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著名敦煌文物保护专家李最雄先生逝世

7月2日,我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甘肃省第八届政协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原参事,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李最雄先生,因病在兰州逝世,享年78岁。李最雄先生是我国第一个文物保护领域的博士、古代壁画和土遗址科技保护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李最雄先生1941年生于兰州,196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1991年获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保存科学博士学位。历任敦煌研究院保护所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兼任兰州大学 ...

• 郴州北湖区石盖塘发现西汉墓葬

铺上墓群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石盖塘镇大溪村铺上组(图一),北距郴州市区约17公里。墓葬分布于大溪村周边低矮山岗的缓坡地带,年代为汉晋时期。2012年11月—2013年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地市相关单位对中国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新粤浙管道)湖南段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发现新粤浙天然气管道线在郴州市境内穿过文物点铺上墓群(图二)。

• 湖南临武县黎家坪发现汉代墓葬

2018年11月,临武县汾市镇黎家坪村村民修建乡道时发现有古墓被盗。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时派人到现场勘察并按照程序上报到湖南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 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后,2019年1月底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黎家坪被盗古墓的抢救性发掘工作。现将发掘的墓葬简要介绍如下。

• 广州一寺庙发现晚唐大规模陶器堆积

考古人员介绍,此次考古最重要的发现是晚唐时期大规模陶器堆积和五代南汉时期大型砖铺地面。晚唐时期陶器堆积为一不规则灰坑状遗迹,坑内集中埋藏大量陶器和釉陶器,总数超过100件,包括坛、罐、碗、执壶等。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批陶器和釉陶器可能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残损,从码头上岸后被发现并挑拣出来堆放于此。遗址附近可能原有运输陶瓷器的码头。

• 大足石刻卧佛正式启动修缮

国家重大文物保护项目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小佛湾造像保护修缮工程29日在大足石刻宝顶山正式启动。   宝顶山卧佛、小佛湾造像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千百年自然营力和人为因素等影响下,石刻造像病害缠身。鉴于此,经前期调研和反复论证,该保护修缮工程被列为川渝石窟保护示范试点项目之一,于2016年5月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项目经费由国家文物局专项补助经费全额补助。

• 守护莫高窟不忘初心 文化弘扬再添新力

为更好地保护莫高窟石窟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6月29日晚,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与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正式宣布合作,共同开启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教育扶贫项目,共同致力莫高窟玻璃屏风保护措施及瓜州广至藏族乡的青年教育资助。双方将以文物保护、文化弘扬与公众教育为切入点,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 广州大佛寺南院建设工地考古获重要发现

 从2018年9月开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广州大佛寺南院工程建设范围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发掘面积600平方米,考古发现唐、五代、宋、明、清时期文化遗存,清理磉墩、灰坑、水井、路面等遗迹,出土了丰富的晚唐、五代及宋代遗物。6月27日,记者来到大佛寺南院区工程考古发掘工地现场,项目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广州大佛寺院内,是广州市“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记者在现场看到,发 ...

• 安菩夫妇墓出土文物特展6月20日开展

    展厅一角 黄超 摄  作为洛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梦回布哈拉——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文物特展”将于20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展。6月18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所有布展工作全部完成,罗马金币、安菩墓志等重点文物将揭开神秘面纱。  洛阳博物馆馆长谢虎军介绍,该展览以安菩夫妇墓出土的罗马金币、墓志、唐三彩等75件(组)精品文物为载体,将从“安菩是谁”“安菩 ...

• 洛阳关林、南阳府衙、赊店古镇等河南10处遗产点列入万里茶道申遗项目

  大河报记者5月26日从文物部门获悉:今年国家文物局将万里茶道申遗项目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标志着万里茶道跨国申遗进入了关键性环节。  其中,我省南阳府衙、赊店古镇、半扎古镇、洛阳关林、潞泽会馆、洛阳山陕会馆、太行陉(河南、山西)、南阳天妃庙、扳倒井驿站、郏县山陕会馆10处列入万里茶道申遗项目清单。  在人们印象中,与茶相关的古老遗存,首推西南边陲茶马古道,内陆省份似乎不沾边。此次10 ...

• 洛河:隋唐大运河的核心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理位置上的两个形态。洛河,在隋唐大运河这条水运大动脉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是这条大动脉的核心,还是隋都洛阳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隋唐时期的御河。  一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中国大运河始创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今扬州与淮安之间开凿的邗沟是中国大运河最早的一段。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杨广 ...

• 汉墓壁画中的二龙穿璧:以生动之“形” 寓升仙之“切”

    新安磁涧西汉墓壁画中的龙和玉璧    洛阳金谷园新莽墓壁画中的二龙穿璧  龙和玉璧是汉墓壁画中常见的物象,它们或独立出现,或互相缠绕共同出现,多具有避除不祥、引魂升仙的功能。  近日,记者在河南古代壁画馆中看到许多有龙和玉璧组合出现的壁画,这样的组合叫做二龙穿璧。二龙穿璧画面中通常有两条龙和一块或几块玉璧,龙和玉璧互相缠绕。  发现于洛阳金谷园新莽墓中的一幅壁画是二龙穿璧画像中最精彩、最典 ...

• 洛阳新增8个中国传统村落

  6月23日,记者从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获悉,在日前公布的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我市有8个村庄入围,分别位于孟津县、新安县和嵩县。    此次仅嵩县就有5村入选  此次公布的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由住建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文物局六部门共同组织评选。在各地初步评选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全国2666个传统村落榜上有名,其中河南省 ...

• 粟特人在洛阳的“唐漂”生活

    三彩鸡  武则天执政时期,以洛阳为“神都”,广修宫苑、凿窟礼佛,对外来文化实行开放包容政策。东都洛阳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万国来使,成为东方世界的中心。以安菩夫妇为代表的粟特人,不远万里来到大唐,过上了有滋有味的“唐漂”生活。  近期将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的“梦回布哈拉——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文物特展”,不仅会展现安菩的传奇人生,也将从侧面表现粟特人在洛阳的生活轨迹。  1 一位来自安国的“ ...

• 跋涉万里 洛阳这批珍贵文物抵达塔什干

    包装三彩人物俑  “梦回布哈拉——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文物特展”即将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展。目前,这批珍贵文物已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这些文物是如何跨越近5000公里抵达塔什干的?洛阳博物馆馆长谢虎军介绍,文物在出境展览过程中要涉及展览申请报批、文物出境鉴定、文物运输包装、文物点交、海关出境查验等环节,这就需要首先做一份文物详细信息表。  针对特展展出的每一件文物,洛阳 ...

• 洛阳探索文旅融合:让文化“活”起来

    洛阳“网红”景区——洛邑古城徐文波摄  古都洛阳已经成了新晋“网红”。  在某视频平台的“打卡”榜上,洛阳高居榜眼。华灯璀璨的应天门、别具一格的九洲池、古今辉映的洛邑古城,这些“网红”地标成了洛阳新的旅游名片。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是洛阳城的生动写照,全市馆藏文物达40余万件。然而,洛阳文化旅游长期面临一个尴尬——“有说头,没看头”。另一方面,洛阳发展全域旅游面临 ...

• 洛阳:让文物走出去讲好洛阳故事

    洛阳博物馆馆长谢虎军(左二)接受乌兹别克斯坦媒体采访(图片由黄超提供)  “这些三彩真漂亮!”6月20日,为期3个月的“梦回布哈拉——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文物特展”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展,吸引了众多乌兹别克斯坦民众前去观展,一名乌兹别克斯坦小女孩望着展柜中的三彩器,惊喜地说。  近年,洛阳博物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积极整合资源,探索出一条文物出境展览之路,让文物走出库房“深闺 ...

• 台北故宫一次展13件汝窑瓷器,院方称要“看好看满”

目前全世界仅存汝窑瓷器不足100件,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收藏21件,而在昨天对外展出的“泥土的坐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陶瓷展”中,台北故宫博物院一次性拿出馆藏13件汝窑瓷器,其中包括“北宋汝窑青瓷水仙盆”等重量级文物。除了大规模地展宋、明、清官窑瓷器瓷器外,展览还呈现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日韩等东亚各国瓷器。澎湃新闻获悉,6月29日,“泥土的坐标—院藏陶瓷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S201陶瓷展厅开幕。汝窑瓷 ...

• 第43届世遗大会今天阿塞拜疆开幕,良渚申遗将最终揭晓

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于2019年6月30日——7月10日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澎湃新闻获悉,本次大会将有38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接受审议,包括30处文化遗产、6处自然遗产、2处混合遗产。今年,中国有两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良渚古城遗址”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备受关注的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已获得咨询机构ICOMOS推荐“列入”,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迈入了世界遗产 ...

• 卢浮宫呈现浪漫主义先驱安托万-让·格罗的画作

6月27日至9月30日,法国卢浮宫举办浪漫主义先驱安托万-让·格罗绘画作品展。展览将展出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40余幅,汇聚了大量从卢浮宫绘画部还有德拉克洛瓦博物馆借出的作品。展览回溯了艺术家整个艺术生涯,从他早期接受培训到艺术风格的成熟时期,并为大众展现他鲜为人知的绘画技巧。安托万-让·格罗, 亚历山大和比塞弗勒斯(Alexandre et Bucéphale )© RMN-GP (musée du Louvre) / Michel Urtado据卢浮宫公开的资料, ...

• 故宫研究院长沙简牍研究中心揭牌

 6月25日,为进一步夯实长沙简牍博物馆作为简牍专题文物保护、研究、展览、学术交流中心的地位,强化外向功能,搭建简牍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长沙简牍博物馆联合故宫研究院、西泠印社、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召开“长沙简牍博物馆最新合作成果新闻发布会”。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山,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所长王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荣强等领导和专家以及故 ...

• 四川成都正府街发现明代郡王府遗迹及唐宋时期大型建筑基址

 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对成都青羊区正府街遗址近一年的发掘,考古人员不仅发现了明代郡王庆符王府相关建筑遗迹,出土了大量琉璃龙纹瓦当、琉璃凤纹滴水等建筑构件,还发现一组从晚唐五代沿用至南宋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出土的器物 严易梦 摄  正府街遗址现场负责人唐彬介绍,其中发掘出的明代建筑遗迹主要分布于发掘区北部及南部,该建筑群至少存在东、西两组院落,且布局规整,皆为正南北向。正府街遗址发掘现场 ...

• 遍布“三国迷”的日本,借展魏蜀吴考古文物呈现“三国志”

和中国一样,“三国迷”遍布日本,甚至可以说,不少日本人对于三国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中国人。距今约1800年的东汉末年,汉王朝衰微,天下分为魏、蜀、吴三国,众多文臣武将轮番登场,浪花淘尽英雄。此后,历史带上了传说的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澎湃新闻获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将于7月9日举办展览“三国志”。此展是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0周年的特别展,通过汉朝到三国时代的文物及最新研究成果,以曹操、刘备、孙权等三国 ...

• 河南发现国内最早北斗九星天文遗迹,距今5000多年

近日(6月20日),河南郑州青台遗址发掘出“北斗九星”遗迹,专家确认为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这也是目前国内考古发掘出的最早的北斗九星遗迹。本文图均为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这处遗迹位于河南郑州青台遗址发掘现场。遗迹中,7个大小不一的罐子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另外还有两个罐子分别放置在两侧。据专家介绍,这样的排列形状,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种形式高度契合。河南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顾万发:很 ...

• 新时代 新模式——记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创发展交流会

5月27日,香港设计商会主席、香港博物馆专家顾问(设计)叶智荣先生、西华大学品牌研究院院长刘晓彬及四川大学商学院创业创新促进会会长刘波一行到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参观交流。博物馆文创与营销部副主任黄华、产品策划设计负责人邱扬、版权管理与运营负责人刘芳及成都金沙东君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员接待并就金沙文创发展展开交流。

• 重庆大足石刻卧佛将正式启动修缮

记者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国家文物局川渝石窟重大示范项目试点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和小佛湾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将于6月底正式启动。大足石刻释迦涅槃圣迹图为宝顶山第11龛,俗称卧佛。佛像慧眼微闭,神态安详,右侧而卧,下半身隐入崖际,右肩陷于地下,佛半身卧长3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身卧佛造像,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科学、宗教价值。由于卧佛暴露在露天环境中,在千百年自然营力和人为因素等影响下,石刻造像发育了 ...

• 苏博展董其昌与晚明各流派,龚贤查士标都是其追随者

自从去年12月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之后,董其昌在中国书画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得到了全方位的重识与解读。到底董其昌的影响有多大?苏州博物馆依托馆藏对董其昌所处时代及明末清初画坛各流派做了一次梳理。6月25日,“集其大成:苏博藏董其昌及晚明各流派绘画特展”在苏州博物馆二楼吴门书画展厅开幕。“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从苏州博物馆获悉,此次展览特别遴选馆藏董其昌师友圈与 ...

• 虎门销烟180周年,禁烟之路起始地苏州推林则徐与苏州特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虎门销烟180周年。今天(6月26日)是第32个国际禁毒日。澎湃新闻获悉,为了纪念虎门销烟180周年、缅怀林则徐对苏州的恩德、铭记林则徐禁毒之路始于苏州的历史渊源,“家国英雄路姑苏启宏图——民族英雄林则徐与苏州”特展今天在苏州博物馆开幕,将展出100多件林则徐与苏州渊源的展品,以及65件复刻的林则徐遗址遗迹的碑文丛帖及书法作品。180年前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统治的后期,距离康乾 ...

• 商代史父丁卣等一万余件追缴文物被移交山西文物部门

澎湃新闻获悉,6月25日,山西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追缴文物第二次移交仪式在山西博物院举行,山西公安机关向文物部门移交文物1278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5件、二级文物114件、三级文物420件。 包括追缴回的国家一级文物,春秋时期的瓦楞纹铜簋 、西周的伐簋、商代史父丁卣等青铜重器。此次移交是在山西省公安厅4月9日向山西省文物局移交12633件文物的77天后,又一次重大移交行动。据悉,山西公安机关通过两次正式移交文物中的精品 ...

• 湖南保靖县龙溪小学改扩建工程考古发掘情况介绍

  一、前言  保靖县龙溪小学改扩建工程位于保靖县城东北6公里的迁陵镇四方城村,项目用地整体位于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方城遗址保护范围内,其中原学校用地位于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增用地位于一般保护区内。(图一)图一 保靖县龙溪小学改扩建工程涉及的王堡墓群位置示意图    二、四方城遗址  四方城遗址位于保靖县迁陵镇,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遗址保护的历史沿革  (1)1979年,四方 ...

• 专家确认郑州青台遗址“北斗九星”为5000多年前天文遗迹

  郑州青台遗址发掘出的“北斗九星”,20日被专家确认为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将中国“观象授时”的历史提前了近千年。郑州青台遗址出土的器物(资料图片)。 图片来自郑州市文物局  20日,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青台遗址天文遗迹专家鉴定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30多位天文学家、天文史学家和考古学家 ...

• 山西朔州发现一处元代壁画墓

 2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发布消息,该所近期在朔州市朔城区官地村发现一座元代壁画墓,考古人员正在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  今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朔州市朔城区文物旅游局,对朔城区沙塄河乡官地村被盗古墓葬进行抢救发掘,清理元代砖室壁画墓一座。  该墓的墓葬型式为凸字形土圹砖室墓,墓室是仿木结构形制,雕绘出梁、枋、斗栱、椽、檐、门 ...

• 德籍“上海市荣誉市民”45件中国古艺毯入藏上博

今天,上海博物馆举办“马丁·波斯特博士捐赠中国古代艺毯”仪式。这批中国古代艺毯共45件,由已故的德国收藏家马丁·波斯特博士的家属卡特里娜·波斯特女士等通过中国驻德大使馆文化处向上海博物馆无偿捐赠。在捐赠仪式现场,上海博物馆向嘉宾和媒体展示了其中12件精美的古地毯实物。捐赠仪式现场(王溶江供图)20世纪米白地对龙对凤纹毯德籍“上海市荣誉市民”45件中国古艺毯捐上博马丁·波斯特( Martin Posth,1944-2017)出生 ...

• 天津蓟州塘坊遗址考古发现夏商等不同时期遗存50余处

近日,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蓟州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塘坊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夏商、东汉和明清等不同时期遗迹50余处,出土了各个时期不同质地文物及标本数百件。目前,发掘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塘坊遗址位于蓟州区渔阳镇塘坊村东南的一块空地上,遗址近山傍水,北依燕山余脉,南邻州河(蓟运河),主体分布在州河北岸的一个小台地上,整体西高东低,东侧被取土破坏。

• 纸上博物馆:17世纪艺术赞助人卡西亚诺的好奇之眼

在摄影发明之前,自然世界的绘画是对古物和自然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记录之一。意大利艺术赞助人卡西亚诺·达尔·波佐(Cassiano dal Pozzo, 1588 - 1657)对记录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渴望驱使他建立了自己的“纸上博物馆”,收藏了大约一万幅素描、水彩画和版画。这些绘画涵盖了古物、建筑、动物学、植物学和地质学、社会习俗和仪式、服装、肖像、地形和军事地图。“纸上博物馆”于1762年被乔治三世收购,现在是英国皇家收藏的一部 ...

• “甩卖”明清瓷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否认缺钱,称是完善收藏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300件以明清瓷器为主的中国艺术品,将于9月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上拍卖,并于近日在亚洲巡展。针对有消息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出货”是因为资金不足,解决财政燃眉之急,通过剔除库藏普品回笼资金,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兼中国艺术总策展人汪涛博士今天在邮件接受“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认为博物馆因为缺钱才处理藏品的看法有偏差,美国的许多顶级博物馆在购藏新 ...

• “大运河文物展”中的动物们:着急的青铜龙,未知犬豹的金兽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从扬州博物馆获悉,“水蕴华章——大运河文物精品展”因展览调整需要,南京博物院藏西汉金兽、东汉铜牛灯、唐三彩双鱼瓶,淮安市楚州博物馆藏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将在6月24日撤下,同时将有新的替换藏品展出。事实上,开展一个多月以来,展览中看点颇多。其中,以动物为线索,则呈现了此次展览藏品的丰富性与趣味感。比如,战国青铜龙首鼎是龙首鼎还是兔首鼎?西汉金兽是虎还是豹?一件 ...

• 苏州博物馆讲述“大邦之梦”,呈现三百多吴楚玉器与青瓷

6月18日,“大邦之梦——吴越楚玉器·青瓷特展”在苏州博物馆展出。与2017年“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展更多地讲述吴越楚的差异与对抗相比,此次展览则侧重从玉器、原始青瓷出发讲述吴越楚文化的融合。由此,勾勒出吴越楚在军事上的对抗和文化上的相交与融合。展览现场展览中的龙形玉器“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在现场获悉,此次展览展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楚玉器和原始瓷精品三百余件(套),其中玉器 ...

• 八达岭长城首次发现炕灶遗址:出土石雷、石炮弹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延庆区获悉,近日,在八达岭段长城65号楼抢险工程中发现一套炕灶遗址。据悉,炕灶出现在敌楼中这一情况,在延庆长城抢险修缮历年来的工作中尚属首次发现。炕灶遗址尺寸接近现代单人床在日前开工的长城65号楼抢险工程的清理过程中,在施工现场出土了石雷7枚,石炮弹1枚,铁瓦刀1件,同时还在敌楼内清理出建筑遗址1处,遗址整体呈长方形,通长约1.8米,宽约1.3米,高约0.4米,内部有纵横向隔梁,其间有浮土堆积,遗 ...

• 天津再次考古发掘出夏商时期遗存 另发掘出明清时期平民墓葬30余座

近日,天津市蓟州区塘坊遗址考古发掘获得重要发现。塘坊遗址夏商时期遗存是本次考古的重要发现。在塘坊遗址发掘中,最下层文化堆积普遍为夏商时期遗存,遗存堆积厚度约20-40厘米不等,并有该时期灰坑等遗迹发现,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陶器残片,陶器以生活器皿中的炊器和盛器为主,主要器物类型有鬲、甗、盆、罐等,陶质以夹砂红陶为主,纹饰见有绳纹、附加堆纹、弦断绳纹等。本次考古发掘,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蓟州区文物保护 ...

• 郑州博物馆一、二级珍贵文物高精度数据采集工作近日启动

日前,作为郑州市文化遗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重要内容的郑州博物馆一、二级珍贵文物高精度数据采集工作正式开始,将对馆藏一级文物进行高精度三维测绘,对二级文物进行360°环物拍摄,以采集全面、精密的文物数据信息。

• “丝路追梦——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骑驼胡人小憩俑”开展

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院承办的“丝路追梦——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骑驼胡人小憩俑”,于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28周年之际,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厅面向公众开放。  公元前138年,张骞从长安出发,凿空西域,自此中华文明开始了长达千年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往来于丝路的人们通过远征追逐梦想,而有着“旱地之龙”“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在古代交通工具匮乏的岁月里,成 ...

• 大麻吸食行为的起源:来自2500年前帕米尔高原上的化学证据

作为“五谷”之一,大麻具有多元化的用途,不仅能够用于食用、榨油、制作绳索、衣物和造纸等;在中原之外,还有一部分大麻品种的叶片、花和苞片中四氢大麻酚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具有致幻、麻醉等强大的精神作用,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以及医疗等活动中。目前已有大量工作从孢粉、果实、纤维、印痕以及历史文献等方面研究大麻植物的早期利用,但难以准确揭示其在精神领域的使用情况。近期,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 ...

• 西夏博物馆开馆——揭开西夏历史神秘面纱

儒学场景再现、西夏语音解读、榆林窟复原、全国唯一的西夏窑址展示、动静结合的西夏帝陵遗址呈现……规划建设3年的西夏博物馆新馆6月12日正式开馆,13日将面向公众开放。西夏博物馆位于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国第一座以西夏陵园为背景,全面介绍西夏历史文化及西夏陵传承保护历程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000㎡,展览面积5400平米,公共服务区、文物库房及技术办公区共3600平米。西夏博物馆基本陈列由西夏史、西夏文 ...

• 大爱无疆 善心念敦煌

6月15日,夏秀玲女士携自己的孩子左纯溪、左浩骅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款人民币壹佰万元,成立“敦煌·莫高未来专项基金”。 “敦煌·莫高未来专项基金”由夏秀玲女士与甘肃莫高重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甘肃莫高重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捐款伍拾万元,专项基金未来用于敦煌文化在靑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弘扬。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马世林、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部长李 ...

• 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党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6月12日,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党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职工代表,共20人参加会议。会议学习了5月31日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会议精神,6月3日省委书记林铎和中央主题教育第五指导组副组长符太增在全省“不忘初心 ...

• 长江中游,考古“挖”出一座“新”城

从古埃及的孟菲斯到玛雅的奇琴伊察,从罗马帝国的传奇庞贝到东方传说楼兰……在人类文明历史上,曾经有多少盛极一时的古城悄然佚失,他们是被泥土尘沙掩埋的过往,是被岁月风霜剥蚀的文明。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今天人类进步的一块块厚重基石。    考古让这些失落的基石重现辉煌面目。在长江中游地区长湖北岸、汉水西侧,年轻的考古工作者“挖”出一座“新”城——城河古城。这是一座被历史遗落5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古城。这一发现被列 ...

• 湖北荆门挖出5000年前城河遗址 还原史前人类社会

从古埃及的孟菲斯到玛雅的奇琴伊察,从罗马帝国的传奇庞贝到东方传说楼兰……在人类文明历史上,曾经有多少盛极一时的古城悄然佚失,他们是被泥土尘沙掩埋的过往,是被岁月风霜剥蚀的文明。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今天人类进步的一块块厚重基石。考古让这些失落的基石重现辉煌面目。在长江中游地区长湖北岸、汉水西侧,年轻的考古工作者“挖”出一座“新”城——城河古城。这是一座被历史遗落5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古城。这一发现被列入 ...

• 考古人员首次明确发现商代铸铜工匠家族墓地

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商代青铜器,因造型优美、纹饰华丽而饱受赞誉。然而,对这些精美艺术品的创造者和制作流程,人们却所知甚少。在河南安阳的洹北商城,随着一处铸铜工匠家族墓地的发现,诸多谜团有望一一揭晓。

•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庐江段“挖”出西周年代遗址

2019年6月10日,安徽省合肥市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柯坦镇杨墩台型聚落遗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专家考证该遗址年代为西周时期,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

• 山西朔州官地发现元代壁画墓

2019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朔州市朔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对朔城区沙楞河乡官地村被盗古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清理了一座元代壁画墓。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