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敖汉旗下湾子辽墓清理与考释
敖汉旗下湾子辽墓清理与考释邵国田考古2025年07月01日 07:01湖北转载自:内蒙古新州博物馆敖汉旗下湾子辽墓清理与考释1991年7月,南塔子乡城兴太村下湾子辽墓群中的一部分墓葬被盗掘。8月初至9月中旬,敖汉旗博物馆对已盗掘的7座墓进行清理。这7座墓中有3座墓保存有壁画,我们对其中2座保存较好的壁画进行局部揭取。现将这次清理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一、 ...
敖汉旗下湾子辽墓清理与考释邵国田考古2025年07月01日 07:01湖北转载自:内蒙古新州博物馆敖汉旗下湾子辽墓清理与考释1991年7月,南塔子乡城兴太村下湾子辽墓群中的一部分墓葬被盗掘。8月初至9月中旬,敖汉旗博物馆对已盗掘的7座墓进行清理。这7座墓中有3座墓保存有壁画,我们对其中2座保存较好的壁画进行局部揭取。现将这次清理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一、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72034312版次包装平装丛书名“科学的力量”科普译丛(第四辑)出版时间2025-04-01页数192内容简介人们总会对很久以前的世界充满好奇心,虽然历史剧、科幻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图景,但真的是这样吗?由杰出的地理空间考古学专家马克·D. 麦科伊(Mark D. McCoy)撰写的《时间旅行者地图》,通过现代技术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
崔轩 张光玮 邵磊: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权衡思路——对日本经验的分析解读考古研史2025年05月21日 06:02山西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杂志,作者崔轩 张光玮 邵磊中国文化遗产杂志.关注文化遗产热点问题,传播文化遗产保护新知识、新理念,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5年第2期 专题 “借鉴与启示:国际视阈下 ...
邵会秋 | 关于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思考原创邵会秋西域研究2025年02月10日 12:12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关于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思考邵会秋内容提要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起步较晚,对于考古学文化这一基础研究也相对滞后,目前还存在很多文化的空白点,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新疆地区考古学 ...
摘要:公元前2千纪的青铜时代是中亚草原地区早期游牧文明孕育和形成的时期。在公元前1千纪初,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文明出现于亚洲草原地区。它与之前的青铜文化相比,有诸多创新性特征,包括确立游牧经济的主导地位、出现成熟游牧机制;骑马术普及和骑射作战的广泛应用;武士贵族成为社会统治阶层;出现王权和国家、建造王陵级墓葬和大型礼仪中心;形成以草原 ...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贵州乡村遗产是中华农耕文明延续至今的重要活态见证。千百年来,贵州乡村在顺应自然环境的共识中,通过节制有序的资源利用手段,形成了以农耕为主的聚落形态与生产生活方式。以山地为主的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共同构成了贵州乡村遗产的重要特征,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传统智慧与 ...
2024年9月下旬,我有幸跟随何捷导师,与东方文化遗址保护联盟(OCHSPA)、天津大学和西北大学的合作者们一起,前往尼泊尔木斯塘(Mustang)进行文化景观和遗产的现场调研工作。这是空间人文与场所实验室(SHAPC lab)在疫情后第一次正式启动木斯塘田野考察工作。这次调研之后,SHAPC实验室在国内多个高校和机构的支持和邀请下,以展板的形式展出近6年的阶 ...
学者窥视:尼泊尔木斯塘文化景观与遗产研究进展(上)【摘要】六年多的时间里,何捷老师所带领的空间人文与场所(SHAPC)实验室团队与与OCHSPA、西北大学和尼泊尔本地同事积极合作,探索尼泊尔木斯塘文化景观与遗产的研究方法,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这一专题将基于此展开,上篇侧重于以实例介绍研究技术方法,下篇则以研究主题的形式介绍木斯塘研究的 ...
学者窥视:尼泊尔木斯塘文化景观与遗产研究进展(下) 【摘要】在跟随何捷老师学习期间,笔者亲身体验和感受了SHAPC实验室团队成员以及所组织的高校研究生开展尼泊尔木斯塘地区研究的过程。从中,笔者感受到了木斯塘文化景观与遗产研究的发展潜力。在研究工作阶段性总结回顾的基础上,笔者选取了最近五项代表性的研究工作与读者们进行分享,看看在研究者们 ...
畅想蓝图:尼泊尔木斯塘研究未来可解锁的“副本” 【摘要】对比2018年第一次登上这篇土地,在感慨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进步的同时,尼泊尔木斯塘的文化景观与遗产在肉眼可见地消逝中。木斯塘的游客来了又走,大部分的原住民也选择离开这里,到城市中去。所幸,SHAPC实验室一直在努力,未来也将继续深耕于这篇土地…… @Dhakmar村的高山河谷景观 41号廊道、文 ...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类文化遗存,目前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也多以不同考古学文化陶器的差异作为主要的区分指标。陶器的生产一般离不开窑(无窑露天烧除外),由于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原材料易得、运输成本的限制等多方面原因,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绝大多数应该都是在其使用地范围内或附近烧造的。因此,窑也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为常见的 ...
光纤技术在石窟寺岩体监测中的探索研究———以安岳石窟为例李黎1,陈卫昌1*,邵明申1,徐东升2,刘建辉1,都奎建1,汪洋11.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29;2. 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摘要:监测工作是石窟寺预防性保护的重要内容。岩土工程领域诸多成熟的监测技术被应用于石窟寺监测,为石窟寺保护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 ...
邵强军,甘肃天水人,敦煌学博士。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威尔士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丝绸之路文化创意设计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敦煌与西域石窟艺术研究。出版《图像与政权:敦煌曹议金第98窟研究》等专著3部,在《敦煌学辑刊》《人民日报》《中国美术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艺术,不仅是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 ...
邵会秋 石嫦静(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马镳是最重要的一种御马器,它往往与马衔配套使用,在人类对马的开发和使用过程中意义重大,《说文解字》中记载“镳,马衔也 ”①。王筠《说文释例》:“案,上文衔,马勒口中也,革部勒,马头络衔也,然则勒以革为之,所以系镳。镳与衔,皆以金为之,镳在口旁,衔在口中,三物一绳,顾通其名,而所在不可不别也”②。所 ...
导读:从1998年7月至1999年2月,南京市文物研究所为探查石头城址而在清凉山地区开展了多次野外调查与勘探工作。南京石头城遗址1998~1999年勘探试掘简报贺云翱 邵磊六朝石头城范围及遥感卫星图在南京城西秦淮河东岸清凉门一带,有一片低山丘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石头山”,现名清凉山(图一)。石头山曾因诸葛亮评价金陵山水形势为“钟山龙蟠,石头虎 ...
邵 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以空三足陶器—斝的出现为黄河流域龙山时代来临之标志的观点在陕北地区同样适用。近年来一批新发现和新资料促使陕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学遗存的相关研究不断向前推进。现有材料表明,陕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学遗存以典型双鋬鬲的出现为标志,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时期,前期处于“有斝无鬲”阶段,后期以双鋬鬲为最典型陶器。其中 ...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与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分处南流黄河南北两端的临汾盆地和河套地区。2000~2001年陶寺遗址发现陶寺文化城址,并于2002年进行了系统发掘,认为陶寺文化早期城址面积56万平方米,中期城址面积280万平方米,遗址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陶寺城址发现十年后的2011年,石峁城址被初步确认,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绝对年代约在距今 ...
张文珊 邵会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春秋时期,在中国北方地区分布着被称为戎狄的人群,他们经营农业,畜牧业也十分发达,但和战国时期的胡人不同①,他们并不是游牧民族,中原人群对待戎狄和胡人的方式也完全不同。虽然戎狄与中原诸侯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但他们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方面都与中原人群有很大的区别,文化上也得不到中原各国的认同 ...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第5期 P30-37向上滑动阅览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初探邵甬摘要:国土空间规划给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带来了重要的契机,同时文化遗产也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视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对国土空间文化遗产的系统性识别与整体性保护尤为重要,这既是对中国长时段形成的特色人地关系与空间格局 ...
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是以亚洲草原为主,分为东部文化交往区和西部交往区。东区最发达的时期是商末周初,它的范围向西推到了米努辛斯克盆地;西区最发达的时期是东周时期,它的东界到达蒙古国中部到太行山一线。到了战国晚期和汉代初期,长城的建立使得中国北方地区人群产生了分化,部分早先南下的北亚人群则退到长城以北并结合了西面欧亚草原的文化因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之间的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欧亚大陆的历史中。欧亚大陆可以分为北部适宜牧业的草原与南部适宜农耕的沃土平原,也有学者称其为面向内陆的内欧亚大陆和面向海洋的外欧亚大陆。欧亚草原西起黑海沿岸,东到外贝加尔,以乌拉尔山为界分为欧洲草原与亚洲草原,在它的南面是希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 ...
本文将中国北方和新疆地区发现的金属器与欧亚草原东部地区出土的同类器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公元前1千纪中国北方地区与广阔的欧亚草原之间的文化联系和互动。作者指出,中国北方地区与草原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文化交往有很大不同,与草原东部地区的相互作用是南北向的路线,这是匈奴联盟形成的基础;与草原中部地区的交流是东西向的,从图瓦、萨彦-阿尔泰到 ...
李黎1,陈卫昌1*,刘建辉1,邵明申1,兰恒星2,包含2,张景科3,裴强强41.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所,北京100029;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3.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4.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敦煌736299摘要:石窟寺岩体稳定性、水害、表层劣化是我国石窟保护目 ...
基本信息:副主编:马成俊 韩杰和 马沛霆出版时间:2023年9月印刷时间:2023年9月ISBN:97875010817832023年5月7日至5月10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甘肃省文物局和中共临夏州委、临夏州人民政府在临夏市成功举办了“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全书由此次论坛成果总结、主旨发言、论文集三 ...
陶寺观象台俯视(资料图片)
2024年7月19日,阿富汗裔塔里兹教授(Z. Tarzi,1939-2024)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去世了,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我看了一下讣告,有点怀念他。大约两个月前,5月22日他还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犍陀罗会议上展示了最新考古学研究。当时塔里兹教授刚刚动完大手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脱,身体刚恢复的他竟然奇迹般地坐着轮椅抵达会场,专门为我们带来报告。此外,塔 ...
来源:《西域研究》2012年第3期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杨建华 邵会秋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周边的中亚地区的三个早期铜器发展序列的分析,了解到亚洲地区早期铜器的一般发展规律以及本地发展与外来传入的区别;并收集了欧亚草原早期金属器的相关地区的资料,明确了这些铜器的年代;最后以此为基础审视中国最早并且集中的齐家文化金属器,对这些金属器可能的 ...
来源:《西域研究》2012年第4期关于草原考古的几个问题——从库兹米娜《印度—伊朗人的起源》一书谈起邵会秋内容提要爱莱娜·库兹米娜的著作《印度—伊朗人的起源》以考古学为基础,综合了语言学、文献学、民族学和人种学等大量的相关资料,给读者展示出了公元前2千纪草原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动态画卷。本文对书中的主要成果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对安德罗诺 ...
《欧亚草原古代冶金》一书是欧亚草原考古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考古学、历史学和冶金学研究相结合的经典著作。该书资料十分翔实,理论和研究方法都具有创新性,得到了从事草原考古研究的众多学者的高度评价,为深入了解欧亚草原考古和冶金考古提供了详细的材料,对于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草原金属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书中以考古调 ...
【摘 要】天真院遗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玉皇山南侧支脉天真山上。经调查发现,遗址面积达2850平方米,依地势分为三层平坦的台地,每层间以踏步相连。遗迹现象包括房址、道路等,分早晚两期。结合层位关系及遗迹自身特点,推测晚期遗迹的年代当属明清时期,而早期遗迹应为宋代,沿用至元,而向上或可上溯至五代。【关键词】杭州 玉皇山 天真院遗址考古调查图2 ...
来源:《西域研究》2024年第3期塞琉西亚—泰西封城市群的丝路枢纽作用邵大路内容提要塞琉西亚—泰西封城市群指的是帕提亚—萨珊波斯时期底格里斯河中游两岸形成的城市集聚体,由维·阿尔达希尔、泰西封、阿斯潘布尔、沃洛伽西亚斯、维·安条克·库斯老等比邻的城市组成。原希腊化城市塞琉西亚是该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底格里斯河改道以及帕提亚—萨珊 ...
亚洲文化遗产快讯第XII期2024年粟特考古新发现近日,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所(Samarkand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宣布,其在粟特考古上又有新的发现,一座可能为粟特神庙的建筑被考古学家揭示出来,同时还出土有神像壁画等物质遗存,这引起了学界的一部分关注。这座位于撒马尔罕东南部30千米处的乌尔古特(Urgut)区域的名为库鲁贡·特配(Kurgon te ...
欧亚草原是世界上最广阔的草原地带,几千年来都是物品、技术、宗教信仰和艺术的集散地,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的“传送带”,促进了欧亚地区文化成果的散布。草原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古代中国输入新鲜血液,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欧亚草原和中国北方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创造了不同于南部农业文明的牧业文明,延绵不绝的草原地带也成为文化交 ...
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 作者:高广仁 /邵望平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年: 2005-4页数: 744定价: 85.0装帧: 精装丛书:早期中国文明ISBN: 9787806439173内容简介海岱文化是在以渤海、黄海、泰山(岱)、淮河下游(故道)为显著标志的海岱区内发展起来的一支源远流长、自成系统的古代文化,本书分章叙述了海岱文化区各个历史阶段上的经济、社会、文化习俗、意识形态 ...
大白杨墓地位于西安市莲湖区红庙坡街道原大白杨村东南,地处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塬高地上,历年来多有汉墓发现。大白杨墓地位置示意图本次发掘全景本次发掘区应为大白杨墓地的核心区域,北距汉长安城覆盎门约1.1千米。共发掘墓葬2000余座,其中西汉墓超过1700座,分布在约10万平方米的区域内,非常密集。西汉墓以小型墓葬为大宗,多为竖穴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绘画·墓室壁画(汉) 作者:刘婕 /李小旋 /邵菁菁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副标题: 绘画·墓室壁画(汉)出版年: 2017-6定价: 150.00元装帧: 精装丛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ISBN: 9787513132084
神木杨家城城址(麟州故城)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参评项目杨家城城址位于神木市店塔镇杨城村西北侧的黄土梁峁区域,处在黄河一级支流窟野河东岸。据传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群体“杨家将”曾驻守于此,故俗称“杨家城”。前人据地望和年代考证,该城应为唐宋时期的麟州城,故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其命名为“麟州故城”。近年来的考古工作取 ...
根据英国伦敦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网站显示,该大学校属皮特里博物馆(Petrie Museum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UCL)馆内收藏有约3000串古代的珠子,材料包括石料、玻璃和金属等。这些早期收藏品构成了中国留学生夏鼐在 1940 年代博士论文主题,最近关于这批文物的研究档案进行了数字化采集扫描和公布。(UCL网站主页)夏鼐是中国近代著名考古学家,也是埃 ...
《人类学学报》2023,Vol. 42,Issue (04): 503-513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24阮齐军1,2,刘建辉1,叶荣波3,邵庆丰4,杨森5,周建威5,华春湧5,孙健5,张小玫6,罗兴荣61.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650118;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3.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昆明650091;4.南 ...
古文字形体考古研究 作者:邵英出版年: 2010-5页数: 239定价: 105.00元ISBN: 9787030275967内容简介《古文字形体考古研究》内容简介: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大部分是象形、会意字,古文字形体所包含的信息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上古社会历史文化的沉积物,具有“活化石”的特质。古文字形体一方面蕴涵着诸多物质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非物质文化遗 ...
来源:《西域研究》2018年第2期中国北方、新疆和欧亚草原文化的交往——以动物纹装饰为视角邵会秋内容提要动物纹装饰是北方民族和草原文化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不同种类的动物纹装饰来源并不相同,本文从动物纹装饰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六种具有代表性动物纹装饰的起源和传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北方、新疆和欧亚草原文化之间的交往。发达的武器、马具 ...
来源:《西域研究》2019年第2期新疆安德罗诺沃文化研究综述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新疆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遗存研究史详细的梳理,讨论了目前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如何推动新疆安德罗诺沃文化遗存研究的深入提出了意见。1929年,苏联考古学家C.A.捷普劳霍夫根据在米努辛斯克盆地阿钦斯克州附近安德罗诺沃村旁的墓地命名了安德罗诺沃文化。此后在十分 ...
中国金银器-文物名家大讲堂 作者:贺云翱,邵磊主讲 /贺云翱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副标题: 文物名家大讲堂出版年: 2008.5页数: 308定价: 65.00元丛书:文物名家大讲堂ISBN: 9787802116412内容简介先天的鬼力加上后天人类工艺的精心琢饰,使金银器具有了财富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本书讲术了中国金银器的演变过程及其独特的风貌,侧重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金银器制 ...
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德)席梅尔等著、邵思婵等译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译者:席梅尔出版年: 2003-11-1页数: 348定价: 298.00元装帧: BBC书籍ISBN: 9787534013294内容简介本书提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所有世界遗产的概况,以独特的方式,通过文字和图片,详尽地展示了120 个最美丽和最重要的世界遗产,书中这一部分世界遗产是按照各大 ...
星月之辉--古代两河文明 作者:邵亮 /等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1999-07页数: 161定价: 19.5装帧: 平装丛书:失落的文明ISBN: 9787535612915内容简介目录目录谢辞1.序言2.鸽子今晚似圣灵3.画家拥有一双蓝色神手4.贝宁鸟5.主啊,让我们一起预言6.我的酒杯碎了犹如一声大笑7.一个女人在追逐我她是我命运的幽灵8.一曲爱恋与叛逆的歌9.每一朵花的凋谢便是 ...
河南省志(第五十七卷·文物志)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1993页数: 747定价: 45装帧: 精装ISBN: 9787215029095邵文杰总纂;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河南省志 第57七卷 文物志.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11.
冶山存稿-南京文物考古论丛 作者:邵磊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副标题: 南京文物考古论丛出版年: 2004-5-1页数: 249定价: 38.0ISBN: 9787806438367内容简介本书为作者十多年来文物考古研究方面的论文集。这部文集收入文章27篇,计30多万字,内容涉及到文物和考古科学的四个方面:钱币学、佛教美术、铭刻学和书印史;其间涉及南京文物考古的达20篇,这20篇中又以六 ...
长江流域美术史 作者:邵学海 编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年: 2005-1页数: 436定价: 32.00元装帧: 平装丛书:长江文化研究文库ISBN: 9787535140456内容简介
六朝遗韵-沿着朱偰先生的足迹 作者:王勘/邵世海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副标题:沿着朱偰先生的足迹出版年:2019-1页数:252定价:68装帧:平装ISBN:9787224131208内容简介《六朝遗韵—沿着朱偰先生的足迹》一书,由主题南京团队策划,团队成员王勘、邵世海主笔,其他成员共同参与,沿着朱偰先生的足迹,图文并茂记录六朝石刻80年变迁,并依据新的考古发掘和寻访 ...
永远的丝绸之路-走过新疆作者:邵如林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副标题:走过新疆出版年:2004-1页数:239定价:29.80元ISBN:9787222037168内容简介新疆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地扼古代档西方交通要冲。至少在距今5000年左右,就东与黄河、长江文明,西与西亚、两河、欧洲文明,南与印度文明等保持着密切联系,并隐匿着多彩历史脉息的轨迹。公元前139年,汉张骞“凿空 ...
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作者: P.S. 帕拉斯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原作名: Sammlungen historischer Nachrichten über die mongolischen Völkerschaften, Bd. I译者: 邵建东 / 刘迎胜出版年: 2002-01页数: 223定价: 26.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欧亚历史文化名著译丛ISBN: 9787222033450内容简介 · · · · · ·本书旨在将国外学术 ...
会议纪要2022年8月21日,“天下文明:中华文明肇始阶段中原与四方的互动”高端论坛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新行政楼316会议室举办,并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同步进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河南大学黄河文化研究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河南大学仰韶文化研究院协办, ...
来源:《西域研究》2022年第3期 东来西往:《欧亚世界大格局下的游牧文化》评介 邵会秋 余肖肖 内容提要:《欧亚世界大格局下的游牧文化》一书是切尔内赫先生最新巨著,该书于2017年由美国学术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是草原文化研究的鸿篇巨制。研究范围从早期金属时代一直到俄罗斯帝国时期,展现了草原文化几千年发展的动态画卷。本文对《欧 ...
作者:邵会秋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7月ISBN:9787573202765定价:78元作者简介邵会秋,男,辽宁普兰店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学系访问学者(2012—2013)。科研方向包括中国北方考古、新疆考古和欧亚草原考古。主要成果有《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百兽率舞:商 ...
从考古新发现观察犍陀罗到龟兹的佛传图像新解读——以阿富汗迦毕试出土石雕为例文 ˉ 戴怡添ˉ邵学成【内容摘要】本文以阿富汗迦毕试地区佛寺遗址考古新发现的浮雕嵌板为中心展开研究,解读出释迦从苦行到解脱之间的人生转变和神奇时刻。尤其是新释读的释迦渡尼连禅河沐浴图像,不仅弥补了既往佛传图像中的缺失,也通过图像比对发现该浮雕图像与龟兹石窟壁 ...
刘娜妮 刘思然 陈坤龙 孙周勇 邵 晶 邸 楠 邵安定(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地南缘,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在此与其支流洞川沟交汇。2011年以来系统的考古工作表明,石峁遗址是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的一处超大型中心聚落。石峁遗址主体内涵 ...
摘要:本文通过对石峁遗址皇城台出土的16件陶器进行分析,在器物内壁残留物中发现了酒类遗存。酿酒发酵方法可能包括利用谷物发芽和制曲两种技术。主要原料成分包括黍、小麦族、大米、百合、栝楼根、姜科植物、芡实和野豌豆。陶瓮可能用于酿酒,鬶、盉为盛酒器和温酒器,杯用于饮酒。这一结果首次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黄土高原酒的生产和消费情况,也显示了 ...
贺黎民 邵 晶 邸 楠(1.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遗址作为石峁文化的核心遗址,同时也是“公元前2300年中国北方区域政体的中心”,在我国文明起源及国家形成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据不完全统计,陕北地区龙山时代石城聚落的数量大约有七八十处,仅在石峁遗址所在的秃尾河流域调查并确认的石城聚落不下10处,包括桃柳沟、庙石摞子、石摞子 ...
作者戴怡添、邵学成 2022年5月30日-31日第一届“英据时期考古与遗产国际会议”在巴基斯坦哈扎拉大学举办,中国青年学者戴怡添、邵学成两位博士应约线上参加。此次会议由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和英国文化协会赞助支持,哈扎拉大学考古系、开伯尔-巴赫顿赫瓦考古局以及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合作举办。会议邀请了巴基斯坦、英国、埃及、黎巴嫩、韩国、意大 ...
此次国际会议是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联合举办,是属于“巴基斯坦-英国教育门户计划”项目资助的文化交流一部分。 该次会议将在全球化背景下,首次对既往英据巴基斯坦和南亚地区时期的文化政策、影响力进行总结反思。讨论内容重点为考古学、历史学,但也涉及相关建筑史、艺术史、钱币、文化管理、遗产保护、文化景观、地区政治和城市 ...
兴隆洼遗址的发现、发掘与研究历程邵国田(敖汉旗博物馆) 摘要:本文回顾了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地——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遗址从调查发现,到发掘,再到研究的四十年历程,概述了几代考古人为这一东北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考古学文化的探索所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归纳为:兴隆洼文化的文化谱系、聚落形态、旱作农业、宗教 ...
基本信息: 主编:魏东 副主编:赵晓芳 邵会秋 王春雪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73202079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吉林大学考古团队在涿鹿县所做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内容以报道基础材料为主,还包括对一些问题的初步认识和专题研究。其中的部分材 ...
咸阳成任墓地出土东汉金铜佛像科学分析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在国家文物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发表研究论文《High-precision U-seriesdating of the late Pleistocene–early Holocene rockpaintings at Tiger Leaping Gorge, Jinsha Rivervalley, southwestern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