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太平兴国禅院碑铭
摘要: 太平兴国禅院碑铭.北宋.辉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兴国禅院碑铭.北宋.辉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兴国禅院碑铭
位置与年代
太平兴国禅院碑位于河南省辉县市沙窑乡后庄村西部永安山下中湖内,立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
该碑为青石材质,螭首龟趺,通高2.43米、宽0.76米、厚0.26米。螭首两面上部均为龙爪戏珠,碑额阳面正中圭形部刻有篆书“大宋太平兴国禅院碑”九个字。碑额阴面正中圭形部刻有一尊佛像,为结跏趺坐,圆形束腰仰覆莲座。
碑文内容
碑文由智圆撰文,麹兰书。阳面首题“卫州共城县敕赐永安山太平兴国禅院碑铭”,碑文凡25行,满行48字,计1060字;背阴凡25行,满68字,共1186字。碑文详述了太平兴国三年五月二十五日中湖寺改为太平兴国禅院的前后经过,概述了寺院的历史沿革、重修经过、建筑规模、周围环境、四至边界以及圆觉禅师的生平经历。
历史价值
该碑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辉县市政府在重新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牌时,正式改名为“太平兴国禅院碑”。
文化意义
太平兴国禅院碑不仅记录了北宋时期佛教寺院的建设与变迁,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重视和尊崇。碑文的书法艺术价值极高,行书流畅自然,篆书古朴典雅,展现了北宋书法艺术的高超水平。
元代太平兴国禅寺碑
位置与年代
元代太平兴国禅寺碑记录的是袁州大仰山重建太平兴国禅寺之事,立于元代皇庆元年(1312年)。
形制与尺寸
该碑由元四朝名臣程钜夫撰文,赵孟頫书并篆,庄重典雅,大气稳健,笔画精细,篆刻隽永。
碑文内容
碑文详述了袁州大仰山重建太平兴国禅寺的经过,包括寺院的历史背景、重建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对开山祖师小释迦的封号和事迹的记载。
历史价值
该碑不仅记录了元代佛教寺院的重建与兴盛,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尊崇和扶持。碑文的书法艺术价值极高,赵孟頫的楷书刻就,展现了元代书法艺术的高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