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文物局发布2项重要考古工作成果
“考古中国”新进展工作会发布两项重要考古成果徐秀丽8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第三期“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发布“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等2项重要考古工作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并主持会议。“南海Ⅰ号”宋代沉船发现于1987年,2007年运用沉箱进行整体打捞,安置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2014年启动系统性的保护发掘工作,至2019年,船货清理取得阶段性
“考古中国”新进展工作会发布两项重要考古成果徐秀丽8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第三期“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发布“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等2项重要考古工作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并主持会议。“南海Ⅰ号”宋代沉船发现于1987年,2007年运用沉箱进行整体打捞,安置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2014年启动系统性的保护发掘工作,至2019年,船货清理取得阶段性
8月6日上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主办,河北省临漳县人民政府协办的“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共选取了171件展品,以2012年邺城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佛像精品为主体,是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发掘、修复成果的首次系统性展示。“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开幕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党委书记单威、副馆长刘万鸣,文
近日,“幽燕长歌——燕国历史文化展”在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陈列大厅开展。展厅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伯矩鬲”“克罍”和“堇鼎”,它们都是国家一级文物,“伯矩鬲”更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跟秦陵彩绘铜车马一样,有着相同的“待遇”——均属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此番诸多珍品联袂亮相,得以让中外观众一饱眼福。
8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通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中随州枣树林墓地考古发掘工作进展情况。会议邀请了李伯谦、刘绪、刘庆柱、孙庆伟、姜波、王光尧等6名专家现场点评。国家文物局、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领导与枣树林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发掘团队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发掘成果由项目负责人郭长江副研究员 ...
在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上,又一处曾侯墓地的发掘情况正式向媒体公布。 湖北省随州市的曾侯墓地,因1976年曾侯乙墓的发现而为世人熟知。这次公布的是枣树林墓地2018-2019年发掘的情况。在这里,又发现两位曾侯和夫人——曾侯宝及夫人芈加、曾侯求及夫人渔。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中国建筑师提出的“巴黎心跳”方案当地时间8月6日,巴黎圣母院屋顶线建筑设计竞赛主办方GoArchitect公布比赛结果,中国设计师提出的方案获得冠军。据GoArchitect官网消息,在巴黎圣母院屋顶线建筑设计竞赛中,中国建筑师Zeyu Cai和Sibei Li凭借方案“巴黎心跳”(Paris Heartbeat)赢得冠军,其余五个入围总决赛的队伍分别来自加拿大、英国(2位)、
8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第三期“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发布“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等2项重要考古工作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并主持会议。国家文物局第三期“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南海Ⅰ号”宋代沉船发现于1987年,2007年运用沉箱进行整体打捞,安置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2014年启动系统性的保护发掘工作,至2019年,船货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沉船中共出土 ...
2002年,地处湖南武陵山腹地的湘西龙山县里耶镇出土38000多枚秦简,填补了秦朝史料佚缺,最大限度地复活还原了秦朝县政情况,学界认为其价值可与殷墟甲骨、敦煌文书媲美。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文物局、湘西龙山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今天下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精选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里耶秦简博物馆收藏的175件(组)里耶秦简,结合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35件(套)秦代文物 ...
新疆,是个好地方。既有壮美的自然风光,也有多彩的历史文化。楼兰古城、尼雅遗址、阿斯塔那古墓群、北庭故城、交河故城、克孜尔尕哈石窟……新疆各民族共居共生,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文明,留存着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众多遗迹及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新疆与祖国内地历史相沿、人文相关、根脉相连的紧密联系。 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
8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第三期“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发布“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等2项重要考古工作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并主持会议。 “南海Ⅰ号”宋代沉船发现于1987年,2007年运用沉箱进行整体打捞,安置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2014年启动系统性的保护发掘工作,至2019年,船货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展现了我国宋代繁盛的海外贸易体 ...
经过三年考古发掘,考古专家首次在新疆河湖边缘地带发现距今3000年的青铜时代晚期人类居住遗迹。今年7月底,该遗址主体部分已经全部呈现。巴里坤海子沿遗址 张建刚 摄考古专家首次在新疆河湖边缘地带发现距今3000年的青铜时代晚期人类居住遗迹。 张建刚 摄 海子沿遗址位于巴里坤县海子沿村,距离巴里坤湖仅1公里。考古人员于2017年6月初启动了对遗址的全面发掘。发现距今3000年的青铜时代晚期人类居住遗迹,这也是迄今为止 ...
经过近8年的发掘,湖北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等的发掘,从聚落形态揭示了屈家岭社会发展水平;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其功能分布、社会形态、生产水平等均被不同程度揭示…… 3月29日,2018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揭晓,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史前社会动荡整合的广阔背景下,屈家岭文化在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的考古发现也为 ...
8月1日,洛阳市“我是小小考古家”夏令营的营员们在曹魏大墓考古工地参观。 当日,河南省洛阳市“我是小小考古家”夏令营的70余名营员走进曹魏大墓考古工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通过参观体验近距离感受真实的文物考古工作,领略古都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洛阳市“我是小小考古家”夏令营的营员们在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观看工作人员修复壁画。洛阳市“我是小小考古家”夏令 ...
7月31日,从镇海区文保所获悉,镇海区澥浦镇息云寺山以西一带发现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息云寺山遗址,经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认定,时代跨越南朝唐、宋元、明清至近现代,距今约有1500年左右历史,佐证了历史文献对澥浦沿革的记载。
暑期的热烈来袭,预示着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教育推广部最忙碌的时候已经到来。今年夏天教育推广部来了5个分别来自美国、意大利和国内(台湾)的高校志愿者,他们的到来更加丰富了暑期教育推广课程。五位志愿者中,王立峰和曹缘就读于台湾辅仁大学博物馆研究所。得益于两岸间的文化交流——敦煌名誉院长樊锦诗的台北系列讲座,作为讲座工作人员的他们,对大漠里的敦煌充满了好奇,因此便利用暑假时间来到敦煌研究院实习。他们利用吐 ...
为配合溆浦马田坪茅坪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9年5月至6月,于溆浦县马田坪茅坪坳变电站建设项目用地内发掘战国至西汉古墓葬20座。图一 本次考古发掘位置示意图图二 墓葬分布位置航拍照 一、墓葬发掘概况 本次发掘共发掘古墓葬20座,其中战国墓13座,西汉墓4座,未出随葬品墓葬3座。 本次发现的战国墓均为竖穴土坑墓,由于原始地表被早期基本建设所破坏,现各墓葬墓坑残深约0.4至2.3米不等。 ...
为配合溆浦马田坪茅坪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9年5月至6月,于溆浦县马田坪茅坪坳变电站建设项目用地内发掘战国至西汉古墓葬20座。本次发掘共发掘古墓葬20座,其中战国墓13座,西汉墓4座,未出随葬品墓葬3座。 本次发现的战国墓均为竖穴土坑墓,由于原始地表被早期基本建设所破坏,现各墓葬墓坑残深约0.4至2.3米不等。从墓坑形态上看,主要可分为宽坑墓与窄坑墓两类,其中宽坑墓占绝大多数。墓葬填土共有 ...
2019年6月,垣曲县进行城市管网改造时,在中条山冶炼有限公司办公楼前发现一座金代仿木构砖室结构墓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发掘清理,该墓的形制为仿木构砖室结构墓,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的南面,有九级台阶,长3500、宽30厘米。墓室平面呈方形,边长2150厘米。墓门辟于墓室南壁正中,墓室内砌倒“凹”字形棺床。
7月29日下午,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在敦煌研究院贵宾厅会见了来访的印度国家博物馆馆长B.R.Mani博士一行,并开展了座谈交流会。赵声良首先对印度国家博物馆馆长一行表示欢迎,并就敦煌研究院与印度的合作互鉴、学术人才交流等事宜进行了简要介绍。双方就石窟保护工作、绢画保护技术、学者互派交流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赵声良谈到,之前参观过印度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由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物展品,也考察过印度石窟,认为印度 ...
敦煌艺术的丰厚和伟大遗产,如何传承和发展?敦煌研究院的年轻艺术家如何继承老一辈敦煌艺术家的使命?7月29日,在莫高窟开幕的“丹青汇:敦煌研究院赴日研修青年艺术家作品展”,韩卫盟、李冰凌、彭文佳、王学丽、岳阳五位扎根敦煌的青年艺术家,用他们的精美画作,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个鲜活的回答。观众参观展览展厅现场,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的艺术工作者们,以及来自业内外的同仁济济一堂,将展厅挤得满满当当。大家仔细欣赏 ...
今年,国家文物局将万里茶道、海宁海塘·潮文化景观、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石峁遗址、西汉帝陵和唐帝陵6个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参照世界遗产申报程序,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在预备项目的遴选和评估工作中开展了专业技术咨询工作。下面介绍最新入选名单的6个项目情况。万里茶道“中-蒙-俄万里茶道”是古代中国、蒙古、俄国之间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长距离贸易线路,是继古代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 ...
2019年7月1日,为期10天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会议中心正式开始。主会场早间会议开始之前除主会场内对各项议程的依次审议,中场休息时还会有咨询机构、世界遗产中心和各国的遗产保护机构组织内容丰富的边会。与今日议程中备受关注的“世界遗产公约与可持续发展”、“申报程序和咨询机制改革”、“能力建设”、“非洲优先”等热点议题相呼应,世界遗产三大咨询机构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UCN ...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简称WWF)近期将发布一项关于“政治化正在限制世界遗产公约有效性”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为了确保世界遗产公约可以继续有效地保护全球的突出普遍价值,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主题:政治化vs世界遗产保护时间:2019年7月1日14:00-15:00主办: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19年7月1日,作为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经常合作,并共同致力于世界自 ...
2019年,巴黎圣母院大火2018年,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2017年,墨西哥中部地震2015年,尼泊尔加德满都地震2013年,菲律宾保和岛地震2011年,泰国大城水灾……面对如此不可抗力的自然力量,人类显得极其微弱和渺小。但作为保护和传承全人类共有遗产的国际组织,ICCROM自知身上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本次边会通过回顾近年来ICCROM所进行的能力建设和展望接下来的工作方向与计划,来引起更多缔约国对于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管理的关注与重视。主 ...
大会第二天,已经进入濒危世界遗产保护状况审议环节。文化遗产中非洲、中东地区近半个世纪战火和冲突不断的历史城市一直是濒危世界遗产关注的焦点,那些辉煌而脆弱的文明遗存也不断提醒人类和平生活的可贵。主题:世界遗产城市的保护与复兴时间:2019年7月2日18:00-20:00主办:阿迦汗文化信托阿迦汗文化信托是伊斯兰世界保护文化遗产的一个传奇,总部设在日内瓦,有约8万名员工,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工作。它隶属于一个更广泛的发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简称“ICOMOS”)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三大咨询机构之一,为了更好地应对世界遗产领域的最新议题,通常以成立专题工作组的形式来制定相应机制,从而解决具体的问题。气候变化工作组(ICOMOS Climate Change and Heritage Working Group,简称“CCHWG”)的成立就是其众多工作组中的一员。主题:气候变化与遗产时间:2019年7月2日18:10-19:00 20
考古是一种对久违了的历史的认知 考古是枯燥的,这枯燥源自于日复一日的在工地苦熬,有时候一个工地发掘下来收获的一堆人骨或是对盗墓贼的愤恨。 考古又是快乐的,这快乐与金钱无关,与物质更是不着边,这是纯粹一种精神的快乐,是一种对久违了的历史的认知。 一处遗址,一片墓地,就这样在考古工作者的手铲下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也揭开了那段尘 ...
26日下午3点30分,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故郡遗址一块考古工地上,王永亮正蹲着小心地的用手铲进行“刮面”。在烈日的炙烤下,没有一处能乘凉的树荫,这名“80后”考古工作者并未遮蔽火辣辣的日光,胳膊上曾经晒伤的疤痕仿佛在诉说着,“伤痕是男人的勋章”。行唐故郡遗址发现的遗迹。 李洋 摄 故郡遗址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南桥镇故郡村北,已成功入选“2017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目前出土金、铜、铁、陶、玉、贝等各类文物 ...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中的专题任务。近日,科技部发布该专题任务的2019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拟在文化遗产价值认知和价值评估关键技术、文物病害评估与保护修复关键技术、文化遗产风险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关键技术等 4 个方面启动 18 个研究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为 2.54 亿元。
以前我们总是想探究,秦皇岛城市名字的由来真的与秦始皇有关吗?走进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博物馆,答案不言自明。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金山嘴路8号,占地31亩,是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澎湃新闻从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获悉,“契丹王朝——大辽五京精品文物展”今天上午在大同市博物馆开幕。此次丰硕、精美的辽五京文物是契丹王朝辉煌繁荣的历史遗证,该展览共展出143件(套)精美文物,分为熠熠佛都、煌煌北国、曜曜异彩三个单元,全面呈现辽代社会发展风貌。展期持续至10月27日。开幕当天展厅现场据悉,此次展览是大同市博物馆建馆六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展品汇聚了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 ...
天津博物馆近日对“耀世奇珍”展厅书画类文物进行了新的调陈。此次换展上新的17件书画作品以“新安画派”为主题,呈现了明清朝代更迭之际,活跃在安徽地区的部分遗民画家的绘画特点和成就。在此次最新展出的文物中,查士标的数幅精品力作值得关注,而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萧云从《山水图卷》则首次全卷展出。据悉,此次上新展品将展出至11月中旬。清 萧云从 《山水卷》局部清 萧云从 《山水卷》局部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 ...
澎湃新闻获悉,作为全国首个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于今天(7月27日)正式开馆,山西公安机关缴获并移交的文物中的精品,将作为“山西青铜博物馆”展陈主体,同期于山西青铜博物馆亮相。山西青铜博物馆隶属于山西博物院,与太原博物馆联袂共享5个既连通又独立的红色椭圆倒锥体建筑群,展示面积1.1万平方米,共展出青铜器物多达2200余件。2200余件青铜展品都来自哪里?当地文物部门介绍,2018年1月以来,山西公安机关 ...
7月22日,记者在成都城市考古研讨会上获悉,2013年至2019年,为配合“天府文化中心”项目建设,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成都青羊区东华门街至成都体育中心一带,开展了连续多年的考古工作。截至今年7月,该遗址发掘揭露出大面积的古代城市遗存,主要包括秦汉六朝大城生活区、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专家指出,这些遗存表明,秦汉以来的成都核心生活区就在现在的成都市中心,这为研究 ...
7月25日,全国文物援疆工作座谈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冰主持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总结成果,交流经验,部署新时代全国文物系统对口支援新疆文物工作,明确下 ...
中国第一座省级青铜器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即将开馆。尤为特别的是,它的藏品中不仅包括出土文物,还有一大部分是山西警方近年来打击文物犯罪追缴的珍贵文物。要说最让爱盗墓的摸金校尉们心虚害怕的博物馆,那一定就是它了。据介绍,2018年1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山西公安机关将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取得辉煌战果。通过两次正式移交,已向文物部门公开移交涉案文物逾25000件。这些收缴文物中包括晋 ...
发布时间:2019-07-23文章出处:中国新闻网作者:孙权 7月23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举行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考古工作人员历时一年,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无锡梅里遗址的考古工作,发现大量商周至明清时期的文物遗存,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2019年7月20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上海博物馆、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们已考察了梅里 ...
无锡高新区举行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发布会,公布无锡梅里古镇二期工地考古重大发现:梅里遗址是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 梅里古镇所在的梅村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域。史书上记载“泰伯奔吴”,后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泰伯墓碑记》以及南朝的《后汉书》等,都有泰伯冢在梅里的记载,“梅里”即无锡梅村。
以烧造青瓷闻名于世的耀州窑,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它创烧于唐代,在北宋时达到鼎盛,其产瓷器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之称。至晚清民国,耀州窑还在延续烧造。无论是在釉色、器型上,还是在烧造技术、装饰纹样方面,耀州窑完整地记述了青瓷的历史变迁与传承。由耀州窑博物馆、无锡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范金琢玉——耀州窑历代陶瓷精品展”将于7月26日在无锡博物院西区二楼展厅开幕,“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 ...
山西青铜博物馆将于7月27日正式开馆。山西青铜博物馆共展出文物2200多件,以山西考古出土文物、打击文物犯罪追缴文物以及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为展品主要来源,荟萃晋系青铜文物精华,展示山西青铜的历史和发展脉络。 该馆展陈面积1.1万平方米,基本陈列以“吉金光华”为主题,分“华夏直根”“礼乐春秋”“技艺模范”三部分,展示山西青铜文化在交融共生、礼乐文明、技艺创新等方面的成就与面貌。“华夏直根”,讲述晋文化在 ...
7月23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举行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考古工作人员历时一年,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无锡梅里遗址的考古工作,发现大量商周至明清时期的文物遗存,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无锡梅里遗址局部俯瞰图。 沈生华 摄 2019年7月20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上海博物馆、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们已考察了梅里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局部 ...
图/阿塞拜疆 图片来自网络清源文化遗产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将于2019年6月30日至7月10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清华遗产大会观察团队已经出发奔赴会场。你了解阿塞拜疆所在的外高加索地区么?这里是上帝的后花园,却建在火药桶上。本期通过世界遗产这面镜子,带你了解这一区域。本期作者:胡玥很多人对高加索这个名称最初的印象可能来自地理课本对亚欧分界线的描述——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 ...
7月1日世界遗产大会正式进入会议日程,当天的“非洲优先议程”备受关注,是讨论的热点,对其更广泛背景与内容的介绍,且听吕舟教授的专业解读。本期文末还有一个有趣的看图互动环节,不要错过了~7月1日会程介绍上午会议按照以往惯例,首先由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书记员总结去年大会的核心成果;就世界遗产基金预算计划(议程14)和《操作指南》的修订(议程11A)成立了两个工作组,将在会议期间展开为期3天的讨论;去年工作程序评估 ...
向左滑动可览今日全部列入项目清源文化遗产7月7日共审议11项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有8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项要求重报,1项要求补报。至此为期3天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审议工作全部完成。第43届委员会会议共审议35项申报,其中29项列入《名录》,3项被要求重报,2项被要求补报,1项混合遗产扩展项目获得批准。《名录》上的世界遗产项目总数达到1121项,其中文化遗产869项,自然遗产213项,混合遗产39项。*本期作者:清华国家遗 ...
图/清源第43届遗产大会现场观察团 左起:史晨暄、孙燕、吕舟、魏青、钟乐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闭幕,大会正式进入中国时间!下一届,大家终于可以无时差地和我们一同关注世界遗产大会啦~本期有大会要点回顾加花絮精彩大放送!文末还有“你最爱的大会LOGO”投票不要错过了~本期作者:清华国家遗产中心大会观察团2019年7月10日上午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各项议程均已完成讨论,随着决议采纳,本届大会正式 ...
座谈会现场。供图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应妮)国家文物局13日在京组织召开纪念总书记7·13关于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批示三周年座谈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出席会议并讲话。刘玉珠指出,将科学安排中国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申报次序和申报比例,目前要全力做好2020年申报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的各项准备工作。雒树刚强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关 ...
记者从吉林大学了解到,该校生物考古学国际创新团队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颅骨人工变形最早的实物证据。 这项研究对人类头颅人工变形这一世界性的文化源流研究有着重要影响。初步证据显示,现代人类颅骨变形文化很有可能起源于东亚大陆,然后向西沿着欧亚草原传播到西亚和欧洲,向东经过白令海峡延展到美洲。该研究成果近日在人类学著名期刊《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发表。
辕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辕村南部,芦沟河的东、西两岸。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100米,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遗址内涵是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古代聚落遗址。2006年10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在遗址上进行了小面积的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共发现房址4座、陶窑1座、灰坑39个、沟8条、墓葬3座,出土陶器、石器、 ...
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了解到,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秦兵马俑坑中青铜弩机上的墨书是早期的松烟墨。 据介绍,秦时期的墨书主要发现在竹简和木牍上。但秦时期青铜兵器上的墨书,在考古遗址中并不多见。而秦兵马俑青铜兵器上的墨书,在研究领域中还一直是个空白。此次合作团队采用多光谱和拉曼技术分析青铜弩机上的墨书,获取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弩机照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摄 伴随着陶俑的出土,在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中还发 ...
长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通过近100年数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尤其是上个世纪末以来连续20多年盛况空前的三峡考古,三峡地区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成为我们解读古代长江文明不可或缺的钥匙。三峡地区文物保护的主要工作,始终围绕三峡工程而开展,在抢救文物的同时成功树立了三峡工程的文明形象,是文物保护与国家大型基本建设相互支持、有机结合的典范。 一、从“前三峡”到“后三峡” 围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