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陕西六大参评项目丨西咸新区北城村墓地

摘要: 西咸新区北城村墓地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参评项目北城村墓地位于洪渎原中心区(北周时称石安原)。自2021年至2023年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此开展考古工作,已发现墓地围沟1处,墓葬200余座,围沟内面积8万余平方米。北城村墓地位置图北城村墓地正射影像图围沟内墓葬规划有序,排列整齐。东北部38座十六国墓葬呈四列分布,是近年来关中地区 ...



西咸新区北城村墓地

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参评项目 


北城村墓地位于洪渎原中心区(北周时称石安原)。自2021年至2023年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此开展考古工作,已发现墓地围沟1处,墓葬200余座,围沟内面积8万余平方米。


北城村墓地位置图

北城村墓地正射影像图


围沟内墓葬规划有序,排列整齐。东北部38座十六国墓葬呈四列分布,是近年来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最集中的一次发现,在其中一座墓的墓室内发现的土雕仿木建筑造型,是十六国墓葬中罕见的形式。在十六国墓的南侧及西侧,等距离布置五列101座北魏至西魏墓葬,出土有北魏“太和十三年”纪年墓志砖、西魏“大统十五年”纪年墓志砖。北周及隋唐时期的墓葬主要分布在围沟内西侧,呈4列116座墓有序排列,在东北部围沟内侧边缘及十六国墓葬与北魏墓葬分布空白区也有分布。

北城村墓地是一处具有完整兆沟、兆沟内墓葬规划布局有序的大型部族墓地,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十六国北朝隋唐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处长期使用的独立墓园,它上承战国秦以来的独立陵园制度,下启北朝隋唐盛行之家族墓地制度,在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北城村墓地西半部全景(东北-西南)

东北部十六国墓葬(由西向东第一列,M386-M396)

东北部十六国墓葬(由西向东第二列,M446-453、M459-461)

M452前室北壁土雕仿木结构


该墓地墓葬在朝向、间距、深度甚至随葬品的种类与数量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表明了该墓地埋葬人群结构的单纯。而该墓地各时段墓葬均为东向,与关中地区已发现的十六国北朝隋唐墓葬南向的特征存在明显不同,这一特征从十六国初年到唐贞观年间三百余年的时间内一直保持延用,使得该墓地具有强烈的独特性与稳定性。同时,墓地内各时期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品则随着时代的演进逐渐产生变化,反映出该墓地所葬人群在丧葬习俗上即顽强的保持了本民族的传统,又不断学习吸收中原汉文化的趋势,反映了十六国北朝时期迁徙到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逐渐融合的进程。

墓地中部北魏及西魏墓葬部分大景(北-南)

 M76 墓室

M326 墓室

M260

M135出土墓志砖

 M94出土人骨

M34墓室人骨

北城村墓地的发掘,对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墓葬形制演变和墓地规划设置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使我们对关中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期的社会面貌有了新的认识,对研究十六国北朝隋唐时期北方地区政权频繁转换、少数民族群雄并起这一复杂历史背景下长安地区的人群构成、文化融合过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启示作用,突出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特点,更为我们从考古学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例支撑。




项目负责:柴怡

发掘单位: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主要成员:赵兆 吴晨  黄佳豪 洪秀媛





图文 | 柴   怡

编辑 | 赵   巧

初审 | 赵海晨

终审 | 种建荣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