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文化的关系

基本信息:作者:邵会秋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587107内容简介:本书在已发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和完善了新疆史前时期文化遗存的时空框架结构和文化谱系。将新疆地区史前时期划分为九个小区和四个发展阶段,从整个欧亚草原地区大的视角下揭示新疆这一特殊地区在史前时 ...

• 【考古札记】孟晖:昭陵六骏——唐太宗的御马天纵时刻

当李世民决定,借助石头,来使得昔日的六匹爱马永驻昭陵的时候,他正面临着越来越孤独的帝王生涯。贞观十年(636年),李世民沉浸在丧妻之痛中,结发二十多年的长孙皇后弃他而去了,他已经37岁,“年二十四平天下”的青春时代,对他来说,正是往事不可追返。作为皇帝的他,即使一时兴起在皇苑中追猎一只兔子,都会受到臣下以恭敬进谏的方式施行的管教,提醒他一个皇帝的本分:不可以乱说乱动。▲ 昭陵石刻青骓李世民也尽了一

• 吐鲁番古代纺织品的保护与修复

基本信息:编著:吐鲁番学研究院 中国丝绸博物馆 吐鲁番博物馆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6月印次:1ISBN:9787532587544内容简介:本书收集了以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纺织品为主,同时包含洋海等墓地出土及采集的29件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对这些文物的修复源于配合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地发掘报告的整理。在这些文物 ...

• 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研究

基本信息:作者:史忠平 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2月印次:1ISBN:9787516177129内容简介:《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研究》以莫高窟唐代壁画、绢画、麻布画及纸画中的观音画像为样本,结合宗教、历史等学科,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一、对其在莫高窟及英、法、俄等地的分布进行调查、统计;二、对处于说法图、经变画中的观音画像以及密教

• 从中心到边疆——汉帝国城市与城市体系的考古学研究

基本信息:作者:陈博 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5月印次:1ISBN:9787030480736内容简介:陈博编著的《从中心到边疆——汉帝国城市与城市体系的考古学研究(精)/中原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以考古工作所发现的汉代城市遗址为基础,来复原汉帝国的城市与城市体系,并对其特点进行系统考察。着重关注汉帝国的中心区以及南 ...

• 南西伯利亚早期游牧王国王族墓地的景观、布局和形制

南西伯利亚早期游牧王国王族墓地的景观、布局和形制郭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元前第二千纪后半期到第一千纪的前半期,欧亚草原青铜时代末期的社会正在经历社会的巨变,欧亚草原正在经历游牧化的历程。即原来以畜牧-农耕经济为主的社会开始采用游牧经济的方式。这是一个动态非均衡的过程,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由于各种原因,演化的速度和程度 ...

• 中国历史上那些正在消失的古城,去哪了?《访古寻城》

古城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绝佳见证者,记录了人类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兴衰演进。同时,古城也是旅游爱好者探访名单上的必去之所,它们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宝石,吸引着无数人前往朝圣。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相当规模的城市,尤其是历代的国都,因其地位特殊性,更是大兴土木,着意修建。历史的迁移,这些古都承载了数千年 ...

• 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

基本信息: 编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月 印次:1 ISBN:9787532548651 内容简介:    本书为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与多学科研究成果的汇总,是面向考古业内的较为全面的综合性工作报告。对良渚古城城墙、城内贵族墓地、城内宫殿区、城外遗址、城郊祭坛、外围水利工程等考古发掘工作以及良渚文化中神权与王权的体现、冶玉技术 ...

• 试析汉代河南郡铁官作坊的陶灶

根据有关资料可知,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河南省部分地市博物馆、文物管理所收藏有带“河一”“河二”“河三”铁官铭文的灰陶灶,它们分别是汉代河南郡铁官所辖第一、第二和第三冶铸作坊生产的产品。与汉代河南郡相邻的河内郡、弘农郡冶铁作坊生产的铁官铭陶灶相比,这些陶灶无论是造型,还是制作工艺、装饰手法与题材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 青海都兰县哇沿水库古代墓葬2014年发掘简报

哇沿水库坝址位于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扎麻日村东南约2公里处的察汗乌苏河上(图一)。据已往考古调查与勘探结果可知,坝址所在区域的察汗乌苏河两岸的山前台地上分布着密集的古代墓葬。这些墓葬最早于1982年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发现,并开始长期的发掘工作。1985年,在东距水库坝址约3公里的察汗乌苏河北岸发掘2座吐蕃墓葬。其中一座命名为“都兰一号大墓”,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9年7~9月,青海省文 ...

• 河南安阳杨河固遗址东周墓葬出土人骨研究

全文阅读河南安阳杨河固遗址东周墓葬出土人骨研究(作者:王一如 朱泓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申明清 孔德铭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孙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江汉考古》2018年第6期)

• 沈从文 | 谈“文姬归汉图”

这几幅人物故事画,统属于同一主题《文姬归汉图》或《胡笳十八拍图》一部分。明代人也有把它简称作《胡笳图》的,如《天水冰山录》文氏记严嵩抄家书画目所载。原稿多出于宋人,后来不断临仿,并有所补充,是根据后汉蔡琰故事和她的自叙诗画成的。蔡琰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邕因参与董卓政权,董卓被杀,蔡邕在席上表示惋惜,被王允下狱,请修后汉史不得,终于死去。蔡琰在兴平中也被侵入长安洛阳的羌胡掳去,经过了十

• 王子奇: 北朝隋唐时期鸱尾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内容提要:鸱尾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两端使用的兼具构造性和装饰性的构件。研讨鸱尾的起源问题首先要明确和统一鸱尾这一概念的内涵,以往部分学者所谓东汉晚期乃至西汉出现的“鸱尾”,实际都不是鸱尾。梳理了北朝隋唐鸱尾发展演变中的几个节点,并探讨了鸱尾向鸱吻的转化。同时,期望可以借此引起学者们对以鸱尾为代表的屋面瓦件制作工艺的重视,并将其视为屋面营建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整体考虑。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一般

• 赵向群:魏晋五凉时期河西民族融合中的羌化趋势

专辑中国中古的河西走廊魏晋时期是古代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周边民族的内徙及内徙后形成的杂相错居是大融合发生的先决条件。具体到一定地域,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情况,特别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民族融合发展的趋势也就有了地域性特点。如在中原地域,内徙民族的汉化是民族融合的主流趋势,但在距中原稍远的僻远地域,一些民族虽也在缓慢汉化中,但民族融合发展的历程却各有不同,以至形成如鲜卑化、

• 高荣:论汉魏十六国时期河西的卢水胡

专辑中国中古的河西走廊论汉魏十六国时期河西的卢水胡*卢水胡是汉魏十六国时期活动于河西地区的重要部族。不仅在《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等“正史”中屡有记载,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居延出土的汉代简牍中也有反映。卢水胡的向背,对于汉魏时期凉州统治的稳定与否,具有重要影响。十六国后期,卢水胡人建立的北凉政权,还一度控制了整个河西和西域的高昌、楼兰等地。卢水胡的兴衰,与汉魏十六国时期河西社会

• 冯培红:粟特人与五凉王国

专辑中国中古的河西走廊著名的敦煌粟特文信札告诉我们,西晋永嘉(307—313年)之乱及稍前,以凉州姑臧为大本营的粟特商人,在从中亚撒马尔罕到京城洛阳甚至更东的地区,沿着丝绸之路开展商业贸易。经过中外学者的充分讨论,该信札的年代已经被考定为312—313年。 对于这一年代,学界更多地是把它当作西晋末来看待,但西晋此时受到南匈奴的攻击,都城洛阳失守,怀帝被俘,自顾不暇;而凉州刺史张轨统治河西已逾

• 丝绸之路形成之前的中西交往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早期中西交通的出现,是古代东西方各地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张骞之前,四川地区的纺织品和竹木制品,能够从印度辗转贩运到阿富汗地区,不知道经过了多长时间,有多少商人、百姓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代价。但是,轴心时代几个大帝国的战争和扩张行动,作为官方行为,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促进东西方道路的双向打通。*文章节选自《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

• 大寒的老挝世界遗产游记:瓦普寺和琅勃拉邦

  更多世界遗产资讯,请关注微博@爱世界遗产瓦普寺  古老的高棉风格宗教建筑群占巴塞瓦普寺是老挝旅游的亮点之一。瓦普寺绵延1400米,直至普巴萨山脉的低坡段。瓦普寺与柬埔寨暹粒的吴哥时代遗址相比,如同小巫见大巫。但是,楼台亭阁摇摇欲坠,湿婆林伽圣殿装饰华丽,鳄鱼石难以捉摸,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树荫凉意沁人心脾,这一切都让瓦普寺笼罩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迷人景致使然,加上高棉建筑中独一无二的布局方式,瓦普

• 蔡鸿生 | 唐宋佛书中的昆仑奴

李震墓壁画(局部)唐宋时代的昆仑奴,是一群所谓“头卷体黑”的南海岛民,以善水、驯象为能事。入华之后,他们因体态和技能的特殊性,享有比“胡旋女”和“高丽婢”更著的名声。不仅屡见于诗文和笔记,甚至还成为传奇的题材。随着近代国际汉学的兴起,昆仑奴作为体现中外文化交流的异族群体,尤其引人瞩目,很早就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之内。1915年,日本桑原骘藏著《蒲寿庚事迹》【1】,法国费瑯1919年发表《昆仑及南海古代

• 荣新江 | 波斯与中国

—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融— 一、引言 在他们为《唐朝的概观》(Perspectiveson the T’ang)一书所写的引言(Introduction)中,杜希德(Denis Twitchett)和芮沃寿(Authur F. Wright)教授曾经总结了唐朝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一是它的折中主义(eclecticism),即把前此四百年混乱的历史中的各种文化统一起来;二是它的世界主义(cos

• 意大利文物保护的理念及实践

编者按本篇文章作者张金风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艺术专业与管理人才国际交流项目”派往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究所的交流人员,该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张金风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她将和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收获。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究所(ICVBC,Institute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Valor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隶属于意

• 中国古陶瓷的外销与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古陶瓷的外销与海上丝绸之路孟原召(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 概说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商周时期已生产出原始瓷器,至东汉晚期烧造出了成熟瓷器;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制瓷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隋唐五代时期达到了新的水平,并形成了以“南青北白”为主要特征的制瓷手工业分布格局;宋元时期制瓷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 水下文物保存环境调查技术与评估方法研究——以福建平潭沉船区为例

基本信息: 编著:张际标 陈春亮 梁春林 孙省利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21002508 内容简介:   本书拟通过已有水下文物资料、相关数据及评估方法的集成与分析,研究各环境要素对水下文物保护的影响规律,建立水下文物保存环境调查技术体系,并调查福建平潭海域水下文物埋藏海域水文动力、沉积特征、海水化学、海洋生物等环 ...

• 南阳地区汉墓的考古学研究

基本信息: 作者:陈亚军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20139021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南阳地区汉墓的系统、综合性研究。首先,作者对南阳地区的汉代各类墓葬及其遗物进行考古类型学的分析,利用年代学的方法对该区汉代墓葬进行统一分期、断代,明晰该区墓葬的年代序列和发展脉络。其次,在考古类型学研究基础上,作者运用文 ...

• 日本学者称中国用马始于商成熟于周隋唐传至日本

  日本考古学者菊地大树20日在北京称,中国古代真正对马的利用开始于商王朝,成熟于周王朝,其后在被历代王朝承继的过程中,建立了严格且稳定的马匹生产体制,并进一步扩大到东亚以及更远的地域,在隋唐时代传到古代日本。菊地大树在讲座上与听众互动交流。 孙自法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当天下午举行2019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该所访问学者、专业研究领域为东亚考古学和动物考古学的菊地大树以“中国古代王朝和 ...

• 赵丰:太湖流域出土的明代早期女性服饰

明代皇帝朱元璋时期(1368——1398)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服饰穿着的典章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元代(1271-1368年)服饰对明朝服饰的影响,重新弘扬唐宋服饰文化,使得明朝服饰的穿着方式和制度,日渐成为古代中国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典型。这些在太湖流域出土的明代早期墓葬中均有发现。图1 太湖地区1 明代墓葬的发现目前所知,现出土的明代墓葬中有较多都还有纺织品发现,而这些墓葬多数都集中在太湖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这 ...

• 《考古学初阶》前言

 我的一本讲述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文集《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出版于1997年,至今整整20年了。这期间考古学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我又写了一些相关的文章。现在收集起来,原来的书名已经不合适了。我曾经讲授“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课程,如果用这个作为书名虽无不可,总觉得不太够,心里不很踏实。考虑再三,觉得用《考古学初阶》为好。这与我先后为考古专 ...

• 一部南北朝至唐代青铜容器技术考古的佳作——《南北朝至唐青铜容器综论》序

  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的王玮同志完成了一部《南北朝至唐青铜容器综论》的著作,特地邀我为他的大著写一篇序,感谢他的信任,让我得以先睹为快!我阅读了书稿后,脑子中闪现出“技术考古”这个概念。因为,他的这部书,虽然可分为南北朝至唐代青铜容器的铸作工艺、金属成分与金相分析,南北朝至唐代三大文化因素(香、茶、佛教)对青铜容器的影响三个部分,但窃以为其中最具特色和深度的还是第一、二部分,而这两部分则可以视 ...

• 考古学初阶

基本信息:作者:严文明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12月印次:1ISBN:9787501058594内容简介:   本书是考古学初步或入门的性质,同时也体现了严文明先生对考古学的若干深层思考以及提出过的一些重要见解。目录一 考古学与历史学(1) 考古学与历史学(2)二 走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17) 走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18)三 考古地层学(27) 考古遗址发掘中的地层学研究(28)四 考古类型 ...

• 从考古遗址到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的价值认定与保护利用

——————————————————————————————————全文阅读从考古遗址到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的价值认定与保护利用(作者:刘斌 王宁远 陈明辉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东南文化》2019年第1期)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