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国之瑰宝—大美秦汉文明(二)
摘要: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朝创建文官体系,推行郡县制度,采取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推动中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朝在继承和完善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的同时,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等领域都有发展和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秦汉王朝经过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所建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体系不但为后世历代王朝所取法借鉴,也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 ...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朝创建文官体系,推行郡县制度,采取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推动中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朝在继承和完善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的同时,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等领域都有发展和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秦汉王朝经过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所建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体系不但为后世历代王朝所取法借鉴,也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汉文明”展从全国各文物收藏机构精选出170 件组300 多件展品,既包括秦始皇兵马俑、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皇后之玺”玉印等家喻户晓的精品文物,也有海昏侯墓和大云山江都王陵等地出土的最新考古成果。通过这些珍贵文物,展览对秦汉文明进行全景式深入解读,以诠释其厚重内涵及深远影响。
事死如生
“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决定了汉代厚葬之风的盛行,形成了特色鲜明而又内涵丰富的汉代丧葬文化。王侯贵族不仅在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随葬品方面也尽量做到应有尽有,凡是生人所用的器具、物品等,均纳入墓中,此外,还特地制作大量的人俑随葬,以期自己在阴间继续得到保卫或侍奉。当时的人们认为只要尸体不腐,就可以在死后世界继续过生前的美好生活。升仙和永生就成了王侯贵族追求的最重要目标。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凝聚天地之精的美玉上,坚信玉的防腐功能。正是这种狂热追求,导致了丧葬用玉的高度发达,由玉棺、玉衣、玉套、玉面罩、玉枕、敛尸玉璧、玉握和玉塞等组成的丧葬用玉便成为汉代统治阶层最具特色的丧葬习俗,贯穿两汉四百余年的时间。




金缕玉衣
1968年河北省满城汉墓(M2)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彩绘陶铠甲武士俑(2件)
1992年陕西省汉景帝阳陵南区20号丛葬坑出土
汉阳陵博物馆藏

鎏金青铜车器
1996年山东省长清县双乳山济北王陵出土
济南市长清区博物馆藏

鎏金青铜车器
1996年山东省长清县双乳山济北王陵出土
济南市长清区博物馆藏



马蹄金

玉覆面
1996年山东省长清县双乳山济北王陵出土
济南市长清区博物馆藏

红陶灶
195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新村22号墓出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鎏金青铜熏炉
1979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齐王墓5号随葬坑出土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漆卮
湖北省荆州市凤凰山168号墓出土
荆州市博物馆藏
多元文化
秦汉时期,中国的许多文化知识与科学发明都居于当时世界前列。造纸术的发明使人类书写材料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太阳黑子和新星的最早记录、《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的问世以及张衡测量地震方位仪器地动仪的发明,均显示了当时中国在天文、算学、地震学等领域的重大贡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的影响以及针灸麻醉技术的应用,说明中医学的基本体系已经建立,并在病理研究、诊治、针灸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冶炼钢铁技术的发展、纺织技术的革新、瓷器的烧造和船尾舵的发明等,都充分显示了中国在应用技术领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西域文化、滇文化、百越文化、匈奴文化等边疆文化在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它们与汉文化共同构成秦汉时期多元的灿烂文明。

青铜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
1956年云南省晋宁区石寨山10号墓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云纹玉高足杯
1976年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秦阿房宫遗址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青铜骑兽人物博山炉
1968年河北省满城汉墓(M2)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彩绘多枝陶灯
1991年河南省济源市桐花沟10号汉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青铜漏壶
2009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凤栖原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地M8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日晷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897年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出土

四系青瓷罐
1955年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出土




玉熊形镇
1986年江苏省徐州市北洞山楚王墓出土

鎏金银青铜铺首
1968年河北省满城汉墓(M1)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青铜凤灯
197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青铜祭祀贮贝器
1992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李家山墓地69号墓出土
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丝路交通
公元前138年,为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进入新纪元,由先前自发的临近地区之间的自然传布转变为在中原王朝经营下的自觉交流,形成了后人所称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被称作“绿洲丝绸之路”或“沙漠丝绸之路”,以长安和罗马作为起点和终点,当时与汉朝遣使通好的国家除了周边诸国外,还有遥远的条支和大秦。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即已成形,汉政府积极开展与域外的海路交流,在徐闻、合浦等港口发舶远洋,通使互贸。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将秦汉王朝与域外联系起来,中国的丝绸、漆器、铜镜等源源不断向外输出,域外的珍奇物品也陆续输入中国,使异域文化逐渐融入汉文化中,有力地促进了秦汉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充分显示了大一统的秦汉王朝开放和包容的胸怀。

鎏金青铜当卢
1999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洛庄汉墓出土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藏

鎏金青铜座银盒
2010年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江都王陵M1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鎏金青铜骆驼形钮钟架构件(2件)
江西省博物馆藏





嵌宝石金牌饰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马腾空15号汉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八龙纹嵌宝石金带扣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97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博格达沁古城黑圪达遗址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品字形金饰
1980年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2号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宜子”金饰
1980年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2号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金饰件(6件)
200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九只岭出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金饰件(6件)
200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九只岭出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陶辟邪座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四川省成都市六一一所汉墓出土
成都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