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千佛洞:隐忍在大漠中的龟兹足迹

摘要: 克孜尔千佛洞(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赵衍)克孜尔千佛洞(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赵衍)克孜尔千佛洞前鸠摩罗什铜像(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赵衍)  8岁的小男孩站在一幅壁画面前, ...

克孜尔千佛洞(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赵衍)

克孜尔千佛洞(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赵衍)

克孜尔千佛洞前鸠摩罗什铜像(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赵衍)

  8岁的小男孩站在一幅壁画面前,好奇地伸出了手指。

  这是一幅1000年前的佛教壁画。一位管理人员立即上前制止男孩。不过对克孜尔千佛洞的保护问题,这位年轻的管理人员充满了忧虑。“维护经费不够”。他说。

  克孜尔千佛洞开凿于公元3世纪,它证明了在这个目前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土地上,佛教实际留下了更早的足迹。

  不过,这些古老的足迹——以克孜尔千佛洞为代表的龟兹石窟群,现在只能以隐忍的方式存在于阿克苏地区明乌达格山某个山坳里。直到现在,公共交通仍无法达到,租车是唯一的选择。

历史沧桑

  在众多新疆学者看来,这个比敦煌莫高窟开凿时间还要早的佛教洞窟,实际上是新疆历史另一面的展现。

  大约公元三世纪,在如今的阿克苏库车县和拜城县的大部分地区,为古西域国之一的龟兹国所属,那时候的中原正处于东汉的末期,蔡文姬大致在那个时代写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悲愤诗》。

  龟兹国和更西边的喀什一样,由于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因此中西方频繁的商贸往来带来了古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古希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龟兹国的统治者亦以开放的姿态允许了来自异域的印度佛教在这里进行传播。

  于是,从第一位佛僧开始在明乌达格山开凿佛教洞窟以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竟然延续了800年,直到公元11世纪,回鹘的黑汗王朝改宗伊斯兰教,对西域诸佛国发起了旷日持久的“圣战”。

  而在此之间,印度佛教成为了这里的人们的精神导师。这些古龟兹国画师们的宏篇巨作,主要记录着大约从公元三世纪到公元十三世纪新疆地区历史现实生活的图景,以及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等情况。

  上述克孜尔千佛洞的管理人员告诉我,在目前存世的石窟中,除了克孜尔千佛洞外,阿克苏地区大型的佛教洞窟还有森木塞姆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克孜尔尕哈千佛洞等。

  不过,即使这些洞窟在1000年前那场“杀佛僧,毁佛寺,烧佛经”的宗教战争后侥幸遗存下来,却在20世纪初经历了另外一场浩劫。

  1906年左右,中国的西北大漠上同时出现了两个外国人,他们似乎比中国的执政者更加早地注意到了这里佛教洞窟的艺术价值,于是,其中一个叫斯坦因的英国人,选择去了敦煌莫高窟,而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考古队的学者勒柯克,来到了克孜尔千佛洞。

  史料记载,勒柯克从克孜尔千佛洞盗走壁画、塑像和其他艺术品,以及手抄或印刷的汉文、梵文、突厥文、吐火罗文的文书达到270余箱,其中佛教壁画涉及60个洞窟约500平方米。

  到目前,克孜尔千佛洞现存已编号洞窟236个,其中窟形完整的135个,尚有壁画的仅80个。

游客的手印

  达克孜尔千佛洞洞窟建造在半山腰,为方便游客上下而修建的石梯在陡峭的山壁上蜿蜒。

  我到达时,已经有一群游客等在洞窟脚下,这里规定:游客必须在兼职导游身份的管理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此外,包以及照相机被要求全部寄存。目前236个洞窟,仅针对游客开放其中6个,但管理人员告诉我,如果肯另外花钱,可以看其他洞窟,曾经有一组台湾纪录片团队来未开放洞窟取景,收费标准以分钟计算。

  这并非是克孜尔千佛洞的管理方有意吝啬,而是保护文物的无奈。比如“到此一游”的痕迹,同样被游人刻画在了这里,而在洞窟安放佛龛的两侧墙壁上,一个个嵌入墙体的手印赫然在目。管理人员告诉我,墙体由泥沙构成,在参观者不断的抚摸下,很容易形成手印。

  至于壁画的命运,同样不容乐观。原来壁画上是镀金的,后来被当地人给刮了下来,而在一个四壁乌黑的洞窟里,管理人员告诉我,这是放羊人晚上烧火时候烟熏黑的,现在已经无法恢复。而触摸壁画的事情同样屡禁不止,“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劝导”,上述管理人员告诉我,“至少应该像故宫的一些建筑一样,装上玻璃幕墙”。

  在被问及一年的维护经费时,这位管理人员说,“每年几百万左右,而这里还算维护得好的,其他一些地方的千佛洞,至今连上去的石梯也没有修建。”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游客对克孜尔千佛洞的热情。且不说曾在1989年为克孜尔千佛洞募捐1亿日元善款的小岛康誉,就是在极为敏感的9月中旬,竟然也有几车旅游大巴的日本游客来此参观。上述管理人员告诉我,这里的石梯便是日本捐建。

保护难题

  事实上,作为1961年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克孜尔千佛洞的保护工作,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针对洞窟坍塌的情况,近年来,新疆各级政府先后投资1800万元,对洞窟进行山体加固。

  而在2008年,国家先后投资1600万元,构建克孜尔千佛洞的安全防卫系统工程,仅红外传导、声响传导、震动传导等各类监视监控探头等就有270多个。

  而针对玻璃幕墙的安装问题,主管单位新疆龟兹研究院回复我:不安装的主要原因是洞窟内太狭窄,安装后不利于游客参观。

  新疆龟兹研究院认为,壁画的保护,更有效的方式,也只能依靠管理人员的监督和游客的自律。

  和克孜尔千佛洞的保护问题相比,如何研究龟兹国文化和新疆佛教史,同样值得关注。尽管针对龟兹文化、突厥文、吐火罗文,新疆龟兹研究院等一批研究机构和以季羡林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始涌现,但史料的缺乏却常常令他们捉襟见肘。

  在千佛洞每一个洞窟里的简介牌上,都有德文特别标注。管理员告诉我,这是因为德国人手中掌握着更多的龟兹文化史料,“他们每年都会过来研究,而我们现在只能去德国的博物馆购买这些史料的微缩胶卷”。

  这样的情况和敦煌莫高窟的研究者所遭遇的几乎如出一辙,面对莫高窟空空的墙壁,那里的研究者们同样无奈地将目光投向大英博物馆。

  不过,莫高窟壁画的命运显然会好一些,管理人员告诉我,运往德国的大部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都在二战时盟军针对德国的空袭中损毁殆尽。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克孜尔石窟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