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鲜卑文字考

一、 有关鲜卑文字研究的学术史回顾顾名思义,鲜卑文字是鲜卑人所使用的民族文字。然而,鲜卑文字之存无,至今争议不断。回顾既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早在清代,即有学者注意到了拓跋鲜卑的文字创制问题。清人陈毅在其《魏书官氏志疏证》中推测鲜卑文字应当是拓跋鲜卑借用华文创制的,其若金初无文字,使用汉人楷字自为本族文字。陈毅所言的鲜卑文 ...

• 周代的臣鬲与陪台——兼论穆王修刑与以刑辅德

全文阅读周代的臣鬲与陪台——兼论穆王修刑与以刑辅德(作者:冯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学报》2019年第4期)

• 中古壁画与陶塑再现的挎包女性形象

全文阅读中古壁画与陶塑再现的挎包女性形象(作者:葛承雍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原文刊于《故宮博物院院刊》2020年第1期・第213期)

• 赵喜梅 杨富学 | 甘肃省博物馆新入藏的几件中古织绣品及其所反映的东西方文化因素

  摘 要:甘肃省博物馆近期新入藏8件纺织品和刺绣,保存完好,图案精美。其中有的纺织品中有汉字铭文,反映了汉晋时期上层贵族追求享受和儒家“孝道”思想对社会的影响;有的以丝线绣联珠动物纹,体现出波斯萨珊王朝艺术的影响;有的为团窠褐地花卉纹,与青海都兰出土丝织品颇为近似,很可能即来自都兰吐蕃贵族墓。可以断定,甘肃省博物馆新入藏的这批中 ...

• 杨富学 | 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乳必多吉活佛巡礼沙州并布施文殊窟斟议

  摘要:1362至1365年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乳必多吉巡礼西北,其间曾对敦煌的两座文殊窟进行布施。这两座文殊窟,其一应为敦煌莫高窟第61窟,其二应为瓜州榆林窟第2窟。当时蒙古豳王家族统治敦煌,推崇藏传佛教,在莫高窟、榆林窟大兴佛事,将敦煌藏传佛教的发展和石窟营建推向高潮。蒙古豳王家族成员及其境内的河西回鹘人都敬奉文殊菩 ...

• 杨富学 王书庆 | 唐代长安与敦煌佛教文化之关系

    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的敦煌莫高窟,蕴涵着东西方文化的各种因素。这里自汉代以来即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一大佛教中心,历魏晋南北朝而不衰,发展到隋唐,其佛教文化臻至极盛。尽管佛教是西来的,但敦煌石窟中用以表现佛教教义的壁画和雕塑除早期受印度及中亚艺术风格影响稍多外,总体来说,敦煌文化的主流还是东来的,来源于以长安、洛阳、平城(今 ...

• 王乐庆 杨富学 | 粟特僧伽大师与长安荐福寺

  摘要:粟特高僧僧伽少而出家,誓志游方,壮年入唐,在中土传教五十三载。始至西凉府,于唐高宗龙朔初年来到江淮一带,被称作泗州和尚。由于其诸多的灵验感通事迹和神奇传说,在晚唐时期被发展为民间崇拜偶像,世称泗州文佛,成为中土至尊,进而演变为一种宗教信仰,广泛流行于江淮、闽粤、川渝及中原一带。其在唐土的五十年间,有两年是在长安渡过的, ...

• 杨富学 | 裕固族初世史乃解开晚期敦煌石窟密码之要钥

敦煌石窟分期断代之研究,向以晚期者难治。所谓晚期石窟,学术界一般采用段文杰先生的说法:“莫高窟艺术的晚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代,约四百余年,历经三个不同民族的政权。这一时期,宗教思想和信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 这段论述高屋建瓴,用“不同民族的政权”“很大的变化”与“各不相同”三个方面概括了治 ...

• 3500年前的手型金属雕塑长什么样子?

这个青铜手型雕塑上粘贴着一层金箔,在一个3500年前的男子的坟墓中发现。一起发现的还有一个用于固定斗篷的铜针,金箔的碎片,一个青铜螺旋头饰以及一把青铜匕首。摄影:PHILIPPE JONER,ARCHAEOLOGICAL SERVICE OF THE CANTON OF BERN.撰文:ANDREW CURRY  瑞士考古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发现了欧洲最早的人体部位的金属雕塑。这个具有3500年历史的物品是 ...

• 考古前线:4000年前的埃及大型墓葬群重现天日

在埃及利斯特(Lisht)发现的大型墓葬群揭开了4000年前中王国时期的丧葬之谜。摄影:SARAH PARCAK撰文:MAYA WEI-HAAS  这处大型墓地位于埃及的艾阿雅特(Al Ayyat)以南、利斯特村附近的沙漠之下,已有数千年之久。由于地处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带,很多墓穴上只是覆盖着一层浅浅的砂砾,所以并非无人知晓;其南北两侧还分列坐落着两座金字塔,吸引着世界各 ...

• 万万没想到:耶稣雕像里藏着240年前的信

在修复一座18世纪的耶稣木质雕像时,文物保护者们发现了两封240年前的信。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两封信藏在一个神奇的地方。撰文:Sarah Gibbens  西班牙的文物保护者在修复一座18世纪的耶稣木质雕像时,竟然从雕像的臀部位置发现了两封信——这枚时间胶囊还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雕像一直被挂在西班牙北部的圣阿格达教堂,描绘的是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 ...

• 视频:英国发现巨幅罗马镶嵌画

撰文:Sarah Gibbens  考古挖掘季已经接近尾声,而英国东南部的考古爱好者却在此时发现了一块1000多年前的罗马镶嵌画,这是他们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自2015年以来,博克斯福德历史项目和伯克郡考古研究小组把当地考古爱好者和专业考古学家组织到一起,进行发掘工作。考古团队主要集中在小村庄博克斯福德附近的三个罗马遗址。  博克斯福德历 ...

• 这位古埃及女性可能死于分娩

这具古埃及女性及其未出生胎儿的骨架,是由意大利与美国联合挖掘队挖掘于埃及南部靠近阿斯旺的地方。COURTESY MINISTRY OF ANTIQUITIES AND THE MISSION撰文:Nina Strochlic  在古埃及,怀孕的女性会向分娩守护神塔威蕾,和保护小孩子与母亲的侏儒神贝斯祈祷。为了保护胎儿,她们会在项链和手镯中放入护身符。成为母亲会让她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正式化,而 ...

• 埃及塞加拉发现一座4400年前祭司墓,保存完好

一支包括领队Mustafa Abdo的埃及队伍,发掘出了这座装潢精美的祭司古墓。摄影:AMR NABIL, AP撰文:A.R.WILLIAMS  在埃及的金字塔时代,一位名叫Wahtye的名门贵族去世了,安息在广阔的皇家墓地之中,现在这片墓地还占据着现代西罗的沙漠西部。他那装饰华丽的墓穴基本没有损坏,近期在著名考古遗址塞加拉的沙下大约5米的深度被发掘出来。  埃及最高文物 ...

• 亚历山大大帝的陵墓在何方?新线索浮出水面

这座纪念建筑的基础墙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大帝时代,在历史的尘封中被人遗忘,无数个世纪过去,在以亚历山大大帝名字命名的埃及城市,它们又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供图:国家地理撰文:ERIN BLAKEMORE  漫长的挖掘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这是最后一天,最后一小时,垂头丧气的Calliope Limneos-Papakosta准备打道回府。14年来,这位埃及考古学家一直在沙拉拉 ...

• 鉴定完毕,真的是2000年历史的文身针

撰文:KRISTA LANGLOIS为了确定这捆仙人掌刺是用来给人类皮肤文身的,考古学家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来研究分析。摄影:ROBERT HUBNER,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这只古老的文身针出土于上世纪70年代,在默默无闻地雪藏45年后,其真实身份终于被某研究者识破。摄影:ANDREW GILLREATH-BROWN制作这只文身针的是古普韦布洛人,他们的生活环境类似于上图犹他州 ...

• 你在哪里长大?你吃了什么?骨骼记录着你的一生

撰文:ERIN BLAKEMORE图上的这块头骨属于一个古希腊人,研究人员对头骨上的牙齿进行分析后得出,这个人儿童时期曾患过高烧。摄影:SISSE BRIMBERG,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你吃的是什么?对考古学家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们可以根据古代骨骼样本的化学特征推断出一个人的饮食,甚至是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稳定同位素分析法用于研究考古 ...

• 水下发掘埃及黑人法老金字塔

在苏丹北部的努里(Nuri)地区,20多座金字塔散布在约70万平方米的沙漠中。这里可能是你从未听说过的最令人讶异的考古遗址。图源:ROBBIE SHON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撰文:KRISTIN ROMEY  在一小汪泥水之下,隐藏着2300年前纳斯塔森(Nastasen)法老陵墓的入口。如果我往后仰望,能看到他金字塔的东侧有将近3层楼高。为了进入纳斯塔森法老的陵墓, ...

• 这位7000岁的妇人是瑞典最后的狩猎采集者之一

撰文:KRISTIN ROMEY研究人员利用遗骸和提取到的古DNA,重现了7000年前一位生活在瑞典南部的妇女下葬时的状态。摄影:GERT GERMERAAD, TRELLEBORGS MUSEUM  发掘她遗骸的考古学家将她命名为“第22号墓葬”;将要展出她的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称她为“坐着的女人”(至少现在是这样,但他们愿意接受其他建议)。而对于复原她真人大小形象并认为她目光犀利的艺术 ...

• 考古学者破解古埃及“头锥之谜”

撰文:ERIN BLAKEMORE在一幅3300年前的宴会场景中,女性们头上戴着锥形物体。这类绘画在古埃及很常见,这引发了考古学者的猜测:这种锥形物体究竟是像光环一样的艺术象征,还是具有实际用途的实物呢。摄影:WERNER FORMAN,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古埃及艺术作品中充满了恭敬的摆设酒宴者的形象,他们头上都戴着尖尖的圆锥体。从古本手卷到棺材 ...

• 印度的早期人类在超级火山中幸存下来了吗?

撰文:LORRAINE BOISSONEAULT研究者报告了在印度Middle Son River Valley的达巴考古发掘现场发现的大量石制手工艺品。他们发现考古记录中存在那些可追溯到大约8万年前的石器,表明当地居民在大约7.4万年前的多巴超级火山爆发中幸存了下来。供图:CHRIS CLARKSON  大约7万4千年前,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一座超级火山咆哮着“复活“了。这次火山爆发被称为多 ...

• 寻找长江中游的史前“城市”,湖北城河遗址领队谈考古发现

湖北沙洋县城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一处距今5000多年的史前城址,面积约70万平方米。去年曾入围“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11月,联合考古队在城河遗址发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墓地,开启了对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最新发掘的王家塝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填补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大型墓葬较缺乏 ...

• 沙武田:丝路明珠敦煌及其文化的历史定位

敦煌是历史的厚土、文化的热土。敦煌文化的世界性和独特性,季羡林先生在他的《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曾明确指出:敦煌和新疆是历史上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这4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有其特殊的意义。仔细品味,敦煌文化具有更多内地或其他地方所不具有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现象,需要我们作些梳理。

• 旧传张萱《唐后行从图》考辨

旧传为唐代张萱所作并于2013年在法国高价拍出的《唐后行从图》,被国内藏家购得,并一度在国内公开展出。本文作者考察其著录流传、衣冠名物、笔墨画法,其中,安岐印为伪造,非安岐藏本,此画时代当不早于南宋,或系明人仿作。图1:传 唐 张萱 《唐后行从图》2013年6月19日,法国巴黎蒂埃里德梅格雷拍卖行以高价拍出一幅《唐后行从图》,被国内藏家购得。 ...

• 他山之石|考古学研究的当代视角——《二十一世纪的家庭生活:对32个美国家庭的入户调查》推介

 在考古情境中,如何根据遗留的物质文化去科学地反推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模式,始终是摆在考古学家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考古学家首先必须要找到一个经验性的推理坐标(即宾福德所提出的“中程理论”),而后才能跨越时空鸿沟,对过去的人类行为提出若干可验证的假设。以考古学的视角对他者文化进行民族志研究的方法(即所谓的“民族考古学 ...

• 里耶秦简经济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

基本信息:作者:于洪涛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9月印次:1ISBN:9787513061612内容简介:  本书稿旨在对里耶秦简中的官文书进行分类总结,结合秦汉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制度,对我们所接触到的里耶秦简文书展开进一步的研究。目录绪论第一章 名籍类文书整理与研究 第一节 人口管理类名籍  一、户口籍  二、户 ...

• 图说犍陀罗文明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图说犍陀罗文明孙英刚 何平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5ISBN: 9787108065605 定价: 98.00元▼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购买kindle版内容简介犍陀罗文明是古典时代人类文明的熔炉,印度文明、伊朗文明、希腊文明、北方的草原文明,乃至东方的汉文明都在这里相遇、碰撞和融合;可以说,大约从公元前400年到 ...

• 罗新:撒马尔罕纸

  编者按  花剌子模的弓箭,石国的陶盘,撒马尔罕的纸,都是举世无双的好物。其中撒马尔罕纸,因着它传说中的中国渊源,引人无限的遐想。至于它由公元751年怛逻斯战役后阿拉伯俘虏的唐朝造纸工匠传到中亚的说法屡遭质疑,似乎无关紧要。现今撒马尔罕造纸坊的匠人复原失传的传统造纸工艺,仍执著地追溯它的唐朝源流,加上游客们的联想,怛逻斯战俘和撒 ...

• 杨富学 | 玉门“西域城”即“下苦峪”考

  摘要:传统说法将瓜州锁阳城和苦峪城划等号,其实,苦峪城不在瓜州,而在今玉门镇,元代称作曲尤,2016年发现的玉门镇古城即其所在,清代靖逆卫城就建于元明时代的曲尤/苦峪城内。明代在嘉峪关以西设“关西七卫”,以蒙古豳王(安定王)家族后裔为酋,后来由于哈密、沙州等卫常受到土鲁番国的侵扰,二卫首领与部民被迫东徙。明政府遂在苦峪城东侧7公里 ...

• 杨富学 盖佳择 | 敦煌写卷“落蕃诗”创作年代再探

    摘要:敦煌出土P. 2555写卷正面与背面“落蕃人”所作的71首诗,历来是敦煌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通过对前人关于正面59首诗作者身份与时代的各种说法进行逐一评析,进而细析诗意,结合传世与出土文献,可以看到诗中的“退浑国”一称始见于晚唐,“唐家”一词多数情况下出现在唐后与蕃国语中,唐代诗人反多自称“汉家”;诗中的“乡国”一语指向敦煌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