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海林市酒厂沟遗址发现大型汉魏时期聚落
酒厂沟遗址发掘区航拍图(上西下东)2023年7月至10月,经国家文物局审批,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海林市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考古队,对海林市酒厂沟遗址已暴露遗存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分Ⅰ、Ⅱ两个发掘区域,第Ⅰ发掘区位置相对较高,在被破坏的场地的西侧,南北长12、东西宽6.5米;第Ⅱ发掘区位置相对较低,在被破坏场地的南侧,东西长9、 ...
酒厂沟遗址发掘区航拍图(上西下东)2023年7月至10月,经国家文物局审批,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海林市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考古队,对海林市酒厂沟遗址已暴露遗存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分Ⅰ、Ⅱ两个发掘区域,第Ⅰ发掘区位置相对较高,在被破坏的场地的西侧,南北长12、东西宽6.5米;第Ⅱ发掘区位置相对较低,在被破坏场地的南侧,东西长9、 ...
2022年7月—10月,为配合南京市南部新城油库公园的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该项目地块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发现地下埋藏有大量古代墓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于2023年11月起对该项目地块内勘探发现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共计清理出由汉至清代墓葬395座,以明清土坑墓居多,出土瓷器、铜器、陶器、金器等遗物300余件。其中,东吴张昭家族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张红榛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是红河南岸哀牢山余脉以哈尼族、彝族等世居民族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地理气候,发挥聪明才智同耕共创的近百万亩梯田农耕文明生态奇观。红河哈尼梯田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处的模式,展现了当地民族的生存智慧,为人类不同群体生存发展提供了一个和 ...
从定州到苏州:古代缂丝兴衰录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范健泉今年5月,苏州吴文化博物馆策划了“新九州”系列展览,依次陈列古代“九州”各阶段的代表性文化,一隅之间就可饱览各地文化遗存,让人期待。首个展览为“定州”展,其中的“缂丝”与两地颇有渊源。中国丝织品种类繁多,大多采用“通经通纬”的织法,即所有纬线需通过经线。缂丝采用“通经断纬 ...
“九天阊阖:丝绸之路上的长安”展览赏析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潘璐长安是西安的古称,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时千余年,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汉唐时期的长安,是承载东西商贸往来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节点,以其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以及海纳百川的胸襟,成为当之 ...
2024年11月05日,(杜尚别,夏冉译)据“亚洲快讯”消息称,来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的一组科学家,在塔吉克斯坦北部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文物。其中包括由硅、变质岩和石英制成的产品、许多骨头、石器等。科学家将它们断代于旧石器时代。 两国科学家们在剑桥大学科学杂志《古物》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这一发现的研究成果。 文章作者为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郑文本报讯2024年是郑州被列入“中国八大古都”20年。日前,由中国古都学会主办、郑州古都学会承办的新时代古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暨中国古都学会2024年年会在郑州举办。来自北京、西安、杭州、南京、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八大古都的代表,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等近百人参会。会议采用分组讨论和 ...
八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赭阳街道程庄村,潘河西岸,因八里桥而得名。三里河与潘河在遗址北部交汇,融入潘河后从遗址东部向南流去。遗址地处南阳盆地东北隅,扼守中原地区经南阳盆地进入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区域,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该遗址是目前豫南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核心聚落。在“考古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王娟李斌,湖北省钟祥市明显陵管理处处长,1992年调任明显陵管理处工作至今。他32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明显陵文物保护工作,坚持文物安全第一和活化利用,积极推动明显陵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他的带领和参与下,2000年,明显陵作为明代皇家陵寝代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守初心 健全机制为文物一路奔波 李斌任明显陵管理处处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任福鑫渝中区是重庆母城,历史上曾三次建都、四次筑城,是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的发源地,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全国首批文物工作先进区。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以来,渝中区在普查试点工作中先试先行,不断优化普查工作方法,在普查过程中大胆创新,将多种数字化应用贯穿文物普查、保护、展示利用全过程,建立高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文研本报讯10月21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尼泊尔考古局共同主办的“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实践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开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商处参赞谢宇出席开营仪式。尼泊尔考古局局长萨巴格亚·普拉达南加、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致辞。开营仪式上,尼方代表感谢中国政府对尼泊尔震后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支持,并表示通过与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关懿 银璐 朱虹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新疆博物馆”)展示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大美新疆的独特历史文化风貌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尤其近年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博物馆工作全过程,通过加强文物阐释、打造沉浸式体验,大力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近日,新疆博物馆 ...
2024年10月31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支持,东方文化遗址联盟、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天津大学东方景观与遗产研究中心承办,天津大学中法文化遗产与城市研究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景观专委会协办的“文化景观保护的挑战和意义 - 促进尼泊尔、法国和中国之间的协作互联”文化景观专题论坛在天津大学顺利举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 ...
新华社土耳其尚勒乌尔法11月4日电(记者李振北)首届世界新石器时代大会4日在土耳其东南部城市尚勒乌尔法拉开帷幕。来自64个国家的近千名学者参会,探讨新石器时代相关研究成果。11月4日,在土耳其尚勒乌尔法,与会者参加首届世界新石器时代大会。新华社记者 李振北 摄20余名中国学者参加本次大会。中国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的李晓哲表示,本次大会为全 ...
2024年10月,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原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阳平镇发掘了一批唐宋墓葬,墓葬较有代表性,现将几座典型墓葬简介如下:M35为一座唐墓,位于工地的南部,方向186度,是一座带台阶墓道的土洞墓,墓道较长,墓室较小,墓道长7.2米,宽0.72-0.76米,最深处2.5米,墓室底部长2.6米,宽2.28米,墓室后部有棺床,棺床长 ...
26日上午,与会专家学者们参观了下汤遗址考古工作站、考古发掘现场和出土器物,实地了解最新考古工作进展和发掘成果。下午的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仙居县委副书记、县长占雅静主持。仙居县委书记崔波,台州市政府副市长程炜博,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先后致辞,随后进入表彰、聘任、授牌环节。第二阶段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巴库古城获2024世界遗产城市奖 在 OWHC第17届大会上,阿塞拜疆巴库古城 Icherisheher获2024年度世界遗产城市 Jean-Paul-L’Allier奖。评委认为:可汗宫建筑群修复工程、古城内建成的最大公园,以及无障碍和宜居公共空间的整合,使这座世界遗产城市成为可持续遗产管理、保护古城文化遗产和改善居民福祉的典范。项目中的地方居民参与,以及可汗宫博物馆的新 ...
弘扬,是最好的传承。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挖掘石窟蕴含的历史记忆、人民智慧和民族情感,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不断筑牢文化自信根基,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甘肃省委网信办、省文物局主办,中国甘肃网、快手甘肃承办的“千年石窟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盛大启动。 历时8天的采访活动中,来 ...
10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指导,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大冶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承办的考古遗产保护与社会价值传播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冶市举行。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大冶市城区西南约3公里,遗址规划保护面积5.6平方公里,19 ...
11月1日,高校教育建筑遗产传承与发展暨京津冀20世纪遗产高校联盟研讨会在河北工业大学召开,来自建筑设计研究机构的院士和大师、京津冀设计研究单位及高校专家学者,齐聚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河北工业大学(原北洋大学旧址),探讨高校教育建筑遗产传承与发展策略,提升全社会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关注与认知。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 ...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城市的发展,许多地区以建设遗址博物馆的方式保护和利用遗址。陕西作为考古大省、文物大省,遗址星罗棋布。1958年,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开遗址博物馆先河。遗址博物馆与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和专业专题博物馆不同,考古遗址作为探寻历史源流的“第一现场”,能够更直观地向观众展 ...
2024年6月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通识课第二季“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系列讲座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楼二2102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陈晓露副教授主持,主讲人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罗汝鹏研究馆员,讲座题目为《千年商港——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与海上丝绸之路》,点评人为故宫博物院项坤鹏研究馆员。讲座现场讲座开始,罗汝鹏老师首先从 ...
2024年10月23日,北京时间19:00,巴基斯坦学者纳瓦兹·丁先生应邀主讲《斯瓦特博物馆藏犍陀罗艺术品》(Swat Museum,Its Gandhara Collections)。本次讲座为“视觉与历史文化系列讲座第43期”,由绍兴市柯桥区稽山书院、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主办,李翎师生团队承办。讲座评议人与翻译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李翎研究员,主持人为四川大学博士研 ...
11月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旧新石器过渡学术研讨会”与“东亚地区的农业起源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明,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郑州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顾万发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 ...
11月1日在即丨高校教育建筑遗产传承与发展论坛暨京津冀20世纪遗产高校联盟研讨会世界建筑 World Architecture2024年10月31日 17:06北京以下文章来源于慧智观察,作者CAH编辑部自2016年到2024年,九批900个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京津冀地区共216项被推介,占全国总项目的24%任意滑动 查看部分京津冀高校建筑京津冀地区共36项高校建筑被推介为中国20世 ...
会务组织主办单位厦门城市设计周组委会联合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学术主持机构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承办单位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建一局集团东南建设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厦门市资源规划学会 ...
2024年10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支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广汉市人民政府、三星堆遗址管理委员会、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办的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十一次年会“互动与交流视野下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广汉会展国际酒店举办。▲ 陈星灿理事长致辞关强强调,国家文物局以习近 ...
2024年9月20~2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中心、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共同主办,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江西省海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一届汉代海昏侯国考古与汉文化学术论坛在江西南昌召开。本次学术论坛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
10月23日至25日,2024中国(宜黄)岩土文物系统性保护与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宜黄县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江西省文物局和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共宜黄县委、宜黄县人民政府、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开幕式由抚州市副市长蔡青主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向东,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 ...
地湾汉简地湾汉简先后有两次重要发现,一是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地湾城发掘的2383枚汉简;二是198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地湾城出土的778枚汉简及其他器物。虽然两次发掘相隔了56年,但其发掘出土汉简的地点相同、时代一致、内容相关,二者珠联璧合,不可分割,故可将先后两次在地湾发掘的总计3161枚汉简统称为“地湾汉简 ...
原始标题:“考古学家已恢复卡菲尔卡莱的发掘:对塔吉克斯坦古代遗址的新研究”2024年10月26日,(杜尚别,OKIJOT译)据“塔国考古所”消息称,在贾洛利丁·巴尔希地区,塔吉克斯坦考古学家及其外国合作伙伴,在塔国科学院历史、考古学和民族志研究所研究员沙罗夫丁·库尔班诺夫的带领下,从2024年10月18日起恢复了对卡菲尔卡莱遗址的研究。 从世界和当 ...
2014年中乌考古队在调查拜松遗址时的合影。采访对象供图作为首个进入中亚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王建新的“西行路”在吸引一大批中国考古学者参与的同时,也联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考古学家一道,探寻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存,以考古领域的交流合作赓续2000多年前的丝路文脉,共同谱写西安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人文交流领域的新篇章。 丝路考古 ...
2024年10月26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编制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保护管理状况报告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世界遗产处处长黄晓帆、哈萨克斯坦文化部下属机构建筑与修复部主任拉扎特·别森巴耶娃女士、吉尔吉斯斯坦文化和历史遗迹保护监察局首席专家捷列申科·奥列霞女士、西安市文物局副局 ...
日前《自然》发表的研究 Large-scale medieval urbanism traced by UAV–lidar in highland Central Asia描述了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发现的相距5千米的两处丝绸之路古城遗址 Tugunbulak和 Tashbulak。不同于处在绿洲的撒马尔罕和喀什,这两处遗址位于超过2千米海拔的山地,在考古发现的城市遗址中颇为罕见。如今全球只有3%的人口居住在相近的海拔上——主要 ...
西旁景教遗址(航拍)。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许艳宏 摄 吐鲁番,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多种文化、宗教和民族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并蓄的文化特点。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吐鲁番的历史文化价值逐渐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西旁景教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更是为吐鲁番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专家学者考察西 ...
“快来看,壁画上的这只仙鹤也太漂亮了吧!”日前,来自杭州的游客温女士在西安博物院参观时,被“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上一幅唐代壁画“仙鹤图”深深震撼了。记者了解到,首次展出的仙鹤图壁画于2018年出自西安东郊的一座唐代壁画墓。除了仙鹤图,该壁画墓还出土了侍女图、朱雀图、玄武图,特别是甬道与墓室北壁宠物犬的形 ...
10月21日-22日,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与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主办,四川省文物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WHITRAP)承办的“亚洲地区世界遗产预评估培训班”在成都举行。ICOMOS China理事长宋新潮、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唐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ICOMOS主席特蕾莎·帕特里西奥视频致辞,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 ...
亚太地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相关机构和专家齐聚北京商讨未来行动计划(English version below)2024年10月16-17日,中国北京——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办,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协办的“亚太区域框架行动计划执行东亚磋商会议”成功举行,来自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东亚各国世界遗产相关主管部门、参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 ...
近日,玉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在进行实地调查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在玉门市昌马镇东湾村发现一处古墓群。该处墓群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1500米,初步估计分布约150座以上古墓葬。普查队对现场进行了调查、测绘,因墓群地处昌马镇东湾东戈壁,暂定名称“东湾东戈壁墓群”。该墓群可能有史前、汉魏晋、清代三个时期墓葬,具体待有发掘后才能明确时间 ...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推进中哈联合考古和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开展,10月14日上午,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伊塞克分中心成立大会在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伊塞克博物馆)举行。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馆蒋薇总领事发来贺信,哈萨克斯坦考古研究院院长阿坎·沃嘎尔、伊塞克博物馆馆长古丽米拉·穆赫塔洛娃,阿拉木图州文 ...
2024年10月18日至10月20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支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广汉市人民政府、三星堆遗址管理委员会、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办的“互动与交流视野下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十一次年会)在广汉会展国际酒店举行。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 ...
”2024年10月21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的“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植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开幕。开幕式由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参与2024欧洲遗产峰会的政策讨论ICOMOS participates in policy discussions at the 2024 European Heritage Summit10月8日,欧洲遗产政策大会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2024年欧洲遗产峰会期间举行。该活动旨在探索更好地将遗产实践纳入欧洲政策的方法,并讨论质量概念,重点是与气候危机相关的挑战。3名ICOMOS代表参加了讨论。欧洲遗产峰会每 ...
9月21日,ICOMOS中国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北京合作举办首届中国文化遗产大学论坛。此次活动共有120名学者参加,旨在探索文化遗产研究的影响。论坛以“文化遗产学科发展”为主题,并涵盖了一系列主题,例如ICOMOS与大学资源之间的互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将其融入实践。来自8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泰国、比利时、法国、巴西、墨西哥)的文 ...
摩苏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的名字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连接点”。数千年来,她一直是南北东西方之间的战略十字路口和沟通桥梁。这使她成为众多拥有不同出身、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人的家园,但也因此使其成为伊斯兰国/达伊沙的攻击目标。为期3年的占领(2014-2017)给她带来了毁灭性的结果,这些年过去之后暴力极端主义的桎梏才被打破。摩苏尔遭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遗产领导力计划共同宣布将于2024年10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林业大学举办“连接文化和自然:ICCROM-BFU 2024 遗产与景观保护大会”。此次“遗产与景观保护大会”将汇集世界各地从事遗产地研究,特别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和混合遗产地的研究人员,就 ...
来源:复旦史地所主持人:王妙发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辉 考古学研究中的地貌问题马保春 地貌因素在考古发掘与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黄义军 从新史料到新课题:考古学对历史地理学的推动
9月27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上公布了我院考古队员在平顶山市鲁山县仙人洞遗址发现的距今3.2万年人类头骨化石,这是目前河南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早期现代人化石,这对研究中国现代人起源、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仙人洞位于伏牛山东麓与平原过渡地带的浅山地区。2020年6月,考古人员在鲁山地区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时首次发现 ...
8月初到达哈萨克斯坦后,时间紧、任务重,很快实施年度工作计划。拉哈特遗址的再调查、伊塞克M8的发掘、恰伦河流域的区域调查等相关工作齐头并进。再赴恰伦河,一年后再相见恰伦附近的小村落 考古队员在恰伦汇合伊塞克草原,游牧文明绽放的舞台伊塞克M8金秋远景伊塞克M8发掘现场 总领馆支持,感动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