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孜尔千年石窟坍塌 3D打印技术神还原!

近日,国内十余名文物保护专家齐聚克孜尔石窟,考察石窟现状,并提出进一步保护建议,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成为专家们热议的话题。其实,早已在克孜尔石窟的保护中运用,目前,13个洞窟已经通过数字化技术造出“双胞胎”。龟兹石窟包括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森木赛姆石窟、台台尔石窟等2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克孜尔石窟。2014年6月22日,克孜尔石窟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建在悬崖峭壁的洞窟,当年曾经作为礼佛窟 ...

• “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在西安开展

9月20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龟兹研究院、西安市文物局和西北大学共同主办,龟兹研究院文化遗产展示交流中心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及该校艺术学院和博物馆共同承办的“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在西北大学博物馆开幕,展览以125幅高清晰图片形式展示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成果,还原两个仿真洞窟和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示四个洞窟的壁画复原影像,为观众提供较为完整的洞窟和壁画原貌。壁画之殇:曾遭疯狂盗劫坐 ...

• 亲赴克孜尔石窟,古丝绸之路上的人类文化遗产龟兹壁画,它比敦煌早了三个世纪

近日,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文明的对话”系列展览第三部,“造像深处”已开幕。季羡林先生曾经说:“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地。”作为古代西域大国之一,也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龟兹地区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佛教石窟,始凿于东汉,比敦煌莫高窟早三个世纪,至今仍有10余处遗址得以保存,包括600余个佛教石窟,一万多平方米残存壁画。艺术评论家顾村言曾于2015年深入龟兹地区,遍 ...

• 流失海外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在京举办

  7月18日,观众欣赏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展品。  当日,在新疆龟兹研究院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流失海外的百余幅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在北京展出。此次展览还搭建还原了两个立体仿真洞窟,为观众提供较为完整的洞窟及壁画原貌的观赏体验。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始凿于公元3世纪,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 克孜尔石窟:在遥想与走近之间

 鸠摩罗什静静地俯身沉思。  他的静默是向下的。他的姿态向下,他的目光向下,他的神情像是在亲善地微笑,却感觉得到他的神思飞向了那些洞窟、那些经文、那些日复一日的冥想。远处土黄色山上的著名洞窟成了他的背景。他也成了关注那些洞窟的目光的第一落点。  一个对佛学所知寥寥的人来了。如同所有想来这里的人一样,我是被洞窟里那些即便是横遭浩劫而残存的美丽依然令世人炫目的壁画吸引而来的。 遥想  开凿于公元三世纪末 ...

• 他是发掘、研究、整理克孜尔石窟的第一人

时值韩乐然诞辰120周年,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典藏活化”系列展“丝路飞虹———韩乐然诞辰120周年中国美术馆藏韩乐然作品展”于5月19日启幕,展出至7月3日。 韩乐然自画像。 《摹绘佛奘乐伎图》,克孜尔118窟,1947年,90cm×64cm。南都讯 记者朱蓉婷 时值韩乐然诞辰120周年,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典藏活化”系列展“丝路飞虹———韩乐然诞辰120周年中国美术馆藏韩乐然作品展”于5月19日启幕,展出至7月3日。展览以20世纪40年 ...

• 克孜尔石窟守护者:“我不辛苦,这个过程无比喜悦和幸福”

对话对话人:赵莉(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馆员)克孜尔石窟北青艺评:克孜尔石窟的现状怎么样?赵莉:美丽的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七公里木扎提河(渭干河)北岸、却勒塔格山对面的明屋塔格山断崖上,现存洞窟339个,壁画近4000平方米,以及少量的彩绘泥塑遗迹,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我们平时就工作生活在克孜尔石窟山脚下。北青艺评:被盗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流散在哪些地方?赵莉:从19世纪末开始,西 ...

• 凝眸龟兹

凝眸龟兹【来源】《新疆人文地理》2017年第5期P13-18页撰文/李颖超 摄影/陈辉很多年以来,我的眼睛都停留在北疆广袤的大地与绿水青山的秀美上,近几年却深深地迷上了库车,就好像我小时候吃东西,总是把最好的留在后面。出发去库车的那一天,我穿了一身的红,我用这种方式表达我对此行的重视和对库车——这个昔日龟兹古国的喜爱之情。“假如有通往东方的道路,那就是库车……假如有通往北方的道路,那就是库车……”,这是一首维吾 ...

• 中国艺术研究院龟兹壁画研究中心揭牌暨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新疆龟兹研究院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在克孜尔石窟举行

2018年10月7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龟兹壁画研究中心揭牌暨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新疆龟兹研究院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克孜尔石窟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王卫东,中国艺术研究院党政负责人、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何家英,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见,内蒙古斯琴塔娜艺

• “从长安到龟兹”学术交流团参访龟兹研究院 探寻初心

座谈会现场中国网9月7日讯(记者 葛蕾)9月6日下午,“从长安到龟兹”丝绸之路中国传统文化高端学术交流团来到新疆龟兹研究院,走访新疆克孜尔石窟,并与新疆龟兹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展开座谈交流。座谈会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魏道儒,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风雷,中国网副总编辑薛立胜,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夏德美,大公宗教文化事业部执行总裁、大公网副总编辑史利伟,中国工艺 ...

• 在克孜尔千佛洞的岁月

  回味在克孜尔千佛洞工作生活的日子,不禁令我想起1997年,在一个秋香飘满天的日子,我和四位西北大学同窗,一起被分配到龟兹石窟研究所(现龟兹研究院前身)。听说工作地点不在城里,而是在南疆拜城县距克孜尔乡8公里的一处山谷里。我没去过,对那里一无所知,于是充满好奇,怀揣梦想,来到这个神秘的地方——克孜尔千佛洞。  在我的印象里,只是在历史书上知道新疆的南部有个“克孜尔千佛洞”。没想到今生就与之有缘,

• 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现状调查

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综合体,洞窟建筑、壁画和塑像结合而成石窟艺术,它们中的任何部分都不是单体的艺术作品。每个洞窟中的一尊尊塑像、一幅幅壁画,将其精心组合布局,都有其特殊的涵义和功能。不同派属、不同时代的石窟壁画有着不同的题材内容和组合。20世纪初,克孜尔石窟壁画被西方探险队肆意切割与肢解,使它们脱离了母体——石窟,给整体研究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因此,调查、核对、落实流失海外的石窟寺壁画等文物的出处与原

• 20年,8个国家,465幅高清图片,终见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容

克孜尔石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掀起了西域探险热潮,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探险队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了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佛教石窟,也是西域地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洞窟类型最齐备、影响广泛的佛教石窟寺遗存。但是自公元3世纪开凿以来,克孜尔石窟饱经自然与历史的变迁,许多洞窟损毁严重,更令人扼腕的是,大量克孜尔石窟壁画精品流失海外。伤痕累累的克孜

• 千年丝绸之路上的龟兹石窟壁画遗失百年后以这种方式首次团聚

  “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在北京木木美术馆展出  2018年7月18日上午,由新疆龟兹研究院主办,木木美术馆承办,上海印刷集团商务数码公司协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暨克孜尔石窟与丝绸之路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798艺术中心启动。这是一场全球首发的龟兹石窟艺术精品盛宴,是千年丝绸之路上的龟兹石窟壁画遗失百年之后的首次团聚,是一个学术价值与文化价值非

• 克孜尔石窟壁画流失的历史回顾

  克孜尔石窟谷西区外景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七公里木扎提河(渭干河)北岸、却勒塔格山对面的明屋塔格山断崖上。克孜尔石窟现存洞窟339个,壁画近4000平方米,以及少量的彩绘泥塑遗迹,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克孜尔石窟大约建于公元3世纪,止于公元8~9世纪,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我国四大石窟。1961年,克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