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聚焦|从外国人镜头中 发现你没见过的民国山西
摘要: ▲1907年9月27日, 绛州(新绛)城外.熙熙攘攘的商旅。 沙畹(法) 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回忆,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在以前影像稀缺的年代,有这么一批外国人,沙畹、克拉克、甘博……被东方魅力所吸引来到中国,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记录下了真实的历史画面,为我们研究历史、了解过去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佐证。他们所拍摄的老照片,就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的完整的图像档案。 在游历中国的途中, 地处中部的山西是 ...

▲1907年9月27日,
绛州(新绛)城外.熙熙攘攘的商旅。
沙畹(法) 摄
老照片,
承载着历史回忆,
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
在以前影像稀缺的年代,
有这么一批外国人,
沙畹、克拉克、甘博……
被东方魅力所吸引来到中国,
从他们的视角出发,
记录下了真实的历史画面,
为我们研究历史、了解过去
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佐证。
他们所拍摄的老照片,
就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的完整的图像档案。
在游历中国的途中,
地处中部的山西是其中重要一站。
对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
也许你并不曾深刻了解它的过去。
但通过他们所拍摄的照片,
你会发现一个,
你从没见过的山西,
你需要重新认识的山西。

▲1907年,山西某地,夕阳西下,一位行色匆匆的男子。
沙畹(法) 摄

▲沙畹
1907年,
一个叫沙畹的老外
从陕西韩城县过黄河禹门(龙门),
从河津县进入山西游历。
此人是法国人,汉学家,
一个月内他沿汾河北上,从大同府出省。
这个老外拍摄的照片,
侧面反映了百年前满清崩溃前夕,
摇摇欲坠的风雨江山下,
山西苍老古朴的风貌。
他所聚焦过的人烟,
已经被风吹雨打去;
他曾装入镜头的各式建筑,
随着岁月的侵蚀或者后世各种运动的破坏,
多数已经消失。
少数留存的,
则被重新妆抹后开张,
被知晓或不知晓他们曾经过往的游客,
以观赏的目光扫来扫去……
让我们一起来看沙畹镜头中的山西——

▲1907年9月27日,绛州南门外的汾河滩头。
远处的塔、鼓楼等依稀可见,现在还被保留着,
城墙早已被破坏殆尽。

▲1907年9月27日,绛州河上的商船。

▲1907年9月28日,平阳府(临汾)尧庙,现存。
门前已辟为巨大的广场。

▲1907年9月29日-30日,洪洞县城南小桥。

▲1907年10月2日,霍州,韩侯岭。

▲1907年10月1日,灵石县仁义镇。
这个县现在还有比较出名的王家大院。

▲1907年10月1日,灵石县,汾河。

▲1907年10月1日,灵石县,墓碑。

▲1907年10月1日,灵石县,乡村。

▲1907年10月1日,灵石县,窑洞。

▲1907年10月3日,抵达介休县前的路上。

▲1907年10月3日,平遥县,拱门。
平遥古城现在是世界遗产。
当时太谷、祁县的古城比它要好,
结果在发展经济中,全拆了。



▲文水的城墙,已毁。

▲文水城边的墓地

▲1907年的山西闹市

▲某边城

▲某牌坊,山西。

▲某镇门,山西。

▲1907年10月5日,抵达太原府。

▲1907年10月5日-11日,太原府,九仙桥。

▲1907年10月5日-11日,太原府,迎泽门。


▲1907年10月5日-11日,太原府,牌楼。

▲1907年10月5日-11日,太原府,双塔,现存。

▲1907年10月5日-11日,太原府。

▲1907年10月5日-11日,太原府,衙门的影壁墙。

▲1907年10月7日,太原府,城隍庙,大部已毁。

▲1907年10月7日,太原府,城隍庙。

▲1907年10月5日-11日,太原府,奇特的亭子。

▲1907年10月7日,太原府,天主堂,现存。

▲1907年10月15日-18日,五台山,基本上保存完好。




▲1907年10月15日-18日,五台山,显通寺。

▲1907年10月15日-18日,五台山,清凉石寺。

▲1907年10月19日,代州,寺庙。

▲1907年10月19日,雁门关,现存。

▲1907年10月19日,雁门关。

▲1907年10月22日-23日,大同府,鼓楼,现存。

▲1907年10月22日-23日,大同府,九龙壁,现存。

▲1907年10月22日-23日,大同府,街道。

▲1907年10月22日-23日,大同府,马队。

▲1907年10月22日-23日,大同府,街道。

▲1907年10月22日-23日,大同府,魁星楼。

▲1907年10月22日-23日,大同府,文庙。

▲1907年10月22日-23日,大同府,西平楼。

▲1907年10月22日-23日,大同府,药王庙。

▲1907年10月22日-23日,大同府城墙。现存,经补充完整。

▲1907年10月22日-23日,大同府城墙。

▲1907年10月23日-27日,云冈,观音堂。

▲1907年10月23日-27日,云冈石窟,现存。

▲1907年10月23日-27日,云冈石窟。

▲1907年10月23日-27日,云冈石窟。
距沙畹到山西已有110年,
110年,在漫长的历史中不过是一瞬,
可这一瞬间便是地覆天翻——
沧海桑田
110年前的风景,
可能没有如今这么多彩灿烂
却贵在真实、质朴、自然。
除了沙畹,
来自美国的西德尼·D·甘博,
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是一位社会学家、人道主义者和摄影家,
终生致力于中国城镇和乡村社会的调查和研究。

▲西德尼·D.甘博和夫人
从1908年到1932年,
甘博先生四次旅居中国。
在旅居中国期间,
用他的摄影机建立了一部
由5000幅黑白照片、彩色幻灯片,
以及数小时16毫米电影胶片组成的
有关20世纪初期中国的珍贵图像档案。
当然,
其中也有游历山西的若干照片。

▲令汾阳人魂牵梦萦的北城墙西侧上的铁双雁

▲1930-1931年的汾州府城钟楼

▲汾阳海洪寺善昭祖师舍利塔

▲汾阳文峰塔



▲一处墓地,可能在汾阳。

▲太原晋祠里的铁人

▲1914年2月10日,山西蒲州,城门。

▲1914年2月9日,山西蒲州附近,
村庄入口处的车辙和手推车。

▲1914年2月13日,山西,
可能是永济境内,至少应该是运城范围内
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的,
是百年前山西的沧海桑田。
虽然当时的场景早已不在,
但留给后人的却是,
对于岁月变迁的那份记忆,
以及对今天的观照和鉴戒。
看更多外国人镜头中的民国山西
探险收藏家克拉克的山西穿越

▼
▼
看 世 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