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140件文物珍品再现丝路文明交融轨迹

  铠甲武士俑、高善穆造石佛塔、1300多年前的唐代面食点心、浮雕胡旋舞石门……10月17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参展的原创特展——“长安丝路东西风”文物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开展,展出的140件文物珍品再现了丝路文明交融轨迹。  高善穆造石佛塔  “长安丝路东西风”文物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开展    汉唐长安 寄 ...

• 庞贝古城发现珍贵壁画“丽达与天鹅”

 近日,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考古人员在庞贝古城发现珍贵壁画“丽达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壁画描绘了一只天鹅与一个女人的场景。

• 丝路怀古:古龟兹壁画摹制特展亮相韩国首尔

“丝路怀古——古龟兹壁画摹制特展”    2018年11月2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首尔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丝路怀古——古龟兹壁画摹制特展”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中韩双方嘉宾合影    此次展览中,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忠华、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见、首尔艺术大学副校长 ...

• “丝绸之路”沿线18个博物馆将联手办展

资料图: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新社发 张勤 摄中新社福州11月24日电 (记者 林春茵)作为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单位,“丝绸之路”沿线18个国家级博物馆24日在福州签署协议,将携手于2019年初在北京举办“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主题展。这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融合的最新案例。当天,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大会在福州举行。来自柬埔寨、哈萨克斯坦、老挝、缅甸、韩国、蒙古国、尼日利亚、白俄罗斯、芬兰、俄罗斯、 ...

• 福州定海湾沉船文物今起展出半年 珍贵文物有110件

“顺风相送定海湾——沉船文物展”于2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博物馆开展。 陈建国 摄中新网福州11月26日电 (叶秋云)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纪念定海湾古沉船考古发掘30周年,“2018海丝寻迹·定海行”系列活动在福建连江举行。作为系列活动之一,“顺风相送定海湾——沉船文物展”2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博物馆开展。连江是福州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海湾更是历代“顺风相送”的繁忙航道,是中国古沉船分布最 ...

• 201件丝路沿线文物国博展出

记者 李继辉 摄影希腊的红彩巨目纹陶杯,伊朗的牛形陶器、犍陀罗弥勒菩萨坐像以及我国陕西出土的黄釉骆驼俑……201件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物今天起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讲述多种文明的交融互鉴。在“平民情怀——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展”上,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带来了200件(套)藏品,国博也拿出了1件藏品。策展人介绍,将通过古代文物与当代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方式,讲述自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8世纪之间,丝路沿线地区波澜壮阔的“历 ...

• “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青海省博物馆展出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 11月30日,由青海省博物馆牵头,多家文博单位联合举办的“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青博开展。展览分为唐蕃古道的缘起、唐蕃间政治关系、唐蕃间经济往来、唐蕃间文化交流、唐蕃古道的影响五个部分,精选了青海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西藏博物馆、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西州民族博物馆、青海省湟源县古道博物馆等单位

• 丝绸之路(南亚段)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行

2018年11月12日,丝绸之路(南亚段)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办。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中外代表合影本次研讨会是2017年丝绸之路(南亚段)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学术研讨会的延续。研讨会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主办,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国家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及西安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各方以2017年会议形成的七点共识为背景,针对丝绸之路南亚段沿 ...

• “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报与管理国际培训研讨会” 圆满闭幕

2018年11月22日,为期12天的“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报与管理培训班”在西北工业大学南山苑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圆满闭幕。本次国际培训班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COMOS 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Centre-Xi’an,简称IICC-X)主办,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UNESCO WHC),中国国家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以及西北工业大学的鼎力支持。本次培训班邀请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OMOS,英国伦敦大学、纽卡斯尔 ...

• 国际敦煌项目(IDP)合作单位工作会议在英国图书馆召开

2018年11月1-2日,在英国图书馆召开了国际敦煌项目(IDP)合作单位工作会议,英国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院、日本龙谷大学、东京大学、法国国家图书馆、维也纳大学德国勃兰登堡科学院、美国乔治城大学IDP项目组等7个IDP项目伙伴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做了主题发言。作为此次会议主办方的英国图书馆亚洲部还邀请了IDP项目顾问专家团队参加了项目研讨。敦煌研究院代表与英国图书馆 ...

• “数字敦煌-文化创意体验展”走进南京融交会

中国(南京)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交易会于2018年11月2日至4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应组委会邀请,敦煌研究院参加了本届展会。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精心策划了以“数字敦煌”为核心内容,结合高保真复制壁画、数字节目展示,文创产品销售与体验为一体的“数字敦煌-文化创意体验展”,系统展示了敦煌文化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成果。“数字敦煌-文化创意体验展”现场敦煌研究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数字敦煌”的构想,旨在利用 ...

• 敦煌研究院荣获“大国之旅——最具热度博物馆”

今年1月5日,原国家旅游局联合高德集团发布了全国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务平台。近日,基于平台累计的大数据,高德地图、新浪微博、央视网联合推出了微博平台“大国之旅——中国景区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指数评选”活动。基于“全国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务平台”累计的大数据,“大国之旅”活动评选了杰出口碑景区、最具热度景区、最具热度博物馆等9个单项奖,其中,敦煌研究院官方微博“@莫高窟”发起的投票获得大量网友支持,单条阅读量达 ...

• 「重磅」敦煌文化守望者二期项目招募中

飞天曼妙,洞窟幽谧,供养虔诚,千年的营建给了我们一个千年的敦煌。人们眼中,她神秘、遥远、让人心生想望,她日渐走入千户万家,用艺术瑰宝与人文匠心的传唱装点了城市的场馆与街道。敦煌研究院的研究者们是莫高窟最长情的守护者,带着对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敬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敦煌。“敦煌文化守望者”文化公益项目,2017年10月由敦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文 ...

• 阿克塞县哈萨克民族博物馆与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进行馆际交流

11月8日,酒泉市阿克塞县哈萨克民族博物馆一行19人,以馆长哈布力别克与阿克塞县智力协会主席、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邓是君作为领导访问莫高窟,举办了“一带一路上的哈萨克文化”走进敦煌研究院活动,并与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进行了馆际交流。此次活动,阿克塞县哈萨克民族博物馆携带多块展板和宣传册,当天为敦煌研究院职工及游客宣传了哈萨克文化的多个面向。下午时分,在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教育推广活动会议 ...

•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被推荐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人选

从11月6日至11月12日,甘肃省公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推荐人选,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甘肃省报送中央唯一推荐人选。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根据中央关于推荐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人选的有关要求,经层层推荐、广泛听取意见、充分酝酿,甘肃省确定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报送中央的推荐人选。樊锦诗,女,汉族,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敦 ...

• “丝路流年——敦煌壁画展”在两岸文博会落下帷幕

近日,由敦煌研究院与云轩乐(厦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携手推动的“丝路流年——敦煌壁画展”,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此次在厦门会展中心举办的“丝路流年——敦煌壁画展”,现场展出36件作品,以供养人像、经变画、故事画、装饰画等几大类别的敦煌壁画内容为主线,让来自台海两岸观赏展览的观众,感受到敦煌石窟艺术的文化魅力,取得热烈反响。厦门是“海丝”核心区和战略支点城市,而敦煌则是历史上东西 ...

•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2018年11月18日,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河南省三门峡举办,甘肃省摄协主席、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等19名摄影家荣获殊荣。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是全国文艺界13个常设奖项之一,旨在嘉奖在摄影创作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德艺双馨摄影家。本届金像奖最终参评人数为239人,其中,纪实摄影类112人、艺术摄影类107人、 ...

• 敦煌研究院公共教育课程《九色鹿的故事》获“优秀教学设计”奖

11月25日,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主办的第八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博博会)上,敦煌研究院在公共教育推广领域的青少年教育方面获得佳绩,由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设计编写的《九色鹿的故事》课程,获“‘优秀’教学设计”奖。此次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举办的“2015—2017年度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设计推介展示活动”,是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

• 雒树刚考察援尼九层神庙修复现场

发布时间:2018-11-16文 研本报讯11月14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和尼泊尔文化、旅游与民航部部长阿迪卡里,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尼泊尔考古局局长达哈等,一同考察了中国援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现场。雒树刚实地察看项目进展,听取项目实施机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情况汇报,了解项目工期、项目范围、修复原则、文物建筑震损 ...

• 西藏昌都市三县古籍普查工作完成 共登记古籍千余部

作者: 韩海兰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是古籍资源大区,传世古籍历史久远、卷帙浩繁。古籍收藏单位主要以寺院为主,数量达到千余家,覆盖西藏自治区所有市地的74个县区。为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古籍,西藏自2009年正式启动西藏古籍普查保护。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了解到,为进一步推进古籍普查工作,摸清西藏各县寺庙储藏的古籍藏量、保存条件并进行前期登记,由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研究员白张教授、工作人员普珍与昌都 ...

• 走着瞧 | 叙利亚国家博物馆再度开馆,大马士革重生了么?

钱成熙2018-11-02 19:26来源:澎湃新闻字号位于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国家博物馆在经历了数年炮火的威胁后,终于在最近重新向公众开放。在博物馆的开馆仪式上,叙利亚文化部长说道:“这意味着叙利亚依然在这里,它的历史遗产经受住了恐怖主义的威胁。大马士革正在复兴。”参观者在新开放的大马士革博物馆中 本文图 均为 资料图叙利亚国家博物馆于2012年关闭,其中藏品陆续被转移,在安全且隐秘的地方期待重见天日的一天。据粗略统计, ...

• 叙利亚国家博物馆关闭多年后重新开放

新华社大马士革10月28日电 (记者郑一晗 汪健)因安全原因关闭6年多后,叙利亚国家博物馆28日重新对公众开放。叙利亚政府官员、多国考古学家和文物专家出席了当天的开馆仪式。叙利亚文化部长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在仪式上说,叙利亚国家博物馆见证和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奋斗和文明成果,叙利亚文化部将继续做好文物保护、发掘和研究工作,推动叙利亚文化发展。叙利亚文物和博物馆总局局长马哈茂德·哈穆德介绍说,叙利亚国家博物 ...

•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发布《苏州共识》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圆满落幕,会议形成并发布了《苏州共识》。闭幕式上,市长李亚平代表苏州领取了“世界遗产典范城市”荣誉牌。昨天,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苏州圆满落幕。图为李亚平市长从世界遗产城市组织丹尼·里卡尔理事长手中接过了“世界遗产典范城市”荣誉牌。

• 葡萄牙发现400年前沉船残骸 内载有中国瓷器

  这艘船的残骸是在九月初被发现的。图片来源:路透社这艘船的残骸是在九月初被发现的。图片来源:路透社    据路透社报道,9月3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卡斯凯伊斯海岸外发现一艘具有400年历史的沉船,初步研究表明内载有明朝万历年间瓷器。    据报道,沉船遗址位于水下12米,长约100米,宽约50米。潜水员在其中发现了胡椒粒、九门刻有葡萄牙纹章的青铜加农炮、中国瓷器以及在殖民时期用来交易奴隶的贝壳。    考古 ...

• 意废弃剧院挖掘出大批金币,或源自古罗马帝国

  意大利米兰一座废置剧院拆除时,工人在地下发现了古罗马时期金币。    位于米兰以北科莫市的卡斯索尼剧院早在1807年落成,于1997年正式关闭。建筑工人此前在清拆期间,在地牢掘出数百枚藏于石瓶中的金币。意大利文化部已将金币交到当地一间实验室,由考古学家研究。    文化部长博尼索利表示,暂未知这批金币的历史及文化价值,但他形容是意大利考古学上的真正宝藏,对此感到兴奋,正由考古学家研究及协助修复,以确认 ...

• 中国青花瓷赴陆上“丝路”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展出

  “中国元代的青花瓷器受到了中亚纹饰风格的极大影响,这种纹饰与当时独一无二的中国瓷器艺术相结合,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世界各地。这也是这次展览命名为‘青出于蓝’的原因。”10月15日塔什干当地时间下午3时,由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共同策划的“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开启为期两月的展出。  展览开幕式    开幕式上,当射灯打在一个瓷碗的 ...

• 上博斯里兰卡考古: 六百片北宋瓷片讲述“海上丝路”

上博考古队赴斯里兰卡进行为期40天的联合考古工作日前落下帷幕,上博近日对外召开中斯联合考古项目阶段性成果发布会。“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通过近40天的联合考古工作,中斯联合考古队在当地阿莱皮蒂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北宋晚期中国瓷器碎片,其中来自中国的瓷片超过600片,初步断定瓷器产地为广州及福建等地区,为古代中国和斯里兰卡之间贸 ...

• 第一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之美摄影展开幕

为弘扬丝路文化,聚焦文明古迹,通过影像生动展示丝绸之路世界遗产,传播丝路故事,同时为摄影爱好者搭建丝路文化的交流平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保护中心(简称IICC-X)于2018年组织举办第一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之美”摄影展。本次活动由IICC-X主办,由陕西画报社、陕西数字图片中心、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协办。10月10日上午,在阳光明媚的大明宫交流中心庭院中举办了本次摄影展开幕仪式。IICC-X常务副主任冯健向参加开幕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信托基金项目“支持中亚丝绸之路”次区域研讨会召开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信托基金项目框架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阿拉木图办事处与世界遗产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塔什干办事处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体育部合作,于 2018年10月2日至4日在阿拉木图共同组织了本次次区域研讨会。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工作小组次区域协调会议以及“制定中亚丝绸之路遗产廊道管理战略”次区域研讨会,汇集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部门和全国委员会的代表,以及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 ...

• 《文明之光——龙门博物馆藏唐代丝绸之路民族碑志展》国庆亮相

2018年10月1日,《文明之光——龙门博物馆藏唐代丝绸之路民族碑志展》在洛阳龙门博物馆负一楼独立展厅开展。该展由人民日报社、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委市政府、洛阳市文物局指导,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洛阳龙门博物馆主办,故宫博物院古代文献研究所、中国华夏遗产基金会古籍专项基金、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洛阳华夏金石文化博物馆、洛阳龙文科技有限公司、中航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 考古发现“勾勒”西藏西部史前文明

 神山、圣湖、土林、古格……这是西藏以西的阿里,无数人眼中的神秘与美丽所在。茫茫旷野、寂静苍穹,那些远在远方的风、那些埋藏千年的土,那些秘境里的过往随着考古的发现逐渐揭开面纱,西藏西部地区史前文明的面貌也逐渐被“勾勒”。  今年7月,为了进一步搞清楚青藏高原的古代历史,国家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组织全国考古专家,实施了有史以来西藏最大规模的联合考古。日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皮央东嘎遗址考 ...

• 敦煌壁画现状临摹的实践探索

莫高窟第285窟北壁现状临摹(局部)敦煌壁画的现状临摹法从徒手起稿到幻灯机放稿,直到运用现代科技介入,利用高清数字摄影,电脑拼接打印,在继承传统临摹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了原壁画图像信息的细节缺失和误差遗漏,继续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探索。在完善和继承老一辈艺术家临摹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当代高科技数字化技术,更加科学准确地再现敦煌壁画艺术的精髓。传统绘画的现状临摹并非是不加思索的被动式摹写,它要求临摹 ...

• 敦煌研究院与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签约

10月14日,敦煌研究院与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就展览达成协议并在敦煌莫高窟签署合约,签约仪式由敦煌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宋真主持,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和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负责人大卫·普利兹克先生分别在合约上签字,宣告双方合作的正式开始。凯悦酒店集团行政主席托马斯·普利兹克先生与夫人玛格丽特·普利兹克女士,国家文物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曙光先生,凯悦酒店集团中国事务及战略合作副总裁吴卫红女士 ...

• 敦煌研究院获得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文化博览会最佳设计奖

奖杯与奖状10月15日,在敦煌市文博园举行的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颁奖仪式上,敦煌研究院凭“天籁敦煌——敦煌壁画古乐器仿制展”荣获最高奖项——最佳设计奖。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陈列中心承办执行的“锦绣丝路天籁敦煌”艺术大展,是集合“敦煌壁画仿制乐器”“敦煌壁画中的华盖”“丝路织物艺术”以及“敦煌石窟截金工艺”“恒器敦煌孤品瓷器”多元一体的文化创意展,涵盖敦煌壁画图像及仿制乐器、敦煌华 ...

• 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和王后宋雅考察莫高窟

2018年10月13日上午,挪威哈拉尔五世国王和宋雅王后来到莫高窟,在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伟和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的陪同下参观考察。挪威哈拉尔五世国王和宋雅王后在参观考察了莫高窟第96、61、23、16-17等洞窟,在藏经洞陈列馆院内进行短暂茶歇后,在莫高窟窟区接受了挪威媒体专访。王旭东代表敦煌研究院向国王和王后赠送图书《Environmental Atlas For Important Monuments And Sites Along The Silk Road》(丝绸之路重要古迹 ...

• 雷风云:致敬敦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鸣沙嘶嘶响,月牙泉水清,为何咫尺天涯,知音难相见?你好,金戈铁马、威风八面、横扫沙漠劲敌的大将军霍去病,我在敦煌,你在哪里?你好,“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开辟“丝绸之路”的武帝博望侯张骞,我在酒泉,你在哪里? 你好,知书达理、拜别故土、持节西行的楚王孙女解忧公主,我在葱岭,你在哪里?你好,仗笔直言、身受奇冤而发奋修志名垂青史的汉代史官司马迁,我在长安,你在哪里?你好,云游 ...

• 2018“‘从阿旃陀到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 在敦煌开班

10月23日晚,来自意大利、希腊、印度、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120余位学者、学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从阿旃陀到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的开班仪式。“‘从阿旃陀到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旨在进一步探究丝绸之路文化历史源流,加深对以阿旃陀石窟和敦煌石窟为代表的佛教遗址的了解和认识,学习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的演变,为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提供研习平台,培养有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信托基金项目“支持中亚丝绸之路”次区域研讨会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信托基金项目框架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阿拉木图办事处与世界遗产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塔什干办事处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体育部合作,于 2018年10月2日至4日在阿拉木图共同组织了本次次区域研讨会。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工作小组次区域协调会议以及“制定中亚丝绸之路遗产廊道管理战略”次区域研讨会,汇集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部门和全国委员会的代表,以及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 ...

• 【考古】在塔吉克斯坦东南部新发现了一座佛教寺庙!

2018年10月15日,(杜尚别,夏冉)援引塔吉克斯坦古代文物博物馆馆长赛义德莫罗达的消息称,考古学家们最近在该国东南部地区新发现了一座地下寺庙遗址,这是一座修建于公元7-8世纪时期的佛教遗址。   这座遗址位于哈特隆州,是一座圆顶的建筑,在石壁中凿空而成。在建筑物的顶部有一个洞,可能是用于采光。地下寺庙主室的面积为6 X 5米,旁边还有 ...

• 中国斯里兰卡两国机构将深化考古合作

新华社科伦坡9月11日电(记者唐璐 朱瑞卿)中国上海博物馆10日与斯里兰卡中央文化基金会在科伦坡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双方在考古领域的合作。  根据备忘录,今后5年双方将在考古发掘研究、专业人员交流、文物保护和科技分析、博物馆展览与教育等方面进行合作。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签约仪式上说,感谢斯里兰卡中央文化基金会为上海博物馆在斯考古工作配备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中方考古队员与斯里兰卡专家的合作非 ...

• 吐鲁番出土的北朝48字砖志,楷法精妙,字字震撼!

令狐天恩墓表  在遥远的西域有一个地方叫吐鲁番,古时为高昌国所在地,汉时因其地建军事壁垒,地势高敞,又称高昌壁、高昌垒。近一百多年来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砖志(又称墓表),即在烧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砖上书写的墓志铭,或为墨书,或为朱迹。这些砖志的出土为研究新疆古代社会制度、官制、文字、民俗及书法艺术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  此高昌延昌十一年(571年)令狐天恩墓表,1930年出新疆吐鲁番市西部,砖质,墨书,

• 陕西与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考古跨国协作

  记者从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陕西通过举办文物展览、联合考古发掘等方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开展文物考古跨国合作。  据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介绍,陕西省文物系统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物交流、考古发掘、科技合作、博物馆建设等工作。5年来,陕西省组织赴11个“一带一路”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办“陕西文化遗产图片展”“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明万历皇家金器展”“世界遗产丝 ...

• 蒙古高原考古的新进展

  2018年8月30日,蒙古国《今日报》网页客户端发表了记者孟和祖拉对蒙古国国立民族博物馆考古与人类学研究室主任奥德巴特尔的采访录,题为“蒙古国发现了编写鲜卑历史的可靠证据”。这篇采访是蒙古国考古学者对艾尔根敖包墓地几年来所做考古发掘成果的最新阐释。  艾尔根敖包墓地位于蒙古国鄂尔浑省吉尔嘎朗图苏木的一列五个小山包组成的半环形丘陵的东南侧,2008年在蒙古国物质文化遗存普查中首次发现。墓地沿着冲沟和坡梁分 ...

• 唐朝墩,竟然就是唐代的蒲类县城

  来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总感觉很奇怪。明明是县城东,大街的标识上却写着“西大街”。就这样,汽车把我们带到了实际上是县城东部西大街的一片正在拆迁的街道旁。  “看这个大土墩,它是唐朝墩南城墙留下的最后两段城墙遗迹之一,太珍贵了,一定要保护好它。”中国人民大学魏坚教授的话,让我们看到了唐朝墩的城墙。  穿过狭窄的小路,唐朝 ...

• 甘肃武威天梯山新发现佛造像 与北凉王“为母造丈六石像”契合

  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宁强日前在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寺考察时,发现一尊约5米多高的站立佛像,佛像具有明显的成年妇女形体特征,宁强认为,这尊佛像应该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为其母所造,与古代文献相吻合。  9月22日,宁强在甘肃武威市南边的天梯山石窟寺考察研究时发现了这尊佛像,该佛像位于一个方形殿堂窟内正壁中央,身体略微前倾,体型饱满厚重,头部已经严重毁损,但身躯保存较为完整。佛像双腿并立,右臂斜下垂,左臂 ...

• 六百多片北宋瓷片 讲述海上丝路故事

  上海博物馆与斯里兰卡中央文化基金会联合考古队,日前对斯里兰卡北方港口城市贾夫纳进行了为期40天的全面调查与重点发掘。这是上海博物馆在海外的首个合作考古项目,也是其丝路考古迈出的第一步。  近日上海博物馆发布了此次联合考古项目阶段性成果:考古队在阿莱皮蒂遗址共发掘92.4平方米,出土陶瓷器总计650多片,其中来自中国的瓷片超过600片,为认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  中国与斯里兰卡有2000 ...

• 首次!中国利用遥感技术国外发现丝路考古遗址

4月19日,“一带一路”突尼斯遥感考古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王心源研究员所带领的空间考古研究团队,在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第三项目“数字一带一路”的资助支持下,执行“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世界遗产工作组(DBAR- Heritage)非洲研究计划,联合突尼斯、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利用空间考古技术与方法,在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发现10处古罗马时期考古遗存。这是中国科学 ...

• 千年壁画 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巡回展览(太原站)

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千年壁画 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巡回展览·太原站2018.10.10-20.太原美术馆5、6号展厅开幕式与研讨会:2018.10.10. 09:30前 言古代壁画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千年壁画,百年沧桑。20世纪初,外国探险队从建筑和洞窟中揭取了大量中国古代壁画,致使许多精美的壁画流散到海外。这些壁画是我国古代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

• 解码敦煌——敦煌文博会上的数字丝路文化展

解码敦煌——敦煌文博会上的数字丝路文化展在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展览,是敦煌研究院与腾讯携手打造的“解码敦煌——数字丝路文化展”。该展览集中展示的是敦煌研究院与腾讯旗下游戏、音乐、地图、智慧导览等团队的合作成果。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葆英  2017年12月29日,敦煌研究院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通过腾讯的新科技和新文创手段,与敦煌研究院科研成果深

• 新疆喀什:丝路古城展现文化风貌

人民网喀什9月20日电 (陈羽) 9月19日,“新时代 · 边疆行——共同书写新篇章”走访活动网络媒体来到被誉为“新疆名片”的喀什古城。在当地人载歌载舞的入城仪式后,记者得以亲身走进这座丝路古城,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和建筑特色尽收眼底。美丽的古城街道上,游客们被各具特色的茶馆、店铺深深吸引。(陈羽摄)一间手工艺品店铺前,好客的当地居民为游客们现场演奏。(陈羽摄)精美、别致的古城民居之间隔着一条条安静的小道。(陈羽 ...

• 300余件尼雅遗址出土精美文物新疆展出

  9月23日,正在新疆博物馆举办的《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上,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吸引众多参观者,这是该文物继1999年在新疆展出后再次亮相新疆。据介绍,尼雅遗址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一处闻名于世的汉晋时期绿洲城邦聚落遗址,出土了包括精美绝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在内的奢华锦绣等国家宝藏。  正在新疆博物馆举办的《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 ...

• 海上丝绸之路再添新发现 斯里兰卡出土北宋晚期外销瓷

原标题:上海考古“走出去”迈出第一步,海上丝绸之路再添新发现——斯里兰卡出土大量北宋晚期外销瓷制图by冯晓瑜■本报记者 童薇菁  经过为期40天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中国与斯里兰卡首个合作考古项目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斯里兰卡北方重要港口城市贾夫纳阿莱皮蒂遗址,出土了超过600片来自中国北宋后期的外销瓷瓷片,这些瓷器主要产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广州西村、潮州窑为大宗,并有少量耀州窑残片。  本次阿莱皮蒂遗址 ...

• “古道·天马——丝绸之路的交通与交流”文物展亮相文博会

中国甘肃网9月30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记者 李满福)作为第三届敦煌文博会主体展览之一的“古道·天马——丝绸之路的交通与交流”文物展,日前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与观众见面。  该展览以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与交流为主线,通过骆驼、牛、马和车乘等古丝绸之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讲述文物背后的丝路故事,展现汉唐时期丝路交通和交流的历史图景。展览分为“古道”“商贸”“交融”三个单元,展出文物精品310件(套),其中,来自国家博 ...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前几日,我们说了下深圳南山博物馆的《耀世遗珍—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藏珍宝展》中的恒河女神雕像。今天来欣赏一下这次展览中,七件从贝格拉姆考古遗址13号房间出土的圆形浮雕盘石膏制品。其中几件表现了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如伽倪墨得斯、塞勒涅与恩底弥翁等等,另几件是高浮雕或浅浮雕的人物徽章,贮藏时间为公元1世纪。这些希腊化风格的浮雕石膏制品,是金属原件印制的模型,一些石膏徽章正面还带有指纹,说明它们并不是装饰

• 蒙古国中部发现疑似匈奴统治中心遗址,或为单于庭“龙城”

阿斯钢、勿日汗/新华网新华网乌兰巴托9月9日消息,中国与蒙古国联合考古队人员9日发布消息说,在蒙古国中部地区发现距今约2000年的疑似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即匈奴人的统治中心和重要礼制性场所遗址。日前,由中国内蒙古博物院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考古人员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后杭爱省匈奴时期和日门塔拉三连城址进行第五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型祭祀性建筑台基和环绕四周巨大的柱洞遗迹。考察发现,这座大型祭祀 ...

• 【展览预告】“令行天山 印证统一——汉朝颁授西域印章展” 即将在阿克苏地区博物馆隆重展出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2018年9月2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阿克苏地委、行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文物局主办的“令行天山 印证统一——汉朝颁授西域印章展”开展仪式暨黄文弼考察新疆90周年论证会将在阿克苏地区博物馆隆重举行。 “令行天山 印证统一——汉朝颁授西域印章展”共分为“新疆考古学的先驱”“跨越千年 忠诚守卫”“汉之号令 班西域矣”“铸剑为犁 屯垦戍

• 广州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和文物保护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书写了两千余年延续不绝的全球贸易往来、文明互鉴的辉煌历史。同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牵头城市,广州一直着眼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整体价值的保护与发展。    日前,“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系列活动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启动,开启了广州与海丝沿线各地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旅程。活动于9月正式启航,首赴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及塞浦路斯开展推介活动 ...

• 新疆博物馆举办“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

 22日,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在新疆博物馆举办的“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中亮相。炭精刻“司禾府印”“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等300余件尼雅遗址出土的文物与其同时展出, 此次展览将从9月22日持续到2019年1月。  尼雅遗址,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一处闻名于世的汉晋时期绿洲城邦聚落遗址,是新疆首个评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绿洲城邦聚落遗址。经考证,其为《汉书·西域传》中 ...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丝路沿线国家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6月至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相继与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所、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联合组建考古工作队,分别在吉尔吉斯斯坦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和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区拉哈特遗址顺利完成本年度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  红河古城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坎特镇。在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勘探发掘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红河古城进行了全方位记录,并专门 ...

• 27件泉州文物赴沙特展览

来自泉州海交馆的船模抵达沙特,开箱示人。 (海交馆 供图)海交馆文保人员与当地工作人员点交文物展品。 (海交馆 供图)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沙特旅游及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办的“华夏瑰宝”展览,将于9月13日至11月23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国家博物馆举办。这是我国文物首次大规模赴沙特展出,近半数展品为首次出境。来自泉州海交馆的27件展品,日前抵达沙特,我市文保人员也随团前往利雅得国家博物馆进行布展。据介绍,此次展览共 ...

• 南丝路上的人与神 | 开幕在即,240件神秘文物等你揭晓!

9月26日上午10点,《人与神——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来自南丝路沿线古蜀、古笮、古滇三地从商到汉的精品文物共240件(套)就要在我堆文保中心一楼,正式和大家见面啦!战国 虎鹿牛铜贮贝器局部 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1文物本次展览到底来了哪些“神秘嘉宾”呢?先剧透一波点交实拍图,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晚商至西周 铜兽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战国 鹰嘴形铜扣饰 云南呈贡天子庙出土战国-西汉 三人背水铜杖首

• 中日探索数字与模拟混合“克隆”敦煌文化遗产

9月20日至21日,丝绸之路文物科技论坛创新联盟论坛在敦煌举办。图为中外学者专家在敦煌莫高窟“九层楼”前合影留念。 魏建军 摄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俞天秀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敦煌研究院与东京艺术大学合作开展数字与模拟混合“克隆”敦煌文化遗产,已成功复制莫高窟第57窟并在该校展出。“算是一个尝试性探索,还未大规模进行。”20日至21日,丝绸之路文物科技论坛创新联盟论坛在敦煌举办。期间,东京艺术大学 ...

• 考古学研究生:我在故宫修房子

我在故宫修房子“你在哪儿工作?”“大内。”今年刚刚30岁的吴伟,微信头像是两个字“大内”。当被人问起工作,一张娃娃脸的他也如是憨憨地笑答。作为一个在故宫修房子的人,吴伟的工作任务之一是上房顶。2013年10月,刚入职故宫博物院工程管理处的吴伟,第一次爬进了宝蕴楼的屋顶里,太兴奋了,忘戴口罩,吸了满满一口百年老灰。以前只在书里看过的古建结构,就这么直白地暴露在眼前,让他着迷。2015年4月,故宫博物院开工修缮大 ...

• 尼雅遗址考古开展 带你看看曾经存在的精绝古城

网络热播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一度引起众多人对西域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很多人猜测,网剧中描述的“精绝古城”真实存在吗?9月22日,在新疆博物馆举办《尼雅·考古·故事—尼雅遗址考古30年周年成果展》之际,记者将带你追溯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的尼雅遗址,经过考证,这里就是《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丝绸之路南道上重要绿洲城邦——精绝国故地。此次展出的300多件文物将为你展现出一个真实版的“精绝古城”。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