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王家冢遗址
摘要: 王家冢遗址.新石器时代.正阳县.古文化遗址.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冢遗址.新石器时代.正阳县.古文化遗址.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冢遗址位于河南省正阳县熊寨镇王大塘村,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文化意义。
遗址概况
王家冢遗址呈不规则圆形,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60米,总面积约32000平方米。遗址的最高点达6米,南北两边稍倾斜,正中形成东西向的长高脊。遗址东北部有一片大块红烧土区,长80米,宽72米,面积达5760平方米。目前,遗址区域已被开垦为耕地,但在犁耕后经大雨冲刷,仍能发现大量残陶碎片,颜色以红、灰、黑为主,间或可见夹砂白陶片。
考古发现
陶器
遗址中发现的陶器种类丰富,包括鼎、碗、罐等。其中鼎有三种形式:夹砂黄陶扁鼎腿、黄陶锥形鼎腿和灰陶釜形鼎腿。陶碗也有两种形式:高圈足黑陶碗和轮制灰陶碗。此外,还发现了红陶粗绳纹圆底罐、红陶夹砂鬲腿、红陶杯状器、灰陶澄滤器、彩陶纺轮和白陶拍残片。
石器
石器的种类同样繁多,包括石斧、花岗岩舌状斧、石锛、石英石凿、燧石凿、石镞、灰石柳叶箭头和石环。这些石器的发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其他遗物
除了陶器和石器,遗址中还发现了铜镞和兽牙等遗物。这些遗物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遗址的文化内涵。
文化价值
王家冢遗址属于屈家岭文化,主要是河南龙山文化遗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古人类的生活、居住方式以及淮河流域古人类聚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通过对遗址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文化特征,对于探索淮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保护情况
王家冢遗址在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1月14日,王家冢遗址入选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这些保护措施确保了遗址的完整性,为后续的考古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