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刘斌 乔辉|夏鼐对中国考古学术语的贡献

摘要:夏鼐是中国考古的奠基人之一,涉猎广泛,著述丰硕,学术成就极高。学术界已发表了很多研究夏鼐学术贡献的文章。本文从术语这个新的角度,详细深入地阐释了夏鼐在改译、引入、命名、定义、辨析术语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考古学是一门新资料层出不穷的学科,每位学者的研究都要随时接受新资料的检验,因而也很容易成为明日黄花。但夏鼐似乎是个例外。在他 ...

• 考古中国|殷墟考古——塑造中国考古学的鲜明个性

从安阳到北京,最快的高铁只要1小时50分钟。不过除了每年年终的田野考古汇报会以及一些必须参加的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的考古人,一年有300多天都“长”在洹河两岸,大家称他们为“殷墟人”。  “听说新发现了一个象坑?”  “消息挺灵通啊。梁思永先生当年就发掘过两个象坑,我们这个坑是一头完整的小象与3个完整人骨摆在一起, ...

• 中国考古博物馆讲座(第41期)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预告(21)赵春青:新砦寻夏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结合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的主题,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开展具有本馆资源特色的教育活动,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做客中国考古博物馆,与观众分享互动,聚 ...

• 【讲座预告】“彩陶巅峰——纪念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系列公共考古讲座第一讲|黄河上游 彩陶之源

主讲人:王仁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持人:彭小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负责人、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研究员讲座时间:2024年11月20日(周三)下午15:00-17:00讲座地点:中国历史研究院西裙楼一层琼山厅腾讯会议:706-639-151(线上)主  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  办:史 ...

• 圆明园考古有多项新发现

今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对文源阁遗址局部开展考古发掘工作,随后在现场发掘出宫门、御路、河道、供排水设施、蹬道等遗迹,其中有多项是最新发现。本月初,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院落构造清晰呈现初步解开地基谜题文源阁遗址位于圆明园西北部,原为四达亭,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建为文源阁,是一处以皇家 ...

• 刘尊志|试论西汉列侯墓的车马陪葬

摘要:西汉一代,使用车马陪葬的列侯墓葬有一定数量,并在陪葬的位置、方式、内容、数量等方面有着不同表现形式,既体现出西汉列侯墓葬车马陪葬内容的多样性,也反映出多样性之中的灵活性,而且能够较好地反映墓主与墓葬的等级相关发展内容,体现自身特点的同时也折射出与汉代车马陪葬有关的较多内容和内涵。汉代车马陪葬在前代发展的基础上,使用范围更广 ...

• 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城市考古

11月8—10日,“探索与实践:新时代城市考古和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暨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24年会”在广州举行。  广州市文物局局长刘晓明表示,本次会议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系列重要讲话的切实举措,也是全面推进河南、广东两省战略合作的又一实际行动。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明表示,面对新 ...

• 王永磊|宁绍地区史前先民对海洋的开发利用

摘要:宁绍地区背山面海,有很长的海岸线,舟山群岛岛屿众多,海洋资源丰富。目前考古材料所见,沿海聚落具有利用海洋资源的传统,不同时期离海距离不同的聚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同,从距今8000年的井头山遗址发端,主要从海洋中获取食物,到距今4000多年的大榭先民又开发了海盐。史前先民开发利用海洋所凭借的是独木舟、筏和木桨等航行器具。苏秉 ...

• 中国考古博物馆讲座(第42期)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预告(22)翟少冬:从刀铲到珠玉——中国早期城市经济的权贵选择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结合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的主题,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开展具有本馆资源特色的教育活动,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做客中国考古博物馆,与观众分享互动,聚 ...

• 中国东南地区距今5000年的瓷石质高温硬陶技术——来自福建南山、岩仔洞遗址的证据

摘要:本研究关注中国印纹硬陶技术在新石器晚期的起源问题。基于全覆盖式采样,通过包括吸水率与维氏硬度测试、陶器岩相学、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ED-XRF)、热膨胀、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在内的综合性方法,本研究对福建明溪南山遗址(5300—4300 cal. BP)、将乐岩仔洞遗址(5000—4300 cal. BP)出土陶器样品共计160个进行了制作 ...

• 田伟|试析辽西地区夏商矿冶遗存

内容提要:辽西地区夏商矿冶遗存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约相当于夏及商前期;第二阶段约相当于商后期。第一阶段虽出现了与中原地区类似的采、冶、铸分离模式,但生产规模、专业化程度存在根本区别。这一时期的矿料资源主要供应本地及周边地区,另有少量可能输送至中原地区;第二阶段的矿冶生产模式与第一阶段类似,但也存在采、冶生产在同一遗址进行的情况 ...

• 数字考古2024年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11月14-17日,数字考古2024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本次年会由中国考古学会数字考古专业委员会、江苏省考古学会、南京师范大学主办,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和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5所高校,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30余所科研机构,以及西安 ...

• 殷墟考古•平凡者 | 动物寻古 对话殷墟(三)

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大门,向前略走几步后左转,尽头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已经斑驳的“殷墟考古数据库工作室”的标牌。标牌所属的屋子位于一排平房的南端,屋旁矗立着一棵亭亭如盖的核桃树,这里位置独立,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安阳工作站技师孟军就在这间屋子里整理洹北商城制骨作坊遗址出土的骨料,长方形的桌子上摆放着电脑、电子秤、卡尺 ...

• 出土铁质文物锈蚀形态的原位分析及其机理

铁器时代对整个世界的农业和人口分布、经济和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铁质文物由于本身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极易发生腐蚀 , 难以保存。因此 ,为提供合理科学的保护方法,锈蚀产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铁器的腐蚀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文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加工工艺、显微组织等 ,外因是铁器的埋藏与保存环境。目前 ,对于铁器锈蚀物的研究主要集 ...

• 山东临淄考古前置的实践与思考

临淄历史文脉悠长,春秋战国时期曾作为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淄文化遗存丰富,基建考古项目多,参与业务人员数量大。考古前置,即“先考古,后出让”,使土地部门在编制土地储备计划时,可以提前避开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点,大大缩短文物影响评估周期,让企业拿地即开工,最大限度减少在施工建设中由于发 ...

• 全国首家“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浙江落成

11月26日上午,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浙江)(以下简称“考古标本库房”)落成揭牌仪式在杭州市余杭区浙江省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举行。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说,建设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是推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建设的具体举措,也是浙江推进文博强省、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考古标本库房要建设成为集聚浙江 ...

• “马王堆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汉代考古及中外文化交流分会”代表发言

纪要与述评编者按: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17日——19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设多个学术分会。在“汉代考古与中外文化交流” 分会场,有四十多位代表发言,议题涉及马王堆汉墓研究、汉代考古、汉代历史与文化研究等方面,内容丰富,成果显著。现将本分会代表发言纪要及述评整理介绍如下。2024年8月17—19日在长沙召开的“马王堆汉墓 ...

• 山西武乡石窑会石窟、磨里石窟调查资料公布!石窟的开凿年代均为北齐,推动构建当地石窟演变序列

2020 年 12 月,在山西省文物局的组织下,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单位联合对长治市武乡县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保存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该县除已刊布资料的良侯店石窟外,附近的石窑会石窟、磨里石窟窟形保存完好。这两处石窟的造像虽然被多次重妆,但仍可辨认出一些原始特点,因此调查组于2021年1月进行了考古调查,现将调查内容简报如下。石窑会石窟 ...

• 【工作动态】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科技考古专题学术讲座

2024年8月15日,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胡耀武教授、文少卿副教授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李悦副教授三位专家,应邀来我所开展了科技考古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张红英副所长主持。文少卿老师首先作了题为《何以中国——以分子考古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的报告。通过运用前沿分子考古学技术与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对不同时期、区域考古文化出土骨骼的检测,系统 ...

• 霸陵遗址:大汉盛世的地下见证

出土的刑徒俑(资料照片)霸陵遗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江村东部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是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其修建时间约为汉文帝前元元年至后元七年。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延续汉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力行简朴,广施仁政,被后世尊为“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他提倡“薄葬”,明确表示陵墓修建“因其山,不起坟” ...

• 讲座纪要 | 李玉牛:斯里兰卡帕巴鲁伽拉遗址的发掘与收获

在下一步工作中,联合考古队将系统搜集印度洋及环太平洋各古代港口及重要都市出土的玻璃珠实物与文献资料。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溯源研究,全面分析玻璃珠的海上贸易网络,探讨背后反映的商业活动及人群交流等问题。 内容来源:考古科学scu‍‍‍‍‍ ... ...

• 发现“下沉式房间”,琅琊台遗址考古又有新进展

继夯土基址、排水设施、石铺道路等重要秦汉遗迹被发现后,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又有新进展!近日,记者采访获悉,考古队员在之前发现的高台建筑东部发现一处“下沉式房间”,他们推测该“房间”或与之前发现的三列并排的陶管道相关,2024年琅琊台遗址发掘工作将围绕该“房间”周边展开,旨在探索该“房间”的用途,为全面了解山顶高台建筑的形制提供有效信息 ...

• 第八届中国岩画遗产研讨会暨中国岩画学会2024年年会即将召开

/ 会议通知/为进一步推动岩画研究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岩画的保护、研究与传承之道,保护、传承、研究、利用好岩画这一历史文化资源,由中国岩画学会主办,珠海博物馆承办,博物馆头条作为媒体合作伙伴的“第八届中国岩画遗产研讨会暨中国岩画学会2024年年会和《中国岩画》期刊理事会”拟于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珠海市举办。现将有关 ...

• 河南汤阴文博书院汉代墓群

河南汤阴文博书院汉代墓群图片来源: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于铭悦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8月刊汉代墓葬航拍汤阴文博书院汉代墓群位于河南汤阴县长虹路与文昌路交叉口东北。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52座。本次发掘的汉代墓葬,均为中小型 ...

• 增城朱村街新屋岭唐墓发掘简报

增城朱村街新屋岭唐墓发掘简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载《广州文博》2023年)一、地理位置和发掘经过2017年11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受广州市增城区土地开发储备中心的国有土地出让,对增城区朱村街朱村村凤岗村543.508亩地块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该地块占地面积浔362338.0978平方米,位于增城区花都朱村街北部,地块北部山岗名为新屋岭,勘探时候 ...

• 江苏东山村遗址发现崧泽文化晚期高等级大型墓葬 进一步深化对“古国时代”的认识

江苏崧泽文化考古取得重要进展,国家文物局22日下午在杭州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江苏东山村遗址最新考古收获对外发布。考古队员在遗址内发现崧泽文化晚期的大墓M125,该墓的发现,填补了环太湖流域没有该时期大墓的空白,对聚落的发展演变及社会发展程度的认识新增了重要资料。崧泽文化晚期大墓M125东山村遗址位于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 ...

• 良渚遗址群家底已摸清!“考古中国”最新进展发布

2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在浙江举行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会。本次发布会聚焦长江下游区域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最新科研成果。发布的三个项目分别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整体研究进展、江苏东山村及寺墩遗址考古研究、安徽凌家滩遗址考古研究。目前,通过对凌家滩、寺墩、福泉山、玉架山、良渚等中心聚落和中初鸣、磨盘墩、 ...

• “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重大项目最新进展

2024年11月22日下午,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了“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本次汇报的三个项目分别为浙江良渚遗址考古新发现与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江苏东山村遗址和寺墩遗址考古研究、安徽凌家滩遗址考古研究。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浙江大 ...

• 中国考古博物馆讲座(第43期)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预告(23)张海:城市革命与早期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中华文明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结合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的主题,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开展具有本馆资源特色的教育活动,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做客中国考古博物馆,与观众分享互动,聚 ...

• “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成功举办

11月26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平行论坛——“文明之光”考古学家对话在杭州良渚成功举办。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国家文物局考古司、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本次论坛以“文明的再现:全球视野下的考古学与文明形态多样性”为主题, ...

• 新发现——滕州黄安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掘收获

黄安遗址位于滕州市北辛街道黄安村西南,东南距滕州市政府约2.5公里。该区域地处泰沂山系西侧,东部多低山丘陵,西部多平原。遗址所在区域整体地势较平坦。通过发掘和大面积揭露,发现遗址整体呈椭圆形,东西向最大径约190米,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为做好滕州市国资·樾风华西区项目东北地块的文物保护工作,2023~2024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两次对该 ...

• 陈小三|文献历史与考古学的深度融合——评《徙封:西周封国政治地理的结构—过程》

文字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是传统金石学研究的主要工作。1899年甲骨文发现,1928年前中央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研院”)开始在甲骨文的发现地殷墟发掘,小屯宫殿宗庙、西北冈王陵区的发掘,复活了文献中的商王朝。在疑古思潮背景下,学界逐步形成一种共识:考古学是揭开我国上古历史的钥匙。中研院历史语言所在安阳发掘的同时,北平研究院也在周人故地宝鸡 ...

• 张利芳|北京地区北朝墓葬初步研究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发现的北朝墓葬及出土器物的类型学分析,将北京地区发现的北朝墓分为三个时期:北魏占据北京地区之后至政权迁都洛阳之前、北魏迁都洛阳后至东魏灭亡和北齐时期。北京地区北朝墓葬的文化面貌与汉晋时期截然不同,此时对墓葬风貌的重塑开启了隋唐及以后丰富多彩的墓葬文化的先河,在“汉唐之变”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 ... ...

• 四方城遗址:呈现秦汉历史文化基本图景

出土文物与里耶秦简中的“迁陵、洞庭郡、马封泥”迁陵为县,最早的传世文献记载是《汉书》。《汉书·地理志》“武陵郡”诸县条目下记为“武陵郡,高帝置。县十三……迁陵,莽曰迁陆。”历代地方志书的记载也多以此为据,认定保靖建县始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时称迁陵县,县治设今龙溪乡乳香岩(今四方城),属武陵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学术交流系列“考古青年说”(二十五)(二十六)

主讲人:杨筱点评人:何利群研究员,廖旸研究员主持人:廖奕楠时 间:2024年11月28日(周四),9:00-12:00地 点:中国历史研究院观通楼二层考古所作铭厅内容简介:四川北部东接汉中盆地,西连成都平原,北抵青藏高原东南,南据嘉陵江上游,是中原北方与西南边疆交通往来的关键孔道,也是南、北方文化交融激荡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7世纪上半叶,这一地区的 ...

• 新疆48件文物亮相“世界遗产——大丝绸之路”巡展

近日,由中国新疆选送的48件文物亮相在日本京都开幕的“世界遗产——大丝绸之路”巡展。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李军介绍,该展览展出新疆一级文物21件,包括昭苏县波马古墓出土的隋唐镶嵌红玛瑙虎柄金杯、且末县扎滚鲁克3号墓出土的春秋棕色尖顶毡帽等;二级文物8件,包括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宝相花纹小木罐等。“古代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加深了东 ...

• 新发现 | “后马桥文化”研究的重要收获——塘北遗址发现苏州地区年代最早的青铜器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从2024年3月开始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塘北遗址进行第二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2024年发掘区位于地块北部,主要发现崧泽文化时期土台1处,遗迹以墓葬为主;以及马桥文化、“后马桥文化”、西周、春秋时期的生活遗存,另发现“后马桥文化”时期的大片红烧土, ...

• 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2024年会议纪要

11月10日,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广州召开。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英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孟宪民、河南博物院研究员杜启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强禄、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红医、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三营、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

• 西安博物院18件文物亮相“东方的起点——宁波与西安:海陆丝绸之路跨时空对话”特展

2024年11月26日,“东方的起点—宁波与西安:海陆丝绸之路跨时空对话”展在宁波博物院盛大开幕。本次展览由宁波市文旅局和西安市文物局联合主办,宁波博物院承办,汇集了全国39家文博单位的481件(组)精美文物,其中等级文物占比高达45%。这是宁波迄今借展文物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等级文物最多的一次展览,也是国内首次同时展示“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 ...

• 埃及考古新发现托勒密神庙完整门楼!

在位于肥沃的尼罗河西岸的一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索哈格主神庙的西侧,发现了一座名为巴特米的托勒密神庙完整门楼,被描述为“重要的里程碑”。遗址所在位置01托勒密王朝的新发现托勒密王朝是马其顿君主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由其部将托勒密一世所开创的王朝,主要统治埃及,首都是亚历山大港。(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第一代君主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将领托勒密一 ...

• 土耳其布劳杜斯古城考古新发现!

在土耳其西部乌沙克市边界内的布劳杜斯古城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献给罗马皇帝哈德良的铭文。布劳杜斯古城所在位置图01古城中心的发现古城遗址位于土耳其的乌沙克省乌卢贝区。布劳杜斯 (Blaundus) 是由马其顿人在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行动后来到这里建造的。居住在这座城市的马其顿人甚至称自己为“布劳杜斯的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统治后 ...

• 盘龙城与长江文明暨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汉圆满举行

1954年——2024年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首次大规模科学发掘50周年2024年,是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首次大规模科学发掘50周年。湖北是长江文明重要发源地,盘龙城遗址作为长江流域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遗迹最丰富的夏代和商代早期遗址,是夏商王朝设立在长江流域的统治中心,被誉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之源”,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华文明 ...

• “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明与写本文化”国际工作坊会议综述

来源:“佛文研”微信公众号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佛教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明与写本文化”国际工作坊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欧亚美国际大酒店圆满举行。工作坊汇聚了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以及比利时根特大学、奥地利科学院等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众多学者,共同为探索 ...

• 李丹婕︱瀚海翻起波澜——在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唐代文明

以下文章来源于上海书评 ,作者上海书评《于阗史丛考》(增订新版)张广达、荣新江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478页,138.00元《唐宋于阗史探研》荣新江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310页,98.00元--------------------------------------------------------------------------------------------------------------------------------------------- ...

• 第十届西北五省区一校考古工作联席会召开

11月23日至24日,第十届西北五省区一校考古工作联席会在西北大学召开,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马宝收、该校党委书记蒋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五省区考古机构和该校文化遗产学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专家80余人参加。会上,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西北地区近年来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报告和分享,内容从旧石器时代考古到历 ...

• 唐陵石刻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召开

11月24日,由咸阳市文物局、中共乾县县委、乾县人民政府指导,西安理工大学、乾陵管理处主办,乾陵博物馆承办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帝陵石雕艺术的数字赋能与创新传播研究开题暨唐陵石刻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在乾县召开,会上介绍乾陵石刻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本次会议聚焦唐陵石刻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工作,为帝陵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提 ...

• “都邑、陵墓与祭祀——宝鸡地区秦文化考古新发现研讨会”召开

11月23日至24日,“都邑、陵墓与祭祀——宝鸡地区秦文化考古新发现研讨会”在宝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4家高校、文博科研院所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市政府、市文物局、有关县区文物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宝鸡市文物局联合举办。与会专家听取了魏家崖遗址、秦雍城遗址及秦公陵园、下站祭祀遗址的 ...

•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蒙扎铁佩遗址回望古丝绸之路

帕米尔高原西侧的费尔干纳盆地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宛国就位于这里。今年,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位于该盆地的蒙扎铁佩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国家考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于今年9月开始在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的蒙扎铁佩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蒙扎铁 ...

• 经过三年考古发掘,基本可以确认—— 秦人都邑汧渭之会位于宝鸡魏家崖

魏家崖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队供图)  宝鸡日报讯(记者 胡宝林)秦文公营建的都邑汧渭之会在何处?11月23日,带队在宝鸡魏家崖遗址进行了三年考古发掘的西北大学教授梁云宣布:“基本可以确认魏家崖遗址就是秦文公营建的都邑汧渭之会。”梁云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四单位于宝鸡市陈仓区举办的“都邑、陵墓与祭祀——宝鸡地区秦文化考古新发现研讨会” ...

• 考古动态|研究揭示在哥伦布之前维京人可能与北美土著居民进行过最早的贸易往来

世界考古考古动态2024.11 Part 01.维京人会像这样将象牙的“包裹”运回欧洲。图片来源:Mikkel Høegh-Post,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原文链接:https://arkeonews.net/research-reveals-how-vikings-possible-earliest-trade-with-indigenous-north-americans-before-columbus/ Part 02.图片来源:Reuters原文链接:https://arkeonews.net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