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知识以外的考古学——读《学习考古》

摘要: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陈胜前教授的大作《学习考古》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是一本为学生而写的书,为所有正在学习与即将要学习考古学的人写的书。”但这却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这是陈老师从事考古科研与教学多年的思考,关于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考古学的思考。书中的文章,我们或可称之为“学术散文”,确切的说是陈老师新浪博客“穴 ...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陈胜前教授的大作《学习考古》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是一本为学生而写的书,为所有正在学习与即将要学习考古学的人写的书。”但这却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这是陈老师从事考古科研与教学多年的思考,关于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考古学的思考。书中的文章,我们或可称之为“学术散文”,确切的说是陈老师新浪博客“穴居的猎人”中“不吐不快”的博文。文章多是陈老师的灵光闪现或长久思考,因而处处透露出思想的火花。虽然不拘一格,却始终没有离开对于为何以及如何学习考古的回答。文章读后,笔者内心颇不平静,因为书中很多问题恰恰正是青年学子们所迷惑的。细细想来,书中文章或可大致分为如何学习“作为一门学问的考古学”“作为一项专业的考古学”以及“作为一种情怀的考古学”三个方面。

  作为一门学问的考古学

  与一般的写给年轻人的文章不同,陈老师一开始并不着急回答如何学习考古,而是尝试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考古。学习伊始,很多青年学子内心常常徘徊着一个“考古有什么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很多老师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陈老师直面这个问题,且思考和回答的不仅仅是考古学的作用,而是作为人文科学的考古学以及作为一门学问的考古学的作用。陈老师认为,学术意义通常都是整体的、长远的,因而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对于“大处着眼”的教育还远远不够。具体就考古学意义而言,“考古学是理解人、理解社会发展的一种途径。考古学探索人是怎么来的,探索人的行为、社会与文化的发展过程,这之于人了解自身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考古学具有长时间尺度的优势,让我们能够清楚事情的发展趋势。……考古学是我理解过去的途径,也是我理解现实与未来的一把钥匙。”这恰恰如同余英时先生所言“史学虽不能预言,但史学家却无法不时时刻刻以未来为念。多一分对过去的了解,终可以使我们在判断将来的发展方面,多一分依据。”(《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因此,对考古学作用的思考,无疑也是对学术研究作用的思考。而作为一门学问的考古学,它所存在的意义就不仅仅是考古学本身,更代表着历史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之于人类的意义。陈老师告诉我们,不必觉得这类问题太过幼稚,只有我们从内心深处认可它存在的价值,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和享受考古。

  作为一项专业的考古学

  除了宏观的思考,对于考古的学习,陈老师又给出了具体的建议。首先是兴趣,陈老师举了英国“高压输电塔鉴赏协会”的例子,意在说明只要有心,考古学习也是处处有风景。在选定将考古学作为自己的事业后,既要能欣赏更要会享受。就具体的研究而言,学术研究一定要依凭一种框架,而且要不定期对这种框架进行反思。此外,治学是一项长期的思维活动,所以要具有专业的精神,需要把所有的智力都激发出来,集中到一个问题上去,以最巧妙的方式解决它。而专业问题又常常需要专业之外的知识来解决,所以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此外,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从来不去质疑一些基本概念和推理逻辑,进而成为我们研究的死穴。因此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思考。思考应该是批判性的、创造性的,即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恰恰是学术研究的魅力所在。“研究生活有一项不受羁縻的自由,那就是思考的自由。”对于读书,陈老师认为可以分为“修养性阅读”和“研究性阅读”,且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更为具体的,陈老师还开出了《影响考古学的名著》这样详细的书单。由于陈老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他也特别强调理论的研究,他指出我们现行研究中特别缺乏从上而下的研究,进而导致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之后,仍然不知其所以然。此外,他用具体的案例介绍了很多西方考古学的理论以及实践,而且还就如何选择一个题目、如何面对一堆材料这样具体的问题做出了解答。相信青年学子肯定能从中或多或少得到一些答案。在通往成为考古学家的路途上,陈老师提醒我们,一个成功的考古学家,首先是社会学者、科学家,最后才是考古学家。扬长避短加上勤奋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此外书中还就出国留学等细节问题进行了阐释,甚至罗列出了具体的高校和专业供读者参考,给大家带来了诸多便利。

  作为一种情怀的考古学

  当下社会是一个快节奏而且具有强烈目的性的社会。选择考古学这种既辛苦又不赚钱的专业作为终身追求的目标是需要勇气的。“学问可能不会让人飞黄腾达,但至少有可能让人少一点虚伪与狭隘。能够真实地活着,在这个时代,尤为可贵。”而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可称之为一种情怀。陈老师正是这样一个有情怀的人,他在书中也处处启发年轻一代拥有这样的情怀。众所周知,田野发掘工作风餐露宿、辛苦万分,陈老师却告诉我们如何去享受这一切。因为田野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手的考古资料,同时也可以成为一趟旅行,我们可以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可以拍摄田野靓丽的风景,甚至可以享受这种远离繁华都市的乡间生活本身所带给我们的祥和与宁静。这是其他很多专业所没有的经历。而在结束田野的颠沛流离回归正常生活的时候,我们也就更会珍惜眼下可以蜗居读书的日子。因为“风雨之后的宁静总是格外迷人,分别之后的重逢总是格外让人珍惜。”

  他更用自身的经历提醒我们,田野发掘工作也要带有问题意识,要有规划,即便最后有所改变,也要有目标。在面对田野材料特别是比较零散的材料的时候,我们仍然要尽可能地作出解读,要牢记自己作为考古人的使命与责任,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读书与思考是贯穿于书中的不变的主题,从他随手列举的《狼图腾》《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二战解密:盟军如何扭转战局并获得胜利》《旅行的艺术》《四季随笔》等这些看起来庞杂的书目就可以知道,陈老师是一个广泛涉猎的人,但他却直接或间接将它们与自己所从事的考古研究结合起来,这中间的衔接就是思考。如陈老师所言,“思考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应该学习像陈老师那样,把思考变成一种习惯。

  纵观全书,我们还读到了很多细节性的表达,例如陈老师“穴居读书”的理想,他对书房的感悟,甚至读书过程中书桌的设置、文具的选择,田野生活中的穿着、生活用具的使用,乃至如何打造“田野书斋”。所谓细节,透露出的无非是“热爱”二字。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他所从事的考古学事业的人。他也在尝试着引领我们去体验这份热爱的情怀。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教材”,它没有知识点,没有框架,甚至完全可以打乱顺序地读。这本书也印证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它所带给我们的并不是一时的启发,而是贯穿我们整个考古研究生涯的启迪。陈老师谦虚地说道:“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精彩的回答,而是缺乏精彩的问题。”诚然,这本书并没有告诉我们终点在何处,但它却提醒我们为何以及如何出发。

(图文转自《中国文物报》2018年8月7日第7版)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作者:陈胜前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