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九层妖塔”发掘简报

编辑:袁媛 《考古与文物》编辑部地 址: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大道2999号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邮政编码:710109电 话:029-89056332投稿邮箱:kgyww2000@163.com投稿平台:http://www.shxkgy.cn/

• 景德镇市珠山区泗王庙遗迹考古发掘简报

景德镇市珠山区泗王庙遗迹考古发掘简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泗王庙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江街道,西临昌江,北临珠山大道,东北距御窑厂南大门约400米〔图一〕。历史上泗王庙西北有南门渡码头,是景德镇的水陆交通枢纽。泗王庙坐东朝西,南北面阔近12米,东西三进,进深约30米,砖木结构,高约9.4米。因 ...

• 2021年度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先秦两汉遗存考古调查简报

【作者简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巴塘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公元前一千纪青藏高原东南麓与北方草原文化联系研究”(项目号:19CKG015)的阶段性成果。【摘要】2021年9月至10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西藏民族大学、巴塘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对巴塘县境内的金沙江干流及昌波曲流域的先秦两汉时期遗 ...

• 杭州市玉皇山天真院遗址考古调查简报

【摘 要】天真院遗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玉皇山南侧支脉天真山上。经调查发现,遗址面积达2850平方米,依地势分为三层平坦的台地,每层间以踏步相连。遗迹现象包括房址、道路等,分早晚两期。结合层位关系及遗迹自身特点,推测晚期遗迹的年代当属明清时期,而早期遗迹应为宋代,沿用至元,而向上或可上溯至五代。【关键词】杭州 玉皇山 天真院遗址考古调查图2 ...

• 考古简报 | 甘肃张家川南川宋墓发掘简报

2008年1月,中国石油在铺设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输油管线的施工中发现一墓葬,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南川村西200米处的耕地中(图一)。该墓为二人合葬墓。由于封门砖早期倒塌,泥水灌入墓室,淤泥厚约2米。葬具为木棺,且朽塌严重,人骨也腐为骨粉,但木棺及随葬品未被盗扰,保存较好,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墓道 位于墓室北侧,底宽140 ...

• 浙江宁波鄞州横溪栎斜西山墓地考古发掘简报

注:本文发表于《南方文物》杂志2024年第3期,已经作者授权。浙江宁波鄞州横溪栎斜西山墓地考古发掘简报卜汉文王光远兰博(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摘要:栎斜西山墓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栎斜村西北一侧的西山上,墓葬年代从东汉—三国时期延续到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墓葬数量最多。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墓葬114座,其中东汉—三 ...

• 山西大同阳高北魏尉迟定州墓发掘简报

图一一 石椁顶部平面图石椁前廊有廊柱四根,直径 0.12、 高1.2米,截面呈八角形。柱础为上圆下方覆盆式,素面,直径0.24 米。柱头上承托仿木柱头铺作,斗拱为一斗三升。明间施剳牵出挑, 梁头搭在柱头铺作上。斗拱上承托檐檩,由三根圆形石柱以凸凹榫卯相接而成,直径0.09、长2.4米(图一二、一三)。图一三 石椁剖面图石椁为抬梁式承重墙结构,四壁由10块竖 ...

• 隋唐长安城历史文化研究的新进展、新视野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西安在明清西安城的基础上向城外四周拓展,在城东、城西、城南建设纺织城、电工城和文教区。这些新建的城区均座落在隋唐长安城的遗址上或郊区。当时地面之下和地面之上还残存隋唐长安城的建筑遗存。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为了保存文物古迹,组织工作组对隋唐长安外郭城、兴庆宫、大明宫、曲江池和芙蓉园进行 ...

• 超越死亡 礼敬逝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新入藏墓志》序

一个民族给予死去的先贤先辈祭拜位置,是反映其内在历史态度的标志。在生命长眠的另一端,不论是追思还是悼念,逝去的人物都被封存于历史的隧道之下,留下的信息凝固在石刻载体之中,犹如我们读大地之书、认家园之道,超越死亡之旅去重新解读远古的隐秘。慎终追远,还是从早期人类文明说起吧。古埃及人认为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进入了另一个 ...

• 唐代石刻研究杂谈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史睿

• 《考古学》2024年第3期

“考古学文化”本质上是对考古遗存的一种群体性分类,与古代族群有着复杂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葬俗来区分一个考古学文化内的不同族群,也可以通过葬俗的一致性来确认使用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同一族群。考古学文化各方面要素与族属的关联性,葬俗最强,陶器次之,铜礼器又次之,武器、工具最弱,葬俗在考古学文化族属研究中有很强的指示意义。 ...

• 唐代墓葬乐舞图分期研究

摘要:唐代墓葬乐舞图可分为初唐、盛唐和中晚唐三期。初唐以汉地女乐为特色,这是新生的唐王朝对汉魏旧乐的刻意选择,目的是彰显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盛唐时男性和胡人伎乐出现,原因是墓葬装饰整体发生变化,唐玄宗的用人政策和个人喜好提高了胡人和胡乐的地位,此时乐舞内容多为大曲。前两期都有新型的乐队出现,也可看出长安与敦煌的文化交流。中晚唐 ...

• 洛阳而河北:朝阳唐墓演变试释

本文从讨论、调整张秀墓的年代出发,对朝阳唐墓的年代框架进行了优化,继而以俑的产地为切入点,指出朝阳唐墓在唐初一度流行随葬洛阳陶俑,该现象或与唐朝征讨高句丽这一历史事件有关,说明战争加强了朝阳与内地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其后,约660年起,随着墓葬中邢窑陶俑的出现,朝阳唐墓面貌逐步向河北靠拢,形成了以使用圆形墓、随葬神怪俑为特征的墓葬 ...

• 西安地区唐代双室墓葬研究

基本信息内容提要:西安地区唐代双室墓可以分为双室砖墓、双室土洞墓等,双室砖墓还可以细分为前小后大式和前后等大式。最初的双室砖墓由单室砖墓改建而来,可能是礼制创新的结果,在高宗武则天时期得到迅猛发展,中宗时期双室砖墓成为平反昭雪的工具,随着政治斗争的结束,双室墓在开元二十五年前后退出墓葬形制序列。关键词:唐代 长安 多室墓 双室砖墓 ...

• 山西芮城永乐宫旧址宋德方、潘德冲和“吕祖”墓发掘简报

山西芮城永乐宫旧址宋德方、潘德冲和“吕祖”墓发掘简报原文刊载《考古》1960年08期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位于县西20公里永乐镇峨嵋岭下。北靠中条山,南临黄河,东有涧水流出,环绕宫周围。永乐宫内有元代初年创建的四大建筑,尙保存完好,各殿内有元代壁画。随着整个永乐宫的迁建,一部分与永乐宫有关的,文物古迹 ...

• 河南沁阳唐代李洪钧墓发掘简报

1987年,河南沁阳县山王庄乡张庄村村民在砖瓦窑起土时,发现一座有明确纪年的唐代幼童墓葬,墓主李洪钧为唐代宗室,墓葬出土了一批制作形象且小巧玲珑的陶器、铜器和墓志等。其中的一件红陶羯鼓在全省较为罕见。

• 文章选登|河北邯郸后百家北墓地唐墓M439发掘简报

【关键词】后百家北墓地;M439;砖室墓;唐墓;河北邯郸【摘要】后百家北墓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后百家小区北侧,2021年1月至2023年 1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邯郸市文物保护中心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墓葬、陶窑、车马坑、花土沟等遗迹849处(座)。此次发掘隋唐墓35座,可惜多数遭盗扰,其中M439虽被盗扰严重,仍出土丰富的陶俑及其他随 ...

• 安阳钢一路隋代孟洰夫妇墓发掘简报

安阳钢一路隋代孟洰夫妇墓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0年5月,为配合安阳市市政道路钢一路建设,原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市龙安区寺沟村东部,文明大道与钢一路交叉口向南约500米处发掘三座墓葬,时代为隋至明清时期。(图一)其中M1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墓葬形制清楚,出土有墓志和一批瓷器。现将M1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 ...

• 唐郭仲恭及夫人金堂长公主墓发掘简报

唐郭仲恭及夫人金堂长公主墓发掘简报根据出土墓志可知,墓主郭仲恭、金堂长公主分别于唐会昌四年(844) 和唐符二年(875)入葬。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室墓,带3天井,墓室平面呈方形。此类墓葬使用时间较长,从初唐延续至中晚唐,但集中于初唐至盛唐时期,有杨玄略墓(864)、张叔遵墓(871)。墓主郭仲恭,字德卿,唐汾阳王郭子仪之曾孙,驸马都尉、拜骑省左 ...

• 陕西咸阳隋鹿善夫妇墓发掘简报

陕西咸阳隋鹿善夫妇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转载自《考古与文物》 2013年第4期)二、葬具葬式由于该墓被多次盗扰,加之长期进水淤积,葬具与墓主骨架已荡然无存。在墓室填土中,只见少量黑色朽木灰迹及大量原垫于棺具内的白灰渣,少量黄色骨粉末。在后室西北角发现一堆白灰渣粘块,推测是垫于墓主头下的白灰包。葬具与葬式均已不 ...

• 陕西西安唐河中府解县尉之妻杜华墓

陝西西安月登閣村唐杜華墓發掘簡報作者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选自|《考古与文物》,2021年06期摘要|2020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月登阁村的杜华墓进行了发掘,该墓为竖穴墓道土洞墓。墓主杜华下葬于唐贞元十四年(798年),其夫苏顺曾任解县县尉,为追思亡妻,亲自撰文并书写了墓志铭。该墓形制保存完好,随葬品种类丰富,特别是出土的瓷 ...

• 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

2004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北郊配合上林苑住宅小区的基建工程中发掘了一座北周时期墓葬,墓主人名业,为粟特地区的康国人,墓内出土的围屏石榻线刻精美、内容丰富,出土的墓志字体俊秀、内容翔实,是研究北周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中国古代绘画、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现将此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 ...

• 陕西西安青龙寺元墓发掘简报

陕西西安青龙寺元墓发掘简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摘要:2010 年 1 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青龙寺遗址保管所北门内发掘元代墓葬 1 座。该墓为竖穴墓道单室土洞墓,出土陶俑、铜钱及其他各类文物共计 53 件(组)。该墓葬的发掘为认识西安地区元代中期墓葬形制和陶俑等随葬品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关键词:青龙寺遗址 元墓 陶俑2010年1月,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