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敦煌研究院组织职工子女赴上海参加第四期“指南针计划”项目
2019年7月31日至8月5日,敦煌研究院组织就读初中的20名职工子女(敦煌院部11名、兰州分院4名、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5名)赴上海参加第四期“敦煌新丝路,少年沪上行”——“指南针计划”敦煌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此项活动是贯彻《敦煌研究院与虹口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建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和具体实践,旨在培养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研习、体验和传承,为青少年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培育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提高青少年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古老的华夏文明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
8月1日上午,“敦煌新丝路,少年沪上行”——“指南针计划”敦煌青少年上海夏令营开营仪式在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书记郑虹热情洋溢的致辞,对远道而来的敦煌青少年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敦煌青少年走进上海、了解上海、爱上上海;敦煌研究院带队老师张通林与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书记田健互换了纪念品;来自兰州分院的青少年代表安培卿作了发言交流,倡议同伴们要认真参加此次“指南针计划”上海夏令营活动;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蒋东宣布“敦煌新丝路,少年沪上行”——“指南针计划”敦煌青少年上海夏令营正式开营并授营旗。在开营仪式上,敦煌、上海两地的青少年开展耳语传话等几项互动小游戏,相互介绍了当地名胜古迹和著名景点。开营仪式结束后,孩子们前往“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亲手体验了传统扎染制作过程。当天下午,孩子们参观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认真了解上海从远古到1949年解放的漫长历史,还通过多媒体互动更好地读懂上海;随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南京路步行街和外滩,感受了上海繁华的都市和美丽的风光。
8月2日至3日,孩子们参观了上海科技馆和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民科学文化素养而投资兴建的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综合性的自然科学技术博物馆,是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公益性机构,是中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是上海科技馆分馆,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天文学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
8月4日,孩子们参观了“中华艺术宫”。馆内设有绘画、摄影、书法、雕塑等各种展陈,尤其是顶层电子多媒体版的《清明上河图》,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古老的清明上河图由静态景物变动态景物,轮播从白天到晚上的情景,更加丰满地呈现出当时开封府的繁华热闹及文明发展程度,整体活灵活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8月5日,“指南针计划”敦煌青少年上海夏令营活动顺利结束,孩子们踏上返程。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了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繁荣、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厚重、科技的强大、自然的神奇……,令人震撼、令人惊讶、令人兴奋!孩子们纷纷表示,非常感激敦煌研究院和上海虹口区,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敦煌新丝路,少年沪上行”——“指南针计划”敦煌青少年上海夏令营开营仪式
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书记郑虹致辞
敦煌研究院带队老师张通林与上海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书记、副主任田健互换纪念品
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蒋东式宣布正式开营并授营旗
“指南针计划”上海夏令营敦煌青少年亲手体验传统扎染的作品展示
“指南针计划”上海夏令营敦煌青少年在上海科技馆大厅里合影
“指南针计划”上海夏令营敦煌青少年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前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