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偃师商城宫城第三号宫殿的始建年代与相关问题
全文阅读偃师商城宫城第三号宫殿的始建年代与相关问题(作者:曹慧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18年第3期)
全文阅读偃师商城宫城第三号宫殿的始建年代与相关问题(作者:曹慧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18年第3期)
六月开始,在秦陵博物院陪伴我们度过夏天的,不仅是骄阳与蝉鸣,还有远道而来的一批客人——出土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精美文物。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庞贝古城,于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火山灰下掩埋的城市,在一千多年后通过考古发掘重现人间。它为我们展示了古罗马文明的历史与艺术,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特展图片来源:大上造6月1日,“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
雷慕莎文︱高田时雄二战前的欧洲诸国之中,汉学最昌盛者无疑为法国。十九世纪上半叶,有雷慕莎(Jean-Pierre Abel-Rémusat,1788-1832)与旅居巴黎的德国学者克拉普罗特(Julius Klaproth,1783-1835),两人相互切磋,对法国汉学的勃兴作出了莫大贡献。此后,法国又陆续涌现出儒莲(Stanislas Aignan Julien,1797-1873)、沙畹(éd
英国探险家雷亚德文︱高峰枫 1842年,法国驻摩苏尔领事博塔(Emile Botta, 1802-1870)开始在伊拉克北部进行考古挖掘,后来在柯萨巴(Khorsabad)一地出土了大批公元前八世纪的古代亚述文物。他将部分文物运回法国,存放在卢浮宫。1845年11月,英国人雷亚德(Austen Henry Layard, 1817-1894)步博塔后尘,在摩苏尔附近的宁录德(Nimrud)一地,
8月18日下午,出席“首届传统文化艺术发展论坛”的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国粹智库”50多名专家学者,走进北京华夏珍宝博物馆,欣赏着琳琅满目的国之瑰宝,实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散发出的文明魅力。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日报原总编辑、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艺术委员会特邀会长冯并,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党委书记、华夏珍宝博物馆名誉馆长谷长江,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吕文滨等领导出席了研讨会。 ...
一条“坎儿井—木卡姆文化带”在2018年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虽然专业评估机构对沙特阿拉伯申报的项目“阿萨绿洲:演化中的文化景观”给出“不予列入”的建议,但委员会最终决定将该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围绕该项目的讨论,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灌溉水利技术类遗产的关注。在此次世遗期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还以边会形式通报了关于“中东及马格里布地区水文化遗产”的主题研究进展情况。如果检索世界遗产名录,不难发现从西亚到北 ...
去年秋,《1951年西安考古调查报告》手稿整理工作基本完成,即将交出版社付梓之际,苏秉琦先生哲嗣恺之先生来电,希望我为这部报告做个序。当时,我婉拒了。原因是在面对这样一部经典时,我总觉得自己的分量不够。后来在陕西周原北大的考古实习工地上,刘绪先生说:“这部报告稿子的整理是当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承接下来的,作为学院的一项工作,是你安排的,你有责任写个序。”恺之先生送来的是没有杀青的散稿。把稿子整理成可 ...
全文阅读甘肃肃南大长岭吐蕃墓葬的考古学观察(作者:仝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2018年第6期)
全文阅读考古现场出土文物清理与保护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上思县出土三合土棺的室内考古清理与文物保护为例(作者:梁宏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17年第4期)
古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从近年的考古成果来看,早在商周时期,秦蜀先民就已开始利用天然的通道进行文化往来。8月6日,由成都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汉中市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重器250余件,其中包括55件一级文物。在展览中,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到关中、汉中、巴蜀三地青铜文明体现出的不同文化内涵。“展览既 ...
安岳石刻的现状,并非个案。长城砌为水泥路、古城改建仿古街等种种匪夷所思之举,片面追求“修旧如新”,是我国文物保护过程中值得警惕的现象。 近日,“四川安岳石刻遭野蛮彩绘”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有人在微博上发布的安岳石刻今昔对比图片显示,一些石刻佛像被油漆重新上妆,古佛失去的意境、线条令人扼腕叹息。当地文物保护部门随后回应称,这是1995年6月当地群众聘请工匠对龛内造像进行重绘的结果。当时被安岳县文物管理 ...
按:“流经日本桥下的水与泰晤士河相通;江户汉子吸进去的空气,有巴黎姑娘呼出来的气息;柏林的问题,与朝鲜的‘三八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学术研究中,要想理解世界历史,那么最终的关键似乎正藏匿在东洋史中。如果想真正探究西洋史的意义,那么,对东洋的理解则必不可少。”日本东洋史学界代表人物宫崎市定在《东洋的近世:中国的文艺复兴》一书的前 ...
西安近年封泥出土地调查马 骥(来源于商洛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作者:马 骥 ,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1995年初冬以来,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内及高陵县陆续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秦汉和新莽封泥。主要有五批:相家巷秦封泥、六村堡秦封泥、焦家村(西三环)汉封泥、卢家口(未央宫遗址)新莽封泥、高陵县秦封泥。这五批封泥均具有数量大、品种多、出土集 ...
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保护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文化遗产并非完全“客观”,就如同英国学者哈里森在其所著《Heritage: critical approaches》一书的序言“遗产无处不在”所论述的那样:“遗产最重要的不是关乎过去,而是我们与现在、未来的关系。”他认为“遗产不能仅仅理解为对存留至今的古物进行被动地保护,它还是一种 ...
在去年世界建筑节上,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公园的外围景观获得唯一世界景观奖。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古城池遗址之一。6000年前,城头山人种植水稻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这里有全世界发现最早而且保存最完整的水稻田。设计者对考古遗址最小干预,用各种湿地植物及林带,对环绕古城遗址的护城河外侧水岸进行生态修复。核心区以外的公园主体部分,被重新设计为农田,成为一个户外的稻田博物馆。一座架高4米的玻 ...
赵平安教授的新书《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续集》成稿,要我作一小序,这是我第四次为赵平安教授的论著撰序了。以前有我作序的三部书,按照出版次第,是1993年河北大学出版社的《隶变研究》、2009年商务印书馆的《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和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秦西汉印章研究》;而如果依赵平安教授的研究次第来排,后两书的先后应该颠倒过来,以《秦西汉印章研究》接续《隶变研究》之下。这样,大家容易看出, ...
2001年3月,当美国考古学家威廉·萨图尔诺(William Saturno)和他的团队在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的资助下,准备对危地马拉北部的拿阿屯(Naachtún)和杜斯拉局勒斯(Dos Lagunas)周边遗址的铭文纪念碑进行考察和记录时,他肯定不会想到自己因为这次考察而名扬玛雅学界。 发现壁画 考察之旅从一开始就不顺利,由于和当地向导的时间冲突,萨图尔诺临时改变了计划,改为去一个从向导口中得知的刚被盗墓贼光顾的新遗址。这 ...
【编者按】一个特立独行的考古学家,罗伯特·凯利,放下探寻过去的考古铲,穿越到1万年后的未来,观察人类从600多万年前走向未来的历程,他惊奇地发现,人类社会历经五次“突变”,每次“突变”都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技术”让人类从动物界胜出,第一次转折开始;“文化”让人真正成为人,第二次转折开始;“农业”让人类从游猎走向定居,第三次转折开始;“国家”让文明打上不平等、暴力与战争的烙印,第四次转折开始。今 ...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考古学家的出现同样符合这个说法,因为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专注,于是就有了专门的研究者,也就是考古学家。关注是考古学家存在的前提,尤其是社会性关注。布鲁斯·特里格讲考古学与西方社会中产阶级的崛起密不可分,是很有道理的。(布鲁斯·特里格(1937~2006),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被誉为考古学界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其先后在埃及与苏丹从事考古学研究 ...
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陶寺考古队),有这样一对伉俪——冯九生、赵晔。丈夫冯九生从事考古发掘,对出土的文物进行绘图、拍照、修复等工作,先后参与了闻名世界的陶寺遗址古观象台、大城城墙、宫殿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是考古队的骨干。而妻子赵晔,虽是“半路出家”,但是凭借多年的学习历练,成功修复无数破损文物,成为考古队文物修复、资料管理方面的主力。30余年来,他们夫唱妇随,在襄汾县陶寺遗址考 ...
由陕西省文物局全力支持,英国作家爱德华·伯曼(Edward·Burman)用英文撰写的《兵马俑——秦代历史、秘密与最新考古发现》(Terracotta Warriors: History,Mystery and the Latest Discoveries) 由英国著名出版商韦登菲尔德(WEIDENFELD NICOLSON)出版。爱德华·伯曼是英国著名作家,先后在伊朗、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工作生活。自2003年起他定居中国,是西安市国际顾问,英国肯特大学、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客座教授,撰写过二 ...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陈胜前教授的大作《学习考古》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是一本为学生而写的书,为所有正在学习与即将要学习考古学的人写的书。”但这却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这是陈老师从事考古科研与教学多年的思考,关于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考古学的思考。书中的文章,我们或可称之为“学术散文”,确切的说是陈老师新浪博客“穴 ...
追求吉祥祛除邪祟是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所共有的思想观念,在这方面,中华民族有着卓尔不群的鲜明特色。从三代至元明清,从帝王到百姓,时时事事无不希冀吉祥、追逐吉祥、崇尚吉祥,吉祥的灵光一直闪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 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隋唐以前尤其是汉代的吉祥文化至今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一直以来研究甚少,更缺少专门、系统的成果。《汉代吉祥画像研究》一书,不仅丰富了唐代之前 ...
如果不是业内人士,你可能很难完全了解古人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却可以娓娓道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在数千年的时间里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黄河流域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古代居民通过饲养家畜来获取肉食,而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主要用渔猎的方式。” 在那个尚未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就算是古人最平常的衣食住行方式,对今天的人来说都非常神秘。而以袁靖为代表的一批 ...
2006年12月,应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邀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义立遗址进行考古发掘。2016年,越南义立遗址发掘及整理报告《越南义立-冯原文化遗存发掘报告》出版发行。这是中国考古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国外进行考古工作,是中国考古全球化的伊始之作,值得关注。 义立遗址(NAHIA LAP SITE)位于越南永福省永祥县义兴社义立村,地处红河与泸江冲积平原的一级台地上 ...
石制品是研究早期人类的重要载体,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很重要的就是要透“石”见人。学者们试图采用不同的研究思路达到这个目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李英华教授的新著《旧石器技术:理论与实践》便是在新的理论方法背景下对中国旧石器考古材料的再研究。该书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近10年的扩充完善而成,可谓十年磨一剑。 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和运用法国旧石器技术研究体系的著作,其重要性,正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 ...
笔者在田野考古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在发掘和资料整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也思考了一些改进或解决的办法。在此将这些问题及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提出,旨在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同探讨,也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指导,使田野工作开展得更加成熟、高效。 墓葬发掘和资料整理 对葬具的清理不够细致 在实际发掘当中,大多数墓葬的椁已朽没塌陷,只残存痕迹。从痕迹可以看出椁的长、宽、残高,有的墓葬还可能存在重椁。有时候因为找 ...
近年来 ,“中国考古走出去”成为热门话题。据袁靖先生撰文介绍,2000 年以来,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多个大学考古学系到多个省份的考古院所,一支支中国考古队的足迹,踏入全球十多个国家的考古发掘地点。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文化与科学景观,展现了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与现代大国对全球事务的高度关怀和深切参与意识,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 到“强起来”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文明象征,是中国考古学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
2018年11月,中国迄今唯一一家为了编一套书而成立的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即将迎来40岁生日。自1978年11月成立至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全国近百个学科的3万余名学者共同努力,先是用一套74卷、覆盖66个学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结束了中国没有现代百科全书的历史,继而以32卷、覆盖了80个学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进入了世界现代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的行列,目前正在更大范围学者的支持下编纂互联网环 ...
基本信息:编著:赵荣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5月印次:1ISBN:9787551818421内容简介: 本书为同名展览“长安丝路东西风”配套图书。展览精选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各地反映汉唐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代表性文物珍品140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反映汉代开通丝路后,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土,经过两次中国化,于唐代形成的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