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震惊世界的发现——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化石

 2008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的丹尼索瓦洞穴发现了丹尼索瓦人(Denisova Hominin)化石。这一发现,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演化和古人类学领域最重要的科学成果。根据全基因组测序,丹尼索瓦人生活在更新世晚期的亚洲,既不是现代人,也不属于尼安德特人,而是一种前所未知的古代人属,与尼安德特人是“姐妹”族群。现有的研究表明:丹尼索瓦人基因组中有一部分与亚洲、澳大利亚和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亚土著居民相似。可以这 ...

• 重庆涪陵将多措并举推进白鹤梁题刻申遗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蔡其帜6日在谈及该区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情况时透露,涪陵区将通过加大保护利用力度、加强学术交流、打造文艺产品等方式,加大申遗工作力度,提升白鹤梁题刻文化影响力。 白鹤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城北的长江之中,是一道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的天然石梁。白鹤梁题刻始刻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前,梁上现存的165段题刻生动反映了当地气候、人文、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具有科 ...

• 湖北荆州出土珍贵西汉简牍和战国楚简极具学术价值

记者6日从中国国家文物局获悉,作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湖北省荆州地区近来出土一批西汉简牍和战国楚简,前者总数量4546枚,保存好、种类丰富、价值重大,是历年来湖北省荆州地区单座墓葬出土简牍数量最多的一次。

• 荆州启动熊家冢祔冢殉葬墓考古发掘工作

  5月8日,荆州市启动熊家冢祔冢殉葬墓考古发掘工作。荆州博物馆考古队将对熊家冢祔冢的10座殉葬墓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  荆州熊家冢墓地是一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核心区面积约15万平方米,由主冢、祔冢墓、车马坑、殉葬墓、祭祀坑等部分组成。主冢居中,东北为祔冢墓。主冢南侧有92座殉葬墓,祔冢墓以北勘探出35座殉葬墓。主冢和祔冢墓西边为车马坑,由1座大车马坑和39座小车马坑组成,另有祭祀坑250余座。 ...

• 史前“城市群”:长江文明的曙光

“历史已逝,考古学使它复活。”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说。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国内外疑古思潮的影响和冲击,曾经作为常识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似乎变得底气不足,古史传说时期的文明存在屡遭质疑。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日益丰富的考古发现,不仅揭华夏大地上一个个史前文明中心的存在,而且描绘出一幅“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起源图景。长江流域密布的史前文化遗址不断被点亮,在这“满天星斗”的文明图景中,绘出一条璀璨的“河带”“星系”。

• 昭明太子陵今何在?南京狮子冲南朝大墓考古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作为曾经的都城,南京曾有过丰富的六朝文化的创造。南朝梁武帝的太子萧统以主持编成《文选》而名垂青史。他的陵墓究竟在何处,成为千古之谜。2013 年的一次考古发掘,可能揭开了这一谜底。永宁陵?长宁陵? 南京东北郊栖霞区狮子冲附近的农田里,坐落着一对体型巨大的南朝石兽。这两座石兽造型古朴、体态矫健,东西相对、两两相望。与周边萧梁王侯墓前以狮为基本造型的辟邪不同,这对

• 塞尔维亚合作者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并赴世界遗产地调研

塞尔维亚合作者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并赴世界遗产地调研2019年4月10日至20日,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佐兰·瓦帕先生、斯拉维查·武约维奇博士、拉斯特科·弗拉耶克维奇先生,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省自然保护研究院亚德兰卡·德丽奇博士一行4人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并赴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等世界遗产地开展调研,学习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申报、保护、管理经验。中国文化遗

• 西吴壁冶铜遗址发掘记

3300多年前一个落日西沉的傍晚,中条山脚下的西吴壁,已经燃烧了300多年的炼铜炉火熄灭了。此后数百年间整个晋南大地谜一样地变得人烟稀少,一派萧条。再后来这里又几经先民驻足、兴废交替,西吴壁遗址一次又一次地被岁月掩埋在大地之下。

• 【考古前沿】安徽合肥长丰县再次发现十座古墓

继4月12日发现两口保存完整的青砖古墓后,5月6日,该处又初步勘探发现十座古墓。据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介绍,该处墓葬极有可能是距今千年的宋代古墓。4月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张义中主任一行赴下塘镇现场勘探古墓。经过对古墓形制、棺椁考证及土层检验,初步确定在施工现场22米宽,400米长范围内存在小规模古墓群可能性极大。为保护文物安全,经省考古研究所、县交通运输局及下塘镇相关单位研究决定,对现场划定了

• 装满2000多年前"战国美酒" 眉县出土文物青铜扁壶"回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向眉县博物馆移交了青铜扁壶。西部网讯 今天(5月7日)上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向眉县博物馆移交了两件青铜鼎、一件青铜扁壶和一组青铜敦等战国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2009年出土的青铜扁壶因为装满"战国美酒",曾经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2009年9月30日,眉县金渠镇教坊村村民发现了青铜扁壶。据了解,2009年9月30日,眉县金渠镇教坊村一组的村民叫来扶风县上宋乡牛蹄村的薛红旗用挖掘机在土崖上挖土垫地基。当 ...

• 世界文化遗产西藏布达拉宫进行火灾扑救实战演练

5月7日,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在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进行了一场文物古建筑火灾扑救实战演练。中新社记者 张伟 摄图为消防救援指战员针对现场情况进行部署。中新社记者 张伟 摄图为布达拉宫消防车道狭窄,面临较大的消防压力。中新社记者 贡桑拉姆 摄5月7日,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在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进行了一场文物古建筑火灾扑救实战演练。中新社记者 张伟 摄5月7日,消防人员在演练 ...

• “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西安入选2项,发现关中地区十六国时期目前最大墓葬

△会议现场图5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公布了4项重要考古成果。其中陕西西安南郊焦村墓地、长安区北里王汉代积沙墓两个项目入选。此次公布的考古成果均发现自各地基本建设考古项目。陕西西安长安区北里王汉代积沙墓,造型别致,做工精美,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早期砖室墓的特点,墓葬时代、墓主信息明确,为研究西汉晚期高等级墓葬的葬制葬俗提供了重要材料。陕西西安南郊焦村墓地

• 西安再现西汉晚期重要墓葬 宜春侯积沙墓现身

  陕西西安再现西汉晚期重要墓葬,尽管以积沙墓这种高等级防盗形式出现,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宜春侯墓仍然曾遭多次盗掘。一号墓。图片来自: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国家文物局6日在北京举办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主任朱连华汇报了这座汉代积沙墓的发掘情况。一号墓砖椁。图片来自: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他介绍,2018年4月,小区管道工程施工发现两座大型汉墓,随后进行了抢 ...

• 新确认一类长沙窑高温釉上彩绘瓷

  长沙窑彩瓷品种丰富,青釉露底褐彩瓷是其中最常见的一个种类。这类露底褐彩瓷的器心与外底多呈四边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圆形,其上常常叠置一满釉瓷器(图一),然后再入匣烧制,所以窑址内此类残器的器心大多有一圈粘疤痕迹(图二),这种装烧方法见于隋唐时期的岳州窑。器心露底处多用褐彩绘画或书写文字,褐彩一般是较纯的氧化铁矿物颜料配置而成,不见有用绿彩的,器形以碟碗为主。这类彩瓷大部分着有化妆土,也有不着化妆土 ...

• 剑川海门口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取得多方面成果

海门口遗址位于大理州剑川县甸南镇海虹村及天马村北,剑湖南3公里,黑惠江自北而南从中穿过。2018年10月至1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对海门口遗址进行了第六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90平方米。发现了丰富的遗迹,有灰坑123个,房址28座,墓葬4座,沟渠20条,烧土堆3个,疑似窑1座,井1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木器、铜器、动植物遗存等遗物。同时为配合海门口遗址发掘,了解其周边早

• 国家文物局公布《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

5月8日,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闭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公布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的《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关强指出,构建数字时代文物事业创新性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必须要构建文物事业开放式发展格局,进一步促进文物“活起来”,打通文物行业联通社会的道路,引导社会各种要素、多方力量的有序参与。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序开放文物资源信息,合理开展 ...

• 中尼签署政府间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

近日,在国家主席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的共同见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政府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在京签署,成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化遗产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中尼两国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缔约国,两国政府在此框架下签署协定,将有效阻止两国文物非法流入对方国家及其他国家,反

• 苏博下半年将迎来画屏、潘氏收藏等展览,西馆2021年开放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昨天从苏州博物馆的媒体会上获悉,苏博将于下半年举办“大邦之梦——吴越楚玉器·青瓷特展 ”、“画屏:传统与未来”和“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等展览,其中,苏州博物馆副馆长茅艳重点介绍了大邦之梦、画屏和须静观止三个展览的主要内容。画屏:传统与未来苏博西馆规划图推介会上,苏州博物馆还公布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情况,党总支书记、副馆长钱兆悦表示,作为苏博的分 ...

• 8省区联合申遗 万里茶道中国段49处遗产点大全

  更多世界遗产资讯,请关注微博@爱世界遗产  3月11日,国家文物局发函至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江西省文物局、湖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公室等单位,通知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要求做好如下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研究,充分挖掘遗产突出普遍价值,深化比较分析

• 云冈石窟大佛脚下新发现侏罗纪古地震遗迹

2018年12月25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苏德辰研究员和孙爱萍等人在云冈石窟发现了侏罗纪古地震遗迹。本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1.6至1.8亿年间的侏罗纪,填补了该时期华北古地震记录的空白。在大同云冈石窟发現的因古地震导致的液化砂岩岩柱是国内最早发现的、产出最集中、规模最大的新发现。

• “考古中国”进展公布:荆州楚简或可证“周公辅政”

5月6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公布了湖北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湖北荆州胡家草场墓地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其中,湖北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三二四号墓出土战国楚简324枚,载有东周时期12位楚王谥号和部分楚国高级军事职官名称,以及周武王、周公旦相关事迹,部分内容不见于典籍,为佐证西周初年重大史实,研究楚国历史和政治军事思想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湖北荆州胡家草场墓地十二号墓出土简牍为历 ...

• 考古探秘 | 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葬的“劫后余留”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劫后余留”的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葬发掘纪实今年3月,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酒务头商代墓地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评委点评称,该墓地应为晚商高等级方国贵族墓地,它的发现与发掘是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不仅为“匿”族青铜器找到了归属,也填补了晋南地区晚商遗存的空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对它的发掘却始于几场近乎毁

• 16万年前人类已登上青藏高原

 “古人类的一支——夏河丹尼索瓦人16万年前已登上青藏高原,并成功在那里生活。”中科院院士陈发虎团队对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中发现的一枚长约12厘米的丹尼索瓦人右下颌骨化石进行研究后发现。2日凌晨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该成果,将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的时间从4万年前推至16万年前。用数字化方法去除表面附着的碳酸盐后虚拟重建的下颌骨图片。图片来自:让-雅克·胡布林  2010年,陈发虎团队开始对这枚人类右下颌骨化石展开研 ...

• 5·18国际博物馆日,在湘博主会场夜探“马王堆”

博物馆日宣传片(02:21)5月5日,国家文物局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中国主会场为湖南省博物馆,湖南也是中国较早出现博物馆的地区之一。“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湖南省博物馆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博物馆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曾经是静态的博物馆正在重新改造自己以更具互动性、更关注观众、以社区为导向、灵活、适应性强和 ...

• 埃及发掘出一处古王国时期墓地,墓主人石灰石雕像现身

埃及一支考古队在吉萨高地大金字塔附近发掘出一处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墓地,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一座第五王朝时期的家族墓葬。考古队在墓室中发现了壁画遗存等多件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座墓主人的石灰石雕像。此外,发掘出的古埃及后期的木质棺椁和一些丧葬用木质及石质面具,很多还保存有颜色。当地时间5月4日,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斯塔法·瓦齐里在一份声明中说,埃及一支考古队在吉萨高地大金字塔附近发掘出一处埃及古 ...

• 山西盂县发现元代纪年墓 ——确认首例元代墓地明堂

墓地俯视2018年8~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阳泉市文物局、盂县文物管理所对盂县牛村镇后元吉被破坏的两座砖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位于盂县牛村镇后元吉村西北200米处,西南距盂县县城约8公里,东南距牛村镇约3.5公里。本次清理的两座墓葬南北错列而置,中间还有一座明堂,墓葬分别编号为M1、M2。M2位于M1东南侧,为仿木构八边形单室砖墓,坐北朝南,墓向198°,由墓道、甬

• 山东定陶何楼遗址发现新石器及汉代金元遗存

何楼遗址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何楼村南500米,西距人民路约900米,南距定陶区约6公里,北距菏泽市约20公里。1987年菏泽地区文管会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何楼遗址,遗址现有面积约3600平方米。2018年4月,首都师范大学考古专业对遗址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文物勘探,发现了一些夯土遗迹和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片。为了全面深入了解遗址的文化面貌,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

• 陕西秦咸阳城府库建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发现府库的不同房间内曾存放纺织品和铜钟、石磬等国家礼乐器组合

陕西秦咸阳城府库建筑遗址(编号ⅡB2JZ2)位于渭河以北的宫区西部,2016年6月开始进行主动考古发掘,三年间共计揭露面积4400余平方米。该组建筑本体平面呈曲尺形,方向80°。东西长105.8米,南北宽20.3米。四面垣墙宽2.4米,复原高度约4.9米。内部夯土隔墙宽3.3米,三层夹筑,将建筑分为5个房间。北部房间由西至东依次编号为F1~F4,均为

• 考古证实:青藏高原人类最早活动时间推前12万年

  我国科学家联合多名境内外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在海拔3280米的青藏高原东北部甘肃省夏河县白石崖溶洞,发现的一件人类下颌骨化石经鉴定为丹尼索瓦人。这一研究成果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最早活动时间,由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16万年,整整向前推进了12万年。  张东菊(探方右上)带领团队于2018年在白石崖溶洞发掘。张东菊供图  一枚长约12厘米人类下颌骨化石,一组丹尼索瓦人古蛋白信

• 文物里的千里大运河:扬州博物馆展示“水蕴华章”

扬州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发端,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时以扬州为中心大规模开凿京杭大运河,明清以来,扬州在运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见证了大运河2500多年的历史。5月2日,“水蕴华章——大运河文物精品展”扬州博物馆开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扬州博物馆获悉,此次展览精选了来自6省19市23家文博单位精品文物300余件。展品时代跨度大、品类多、规格高,从吴国青铜器到西汉的金银器和玉器,从唐代的三彩和长 ...

• 花开时节动京城:菏泽牡丹惊艳故宫

4月30日,由故宫博物院、菏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色天香——紫禁城里赏牡丹”故宫菏泽牡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慈宁宫花园举行。“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om)从现场获悉,此次展览精选了菏泽具有代表性的优质牡丹70种,在故宫博物院慈宁宫区域、长信门广场、慈宁宫花园再现了京城春季牡丹盛开的美景。展览现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又名木芍药、百两金、富贵花等,枝繁叶茂,富丽端妍,是中 ...

• 汉服乾隆“是一是二”,故宫特展推乾隆朝君臣书画

清人入关后取缔汉服衣冠,并强令汉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从者斩”,然而,到乾隆朝,乾隆对于汉家衣冠的热衷却有增无减。昨天起正式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的“几暇怡情——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即可看到不少乾隆命令宫廷画家所绘身着汉家衣冠的乾隆。澎湃新闻昨天从故宫获悉,此次展览遴选院藏乾隆朝君臣书画100余件,有90%保留着清宫文物原貌,又有一半以上是首次面世。整个展览分为四个单元:乾隆宸翰、宗室书画、 ...

• 揭开“空白期”瓷器面纱,上博将呈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

澎湃新闻从上海博物馆获悉,一场聚焦于“空白期”的瓷器大展——“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将于5月28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过去几百年间,一度没有任何人知道15世纪中期景德镇官窑瓷业的生产状况,于是,中外陶瓷研究者将15世纪中期即正统(1436-1449)、景泰(1450-1456)、天顺(1457-1464)三朝冠以了“空白期”、“黑暗时代”或“Ming Gap”等称呼,而“空白期”瓷器也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热点此次展览由上海博 ...

• 五千年前的玉石器制作中心是怎样的?河南黄山遗址有新发现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南阳市独山东北约3公里的黄山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玉石器制作中心聚落和疑似屈家岭文化氏族首领的高等级墓葬。专家认为大型玉石器制作中心的发现填补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作坊遗存的空白。29日,近20位考古学家齐聚南阳黄山遗址进行考察和研讨。左手执弓、右手持玉钺,手边堆放骨质箭镞,脚上铺着18块猪下颌骨……5000年前的他拥有怎样的权力、武力和财富?其身份引起专家学者各种猜想。黄山遗址新出土 ...

• 我国学者发现向早期现代人连续演化的更新世中期人类头骨化石

 距今30-13万年的中更新世晚期是东亚古人类演化的重要时间段。直立人消失与古老型智人繁盛、演化多样性与不同古人类成员出现以及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等一系列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由于以往发现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大多破碎、或年代存在不确定因素,古人类学界对这一时期东亚古人类演化的许多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年代可靠、保存状态良好的人类化石对于研究和论证这一时期人类演化过程尤为重要。近日,《美国 ...

• “国际古迹遗址日”探秘之旅 ——走进涪陵区龟陵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文化遗产蕴藏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让公众走进考古现场,近距离感受文化遗产魅力,主动认识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营造“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氛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一直在努力。  2019年4月20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且漫(重庆)实业组织开展了“国际古迹遗址日”探秘之旅—走进涪陵区龟陵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公众考古活动,60余名社会各行各业关心、关注、支持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 ...

• 河南南阳发现5000年前玉石器制作中心聚落和疑似氏族首领墓葬

  左手执弓、右手持玉钺,手边堆放骨质箭镞,脚上铺着18块猪下颌骨……5000年前的他拥有怎样的权力、武力和财富?其身份引起专家学者各种猜想。黄山遗址新出土的玉镯坯料(4月29日摄)。袁月明 摄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南阳市独山东北约3公里的黄山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玉石器制作中心聚落和疑似屈家岭文化氏族首领的高等级墓葬。29日,近20位考古学家前来考察和研讨。4月29日,考古学家研究讨论黄山遗址新出土的玉钺。袁月 ...

• “自然的力量”:洛杉矶收藏的古代玛雅文物来到了湖北

玛雅文明是美洲一支重要的古代文明,它在天文历法、数学、农业、神话等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在玛雅文明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那神秘而古老文明的“玛雅预言”。4月26日,由湖北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自然的力量: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在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展。通过此展览,相信可以让大家去深入了解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文明。展厅里的玉米女神像此次展览展示 ...

• 乡村景观辩论赛精彩辩词欣赏

精彩辩词欣赏·中学组B:对乡村景观的旅游开发,更应该以文化与遗产价值阐释为主导,还是休闲娱乐体验为主导 正方一辩: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对于乡村景观的旅游开发,应以文化与遗产的价值阐释为主导。开宗明义,定义先行。乡村景观,即我们在乡村中看到或感受到的景观,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对文化与遗产的价值阐释,即是对通过有地域特色性的文化遗产的介绍与阐释,使人们明白其中所蕴含的价值。比如修建

• 乡村景观与可持续发展:2019国际古迹遗址日

今天我们庆祝以“乡村景观”为主题的2019年国际古迹遗址日。通过这一主题,我们强调对这种来自于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长期、和谐互动而形成的遗产的保护价值。对这些景观的保护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乡村景观是生态与文化的混合体——通过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以及人类栖息地,可持续地利用土地进行生产。这些是最常见的活态文化景观类型,自1992年以来一直是世界遗产类别。迄今为止,《世界遗产名录》中的105处项目被归类 ...

•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 聚焦乡村景观遗产 学子小雁塔下“辩经”

1982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提出设立国际古迹遗址日,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举办全球性的庆祝活动,这一建议于次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上得到批准。由此,每一年的4月18日, ICOMOS国际科学委员都会提议不同的主题,并组织多样的庆祝活动,推广宣传文化遗产,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多样性以及文化遗产与生活相关性的了解。2019年,ICOMOS提出“乡村景观”这一遗产日活动主题,与2019年10月,ICOMOS即将在摩洛哥举办的 ...

•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守护文化遗产捐款仪式在敦煌举行

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声良代表敦煌研究院向访问团颁发捐赠证书4月27日,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业务营销资深总监夏生龙一行到访莫高窟,与敦煌研究院就敦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向敦煌研究院捐款4.8万元,用以莫高窟的遗产保护。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声良代表敦煌研究院接收善款,并表示衷心感谢。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夏生龙谈到,感谢敦煌研究院提供这次珍贵的机会,让他们能为敦煌石窟的 ...

• “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开幕

  4月24日下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以及相关部委、部分驻华使馆代表出席展览开幕仪式。雒树刚宣布“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主持开幕仪式。  谢国谊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意两国都是文明古国 ...

• “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在沪揭幕

4月26日,“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发布会在上海艺术新高地——宝龙美术馆举行。由敦煌研究院精选、凝聚着1650多年敦煌艺术精华的壁画、彩塑,以全新方式展示的供养人和敦煌遗书等亮相上海,于4月27日至7月14日期间,为观者带来沉浸式艺术体验。 揭幕仪式现场,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敦煌研究院此次展览合作方——云轩乐文创CEO黄诣轩,“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策展顾问李波及策展人涂宇庆,特邀嘉宾当代中国画画家 ...

• 重庆南川龙崖城遗址

龙崖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马嘴山上,又名龙岩城、马脑城、蟠龙寨。南川,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招收西南蕃部,立南平军,领南川、隆化二县。龙崖城遗址所在地壤接黔省,紧扼川黔咽喉,具重要战略地位。龙崖城修筑于南宋宝祐年间,利用马嘴山雄奇的地势修筑城池,四周均为悬崖绝壁,惟马颈关处有一径通向城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被誉为宋蒙(元)战争中川渝地区的“南方第一屏障”。

• 共同礼敬文明 共创合作典范

  这注定是一个温暖的展览。观众在展柜前欣赏展出的文物。李贺摄  因为它是流浪海外的游子回国后,祖国送上的大大的、结结实实的拥抱;因为它是游子们结束颠沛生活、休整完毕后的第一次集体亮相;因为它是中意两个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大国,为丝路沿线文明交流互鉴书写的浓墨重彩的篇章。  12年漫漫回家路,在中意两国国家领导人的共同关心下,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回到自己的家。4月24日,“归来——意大利返 ...

• 意大利返还的700余件文物艺术品与祖国人民“团聚”

微博@新华视点 图新华社4月24日报道,西汉彩绘茧形陶壶、唐代彩绘陶骆驼、宋代白釉刻花碗……24日下午,“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700余件意大利返还中国的文物艺术品。今年3月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和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下,中意双方代表交换关于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这批文物艺术品于4月10日抵达北京,回归祖国怀抱。微博@国家博物馆 图微博@国家博物馆 图微博@国 ...

• 20年来最大规模文物回归,国博展意大利返还的七百余文物

马家窑文化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西汉彩绘茧形陶壶、唐代彩绘陶骆驼、宋代白釉刻花碗、明代绿釉陶床……这批时间跨度长、分布地域广、种类丰富多样、保存状况好的文物796件(套)经过十二年的漂泊,终于从意大利回到祖国怀抱。4月2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4展厅开幕。“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从中国国家博物馆获悉,这是 ...

• 【展讯】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国博启幕

开幕:2019/4/24 16:00展期:2019/4/24 - 6/30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4展厅票务:免费对公众开放展览架构展览将通过三个单元,集中展示意大利向中国返还的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共同礼敬历史文明共创文物追索典范共聚文明互鉴之光展品美照(摄影:范立)布展剧透(摄影/余冠辰)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微博  责编:花花  审核:郑媛

• 江西景德镇发现明早期御窑遗址西围墙

  经抢救性发掘和专家论证,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珠山南麓发现的围墙被确认为明早期御窑厂遗址的西围墙,至此,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的西部边界范围得到进一步确定。  据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江建新介绍,此次发掘揭露的遗迹除了明初御窑厂遗址的西围墙,还有明代马蹄窑炉区的护窑墙、御用落选瓷器掩埋坑等一批重要遗迹。  2018年4月以来,为了配合御窑厂遗址珠山南麓保护房改建工程建设,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