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将揭晓,回望良渚考古发现和申遗之路
摘要: 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6月30日至7月10日在西亚的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库举行。澎湃新闻获悉,7月5日-7月7日是大会的“《世界遗产名录》提名”环节,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审议32个缔约国提交的38项提名遗产是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按照会议议程推算,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结果预计在北京时间7月6日揭晓。回望良渚83年考古之路,25年申遗之路,人们翘首期待这只靴子最终落地时刻。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融合古老与现代、融合多元文化 ...
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6月30日至7月10日在西亚的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库举行。澎湃新闻获悉,7月5日-7月7日是大会的“《世界遗产名录》提名”环节,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审议32个缔约国提交的38项提名遗产是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按照会议议程推算,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结果预计在北京时间7月6日揭晓。回望良渚83年考古之路,25年申遗之路,人们翘首期待这只靴子最终落地时刻。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融合古老与现代、融合多元文化的城市(图片来源:清源文化遗产)
本次大会将有38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接受审议,包括30处文化遗产、6处自然遗产、2处混合遗产。目前,世界遗产专业评估机构对这38项申遗项目给出的评估结论认为“推荐列入”的21项,“发还待议”4项,“推迟列入”5项,“不推荐列入”3项(比利时,西班牙的文化项目各1项,意大利法国摩纳哥联合申报的自然遗产项目1项)。此外,“修改重要边界”1项,“扩展项目”4项。其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良渚古城遗址”项目已获得咨询机构ICOMOS“推荐列入”。
世界遗产大会会场巴库会议中心(图片来源:清源文化遗产)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从1936年,考古发掘掀开良渚遗址一角,到1994年首次被国家文物局推荐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回望良渚83年考古之路,25年申遗之路,即将在此刻揭晓最终答案。
良渚古城遗址
1970年代以来,随着江苏、上海和浙江取得的一系列接踵而至的重大考古新发现,良渚文化在生业支撑、物质生活、聚落形态、组织结构、等级分化、精神信仰、礼仪制度和文明化进程等方面的内容,大大丰富,从而使其成为3300—2300BC间中国境内最重要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
良渚古城内的反山王陵区
随着1986年反山遗址的考古发现,良渚和瓶窑一带,更是独领风骚,反山、瑶山、莫角山、塘山、文家山、卞家山等100多处遗址点,如同一颗颗珍珠陆续浮出地面。
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将散落的珍珠串成了项链,一座消逝了4000多年的史前古城初露端倪。随后,古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不断深入,它的空间格局、功能分区以及各类遗存的内涵日渐清晰。
2010年,古城的外城得到初步确认。2015年,发现和确认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
这些考古工作不仅大大提升了人们对良渚古城遗址规模、内涵、布局、过程、价值的整体性认识,使其成为良渚文化中遗址点分布最密集、遗存类型最丰富、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处核心遗址,而且在布局上显露出一个经过精心规划、有着明确功能分区的庞大而完整的、带有早期国家都城性质的空间形态。
良渚考古走过83年历程,历经这数十年抢救性发掘,良渚遗址出土了大量灰黑陶,玉琮、玉璧、玉钺等玉器。复杂的水利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分化的社会阶层等,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目前,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仍在按规划有条不紊地推进。
早在1961年,良渚遗址就被列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良渚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起先后多次被国家文物局推荐列入中国《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2018年1月2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正式启程,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将“良渚古城+瑶山遗址+11条水坝”作为世界遗址申报范围,申遗面积包括遗产区14.3平方公里和缓冲区99.8平方公里。
水坝与古城位置,及古城周边地形等高模拟图
考古发掘和研究已有的成果显示,良渚古城遗址规模宏大、遗存类型复杂、内涵丰富,其遗产的整体价值由城址、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和以良渚玉器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遗存要素共同承载。空间布局上以城址为核心,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分布于城址东北约5公里的瑶山以及城址内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台地,城址北面2公里至西面11公里范围内则分布着外围水利系统。与此同时,城址内外分布着大量各种类型的同期遗存,与城址形成了清晰可辨的“城郊分野”的空间形态。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国外学界过去曾长期认为中国只有大约不到4000年的文明发展史。然而,这些年的良渚考古发现的都城及其水利系统,已实证了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已出现了城市文明形态并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著名考古学教授科林·伦福儒指出,过去远远低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发展程度。良渚文明已经进入国家阶段,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融合古老与现代、融合多元文化的城市(图片来源:清源文化遗产)
本次大会将有38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接受审议,包括30处文化遗产、6处自然遗产、2处混合遗产。目前,世界遗产专业评估机构对这38项申遗项目给出的评估结论认为“推荐列入”的21项,“发还待议”4项,“推迟列入”5项,“不推荐列入”3项(比利时,西班牙的文化项目各1项,意大利法国摩纳哥联合申报的自然遗产项目1项)。此外,“修改重要边界”1项,“扩展项目”4项。其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良渚古城遗址”项目已获得咨询机构ICOMOS“推荐列入”。
世界遗产大会会场巴库会议中心(图片来源:清源文化遗产)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从1936年,考古发掘掀开良渚遗址一角,到1994年首次被国家文物局推荐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回望良渚83年考古之路,25年申遗之路,即将在此刻揭晓最终答案。
良渚古城遗址
1936年11月,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镇一带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
1959年,以良渚遗址为命名地的良渚文化被确认。1970年代以来,随着江苏、上海和浙江取得的一系列接踵而至的重大考古新发现,良渚文化在生业支撑、物质生活、聚落形态、组织结构、等级分化、精神信仰、礼仪制度和文明化进程等方面的内容,大大丰富,从而使其成为3300—2300BC间中国境内最重要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
良渚古城内的反山王陵区
随着1986年反山遗址的考古发现,良渚和瓶窑一带,更是独领风骚,反山、瑶山、莫角山、塘山、文家山、卞家山等100多处遗址点,如同一颗颗珍珠陆续浮出地面。
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将散落的珍珠串成了项链,一座消逝了4000多年的史前古城初露端倪。随后,古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不断深入,它的空间格局、功能分区以及各类遗存的内涵日渐清晰。
2010年,古城的外城得到初步确认。2015年,发现和确认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
这些考古工作不仅大大提升了人们对良渚古城遗址规模、内涵、布局、过程、价值的整体性认识,使其成为良渚文化中遗址点分布最密集、遗存类型最丰富、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处核心遗址,而且在布局上显露出一个经过精心规划、有着明确功能分区的庞大而完整的、带有早期国家都城性质的空间形态。
玉琮(局部纹饰) 浙江省博物馆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反山遗址M12出土
良渚王陵出土的“玉琮王”,重达6.5公斤
镂空神人纹玉冠状器 良渚博物院藏良渚考古走过83年历程,历经这数十年抢救性发掘,良渚遗址出土了大量灰黑陶,玉琮、玉璧、玉钺等玉器。复杂的水利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分化的社会阶层等,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目前,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仍在按规划有条不紊地推进。
早在1961年,良渚遗址就被列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良渚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起先后多次被国家文物局推荐列入中国《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2018年1月2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正式启程,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将“良渚古城+瑶山遗址+11条水坝”作为世界遗址申报范围,申遗面积包括遗产区14.3平方公里和缓冲区99.8平方公里。
水坝与古城位置,及古城周边地形等高模拟图
考古发掘和研究已有的成果显示,良渚古城遗址规模宏大、遗存类型复杂、内涵丰富,其遗产的整体价值由城址、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和以良渚玉器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遗存要素共同承载。空间布局上以城址为核心,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分布于城址东北约5公里的瑶山以及城址内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台地,城址北面2公里至西面11公里范围内则分布着外围水利系统。与此同时,城址内外分布着大量各种类型的同期遗存,与城址形成了清晰可辨的“城郊分野”的空间形态。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国外学界过去曾长期认为中国只有大约不到4000年的文明发展史。然而,这些年的良渚考古发现的都城及其水利系统,已实证了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已出现了城市文明形态并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著名考古学教授科林·伦福儒指出,过去远远低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发展程度。良渚文明已经进入国家阶段,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