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宝鸡郭家崖考古发掘报告
原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 |
来自: 考古书店 |
发布时间:2022-3-1 12:54 |
查看: 1303 | 发布者: Ansanjin |
摘要: 郭家崖墓地地处秦岭北麓的渭河南岸台地上,是一处规模较大、沿革时间长、保存较好的东周秦及汉唐墓葬群,也是近年来继凤翔孙家南头之后在汧渭之会有关东周秦墓葬的重要发现。对该墓地122座墓葬的发掘工作分别于2011年和2017年两次完成,这批墓葬为研究秦人社会聚落形态、秦戎关系、墓葬习俗、历史沿革以及古代秦岭南北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信息 ...
郭家崖墓地地处秦岭北麓的渭河南岸台地上,是一处规模较大、沿革时间长、保存较好的东周秦及汉唐墓葬群,也是近年来继凤翔孙家南头之后在汧渭之会有关东周秦墓葬的重要发现。对该墓地122座墓葬的发掘工作分别于2011年和2017年两次完成,这批墓葬为研究秦人社会聚落形态、秦戎关系、墓葬习俗、历史沿革以及古代秦岭南北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信息。郭家崖墓地北区与南区二次发掘之间相隔7年,但属于一个墓地。墓地以秦国墓葬为,122座古墓中秦墓115座、汉墓5座、唐墓1座,还有1座疑似明代墓葬。墓地规模较大,但规格低,按商周礼制,当为邦墓。115座秦墓,从战国早期一直延续到秦代,发现陶器、铜器、铁器、石器、骨料器等295件(组)各类型随葬器物。其中陶器数量最多。以往在秦墓考古中,战国时期最为常见的陶簋、陶甗、陶豆、大喇叭口陶罐、附耳长颈方口陶壶五种器种,在郭家崖墓地南、北二区始终未见。 北区共出土了2件戎式鬲,还出土了1件秦式鬲。而南区共出土7件鬲,全是铲足鬲,不见秦式鬲。这种戎式铲足鬲,与秦式鬲的风格完全不同,包括夹砂双耳罐在内,都属于西戎文化的器物,与秦式鬲反映的完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墓地发现19座框架结构的棺椁形制。还有10座墓室边沿四周有框架,上面盖有棚木,也当属于这种框架结构的棺椁之类。这种特殊的墓制形式,在秦人墓葬中不多见。115座秦墓中,洞室墓共81座,包括偏洞室墓。占比在关中地区还是比较高的。墓地的壁龛比较普遍,南区的78座秦墓带有壁龛的有63座;北区37座秦墓中带壁龛的有27座。三、郭家崖因素增添了对整个战国秦墓研究的新认识 256附表二 宝鸡郭家崖墓地(北区)出土人骨性别年龄表 270附表三 宝鸡郭家崖秦墓地(南区)墓葬登记表 271附录二 宝鸡郭家崖秦国墓地(北区)出土人骨研究 291内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