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刘迎胜:丝绸之路源于各文明中心的相互吸引
小传
刘迎胜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三次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的考察。
核心提示
● “丝绸之路”这种跨文化交往通道的产生,就是来自人类的好奇心,探索世界新生的未知事物。
● 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异质文化之间的往来,最独特的文化特征是跨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的产生 源于人类的好奇
丝绸之路起源于各人类文明中心之间的相互吸引。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其文明中心在黄河、长江流域。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合称旧大陆,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与摇篮。除了中国以外,公元前三四千年,在旧大陆的不同地点还产生了几个独立发展起来的文明中心,即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河中游古文明。
人类皆有追求新知的好奇心。远古的人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发展出不同文明,形成不同的思想与文化,创造不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生产不同的产品。“丝绸之路”这种跨文化交往通道的产生,就是来自人类的好奇心,探索世界新生的未知事物。
从地理条件上来说,这些古老文明中,中国以外的其他三者之间交往相对较易,但是中国到其他文明中心的距离要比其他三者之间远得多。既然从古代中国前往遥远的西方是这样不便,那么“丝绸之路”又是如何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呢?第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亚季风带,四季分明,水源充沛,平原辽阔,使中国上古居民在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低下的情况下,能够凭借简陋的生产工具,以较少的人力投入而获得较多的农业产出。第二,进入历史时代以来,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技术发达,古代中国人口繁衍的速率远高于其他三个古代文明中心,进而形成规模巨大的人口—经济复合体。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之下,中国自古以人民智慧勤劳,经济繁荣活跃,社会运转有序,国家机器完善而著称。第三,手工业的高度发达,有能力向国内、周邻和海外提供大量以陶瓷与丝绸为代表的高质量商品。第四,中国人民自古创造力强,发展出地理学、造船业、导航术等发达科学技术;大漠南北的游牧民与河西走廊以西的绿洲居民驯化了马匹与骆驼,使远距离跨文化交往成为可能。第五,中华传统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很强的包容性,不畏惧开放,反而是开放带来中华文明的传播。
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创造力,但对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自古以来就是关注的。以丝绸为例,它来源于中国,传到遥远的罗马帝国,极为珍贵,最高级的贵族常常也只能买来做衣服的镶边。由于当地主要纺织原料一直是羊毛和棉麻,对来自遥远中国的纤细精美的丝料的来历极为好奇,通过种种途径打探丝绸的来历。起初认为丝是某种特殊的羊毛。但是无论哪一种羊毛也不可能纺织出如此美丽的衣料来,这就使得他们对丝绸的好奇心大增,要一探究竟。
可见,文明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是对外交往。古代东西方之间虽然交往困难,但通过种种直接与间接的渠道相互知晓,进而互相吸引。
“丝路”是各国各族人民
共同参与建设的
过去我们习惯于把张骞“凿空西域”作为丝绸之路历史的开端。但是我在国外参加考察学术活动时发现,欧美有些学者把研究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也作为丝绸之路研究。因为亚历山大大帝灭亡了波斯帝国,把疆界从巴尔干半岛一直推进到中亚,最东面的地方离我们今天的新疆边界只有几百公里,时间比张骞出西域还要早两百年。那么这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丝绸之路的沿线,每一段都有它自己的历史,虽然我们讲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但他开通的并不是丝绸之路的全程。从欧洲一直到离中国不远的地方,已经被其他国家和民族开通了。就像踢足球一样,只缺临门一脚,能不能到达中国的问题,而张骞通西域起到的就是这个作用。
每一个民族都在讲自己的故事,没有各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和共同建设,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都很难形成。“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事,而应沿线各国共同参与,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异质文化之间的往来,最独特的文化特征是跨文明的交流。我们不把中国和日本、朝鲜半岛等自古之间的交往看作是丝绸之路,因为它是同质或相近文化之间的交流,虽然也是互通有无,但是他们在历史上更多地是向中国学习,中国主要是文化输出。和我们近在咫尺的草原,我们和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回纥等的交往,则通常被列为丝绸之路。它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定居文明与草原文明间的交往,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
中外考古学界已经注意到一些商周青铜器与蒙古高原以及欧亚草原器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发现的公元前2000年的金器已经融合了中原地区、南方地区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因素。战国时期匈奴的金银器体现更为明显,如流行于北高加索、黑海北岸的斯基泰文化和阿尔泰艺术中的动物纹饰。再比如敦煌艺术,敦煌本身就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大多数文物也都反映着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宗教沟通及商贸往来。它经过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浸润,以及印度文化、西域文化、凉州文化、中原文化、魏晋文化、隋唐文化与敦煌地域文化长期碰撞、融合形成的“合力”,最终熔铸成今天如此伟大的艺术精品。
丝绸之路的形成,有力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沿线国家经济文化的繁荣产生了巨大作用。中华文明历史上经由丝绸之路吸收而来的优秀外来文化,对丰富和滋养、延续和传承本土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使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文明绵延至今。
“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
更是精神世界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留下的遗产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层面,它是欧亚大陆地区商品贸易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之路。古代,欧亚地区对中国盛产的丝绸、瓷器、茶叶有巨大的需求,中国人则喜爱西域的毛织品、宝石、香料等。产品的交换带来了生产技术的相互促进。此外,造纸等重要技术也传到西方。在纸张时代之前,欧洲与西亚的知识载体主要是羊皮,因为来源稀少、价格昂贵而流通不广。造纸术的西传使人类保存前代知识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是欧洲后来进入文艺复兴时代的助推剂。
其次,它是欧亚大陆地区精神世界的交流之路。如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推行佛教,佛教徒遍及印度各地,迅速传向邻国,公元1世纪,中原地区已经有佛教流行。在西方宗教文化向东方传播的同时,诞生于中国本土的道教也随着人员流动而在西域地区传播。汉唐时期的西域考古发现有很多道教遗迹,如书法、绘画、织物及墓葬艺术等,迟至蒙元时期,长春真人丘处机在赴中亚拜见成吉思汗时,还见到了信奉道教的民众。产生于中近东的基督教聂思脱里派,又称景教,曾经中亚传入唐帝国。唐灭亡后,虽然一度在中原绝迹,但却在中亚与蒙古草原广为流传,元代再一次入华。
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文物和文化交流的印迹是中国与世界接触、碰撞与交流的重要论证,彰显了中华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博采众长、融合创新的优良传统。把丝路遗产研究透、传承好,是我们每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责任。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理想的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5000多年而不中断,是因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把每一个中国人都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我在考察时去了很多国家,最深的一个感觉,在所有的国家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中国。中国的确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的一个文化大国,中国古老文明的影响遍及丝绸之路。在考察过程中沿途所举行的16次研讨会中,没有一次不涉及中国。过了埃及之后的所有讨论会都提到郑和,郑和在国外学术界被称为“海军上将郑和”。过了斯里兰卡向东,尤其是在东南亚,中国古代王朝纪年,如唐代、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的名称,为各国学术界所接受。许多学者本人并不懂汉语,但他们可以熟练地使用“永乐”“康熙”等年号。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可以说,不懂中国历史文化就无法研究丝绸之路,没有文化自信就无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汲取丝绸之路的滋养,用文化自信来推动。
(摘编整理自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5月12日“聆听大家”第26期嘉宾访谈,内容未经作者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