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名家论艺|了庐:董其昌的笔墨精神与抽象表现主义

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大展影响深远,对于董其昌,深居简出的知名画家了庐前不久结合研究撰写了《董其昌笔墨中的抽象表现主义》一文交与澎湃新闻。他认为,董其昌在鉴赏历代书迹中把对自己有感悟的优秀笔墨,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他的作品与一般以表现作品形象和形式为主的职业画家是有本质区别的,也因此很难为后来的职业画家所理解。实际上董其昌在艺术创作中的笔墨精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抽象的表现主义。他和近代的黄宾虹一样 ...

• 琴学大家杨时百斫琴之法:取法唐宋慕名琴,追寻良材与良工

“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目前正在浙江省博物馆展出。展览展览汇聚国内9家博物馆唐宋古琴重器21张,从古琴的数量和规格来看,堪称为目前国内唐宋古琴展之最。本文简述了清末民初琴学大家杨时百斫琴的一些特点,取法唐宋,慕名琴而做,追寻良材,尤重良工等,对杨氏斫琴技术和理论加以分析、综合,使之提炼成为合理的经验,探讨杨氏斫琴的思想。浙江省博物馆“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展览现场杨宗稷(1864—1933),字时百,自 ...

• 中国考古学经典精读

基本信息:主编:李伯谦 陈星灿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6月印次:1ISBN:9787040516791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一百年来关于中国考古学研究的梳理,从中遴选出30篇左右有代表性的经典论著并进行点评,以方便和提升研究生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鉴别能力和学术素养,为需要开拓学术领域的年轻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读本,帮助学生和青年教师为将来的研究奠定基础。本书包括总序(张岂之 ...

• 走近考古人

基本信息:编著:山西博物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615091内容简介:  本书是资深考古人讲述与“晋魂”重要展览内容相关的考古项目与主持人故事的集结。目录贾兰坡的故事 石金鸣峙峪遗址的发现、发掘和研究 尤玉柱石金鸣的故事——寻访柿子滩人十八载 宋艳花王建与山西旧石器 王益人枣园农家 薛新明中国现代考古之父李济与山西 王晓毅发掘陶寺——四千年前『北京 ...

• 荆门市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报告

基本信息:编著:荆门市博物馆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8月印次:1ISBN:9787571200619内容简介:  荆门市博物馆承担着荆门地区文物保护、征集、收藏、研究、展示等重要工作。馆藏文物6万余件,珍贵文物1061件,一级文物76件,二级文物126件,三级文物859件。历年来,荆门市博物馆重视馆藏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2009年,从馆藏青铜文物中选取了180件病害严重的青铜器进行研究并制定了保 ...

• 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彩陶与中国史前彩陶的相似性

——————————————————————————————全文阅读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彩陶与中国史前彩陶的相似性(作者:李新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19年第5期)

• 荣新江 |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流寓南方的粟特人

长沙窑上的胡人形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前言 北朝隋唐时期,粟特商人东来贩易,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主要城镇,建立了一系列胡人聚落,作为他们商业经营的中转站和向东方移民的据点。从北朝末期开始,中央政权和地方官府逐渐控制这些移民聚落,其中大多数被转变为乡里,有的则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对于北方丝路沿线的粟特聚落,笔者曾经做过仔细的研究,大体上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考古发现及史籍中的点滴记载可知,作为商

• 李新伟: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彩陶与中国史前彩陶的相似性

    摘要: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是分布在黑海西部和北部的重要史前文化,时代与中国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期大体相当,而且在彩陶纹饰和器型上都与其有很高度的相似性。本文对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的基本文化内涵和分期进行了介绍,列举了其彩陶与庙底沟类型和马家窑期彩陶的多种相似性。因为在此两大文化体之间的中亚地带没有发现可以起到桥梁作用的文化,还难以断定这样的相似性是文化交流的结果,但造成

• 译者||陆扬: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

   鸠摩罗什在中国中古社会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作为吾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域外佛教僧侣,他所留下的文化和宗教遗产即便在整个古代史上都罕有其匹。许多活跃于那个时代的宗教人物,生平细节常常不是湮没不彰就是多为传闻轶事,但是因为鸠摩罗什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备受瞩目,所以中古时代从多个方面为我们留下了有关这位僧人的大量信息。而出于南朝僧侣佛教史家之手的一系列内容详尽的传记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传记所提

• 太原食品街出土明代晋府瓷器及相关问题探讨

2012年8月,山西省太原市食品街改造建设工地出土一批元明清瓷器残片,器类以碗、盘、碟、瓶、罐等日用瓷为主,包括磁州窑、山西诸窑以及景德镇窑等地产品。从釉色上来看,以青花瓷的出土数量最多,另有五彩、粉彩、白釉黑褐彩、白釉、黑釉、茶叶末釉、孔雀蓝釉瓷等。我们在位于鼓楼街唱经楼(图一)对面的建设工地上,采集到一批与明代晋王府有关的瓷器,本文撷取了其中带有款识的器物逐一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拟对瓷器的属性、

• 成都包家梁子墓地考古发掘报告

  包家梁子墓地墓葬分期主要依据出土钱币分类断代、随葬器物组合排列及墓葬成组关系,另外墓地所浮选的植物标本和提取人骨标本可提供碳-14年代参考。  180座战国秦汉墓葬中出土钱币墓葬共65座,钱币种类有战国半两、秦半两、榆荚半两、八铢半两等,时代从战国晚期持续至东汉中期,其为墓地分期的主要依据。  墓地出土900余件器物,以陶器和铜器为主 ...

• 中国考古学的学术定位

 日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了“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一方面纪念苏秉琦先生诞辰110周年,另一方面回顾苏秉琦先生的学术思想产生的学术影响。苏公是中国考古学理论发展史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他深刻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考古学实践。国内少有考古学理论与学术史的专题会议,因此这样的一个会议就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反思机会。今年又逢建国70周年,今年夏天在郑州举办了以“中国考古学70年”为主题 ...

• 红山文化玉器见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早在史前时期,在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中,辽宁就有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辛勤工作,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红山时期的文物,它们是辽宁丰厚文化底蕴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爱玉和用玉的传统始于兴隆洼文化时期,距今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并且延续至今,未曾中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玉器发挥了延续文明血脉、凝聚民族共识等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  ...

• 考古学者刘锁强:他改写广东古人类史的背后

  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有7个古遗址入选。它们分别是郁南县的磨刀山遗址,英德市的青塘遗址,东莞村头遗址,五华县的狮雄山遗址,阳春市的石望铸钱遗址,乳源西京古道,西樵山采石场遗址。其中磨刀山、青塘这两个遗址的考古发掘,都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锁强主持。  近日,刘锁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项考古发现年 ...

• 契文双甲子 学苑一葩新——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回顾与展望

  【语言论坛】  今年是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清末民初的殷墟甲骨文惊现于世,与敦煌石室经卷、西北流沙坠简、明清大内档案,并称中国近代文化史料四大发现。如今,这几大发现大都发展成世人为之侧目的重要学问,甲骨学自然也不例外,已然成为海内外学术界颇为关注的一门国际显学。8月16日,“远古回响——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书画展”在加拿大多伦多揭幕,共展出甲骨文临写、创意作品120幅。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1、地不 ...

• 揭示古老文明的无字天书

  核心阅读  宫殿道路布局重见天日,绿松石龙等文物出土……二里头发掘一甲子,这座地处中原腹地的小村庄,数千年前的面貌渐渐清晰:人口密集,文化融合,并形成了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挖掘、“还原”二里头,中国早期发展的一幅幅图景跃然眼前。  走进二里头工作队驻地大门,一只花色小狗摇着尾巴跑来。“它叫‘手铲’,一岁多了,附近村民送的。”二里头工作队队员介绍道。一问才知,手铲其实是考古队员划定土层的常用工具 ...

• 走近五帝时代

基本信息:作者:韩建业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0月印次:1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五帝时代古史和考古学对证研究的著作,共收录20篇文章,分概论、五帝时代的战争“三部曲”、五帝时代的族属与文化、五帝时代的交互关系、夏商周的起源、总论等六个部分。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文史考古爱好者阅读。目录自序概论 走近五帝时代 传说时代的古史 ...

•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基本信息:编著:苏秉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9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0月印次:1ISBN:9787108066251内容简介:本书是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段为大众撰写的一部考古学著作。书中以其60余年的考古生涯为主线,回顾了他在实践中探索考古学科理论和方法所走过的艰辛道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考古学的成长过程和探索中国文明起源方面的主要成就,因此,被称为“中国考古学的世纪之作” ...

• 方辉教授:上古时期的朱砂及其文化意义

  2019年10月8日,首都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列讲座2019年度第15讲,我们邀请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教授,为师生带来题为《上古时期的朱砂及其文化意义》的讲座。  1995年春,山东长清仙人台墓地有五座墓葬尸骨下铺设朱砂,后于2003年大辛庄遗址发掘中发现有墓地铺设朱砂现象。朱砂以其鲜亮的朱红颜色在中国早期先民中受到普遍的特殊重视,并在夏商周三代贵族墓葬中成为丧葬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 ...

• “丝绸之路”的前身:“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彩陶之路”是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以陕甘地区为根基自东向西拓展传播之路,也包括顺此通道西方文化的反向渗透。“彩陶之路”从公元前4千纪一直延续至前1千纪,其中又以大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200年和公元前1300年四波彩陶文化的西渐最为明显。具体路线虽有许多,但大致可概括为以青藏高原为界的北道和南道。“彩陶之路”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首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前身,对中

• 二里头发掘60年︱许宏、赵海涛:二里头与夏商分界的新视角

2019,注定是二里头不平凡的一年。从1959年徐旭生先生的夏墟调查,到2019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整整一甲子。60年间,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中国最早的多进院落的大型宫殿建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宫殿建筑群;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井字形大道;中国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车辙;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发现有专为贵族服务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制造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

• 李维明 : 二里头文化甲骨文推进夏文化探索

  【编者按】今年是二里头遗址调查发掘60周年,“二里头文化”命名及“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学说提出42周年。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之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夏商考古学者、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李维明先生,请他谈谈二里头文化甲骨文的发现对推进夏文化探索的意义。   图一 李维明先生  澎湃新闻:近年来关于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夏王朝的讨论再起。对此,您怎么看?  李维明:

• 洛阳北魏曹连石棺墓

  基本信息:  编著: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司马国红 顾雪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01051489  内容简介:  2012年2月-6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龙盛小学基本建设项目的考古发掘工作中清理了北魏时期墓葬一座,墓主人为曹连。曹连墓位于洛阳龙区定鼎门以 ...

• 欧亚区域史研究与丝绸之路滨下武志先生执教中山大学十周年纪念文集

基本信息:作者:魏志江 等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9ISBN:9787520148573内容简介:本论集收录了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的“欧亚区域史研究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要相关论文,该会议以纪念日本著名的亚洲区域史研究专家滨下武志先生执教中山大学十周年而召开,为了推动丝绸之路区域综合研究,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奠定学术 ...

• 李零:在波斯打开世界历史之门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伊朗,旧称波斯。希罗多德讲“历史”,讲的是波斯故事,但听众是希腊人,闻希腊胜则喜,闻波斯胜则泣。从古典时代起,波斯一直被欧洲人当作某种符号,象征与欧洲不同的文化和文化价值观。  我想用中国眼光读一点世界史,拿伊朗跟中国比一比,看看两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彼此有什么来往。  与其拿罗马帝国跟秦汉帝国比,不如拿波斯帝国跟秦汉帝国比。

• 林梅村|试论唐蕃古道

作者简介林梅村,生于1956年4月,1994年5月,经季羡林和宿白两教授推荐,受聘于北京大学考古系(今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历任副教授、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性著作:《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合著);《楼兰尼雅出土文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西域文明——考古、语言、民族和宗教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汉唐西域与中国文

• 唐昭陵陵园结构

唐昭陵的营建除了在九嵕山主峰之内置地宫,还围绕陵山周围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昭陵陵山主体建筑大致可分为:元宫(墓室)、朱雀门(南司马门)和献殿建筑群、玄武门(北司马门)和祭坛(北司马院)建筑群、寝宫(下宫)建筑群、东青龙门和西白虎门及垣墙角阙建筑群。另外缘山凿石还架设有栈道。 昭陵地宫复原图“元宫”凿于九嵕山主峰南侧山腰的峭壁上,距主峰顶部80余米。据《唐会要》载,从埏道(墓道)至元宫(墓室)深

• 杨富学 | 回鹘宗教史上的萨满巫术

回鹘/回纥为是今天维吾尔族与裕固族的共同祖先,以善于兼容外来文明而著称于世,曾先后信奉过萨满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祆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在这些宗教中,佛教、摩尼教、景教、祆教和伊斯兰教均来源自西方,惟萨满教是回鹘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则产生于我国的中原地区。萨满教与道教有一共同特点,即都与巫术之间存在者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直接影响到后世维吾尔族、裕固族的文化与习俗。鉴于学界对此尚少关注,

• 北京平谷夏各庄东汉墓考古发掘简报

  5-01地块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夏各庄村东南部,2013年8月13日至9月20日,为配合该地块的基本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先期考古勘探的基础上,对工程控制地带范围内的古代墓葬和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区东临主环路,北邻夏兴园小区西区(图一),发掘面积为1351平方米。本次发掘有两个地层,①层为明清时期地层,②层为汉唐时期地层,共发掘清理东汉墓9座、唐墓5座、明墓5座、清墓8座、搬迁

• 蓝田支家沟汉墓墓主身份蠡测

  关键词:蓝田 支家沟 大型墓葬 列侯 鄂邑长公主  摘要:本文通过对支家沟汉墓所处的地理位置、墓葬形制、随葬品及其出土文字材料的分析,结合现场发掘情况,并对《汉书》中葬地与蓝田密切相关的文献记载做了梳理,认为墓葬资料与昭帝时期的鄂邑长公主的身份较吻合,从而推定该墓是昭帝时期的鄂邑长公主墓。  2009年至2010年,陕西考古研究院发掘的蓝田华胥镇支家沟汉墓,是一座营建在骊山南麓、灞河东岸二级台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