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英烈楼旧址
摘要: 英烈楼旧址.1949年.安阳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英烈楼旧址.1949年.安阳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英烈楼旧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殷都区)安丰乡英烈村,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文物旧址。它不仅见证了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段悲壮历史,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历史背景
英烈楼旧址原名“三节楼”,所在村庄原名“万感村”。1949年1月17日夜,国民党磁县保安团及安阳城内的匪徒共1000余人突然包围了万感村。村中的46名干部和联防民兵在“三节楼”上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敌人在多次进攻无效后,放火烧毁了这座三层楼。最终,除5人跳楼突围外,其余41名干部和民兵壮烈牺牲。为纪念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中共安阳县委、县政府于1949年将“万感村”更名为“英烈村”,“三节楼”也被正式命名为“英烈楼”。
建筑结构与现状
英烈楼旧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原建筑为三层,下层为三间砖券洞,二层以隔扇开间,三层为通间。其基座长11米、宽6米,占地面积66平方米。如今,英烈楼旧址仅存房基及部分砖墙。
文化意义与保护情况
英烈楼旧址不仅是对那段悲壮历史的见证,更是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1963年10月,安阳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0年,当地修建了烈士亭,并立纪念碑。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英烈楼旧址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革命文物。这些保护措施不仅有助于保存历史遗迹,也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
纪念活动与教育意义
英烈楼旧址作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经常举办各类纪念活动。例如,在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当地会组织各界人士前往英烈楼旧址,举行敬献花篮、缅怀先烈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也激励着后人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此外,英烈楼旧址还吸引了众多学校、单位前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参观旧址、聆听烈士事迹,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