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西施遗址

摘要: 西施遗址.旧石器时代.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施遗址.旧石器时代.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施遗址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村南,坐落在洧水河上游左岸的二级阶地上,遗址南区紧邻洧河。2004年底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发现。
地层堆积情况:
第①层:近现代耕土层,厚约0.5米,土质松软,夹杂有大量近现代遗物。
第②a层:黄色黏质粉砂,厚约2.3米,土质致密,夹杂有少量黄褐色水蚀斑块,不见遗迹、遗物。
第②b层:黄色黏质粉砂,厚约0.7米,从距地表2.8米开始出现大量遗物,第②b层主要遗物分布位于距地表2.8-3.3米的范围之内,为主文化层。
第③层:黄褐色粉砂质黏土,发掘深度1.5米,遗物主要位于距地表3.3-3.7米的范围内。

西区出土石制品原料的岩性以燧石为主,石片总数近千件,石叶类占2成以上,多属小或中型。石核类标本中,石叶石核或断块占绝大部分。还有数量较多的生产或再生台面石片及带背脊的鸡冠状或羽状石叶。成品工具数量少,类型有端刮器、边刮器、雕刻器、尖状器等,以端刮器为主,多以石片、石叶或残片为毛坯,正向加工为主。
东区②b层可见石叶—细石叶工业产品,但小石片石器工业产品占70%左右,石英为最主要原料,占57%以上,石叶—细石叶工业产品皆为燧石原料。③层不见石叶—细石叶工业遗存,显示小石片石器工业特征,石英原料占比变化不大,燧石占比下降,石英砂岩、砂岩等其他原料占比上升。
采自西施遗址下文化层的3个碳样的加速器碳14年代数据均分布在距今22,000年左右,校正后该遗址石叶加工场的实际年龄应为距今25,000年前后,同层的光释光测年数据也与此相近。
西施遗址是中国及东亚大陆中部地区首次发现的以石叶工业为核心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打破了以往的认知,为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行为特征提供了全新的、重要的证据。与河南境内环嵩山周围地区的其他旧石器时代遗址共同揭示了该区域从小型石核-石片工业到细石器工业传统的连续过渡特征,为构建完整的石器工业发展体系提供了重要一环。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西施遗址,旧石器时代,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

关键词:古建筑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