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我对壁画保护的思考

摘要: 我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一直到90年代初期,在莫高窟工作了50多年,主要从事石窟保护工作,与石窟接触较多。初来莫高窟,一些洞窟壁画的色彩鲜艳如新,使我感到惊㤉。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壁画色彩褪淡了甚至整个形象模糊了。这不是危言耸听。举例来说: 第94窟窟檐上部崖面上,有绘画的三间窟檐建筑,形象清淅完整、色泽鲜艳,60年代还专门为其修建了防护檐,但现在这些绘画几乎已经消失了,只残存一些斑驳的颜色,看不 ...

内容摘要:

关键词:莫高窟;壁画保护;喷涂;干性植物油;氧化变色

我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一直到90年代初期,在莫高窟工作了50多年,主要从事石窟保护工作,与石窟接触较多。初来莫高窟,一些洞窟壁画的色彩鲜艳如新,使我感到惊㤉。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壁画色彩褪淡了甚至整个形象模糊了。这不是危言耸听。举例来说:

第94窟窟檐上部崖面上,有绘画的三间窟檐建筑,形象清淅完整、色泽鲜艳,60年代还专门为其修建了防护檐,但现在这些绘画几乎已经消失了,只残存一些斑驳的颜色,看不出具体形象了。这是一处露天壁画,直接受到日照、风沙、雨雪等自然因素的侵袭而损坏,这种现象不难理解。

再举一例,莫高窟北区第465窟前室宽敞,前室南北两壁及西壁窟门两侧壁各画了一座高大的佛塔。1963年,我专门为佛塔画过素描(图1、2)。因其长久受到光照和风沙的影响,现在这些佛塔壁画已经模糊不清了。

图1  莫高窟第465窟前室西壁北侧佛塔线描图  孙儒僩绘  1963年

图2  莫高窟第465窟前室西壁北侧佛塔  2019年7月

不止第465窟具有上述问题,莫高窟所有前室壁画都存在严重的衰变现象。引起衰变的因素很多,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壁画本身也存在老化衰变的过程。壁画制作上,各时代稍有不同,大致说来就是在岩壁上制作泥皮地仗层,早期少数洞窟直接在泥质地仗上起稿作画,多数洞窟是在泥质地仗层上涂一层薄薄的白粉层,在白粉层上使用多种颜料绘制成绘画层。颜料含有微量的胶质,以便于白粉层上的粉粒粘合。胶质是一种有机物质,经过多年的老化逐渐失去粘合能力,壁画的颜料缓慢地粉化脱落,色彩的饱和度降低,壁画形象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消失。

第156窟前室北壁上部西侧有一方墨书题记“莫高窟记”,是莫高窟建窟历史的重要资料,上世纪50年代,常书鸿所长安排万庚育先生抄录该题记,并用书写了该题记的白布覆盖在原题记上以兹保护。 80年代末,为了拍电视,把白布去掉,该题记还隐约可见,现在已经衰变粉化了,很难看清墨色了。第196窟和第144窟前室北壁均有一通泥碑。第196窟是晚唐大窟,碑文应有建窟的记述,可惜文字早已衰变无存了。第144窟碑文书满回鹘文,几十年前还隐约可见,现在只残存一点痕迹了。这些重要碑记文字资料的消失对研究敦煌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上面所举例子都是石窟前室,受到外部的影响因素比较严重。

我们到北周时期第428窟大型石窟的主室看看,南北两壁菩薩画像肌体及面部大部分呈灰色,边沿呈深灰色或黑色,面部的双眼、鼻梁、眉棱、下颌均涂抹白色,个别菩萨隐约可见黑色线描的眼珠(图3、4)。初看这些绘画觉得过于粗放。此窟修建于一千四百多年前,这种色彩是长期衰变的结果。那最初是什么样的形象?中心塔柱四面佛龛中的画像保存得非常清晰,基本保持了本来面目,面部的肌肤仍然呈暗红色,面部边沿更深一些,已经出现变色的迹象,但五官的墨色线条非常清晰。如果没有中心塔柱佛龛内这些基本保持原状的图像,就很难理解南北壁众多图形图像的原始形态。南北𤩹图像的面部、手、足和衣物等除变色之外,图像形象基本完整,为什么墨色线条大多褪去?据我的观察,绘制这些图像时,在人物肌肤部分先涂一层粉红,边沿涂成较深的粉红和更深的粉红,三种深浅浓淡不同的粉红形成了人物的立体形象,在粉色上点染白色的眼睑、鼻梁、眉棱和下颌,最后用墨色勾描眉眼等部位的线条。墨是我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的基本素材,浓墨胶质更重。多种颜料重叠描画在白色颜料上,一千四百年以来,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颜料微粒不同程度地涨缩摩擦最终使墨色线描脱落殆尽。但是白色的线条却保存完好,这其中的原因留待科学家们去探索了。壁画颜色的变化,光照是因素之一,第428窟东向龛是向光面,但保存得较为完好,基本可以看见其原有的形态(图5、6)。

图3  莫高窟第428窟主室南壁飞天

图4  莫高窟第428窟主室南壁菩萨

图5  莫高窟第428窟中心塔柱佛龛内菩萨

图6  莫高窟第428窟中心塔柱佛龛内菩萨

根据上述,我有点设想,希望壁画保护的科学家能对莫高窟第428窟中心塔柱的壁画作一些处理,使其延缓变色粉化的进程,留给后人更多的壁画艺术较为原始的风貌。

我的设想,理由根据如下:

莫高窟晚唐第159窟西壁佛龛下绘有供养人画像,佛龛边上有善男信女供佛燃灯的遗迹,因为千百年来燃灯,灯油慢慢渗到了下面的壁画上,被灯油侵染过的“姪孙张氏十三娘”供养像的画像和题名字迹清晰完整(图7、8),被浓浓的灯油侵染过的头部墨色基本上没有褪色,依然保持着墨黑。据我估计,古代燃灯应该是植物油(吐蕃时期藏民也可能用酥油),可能是胡麻油或亚麻油,燃烧过程中渗出的油就变成了干性油,形成了壁画颜料的保护膜。

图7  莫高窟第159窟西壁佛龛下女供养人   孙志军摄影

图8  莫高窟第159窟西壁佛龛下女供养人特写  孙志军摄影

上述偶然因素形成的保护现象是一种启示。壁画仅仅是一层薄薄的颜料附着在一层草泥地仗上,非常脆弱。壁画是古老文明的载体,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壁画既有文化属性,也有物质属性。所有的物质都会在时间与空间的长河中逐渐衰变,如果环境有利于它的存在,衰变的时间相对会延长。敦煌地区雨量稀少,气候干燥,石窟内光照较低,这些自然条件是壁画长期存在的良好因素。但是敦煌壁画毕竟历经了千年上下漫长的岁月,逐渐衰变是必然的规律。

地仗脱落开裂,壁画酥醎、起甲、泡疹等肉眼看得见的种种病害,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近几十年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在研究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令人可喜可贺。我们长期研究努力保护,所取得的成绩都是肉眼可见的壁画病害。壁画变色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变化,壁画颜料层粉化衰变是长期缓慢发生的,是颜料中的胶质老化使颜料微粒逐渐粉化脱落造成的,短时间内是无法感知的,一旦察觉到壁画清晰度降低了,为时已晚,就无法挽回了。为了壁画的长远保护,对壁画做点保健工作或有必要。

关于壁画颜料的粉化,我有亲身的体验。上世纪50年代,研究所要出版一本雕塑集,摄影师希望把塑像上的尘土清除一下,我和万庚育先生各用一把新排笔轻轻刷除塑像头部、肩上的尘土,但在不长的时间内白色的排笔竟然被染成了土红色,说明颜料并不牢固。后来改用“皮老虎”轻轻地吹,究竟在吹拂的过程中是否有颜料随尘土一齐被吹掉就不得而知了。  

上文提到莫高窟第159窟佛龛下女供养人因油污而得以保持清𥇦,我们是否可以大胆设想为某些壁画喷涂一层保护膜?至于喷涂何种材料,就是上面所举例子中渗透了的油质。

西方的主要绘画遗产是油画,色种丰富,颜色鲜艳。绘画时使用的是油性颜料。绘画时的稀释剂是亚麻油,它是一种干性油,既是稀释剂也是颜料的粘合剂。如果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已经修补了十多次,保存完好的名画《蒙娜丽莎》画面存在密集的裂纹(图9)。这些画作距今才不过五百年,这是油画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不敢妄加揣测。我们的壁画虽有各种病害,但没有产生这种密集的裂纹,估计与壁画颜料的粘合剂有关。我们的绘画是水性调和,水中加入微量的动物胶。晚唐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论画家用膠,有“吴中之鳔胶、雪中之鹿胶、东阿之牛胶”,并说这些胶千年不坏。张彦远的说法是准确的,敦煌壁画已经千年以上。如果选用精制的牛胶(不能用骨胶),通过实验后,用适当稀释的胶液对壁画作一次覆盖性的喷涂,可能对壁画的长远保护有一定作用。是否可行,有待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验。

图9  达·芬奇《蒙娜丽莎》局部显现的裂纹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