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讲座纪要 | 交通遗产与交通考古——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东线为中心

摘要: 2019年11月21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以《交通遗产与交通考古——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东线为中心》为题,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博系杜晓帆教授主持。孙华教授杜晓帆教授讲座伊始,孙老师就讲座主题做了简要说明,交通遗产和交通考古是遗产学和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交通考古我们可以从视觉、物质形态、保存状况等方面对交通遗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延伸到交通


2019年11月21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以《交通遗产与交通考古——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东线为中心》为题,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博系杜晓帆教授主持。

孙华教授

杜晓帆教授


讲座伊始,孙老师就讲座主题做了简要说明,交通遗产和交通考古是遗产学和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交通考古我们可以从视觉、物质形态、保存状况等方面对交通遗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延伸到交通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研究。


由于很多道路古今重叠,早期道路容易给人造成晚期才开通的错觉,导致古代道路长期没有作为考古调查和研究的重点。这类曾经被用以维系国家统一,沟通内地与边区,乃至于开展与其他国家的商贸与文化交流的线性遗产,在快速城镇建设和公路建设影响之下正逐渐消失,因此对其研究十分必要。孙老师还特别指出在中国古代道路体系中,国内道路最为重要,它是维系国家腹地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联系的基础设施,其次是边区道路,而像丝绸之路一类的古代国际道路,发挥的作用并不很大,尤其是陆上丝绸之路,它们在商贸方面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讲座现场

一、古代交通调研的现状、问题和方法

1.古代交通调研的现状与问题

历史地理学家对古代交通路线的研究最多,此外交通史学家、军事史学家、商贸史学家等也已做了许多研究,全国和各省区的主要古代交通线在地图上都已标示。就南亚廊道的研究而言,目前已有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如夏光南《中印缅交通史》、姚宝猷《中国丝绢西传史》等,这些论著连同一些小区域交通或单独路线的专门研究,基本构建了“南亚廊道”的宏观交通网络系统,确立了主干路线的走向与行经城镇,合理推断了各道的开辟时间。然而既有的研究还存在以专项研究为主的问题,缺乏“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系统性总体研究。此外,在讨论“南亚廊道”时,缺乏来自缅甸、印度、越南、老挝等境外接壤国家的声音,我国学者的关注也不够。从研究方法来看,孙老师指出目前国内对古代交通研究基本上都是从文献考证出发,缺乏实地考察和现状记录,也缺乏对于考古材料的充分利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2.古代交通考古的内涵与方法

交通遗产考古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了解古代交通线路,确认道路经过的地点;

(2)调查沿用至近现代的古代道路,将其与文献和考古资料进行对勘;

(3)认知古代交通路线的复杂性,其历史发展及其优化选择;

(4)对古代道路进行断代和分期,尤其是那些古今重叠的道路;

(5)进行古代道路的关联性研究,包括道路修筑的历史背景、建置城址与道路的关系、古道沿线的相关要素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生在古道不同路段的重要事件等。


由于古人在选择古代交通要道路线的时候,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易于连接已经设立或计划设立的城市、减少道路坡度和翻山难度、保障往来安全和行人供给等。因此古代在保持一些道路稳定性的同时,也在不时优化某些路段,从而形成废弃路线或并行路线。根据古代城址、规模化墓地和相关文物古迹等的位置,结合在重要节点开挖探沟判断具体路段的起止年代,是从考古学上研究古代交通史的重要内容。其中,可用于基础调查的简单技术包括Google Earth Pro、两步路、Indesign等软件。


二、南亚廊道的调查与研究

1.南亚廊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丝绸之路”最早是由德国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1877年提出的概念,指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印度的、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线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是2014年英国学者提姆·威廉姆斯(Tim.d.Williams)教授提出的新概念。他认为,大量极为重要的穿越喜马拉雅山的线路连接了中国西部(云南、四川和新疆)与南亚和中亚,是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古代国际交通路网包括了四条核心路线,其中第三条“西南丝绸之路”和第四条“茶马古道”,都属于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东线的范畴。关于“茶马古道”,孙老师并不认同Tim的观点,他指出“茶马古道”不属于国际道路,也跟这些国际交通路网无关。

Tim Williams构拟的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路网图

Map of “Silk Road South - Asia Corridor” by Tim Willims

(图片来自“丝路遗产”公众号)

孙教授团队绘制的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路网图(黑线)


当时与南亚廊道东线并存的由古代中国通往古印度的主要有三条陆上道路,分别为:

1.南亚廊道西线,也就是狭义的丝绸之路的南线。

2.南亚廊道中线“吐蕃泥婆罗道”,也就是所谓的“高原丝绸之路”,这条道在唐代前期,即唐与吐蕃交好时期,是官方最重要的通道。

3.南亚廊道东线,也就是所谓“南方丝绸之路”或“西南丝绸之路”。这条线路最为重要,其主道大致可以分为三段:

南亚廊道西线(红线部分)

南亚廊道中线(蓝线部分)

南亚廊道东线(橙线部分)


北段也就是陕西西安至四川成都的“川陕驿道”即“蜀道”,大致分为跨越秦岭的“北栈”和穿越巴山的“南栈”两组。

北段示意图


中段是四川成都至云南大理的川滇西路(唐称“清溪道”),四川岷江水道及其以南宜宾至昆明的川滇东路(唐称“石门道”),以及连接昆明与大理的昆大古道。

中段示意图


南段是从大理西南穿越缅甸北部高原直至东印度古瓦哈蒂(Guwahati)的滇缅古道和缅印古道(唐代的“安南通天竺道”的东天竺路段)。

南段示意图


2.人类和族群迁徙不属于文化交流的范畴

青藏高原东侧边缘地带是史前时期北方族群南下云贵高原和东南亚的重要走廊和文化传播通道。由于青藏高原东麓的河流都是从北向南流,河谷上游窄而下游宽,下游的河谷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人类生存资源,故族群迁徙通常是从河流上游迁往下游,这种迁徙几乎都是单向的,即由北向南,从西北甘青地区迁徙到西南云贵地区,甚至远至更南面的东南亚地区,而文化交流则是双向的,因而人类和族群迁徙不属于文化交流的范畴。


3.大河流域上下游间的文化联系问题

类似澜沧江、湄公河这样的大河,其上、中游河段各区域间,以及上、中与下游间自然环境差别明显,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形成多个以宽谷或盆地为中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文化区,这些经济文化区间的交流会受到区域间峡谷等地理障碍的制约,因而大河上下游间的文化联系是很有限的,不仅大江流域区段内部、区段之间的联系主要依靠陆路交通,在跨区域的更大政治实体国家形成后,国家中心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也主要是依靠修建和维护跨流域的陆地交通要道方式来进行的。

云南昌宁县大甸山遗址

(就在距离澜沧江有一定距离的(几公里)的一个支流上。)

云南澜沧江、怒江、龙江之间的古道状况

(主要道路都是东西向,并不是顺着河谷)


4.国家道路、边境道路与国际道路的关系

在国际道路体系中,绝大多数路段都属于所在国的国内官道,只有国与国之间的穿越边界沟通两国官道系统的边境道路,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国际道路。而一旦国与国间的边境道路开通了,国际道路的网络也就形成了。“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这条国际交通线,也主要就是利用既有的所在国的国家道路,通过国际之间的边境道路联系起来,从而构成连接多国的跨文化甚至跨文明的双向交流的“文化线路”。而对于茶马古道,孙老师认为其利用的是当时的国内官道,是古代中国农区与牧区、中心与边区道路体系和边贸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不存在一条单独的作为国际商贸的“茶马古道”。

错误茶马古道图(左下)

正确茶马古道图(右上)


三、结语

由于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考古是为了该线路申报世界遗产而提出的基础研究项目,按照世界遗产的类型,孙老师认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属于“文化线路”。


从文化线路的定义“文化线路是线性遗产的特殊形式,它是由特定交通线路为基础串联起来的一条呈线性分布(包括线段、环线、网线)的文化遗产的集合体,它主要服务于一个特定的文化交流或产品贸易目的,具有较长的历时性并形成了一种传统,同时跨越较远的地域空间成为跨文化甚至跨文明的联系纽带”来看,文化线路是远距离、大空间、有明确交流产品的跨文化(甚至跨文明)的特殊线性遗产,因而往往是国家间商贸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具体到南亚廊道考古和“申遗”,其范围就必须包括汉唐帝国的首都长安,从长安经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出境的陆上丝绸之路中线,以及经陕西、四川、云南出境的陆上丝绸之路东线。


最后在提问环节,有同学就Google Earth在交通考古中的适用性问题,向孙老师提出请教。

问:在交通考古中使用Google Earth进行记录时,由于Google Earth反映的是现代的道路信息,是否会存在与古代道路信息不符的问题?

答:Google Earth更多只是作为我们的一个工作体,实际上从Google Earth上看到的道路除了个别路段比较清晰外,很多都被草覆盖了,而且大部分都是机耕道,或者是埋有天然气管道、通讯设备的道路,几乎看不见没有改动过的道路。因此需要我们去做现场判断,对道路信息和沿途的文物信息也需要做现状记录,有时还要求助于当地的老人,来帮助我们辨认古道和现代的道路,然后我们再重新在Google Earth上进行标注。相比于做规划需要最新的信息,在做城市考古或者区域考古的时候,老照片、老地图、老航片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可以反映最早的没有经过改动的地形,我们再在这些老地图、老航片上将现状信息标注上去。

提问环节


结合之前的《产业遗产与产业考古》讲座,孙华老师在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开设的这两场讲座,分别围绕产业遗产和交通遗产,不仅使大家详细了解了孙老师团队近几年在遗产保护与考古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为我们提供了认识遗产类型的新角度和新视野,对于在座师生而言皆是受益匪浅。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组织 / 赵晓梅、祁姿妤

文字 / 谢彩华

摄影 / 林辞心

排版 / 张瀚月


长按二维码,关注复旦文博FDCHM,

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