向南。故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断向南扩张,向着昆仑山麓推进。2000多年来沙丘平均向南移动了100千米左右,使丝绸之路南道的绝大部分的古城被风沙湮没。

  地形地貌及自然景色分成4个环状:

  ①盆地边缘砾石带枣山足戈壁滩,是由古代暴流洪积扇群组成,微向盆地中心倾斜,坡度一般6°~8°,宽度10~30千米,厚度千米以上,表面由2~3米厚砾层组成,水均渗入地下,地面草木不生。

  ②盆地边缘绿洲带,河流出山之后,坡度突降,水流分散,沙泥沉积,形成扇状平原,现有疏勒、莎车、阿克苏、和田和库车等大小绿洲100多个。绿洲灌溉农业发达,盛产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等,河道迁移,绿洲也会迁移。

  ③盆地中部沙漠带,即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2.4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沙漠面积的47%,为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主要是流动沙丘,占85%,沙丘高大 ,多50米以上,成沙较老的可达250米,呈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复合型沙山、长条状沙丘、金字塔形沙丘等形态。

  ④盆地东部的罗布泊湖盆区,大部由盐壳组成,范围曾有多次变动,多风蚀雅丹地形。塔里木河基本汇集了盆地的全部大河,全长2000千米,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河流冲积平原土地资源丰富,胡杨林和灰杨林分布面积广,对防御风沙、调节气候、供应木材有重要作用。

塔里木盆地的戈壁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是新疆天山南北一对“孪生兄弟”。因为两盆地分布于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故有“三山夹两盆”之说。早在五亿年前,新疆大部分地区是汪洋大海,只有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块陆台高踞于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大约距今两三亿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使深陷的海底隆起,成为雄伟的昆仑、阿尔泰山。这样,塔里木和准噶尔便成了众山环抱的两个盆地,并为天山所分割。因此常用“天山南北”来称谓新疆。

  塔里木盆地的水系不能外流,为全封闭性内陆盆地。盆地周围分布着绿洲,中间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塔里木河是全国最长的内陆河,环绕盆地西、北半圈。河畔是胡杨林,形成著名的绿色走廊。 塔里木盆地作为古丝绸之路南道,历史上这里曾是中西文化交融荟萃之地。“塔里木盆地是世界文化的摇篮,找到这把钥匙,世界文化大门便打开了”———美国人类学家的断言并不夸张。历史的变迁,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更增添了塔里木的神奇色彩。盆地中有被黄沙淹没的古城,如楼兰古城、尼雅古城,它们是当今中外考古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沙漠探险旅游的好去处。

  1、楼兰遗址

  楼兰位于罗布泊西北部,是古代早期丝绸之路上的分叉点,向北可通车师都城交河(今吐鲁番交河古城)、高昌(今吐鲁番高昌古城);向西北可通焉耆(今焉耆回族自治县一带)、龟兹(今库车);向东南可通伊循(今若羌县米兰镇、兵团农二师36团旁的米兰古城)、鄯善(今若羌县)等国。

  “楼兰”二字,最早见诸于文字是公元前2世纪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遗汉文帝书称:“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三十六国,皆以为匈奴”,可知此时楼兰已役属于匈奴,汉还是第一次听说“楼兰”这个词,对其位置和情况不甚了解。张骞凿空西域后,司马迁才根据他的见闻述说,在《史记》中明言:“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楼兰在历史舞台上只活跃了四五百年,便在公元4世纪神秘消亡,消亡原因至今说法不一。过了1500多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罗布人向导奥尔德克的带领下于1900年3月28日又将它重新发现,因而轰动世界,被称之为“东方庞贝城”。百多年来,楼兰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探险家、史学家、旅行家等研究考察的热点。楼兰美女、楼兰古墓、楼兰彩棺……一个又一个楼兰之谜诱惑着人们。

  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园”,有人口一万四千余,士兵近三千人,在当时,楼兰是一个“泱泱大国”。楼兰又是古丝绸之路上西出阳关后的第一站,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邦繁荣。奇怪的是,声名赫赫的楼兰王国在繁荣兴旺了四五百年以后,却在4世纪之后,“史不记载、传不列名”地突然消声匿迹了。7世纪时,玄奘西游天竺归来,看到楼兰国“城廓岿然、人烟断绝”的萧条之景,顿生沧海桑田之感。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奥尔德克的帮助下,在罗布泊北岸发现了“楼兰古城”,宣称是楼兰是“沙漠中庞贝城的再现”,轰动世界。中外学者相信,楼兰古城是丝绸之路上繁盛一时的古楼兰国目前被发现的最重要的历史遗迹,它对研究新疆以至中亚的古代史、丝路之路历史变迁、中西文化交流与相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后,大批的考古学家、地理、地质学者接踵而至。他们是:1905年美国的亨廷顿探险队;1906年英国的斯坦因探险队;1908、1909、1910、1991年日本的大谷光瑞和橘瑞超第一次和第二次探险队等。

  2、海头古城

  海头古城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重镇,当时的西域长史府曾一度驻扎这里。当楼兰古城废弃后,海头古城才成为丝绸之路南道的要冲。海头古城在罗布泊的西南缘,斯坦因将海头古城编号为LK古城。1988年,新疆文化厅组织的罗布泊文物队在楼兰古城西南找到了“海头”等两座古城,测绘了国内第一张该两座古城的地形图,采集了一批珍贵文物标本,进一步填补了罗布泊地区考古的空白。在关于海头古城的历史资料很少,《西域地名词典》的“海头”栏载:“海头,三国、魏地名。魏、晋时为西域长史治所。故址在今罗布泊北岸之楼兰故址。”此说关于海头古城的位置有误,似为将海头古城和楼兰古城混淆,实则两者是不同的两个古城。

   3、米兰古城(伊循古城)

  米兰古城是汉代屯垦的重地,在今新疆若羌县米兰镇(兵团农二师36团团部边)7公里处的米兰河畔。从米兰古城曾发现的古藏文木简及纸文书说明,公元8、9世纪吐蕃人曾统治过此地。米兰古城地处自敦煌到楼兰再西行的古丝绸之路南道上。公元前77年,汉昭帝曾派一员司马率40兵卒屯戍于米兰古城,后慢慢废弃,法显西去天竺和东归故里曾在此诵法讲经。米兰遗址主要包括米兰城郭、两座佛寺及墓地。米兰属古楼兰国的地域,汉代在这里屯田。一种有争议的说法认为米兰是楼兰国迁都后的新国都。这里曾发现过“印度文化特征的绝妙壁画”--“有翼天使”画像以及公元8-9世纪的吐蕃文木牍。米兰遗址是揭示楼兰古国神秘兴衰的重要史迹,是佛教东传由新疆进入内地的重要地域,也是史记中少见的吐蕃与西域交流的证明。

  4、鄯善古城

  鄯善古城在今若羌县,为隋朝(公元609年)设置的鄯善郡治。考古学家在若羌县城南略偏西约6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发现一古遗址,名叫“且尔乞都克”。在清理城内西北遗址时,发现土坯建筑以及在贝叶和纸上写的梵文残件,时代约在公元4世纪前后。此外,还发现泥塑佛像和壁画残件。城址外几公里处还有一组佛寺遗址,但仅剩佛殿及佛塔残迹。佛殿用土坯砌筑,个别地方可见白墙皮及壁画残件,佛殿西有一方形佛塔,塔身残高1.8米,土坯砌筑,塔外有方形围墙。考古学家结合史书记载,认为“且尔乞都克”城址即为鄯善国都城--扜关于鄯善王国更详细的资料没有保存下来,但本世纪在尼雅和楼兰遗址出土的大批佉卢文和汉文简牍使人们了解了一些公元3世纪至4世纪时鄯善王国的情况。鄯善国一直存在到5世纪末。北魏太武帝平定凉州,北凉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无讳逃至敦煌,沮渠无讳的弟弟沮渠安周穿大漠来攻打鄯善,鄯善王比龙在公元442年率其国人半数以上逃到且末,到5世纪末,又被来自北方的高车(回鹘的先祖)部落攻破,人民散尽。

  5、瓦石峡古城(弩支城)

  瓦石峡古城在今若羌县西南90多公里处的瓦石峡乡西10公里的荒漠沙丘中,疑为唐代康艳典所筑的弩支城。弩支城隶属沙洲都督府,初唐时曾一度为中亚粟特人居住的活动中心,宋元时为若羌地区人类活动的重要中心。后因瓦石峡河改道东流而废弃。

  6、且末古城(汉代)

  (汉代)且末城在今且末县东北约150公里的沙漠中。但无任何资料可知其中详情。

  7、且末古城(莱利勒克古城,唐代)

  在今且末县城西南10公里的戈壁中,有一沙埋古城,维吾尔人称之为“车尔臣阔纳协海尔”,意为“且末古城”。该古城遗址地表已沙化,无植被,城内呈雅丹地貌状。在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200米的范围内,地表散布有大量陶片及铁块、炼铁渣,曾采集到数件磨盘石残块、玻璃片、料珠。此外,在遗址中心区风蚀地表尚残存数间房屋及其他建筑遗址。1985年9月挖掘出古代毛织品和古尸,而遍地的尸骨墓室以及陶片、弓箭证明,这是汉军屯田驻守城邑的遗址。古城墙早已全部坍塌于山洪水域,尚克辩清环城护河遗址。据初步考证,为唐宋时期遗址。

  8、圆沙古城

  圆沙古城位于昆仑山北麓的克里雅河下游已干涸的沙漠中。1994年被发现。从圆沙古城出土遗物和碳十四年代看,该城址可能属新疆境内史前时期的察吾乎沟口文化中的扎滚鲁克类型,绝对年代有可能早于汉代。这样早的城址在新疆境内是不多见的。

  9、安迪尔古城

  安迪尔古城可能是唐代播仙城的旧址,在今民丰县安迪尔农场东南约27公里的沙漠腹地安迪尔河下游东南。古城遗址由佛塔和寺院组成,始建于汉代,于公元11世纪逐渐废弃。安迪尔古城是丝绸之路南道一处汉唐时期的重要遗存。本世纪初,斯坦因曾在这里盗掘大量吐蕃文、婆罗迷文和汉文文书及一批精美文物。古城遗址现有环形城址、佛寺、佛塔、墓地等。自唐代中后期,该城随安迪尔河流量减小而逐渐被废弃。

  10、安得悦古城

  安得悦古城位于安迪尔河老河床东岸(今安迪尔牧场场部北40-50公里)处,当地人称古城为“开希米库勒”。古城属于唐代城镇遗址,曾一度被吐蕃人占领而废弃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城为圆形,城墙用泥垛筑成。古城附近有佛塔。城内曾出土有婆罗迷文、汉文、吐蕃文等文字的纸质文书及部分汉文题记以及部分壁画、木板画、丝织物、棉布、钱币和一些佛教艺术品。该城一直鲜为人知,除斯坦因曾考察发掘外,至今国内学者尚未到过。所以资料均见于斯坦因的考古记载。

  11、夏央塔克古城

  位于民丰县城东北约150公里的安迪尔牧场东27公里处。古城是一城池遗址,整个城池由佛塔、提英木古城和道孜勒克古城组成。据有人测算,该遗址为公元前206年到公元790年之间,约为西汉至盛唐时代。

  12、尼雅古城

  尼雅古城可能是汉代精绝国治、唐代尼壤城址,在今民丰县北150公里沙漠中尼雅河下游古河道上。尼雅遗址是古代居民的居住遗址,从现在的分布来看,南北约22公里,东西以河渠为界,是汉晋时代精绝国的遗址,出土文物中佉卢文和“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是其精华所在,还出土有汉文木简、木器、印章、铜铁器、货币、陶器、丝织品残片以及其它生活和生产工具等。历次出土的文书主要为诏书、公文、私人契约、书信、寺院文字和诗抄等,是研究西域历史的珍贵文字资料。尼雅古城1901年由英国人斯坦因首次发现,1906年他再次进行发掘,1913年和1931年他又来过两次。1905年美国人亨廷顿、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也先后涉足此地。1988年10月13日,新疆文化厅和日本小岛康誉为首组成的中日联合考察队在开启8号墓地时,一块织锦上赫然织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汉字。这是考古学家第一次在遥远的中国西部发现如此明确无误的“中国”二字。

  13、喀拉墩古城

  可能是汉代扜弥国都,在今于田县190公里的克里雅河下游最末端,已被沙漠掩埋,是当时于阗国境内“小城数十”中的城堡之一。喀拉墩是近代维吾尔语名字,意思是“黑沙包”,因古城边上有两座高达20米的红柳沙包而得名。喀拉墩古城究竟是于阗王国历史上的哪座城市,至今尚无定论。

  14、丹丹乌里克遗址

  在今策勒县达玛沟乡北约90公里的沙漠中,知名度很高,具有很神秘的色彩,是文物工作者及旅游探险者的向往之地。从斯文.赫定的发现到斯坦因的发掘中,有公元初几世纪的佛教塑像和唐代铜钱,可以判定为汉唐时期。这个遗址是古代和田地区人类活动遗址,由于时代变迁,多数已被埋藏在沙漠之中。该遗址从建筑材料上看,残存的墙壁和塔寺都是用晒干的土坯垒成的,有的还用了烧过的砖。房屋是用胡杨木构成的,墙壁是芦苇编织的,缠得紧紧的小捆芦苇夹在棍子上,再在直竖的芦苇把子上涂抹一层和着碎草的墙泥。墙内外两面都刷了白灰,再绘制出优美的壁画。城区曾出土有佛像、壁画、陶器及古文字等,还有一些由成排的胡杨、杏树、李树等组成的花园。遗址周围沙丘连绵高大,遗址相对处于低洼的地带,有枯死的胡杨林树干。从遗址所处位置看,可能是达玛沟水系的末端绿洲或克里雅河分支所形成的绿洲。从遗址中出土文物分析,遗址可能属于汉至唐时代的遗址,与约特干遗址的时代相仿。

  15、乌宗塔提古城

  乌宗塔提古城在今策勒县城北偏东约30公里的荒漠中,斯坦因在其著作中名为“帕尔哈特伯克雅依伯克”(意为帕尔哈特伯克的草场)。古城南距策勒县良种场18公里,四周为无垠沙丘,大量古代文化遗物纷呈其间。考古认定其为唐代和阗六城之一,兴废年代不详。

  16、阿克斯比力古城

  在洛浦县西北约30公里。阿克斯比力,维吾尔语,意为“白城堡”或“白城墙”,显然为古城废弃后出现的名称。从采集到的遗物中有汉代五铢、王莽钱币、唐乾元重宝和宋代铜钱等分析,此城延续时间约为汉至宋代。古城周围有连绵数10公里的田渠痕迹,有古河道遗迹,有大面积的瓦砾碎片和烧结物残迹。古城大部分已被流沙埋没,现仅残存北面城墙一段。墙为弧形,残长93.6米,高5米,底宽2.5米,顶宽1.5米,顶端有垛口。根据弧形城墙分析,此城应是圆形。古城东西宽约5-6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以上。出土文物有于阗马钱、五铢钱、货泉、汉文、于阗文小铜钱、剪轮五铢钱、喀拉汗王朝铜钱、单耳红陶罐、红陶小象、小猴、蚕、纺轮及红陶残片、琉璃珠、金小铜像、铜匕首、马饰等。根据出土文物判定古城兴废时代应在汉至宋代,是否是于阗国东城,尚需深入研究。

  17、约特干遗址

  在今和田市西南约7公里的巴格其乡艾拉曼村水冲沟中。遗址是古代于阗国重要的聚落遗址。从遗址的分布看,遗址无任何古建筑痕迹,城池轮廓不详。历代出土文物均来自于距地表5米以下的文化层,文化层厚达3米左右。在遗址的东北角有一处裸露于地表的文化层,陶片密集分布。历代出土的文物有陶俑、陶器残片、古钱、玻璃片、珠子、金质铸像、画押、玉块、骨头等文物,陶俑多为人物、动物等。陶器碎片大多有刻划、压印和附加的纹饰及浮雕,题材为几何图案、植物图案、人物和动物等,波斯、希腊风格浓郁。古钱种类繁多。历代出土金泊和金器也很多,均被当地人熔铸销毁。1959年曾出土一金制小鸭和唐代“乾元重宝”钱,金鸭工艺精湛,造型与敦煌千佛洞唐代壁画中的鸭子相似,斯文.赫定还在该遗址中发掘出基督教的金币、十字架和一块金牌,说明遗址存续期间很长,是一有重要影响的遗址。据出土文物分析,约特干遗址存在于汉至宋。

  18、买力克阿瓦提古城

  位于和田市南25公里的玉龙喀什河西岸,为一南北狭长低地。遗址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2公里,内有古建筑群、古墓葬,西侧沙山背后有气氛神秘的洞窟三个,洞口已经堵塞。古城大部分被风沙吹蚀、掩埋。城墙遗迹已无存,仅留有许多大小高低不等的土墩。在遗址中央有四座残陶窑址,周围散布许多陶片、残陶器及炼渣、红烧土等。陶片以深浅赭色为主,大多是素面夹砂。器形有盂、钵、单罐、把杯等。遗址北边发现一口大陶缸。遗址出土文物有铜佛像、玉器、泥塑佛像残件、回纹图图案墙饰、壁画、残片、陶器、金叶子和大量钱币。据考古研究,该古城始建年代约为1500-1600年前。

  19、皮加夷遗址

  在墨玉县约50公里的戈壁中,出土有夹沙粗红陶片。从陶片风格看,类似唐代器物,疑为唐代遗址。具体资料不详。

  20、扎瓦遗址

  位于墨玉县扎瓦乡西偏北约15公里的喀拉喀什河绿洲西侧边缘以西近10公里的大沙漠中,在喀拉喀什河古河道上。扎瓦遗址是古代一处包含有佛寺遗址在内的聚落遗址,遗址包括两个部分:一处是佛教寺庙,包括周围的房屋遗址,另一处在东北和东面(隔一道较大的沙丘),为居住区遗址。在佛寺遗址墙壁上发现有大量佛教壁画、塑像以及大量陶片、铜片、铁器残块、炼铁渣等。在居住遗址区,出土文物有陶片、铁器、铁器残块、炼铁渣、玻璃器皿、砖、釉、钱币等。在遗址的东端还发现有墓葬遗址。从出土文物资料分析,该遗址主要是东晋十六国至唐代(公元5-10世纪)时期的遗存,最晚不超过11世纪。该遗址出土文物与约特干有一定相似之处,是古于阗佛教文化中的一处重要遗址。

  21、藏桂古遗址

  在皮山县藏桂乡西北10公里的戈壁沙漠中。古遗址中陶片甚多,多为夹沙粗红陶,还有汉人墓葬,裸露在外的有木棺、墓砖。疑为与皮加夷遗址同为唐代,具体资料不详。

  22、皮山古城址

  在皮山县东北170公里的大沙漠中。据古城附近的兵团14师团场职工说,曾有当地维吾尔族老乡骑骆驼进古城找宝的。可能是汉代皮山国古址,具体资料不详。

  23、亚尕乌依吕克古城遗址

  位于皮山县城北约140公里的沙丘中。遗址分两处,一处城内地面布满陶片。另一处还有古钱、项链、核桃、桃、芝麻、麦子、玉米残迹、古坟墓可见,干尸犹存。墓群棺木暴露出干尸,古城西侧有一院落,依墙有一妇女干尸,半坐卧披头散发,面目可辨。古城为汉代古城遗址,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由五部分组成,南北排列,形成一线。第一部分称“巴什巴扎”,方圆5平方公里,内有十字街道,残墙断垣,古墓犹存,地面布满陶片;第二部分为“布拉克库勒”,距“巴什巴扎”10公里,有一个干涸湖泊,周围有古房屋遗址和渠道农田遗迹等等。第三部分为寺庙,方园10平方公里,佛寺遗址附近有墓葬群,水磨磨盘犹存;第四部分为“坎得尔库勒”,有一占地10平方公里的湖泊,湖岸有牧工房舍遗址;第五部分为“赛皮勒克”,是该遗址的中心区域,占地25平方公里,有残城墙,依稀可见古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房屋成排,鳞次栉比,为砖砌地基,黄土墙。沙枣木板制成门窗,屋顶均不存在,街道仍可辨认。

  24、莎车古城址

  在莎车县西北约20公里的沙漠中,地名叫苏尔塔里木。据当地人称,在此古址中曾采集有丝绢、木器、玻璃碎片及陶片等物。具体资料不详。

  25、疏勒古城址

  盘橐[Tuo]城,今喀什市东南郊多来提巴格路,城址只剩一段残墙。疏勒古城为公元74至91年间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盘橐城。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西奴,安抚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现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了盘橐城,占地14.5亩,以班超雕像为中心,36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对称,后衬36米长,9米高大型半圆浮雕屏墙,建有大门、古亭、石牌坊、城墙、烽火台建筑。

   26、据史德古城址(唐王城)

  在巴楚县东约60公里托库孜萨来依山谷中,当地人叫“唐王城”。古城,建于公元前206年,距今约有2200年的历史。古城址范围很大,城墙用泥土,石头筑成,分内城,外城,大外城几个部分。有佛教寺庙,出土有北魏至宋的历代铜钱。可能是唐代尉头州治。

  27、大望库木遗址

  在新和县西南约45公里的荒滩中。黄文弼1929年考察时,认为可能是东汉西域都护府驻地它乾城遗址。

  28、通古斯巴什遗址

  新和县西南约40公里的荒漠中,是库车地区至今保存规模较大的古代城址之一。城垣残高6米多,周长约1公里,呈方形。南北墙还可见门道,北门外瓮城中有残存的房屋遗址。四角的望楼已圮,底面积近100平方米,有棱角分明的马面。经发掘,城内有房屋遗迹,采集有木雕小佛像、刻花卷草纹粗泥陶碗(碗中绘有带翼飞马和人物形象)、唐代大历元宝铜钱、木器、布币、鞋履、胡麻籽、油饼等物,并有唐代历年号的文书残纸。从城内范围内所见陶片分析,该城活动最盛为唐代,是唐代安西都护府属下的一处重要军镇。

  29、龟兹古城址(皮朗城)

  位于库车县城西约2公里的皮郎村,故又名皮朗城,也称哈拉墩,仅剩一段600米的夯土残垣。龟兹是古代西域大国都城,东汉和帝永元3年,班超任都护时,曾迁西域都护府于龟兹(今库车县),公元648年和公元657年,曾两度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龟兹故城呈不正规正方形,为夯筑与土坯垒砌而成,城内保留有皮朗墩、哈拉墩、哈喀依墩三个土墩。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铜器、彩陶片、陶缸以及汉五铢钱、汉龟二体钱、大历元宝、开元通宝等。

  30、黑太沁古城(仓头国古城)

  在轮台县东南25公里的盐碱滩中,当地人称“汉人城”,相传为汉仓头国都城遗址。出土有数百枚铜钱,钱面仿东汉五铢,铸有“五铢”二汉字,背面铸有西域古老民族文字。似为汉代仑头国治。古城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周长940米左右,城墙残高1-5米。城中有古渠遗址,城中央残存一长方形土台,其上有土坯垒筑的粮仓遗址,并发现白色、黄色和被烧焦结块的黑色面粉。地表散布有红衣黑胎陶片,还夹杂红底黑花彩陶片。

  31、克尤克沁古城(乌垒古城)

  在轮台县南30公里的盐碱滩中,被盐壳淤蚀,可能是汉代乌垒国治。古城是西汉开初设置西域都护府所在地。公元前60年,匈奴右贤王篡位,左贤王的儿子日逐王怕遭不测,便向汉朝在西域的官员郑吉投降,汉朝与匈奴西域之争暂告一段落。中央政府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首府设在乌垒城(今轮台县东北),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是汉朝统一西域的标志。

  32、着果特古城址

  在轮台县东南约40公里的盐碱滩中。城基范围很大,但被轮台县草湖乡蓄为水库。可能是西汉轮台古城址,也有人说是西域都护府治所。(注:关于上述30、31、32城,据文献记载,汉代时中央政府统管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而乌垒城,一般认为应在天山之南的轮台县一带,但这里的古代城址较多,究竟哪一座城址是乌垒城,至今不明。由于轮台一带的古代城址多位于远离人烟的荒漠之中,盐碱化又非常严重,要寻找和确认乌垒城难度很大。)

  33、夏合兰丹古城址

  在库尔勒市西南8公里,城周1公里,略呈椭圆形,城中淤积盐壳。可能是汉代渠犁国城址。无资料可考。

  34、玉孜干古城址

  在库尔勒市西南角英下乡玉孜干村附近,现仅存有城垣几段,夯土而筑。可能是汉代捷枝城址。无资料可考。

  35、兴地古址(注滨城)

  在库尔勒市东库鲁克塔格山西南,历史地理学界一般认为这里是“注滨城”故址,也有学者认为是“墨山国”都城所在。公元四世纪前后废弃。1994年进行考古发掘时曾在城址以北约2公里的古墓区发现大量汉晋时代的绢、绮、丝绣、织锦、汉式铜镜等。

  36、麻扎塔格古戍堡遗址

  唐代此地名为“神山”,宋代名为“通圣山”。麻扎塔格东端有两个山嘴俯瞰和田河,北面由白砂岩组成,名为白山嘴;南面由红砂岩组成,名为红山嘴。红山嘴上耸立一古戍堡,离其50米处还有一座烽隧遗址古戍堡座落在红山嘴的东端,居高临下,形势险要,其下峭壁几立河岸。古戍堡建造就地取材,用树枝、芦苇作筋辅以泥土夹制。从麻扎塔格古戍堡的残垣断壁,可以看到和田河在古代军事、交通和贸易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丝绸之路交通中衔接南北的重要一环。据斯坦因、黄文弼考察发现有寺庙、房基、烽燧。在房基中出土有唐代文书、吐蕃文书。从地理位置上考察,应是塔里木盆地南北最捷径的交通要道。

  如果你对这片沙漠有印象,有记忆,不妨摊开地图,寻找一下这些古老的遗址。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通古斯巴西城址

丹丹乌里克遗址

瓦石峡遗址

罗布泊南古城

圆沙古城

安迪尔遗址

阔纳协海尔古城遗址

龟兹故城

约特干遗址

喀拉墩古城

盘橐城_艾斯克萨城

尼雅遗址

楼兰LK古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