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如来如去--世界各地佛陀涅槃图像概览

摘要: 印度拘尸那罗 佛陀涅槃地依照汉传佛教的传统,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纪念日。涅槃是佛陀教导的核心要义,是指佛教修行的最高成果。涅槃的意思是从苦解脱,是苦的止息。佛陀曾说,贪嗔痴的息灭就是涅槃(《相应部》)。大约2560年前,80岁的佛陀走到生命的尽头,他卧于印度拘尸那罗城外的两棵娑罗树下,安详入灭。佛陀进入涅槃前为众人最后说法:“无论是身体上的感受,或是心里的变化,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幻无常的,所以你 ...

印度拘尸那罗 佛陀涅槃地

依照汉传佛教的传统,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纪念日。

涅槃是佛陀教导的核心要义,是指佛教修行的最高成果。涅槃的意思是从苦解脱,是苦的止息。佛陀曾说,贪嗔痴的息灭就是涅槃(《相应部》)。

大约2560年前,80岁的佛陀走到生命的尽头,他卧于印度拘尸那罗城外的两棵娑罗树下,安详入灭。佛陀进入涅槃前为众人最后说法:“无论是身体上的感受,或是心里的变化,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幻无常的,所以你们要精进努力,心不放逸。”(《大般涅槃经》)佛陀生前经常告诫弟子,对他适宜的礼敬方式并不是外在的礼拜和供养,而是应该如法修行、正当生活。

佛陀教导众生的全部内容包含在戒、定、慧三学之中——戒:道德的规范,戒除身、语方面伤害他人的行为。定:正确的专注。慧:经由对实相的体认,解脱自我的束缚。这些就是法——自然的法则和生活的艺术。

我们搜集到一些保存于世界各地的佛陀涅槃图像,与大家共赏。

印度犍陀罗地区

1-2世纪,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此为佛传浮雕涅槃图残存的局部。画面最左端的执金刚神悲伤倒地,左臂高举过头,右手支地。画面右侧是佛陀最后的弟子须跋陀罗,他安详地结跏趺坐在一旁禅修。右端有三根木棒悬挂着漉水囊,表现其行者的身份。

2-3世纪,白沙瓦出土,大英博物馆藏

佛陀面貌安详,右胁卧于娑罗双树间,带头光,波状卷发,枕右臂,左手覆于大衣内。床后方站立四人,为拘尸那罗的末罗族人。

2-3世纪,大英博物馆藏

画面以右胁作狮子吉祥卧姿的佛陀为中心。床榻前,着右袒袈裟的比丘阿难,哀嚎倒地,阿那律伸出手来,作安慰状。床前侧身面向佛陀默默禅修的是最后弟子须跋陀罗。床尾有二人交谈,是在摩揭陀游化的弟子大迦叶,从外道口中得知佛陀入灭。

约2-4世纪,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佛陀在众弟子围绕之下,安然进入涅槃。上方中央雕塑有忧伤的娑罗树女神。床尾抚着佛足礼拜的是从外地赶回的长老弟子大迦叶。

3世纪,柏林国立博物馆藏

侧卧的佛陀全身已用布缠裹,不见面目,应该是涅槃之后系列图像中的遗体缠布场景。佛经中记载佛陀涅槃七日后,弟子依转轮王荼毗法,以新净棉及细毯裹其身,用香油为佛陀火化。

2-3世纪,巴基斯坦塔克西拉古城出土,塔克西拉博物馆藏

图左为佛涅槃图,图右侧为兜率天上的弥勒菩萨说法图。中间立柱刻禅坐像。

印度秣菟罗地区

3世纪,秣菟罗博物馆藏

印度北方邦秣菟罗出土。涅槃题材在犍陀罗颇为流行,在秣菟罗亦有数件作品发现。秣菟罗出土的一些佛传故事,在构图上采用了犍陀罗雕刻从上到下分阶段叙事的模式,在图像上有所简化。此块石柱可能是佛陀一生中的重要事件,涅槃图安置于末端。

印度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第26窟,约5-6世纪,石长约7.27米

阿旃陀石窟第26窟,佛陀涅槃像(局部)

新疆

克孜尔石窟第38窟,约4世纪,壁画

图中佛身穿通肩袈裟,右胁而卧于七宝床上,双足相累。头部已残损,有头光及身光。

克孜尔石窟第17窟,约6世纪

壁画位于甬道后壁,佛卧于七宝床上,面部丰圆,大耳及肩,宁静安详,似有微笑之态。佛的头光及身光为五彩圆轮,色彩明丽。

克孜尔第80窟,约6-7世纪

克孜尔第161窟,约6-7世纪

河南

龙门石窟普泰洞,北魏,4-6世纪

龙门石窟普泰洞,涅槃像特写,北魏,4-6世纪

甘肃敦煌

西千佛洞第6窟西壁

莫高窟第428窟西壁,北周,约6世纪

莫高窟第280窟,隋代,约6-7世纪

 

莫高窟第295窟,隋代,约6-7世纪

莫高窟第158窟,中唐,约8-9世纪

莫高窟第158窟,中唐,约8-9世纪

甘肃瓜州

榆林窟第5窟,唐代,约7-10世纪

榆林窟第5窟,唐代,约7-10世纪

甘肃天水

麦积山石窟第1窟,明代,约14-17世纪

甘肃临夏

炳灵寺石窟第16窟,北魏,4-6世纪(现代修复)

甘肃庆阳

合水莲花寺第21龛,宋代,11世纪

这一铺大型浮雕,表现的是释迦牟尼涅槃之后五百罗汉集结的场面。五百罗汉像共形成四个中心:佛涅槃横卧、金棺涅槃、房屋建筑和宝塔。

合水莲花寺第21龛局部,宋代,11世纪

四川安岳

卧佛院涅槃窟,盛唐,8世纪,全国最大的左侧全身卧佛

卧佛院涅槃窟,盛唐,8世纪

重庆

大足石刻,宋代,约12-13世纪

大足石刻,宋代,约12-13世纪

浙江

陆信忠绘,南宋,约12-13世纪,绢本设色,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图右侧有“庆元府车桥石板巷陆信忠笔”墨书落款,可知此图为宁波佛画匠师陆信忠所作。画面中描绘了神情各异的弟子、慈爱的佛母,具有西域风采的力士,此间种种突出了佛陀涅槃时的安详。此幅用笔精致、设色浓艳、对比鲜明,装饰效果明显,是南宋宁波佛画常用的表现手法。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伽尔寺,约10-12世纪

 斯里兰卡伽尔寺,约10-12世纪

斯里兰卡伽尔寺,约10-12世纪

日本

应德涅槃图,平安应德三年(1086),绢本设色,金刚峰寺藏

此画右下题记有“平安应德三年(1086)”。为日本现存年代最早的涅槃图,1951年指定为日本国宝。画面以山水远景为背景,包含世尊在内共四十二尊像,为紧密的群像构图。每尊会众旁附有榜题,书其姓名。该幅以细腻优雅的手法,表达佛涅槃的深远意境,使平安时代末期的佛画艺术达到最高峰,是日本佛画的上乘之作。

 

涅槃图,平安时代,约8-12世纪,绢本设色,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敦煌研究院及其他网络资源。感谢孙志军先生、龙门石窟李澜女士提供相关资料图片。)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塔克西拉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