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敦煌研究院中亚考察团一行赴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考察(四)

摘要: 中亚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古城遗址9月13-14日,我们陆续参观了塔吉克斯坦的片治肯特、桑迦沙赫、伊斯泽拉夫善、苦盏等古城遗址。由于这几处古城遗址均为粟特王城,根据穆格山文书所记载的内容来看,他们在抗击阿拉伯人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有一些书信往来,而且几乎同时期被入侵的阿拉伯人打败,最终废弃,考古发掘出土的壁画、器物等既有相似之处,又可互为补充,所以,有必要将这些古城放在一起来记录。片治肯特古城在第(二)篇中已有描 ...

中亚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古城遗址

9月13-14日,我们陆续参观了塔吉克斯坦的片治肯特、桑迦沙赫、伊斯泽拉夫善、苦盏等古城遗址。由于这几处古城遗址均为粟特王城,根据穆格山文书所记载的内容来看,他们在抗击阿拉伯人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有一些书信往来,而且几乎同时期被入侵的阿拉伯人打败,最终废弃,考古发掘出土的壁画、器物等既有相似之处,又可互为补充,所以,有必要将这些古城放在一起来记录。片治肯特古城在第(二)篇中已有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穆格山出土文书中的唐代统治时期手稿,7世纪早期至8世纪


桑迦沙赫

9月14日上午,我们参观了桑迦沙赫古城。

清晨,我们从片治肯特出发一路向东前行,除了城区就进入了一个乡村,汽车穿过数条民巷后又在蜿蜒曲折的村庄小路上艰难前行了约一个小时,继续步行穿过一条绿树环绕的乡间小路才到达目的地,沙若夫教授已等在路边。如同片治肯特古城一样,这座古城也座落在一片高台地上,与周边农田截然不同。桑迦沙赫古城位于片治肯特以东12公里处,泽拉夫善河就位于城北,沿着泽拉夫善河,这两座城市东西相望。

塔吉克斯坦桑迦沙赫古城卫星图

沙若夫教授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他亲自带我们参观古城并为我们做详细的介绍。我们就近登上古城南墙,城墙距离地面约4-5米,站在墙边环顾一周,就可以看清整个城市的基本轮廓,整个城市呈不规则的四方形结构,四周城墙与与周边农田界限清晰,城内的各种建筑遗迹和考古挖掘坑一览无余。据沙若夫介绍,古城总面积约6公顷,城市兴盛的时代与片治肯特一样,也是5-8世纪。对这座古城遗址的考古工作开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目前已发掘出一些房屋住宅区、城墙、城门、城墩遗址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工作从2001年才开始。目前他们正在研究古城的东区部分,研究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与片治肯特师范学院历史系的老师和学生们合作进行。桑迦沙赫也是古代片治肯特城的一部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城市西面是塔吉克首都杜尚别,往北前可以往苦盏等城市方向,泽拉夫善河就位于城市北面,河谷沿线分布了包括桑迦沙赫和片治肯特在内的多座城市。经过考古发掘,在桑迦沙赫古城的南部从东到西方向有一排两到三层的房屋建筑,每处房间大小不一,房间内还可看到完整的门、过道、走廊、放置物品的土台、供人坐卧的沙发座椅、床榻等,只不过所有这些建筑设施均为夯土垒砌而成。一些房间内还发现了古代的种子,如麦子等,是家庭中用来存放谷物的房间,也说明当时当地的百姓依赖农业生产。在顶层建筑中还可见到用砖砌的烟囱,很多残存有烟熏过的痕迹。总体来看,桑迦沙赫的房屋建筑工艺水平要高于片治肯特古城。桑迦沙赫后来被阿拉伯侵占并烧毁,考古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当时被烧毁后留下的木头残片,一些木头残片还显示出当地百姓喜欢在木头上雕刻各种花纹和故事画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

桑迦沙赫古城建筑物内观

位于城西北角的一处城墩保存较为完好。城墩总体呈圆柱形,距离地面约8-10米,是当时用来站岗望哨的类似瞭望塔的城市建筑,在城周四角均有分布,但目前仅存西北角一处。士兵站在四角的城墩上向四面瞭望可以同时掌握四面八不同方位的外部情况,随时获取敌军信息。考古学家们在桑迦沙赫西北角幸存下来的这个城墩里面找到了一封721年-722年间用阿拉伯文写的信。关于这封信的内容,当地的学者很久都无法释读,后来就将信送到了以色列科学院,经过以色列科学院专家解读后发现,写信用的纸来自中国,这封信的文字也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最古老的阿拉伯字母,内容是关于一位阿拉伯人给另一位阿拉伯人写的信,由于信本身残破严重,很多重要的部分已不存在,只识别出“他们还要去……还要带过来……”,其中还有一个阿拉伯人名,其余信息就不得而知了。除了信之外,还发现一些丝绸残片,近年已被带到中国来研究,目前还没有结果。

桑迦沙赫古城西北城墩

在我们参观的过程中,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工地清理遗址坑,他们又发现了一些玻璃碎片和器物碎片,在西北角的一处遗址坑内,考古人员刚刚发现了一小块壁画,我们走近了仔细观看,这是一座新挖掘的遗址坑,才挖到一米深的位置,在西壁距离地面约40公分的地方露出一小块彩色,应该是壁画无疑,继续清理可能会有更大收获也说不定,这个消息令我们激动不已。

沙若夫教授带领敦煌研究院中亚考察团参观桑迦沙赫古城发掘现场

关于这座城市的宗教信仰问题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沙若夫教授告诉我们,在片治肯特古城26区的61、63号房间发现了一尊佛像,在桑迦沙赫也发现了刻在木头上的佛像,只不过被烧毁了。沙若夫说:“在发现这里的佛像之前,我们以为只有撒马尔罕的佛寺有佛教造像,有一座佛教寺院,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萨摩健,其实就是指撒马尔罕地区。根据玄奘的记载,当时信奉拜火教的人把信奉佛教的人赶走了,直到去年之前,我们都一直以为片治肯特地区是没有佛教的,但是通过佛像的发现可以证明这里也是有佛教信仰的。当时片治肯特也是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一个中心,它与中国、印度以及塔吉克南部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很多国家的人都曾来到这里因而,这里有四种宗教同时并存:拜火教、摩尼教、基督教、佛教、印度教,但是拜火教和摩尼教是融合在一起的,可以被看作是同一种宗教,每一种宗教的人居住在一个区域,相互之间是独立的。因此,在片治肯特古城可以看到一个一个的区域,每个区域的人信奉不同的宗教。” 

桑迦沙赫古城一处寺庙遗址

对于杨富学老师所关心的摩尼教问题,沙若夫认为,正如在片治肯特师范学院的麦克教授所讲,粟特人信奉拜火教,在很多人心目中的摩尼教其实与粟特人所信奉的摩尼教不同,摩尼教从萨珊王朝传入粟特地区后与其他宗教混合了,老百姓信奉摩尼教,但是他们在绘制壁画时,与当地的风俗习惯混合在一起,几乎不单独表现摩尼教的内容,所以在粟特地区没有找到有关摩尼教的佛寺或者出土物以及壁画。由于本人对摩尼教所知甚少,虽然杨老师有更独到的见解,在此就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话可以读杨富学老师的文章。


沙赫里斯坦

参观完桑迦沙赫古城后,我们就赶往苦盏。路途中需要穿过一条长约5公里的隧道——沙赫里斯坦隧道。隧道位于杜尚别至苦盏180公里的地段,在艾尼城市边界和沙赫里斯坦之间的索格特州地区,全长5253米。这条隧道是塔国与中国政府合作修建的,据说花了4年时间,是目前塔吉克乃至整个中亚最长的隧道,也是我国目前在海外建设的单体最长的隧道。这条隧道的开通使得塔乌两国的直线距离大大缩小,也将原本被梵山隔开的塔吉克斯坦南北地区打通了。只有亲自体验了这座山的崎岖艰险,感受了山两边截然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才能体会到这座山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巨大阻隔作用,就是这么一座山,将原本同一个国家分割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文化区域,也不得不感叹现代科技的发达为文化的交流、文明的沟通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翻越梵山时遇到的山体滑坡

中国在中亚建设的最长隧道——全长5223米的塔吉克斯坦沙赫里斯坦隧道

穿过沙赫里斯坦隧道就到达了沙赫里斯坦县,这一带居住的人口以乌兹别克民族为主。前苏联统治这里之前并没有沙赫里斯坦这个县,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成立后将这里增设了行政建制,这里的语言也是以乌兹别克语为主。同行的塔国朋友Khusrav告诉我们,这里还曾是各国争夺地域和相互较量的焦点,历史非常丰厚,只不过我之前所知甚少,无法有更详尽的记录。离开隧道继续前行约5公里左右,我们就在左手边看到一座山丘,山丘面积较大,地势总体比周围农田和村庄高出5-30米左右,与绿树成荫的村庄不同的是,山上金灿灿一片,没有树木,只有干枯的黄草稀疏地匍匐在地面上。经介绍,才知道这一高地也是一座古城,名为伊斯泽拉夫善,Bunjikat城,兴盛于5-9世纪,亚历山大入侵后将这里改名为居鲁士城,在希腊文献中有记载。同时,这里也属于粟特王辖区,给亚历山大大帝缴纳贡税,行政上基本自治。这里也是最后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同样也是富有的商人们的居住区。当阿拉伯军队攻陷这里以后,当时这里还是信奉拜火教的,后来随着阿拉伯统治,逐渐改信伊斯兰教。

伊斯泽拉夫善(古代曹国)的都城遗址

1954年开始对这里进行考古发掘,时间要比片治肯特晚。出土的文物以及出版的考古报告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保存,只有一小部分藏于杜尚别考古博物馆。粟特壁画中有一幅两个小孩喝狼奶的画面就是出土自这里,从壁画的风格可以看出与罗马艺术的关联性。古城分为两部分:长哈卡哈尔和40间房子。据考古学家推测,这两部分分别属于皇帝和普通老百姓居住生活的区域。帖木儿时期开始,这个城市名称改为Uro teppa,意思是“伟大的高台地”。前苏联时期也是使用这个名字,直到1991年独立之后恢复粟特名字——伊斯泽拉夫善。

塔吉克斯坦伊斯泽拉夫善都城遗址卫星图

 

伊斯泽拉夫善——曹国

从沙赫里斯坦古城继续前行约20公里,就到了另一个古城堡遗址——苦盏古城。城堡仍然建在一座高台地上,由于后期进行了维修复原,所以通往城堡的台阶还是崭新的。站在台阶下方抬头仰望,仅能看到城堡建筑的顶部,拾级而上,城堡的面貌才一点一点变得完整。登上台阶顶部,首先踏入一个方形大广场,城堡位于广场的右手边,目前的建筑非常完整,是近年来所做的复原建筑,原有的城堡在沙俄时期毁坏了。 

正在复建中的乌斯特鲁沙那

这座城堡已有2500年的历史,2002年在这里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庆祝这座城市建立2500年。传说苦盏城的建立者是来自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该城在希腊史籍中称“Alexandria Eschate”,意为“最遥远的亚历山大里亚”,但是没有任何考古学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波斯帝国崛起后,苦盏成为了其北部边境的一部分,也是丝绸之路的重镇。8世纪时,苦盏被阿拉伯帝国占领,12世纪时,被蒙古帝国征服。

乌斯特鲁沙那卫星图

这里的伊斯兰教兴起的时间比较晚,大约是在公元822年,阿拉伯人来的时间是公元745年,所以,在阿拉伯统治这里快一百年后这里的老百姓才改信伊斯兰教。据记载,当时老百姓和皇帝都比较有钱,用金钱避免了战争,因而古城在阿拉伯统治之下继续存在了近百年。阿拉伯入侵之前的最后一个皇帝是Haydar,他信奉的是拜火教,他的儿子为了平息阿拉伯战争,还曾自称自己已经信奉伊斯兰教,但是在私底下还是偷偷信仰拜火教,阿拉伯人发现之后就把他们全部杀死,将整个城市烧毁。当时为了防止这里的老百姓信奉拜火教,还在每个家庭中安插一个阿拉伯人,强迫他们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人呼罗珊总督屈底波、美人库丹娜、哈腊什等都以残暴闻名,对萨珊贵族的追捕可以说是不遗余力。870年以后这里就变成了索莫尼王朝的一部分。索莫尼王朝以前,也就是信仰拜火教以前,伊斯泽拉夫善的北部到锡尔河,东部到达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的一部分,西部到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地区,中心在Bunjikat,因此,当时的国土面积是非常广阔的,共有18个州,400多个城堡,苦盏古城堡可以说是粟特城市中最后陷落的一个城堡。

沙俄军队1886年到达这里,将城堡毁坏,在这座城堡的北边是伊斯泽拉夫善博物馆,博物馆前身是一座基督教教堂,现在改造为博物馆了。伊斯泽拉夫善发展最好的时期是15、16世纪(永乐皇帝)帖木儿统治时期,帖木儿时代将伊斯泽拉夫善的名称改为Uruk-teppa,意思是“伟大的高台地”,也是一个古代城市的中心。博物馆旁边还有16世纪帖木儿孙子素丹·赛义德汗修建的经学院,一直到三四年前还存在,后来关闭了。清真寺是14世纪时期的建筑,是第一个阿拉伯人来到这里打仗的地方,他当时就住在清真寺所在的地方,死后埋在这里,最后就在这里建起了一座清真寺,据说他其实是穆罕默德的亲戚,因而具有特殊的地位。

这座古城距离目前的苦盏市区大约73公里,距离沙赫里斯坦古城大约20公里。这样的话,沿着泽拉夫善河有片治肯特、艾尼、沙赫里斯坦、伊斯泽拉夫善等几个古城,阿拉伯人到来之后,一一将这些城堡攻陷。苦盏古城是“昭武九姓”中的曹国,中国美术史上有名的北齐550-570年间“曹衣出水”风格的画家曹仲达、他的弟弟曹妙达就是出于这个地区。

乌斯特鲁沙那是古代粟特九国之曹国

这里位于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西边是布哈拉,东边是苦盏,同时又是布哈拉汗国与浩罕汗国的边境,锡尔河就在这个城市的西北方向,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地区,各方势力角逐的核心,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一地区命运的多舛。

这几个古城只是我们此次考察参观过的地方,是5-8世纪粟特人居住生活的城市,如今都在塔吉克斯坦国境内。实际上,粟特人遍布的范围非常大,还包括塔什干、布哈拉、撒马尔罕、花剌子模、穆格山等等。这些粟特王城在中古时期中亚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因而,弄清楚这些王城的历史地缘关系等,对于研究古代粟特文化及宗教信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此次考察过程中实地踏查了几处古城遗址,仅获得一些感性的浅显的认识,记之以资回忆,之后还要根据考察所得查阅更多资料,以补不足。

本文所涉及的塔吉克斯坦古城遗址区位图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