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丝绸之路,有望国际联合申遗
□实习生 仲怡 程媛媛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昨日上午,主题为“合作与分享”的“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国际馆长论坛”在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的大成殿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南京海丝申遗领导小组、南京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 论坛分为开幕仪式和论坛主旨发言两大板块,来自新加坡、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的国际博物馆代表和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宁波博物馆、 ...
□实习生 仲怡 程媛媛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昨日上午,主题为“合作与分享”的“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国际馆长论坛”在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的大成殿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南京海丝申遗领导小组、南京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 论坛分为开幕仪式和论坛主旨发言两大板块,来自新加坡、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的国际博物馆代表和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宁波博物馆、 ...
■尼雅遗址(1995年) 尼雅遗址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民丰县喀巴阿斯卡村以北20公里的沙漠中,呈狭长状,东西向7公里宽,南北向25公里长,散布在尼雅河古河床沿线。 尼雅遗址是《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精绝”国故址。因其地处丝路南道交通必经之地,大量文物的出土不仅反映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更为研究西域史、丝绸之路史、古代东西文化交流史提供了翔实资料。尼雅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原王朝与西域古国的关系、 ...
11月15日,人们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的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观看兵马俑特展。 当日,美国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举办兵马俑特展媒体预展。主题为“辉煌大秦——兵马俑”的特展将于11月1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品多达130余件,将展出将军俑、铠甲俑、陶马俑、立射俑、跪射俑和文官俑等10件兵马俑真品,以及各式青铜兵器、礼器、祭器、金银器、玉器、陶器和建筑构件。
11月16日消息,“沉睡的图坦卡蒙宝藏:金饰”特展15日在埃及博物馆开幕,80多件被遗忘在文物库房近百年的精美黄金饰品历经3年修复,首度公开亮相。 在出土的5000多件陪葬品中,纯金面具和纯金人形内棺等作为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已展出多年,而同时出土的各类服饰随葬品一直在库房沉睡。 这批金饰形状大小各异,纹饰题材多样,有圣甲虫等传统古埃及元素,也有地中海东岸风格的动植物形象,反映了古埃及文明与古代西亚文明的 ...
山西是块神奇的黄土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明清时期,晋商成为国内十大商帮之首,其足迹遍布全国多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一些国家。晋商“汇通天下”、“茶行天下”、“诚信为本”、“富可敌国”闻名于世,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有一段话值得回味: “在十九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像的那些地区,而竞然是山西 ...
图片作者:视觉中国 截至9月,北京市整治“开墙打洞”2.5万余处,拆除违法建设3834万平方米……今年以来,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全面推进,一条条孕育着北京历史的胡同逐渐展露出“真容”,但面对经年累月的“补丁”,整治后的街区风貌如何提升、城市更新如何在保护历史文脉的同时塑造 宜居空间等问题已提上日程。 在九月到十月举行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上,老胡同更新与再生、保护城市文脉等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设 ...
从11月1日起,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中世纪艺术开始展示来自法国国家图书馆收手稿部的五件最珍贵的书籍——中世纪用于礼拜仪式的书,多数书稿都展现了非常复合的艺术层面,并被不同的珍贵材料所装饰:金、银、铜、象牙、宝石、珍珠……这些材料如同其复杂的工艺一样拥有增加它们审美和精神意义的功能。《圣丹尼弥撒书》(Missel à l'usage de Saint-Denis),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 从查理曼大帝到中世纪末,这些书籍装帧凭借他 ...
漆面罩 典雅的青铜器、质朴的陶器、亮丽的漆器、精美的玉器……这些扬州出土的珍贵文物,穿越两千年重见天日,再现了汉文化的深厚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成就。 由扬州市文物局、宿扬高速公路扬州段工程建设指挥部、仪征市文广新局主办,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仪征市博物馆承办的“千年穿越——宿扬高速公路扬州段考古发掘成果展”,21日将在仪征市博物馆二楼艺术展览厅正式与公众见面,将展出玉器、漆器、铜器、釉陶器等各类珍贵 ...
正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的《玉汇金沙——夏商时期玉文化特展》上,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玉象等文物,以其温润材质和可爱造型,一直吸引着游客驻足。妇好,商王武丁的王后。在她的墓室里,出土大量的青铜器、玉器等精美文物。11月19日,长期主持安阳殷墟考古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唐际根亮相金沙遗址博物馆,以妇好为主题,揭开商朝一代王后的传奇人生。 发掘 洛阳铲打到墓室 妇好墓的发掘是1976年,主持发掘的著 ...
11月11日,记者从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了解到,经过10个月的新郑郑国三号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全面结束,共发掘出122具陪葬马匹和4辆马车,随之出土的还有车上的青铜构件等装饰品。此次发掘的马骨数量创郑韩故城考古之最,其中一辆鞍车,也是迄今为止郑韩故城内形制最大、装修最奢华的国君用车。 现场清理出122具马骨和4辆马车郑公大墓墓道内主要陪葬车 在发掘现场,郑国三号车马坑发掘技术员孙春玲告诉记者:“现在三号车马 ...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编钮钟、编甬钟、铁编磬、錞于、钲、瑟、琴、排箫、建鼓和乐俑,以及钟簴和磬簴等,堪称21世纪的中国音乐考古大发现,也引发了音乐界和考古界的关注。今年4月,知名音乐考古学研究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主任王清雷博士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签订《海昏侯墓音乐文物的资料整理研究》合作协议,王清雷将担任海昏侯墓音乐考古专家组组长,独家负责海昏侯墓音乐文物的资料 ...
湖南衡阳大浦洋塘山墓群与窑址位于衡东县大浦镇浅塘村、蓟江村、新民村,湘江在其西侧蜿蜒而过,墓群及窑址位于湘江东岸的丘陵地带,周围有水塘分布其间。2017年2月起,为了配合衡阳大浦通用机场的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衡阳市文物局、衡东县文物局组成考古工作队,开始对项目范围内发现的文物点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5座,发现窑址22座,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收获。图一 衡阳大浦通用机场遗迹分布图 一、工作理念与 ...
近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高速公路项目抢救性考古发掘结束,考古人员发现新疆境内最早墓葬距今约4900年。考古现场考古发掘墓葬 11月20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阮秋荣说,5月5日-7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队对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沿线的古墓葬(尼勒克段)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尼勒克段古墓葬地处阿布热勒山南麓台地或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地上,巩乃斯河北岸山前草原地带,这个 ...
21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在成都市市中心青羊区鼓楼北一街发现了一片近5000平方米的晚唐遗址。结合文献记载和已经发掘出的近3000平方米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推断,此处考古遗址位于古时成都子城(内城)和罗城(外城)的中间,为晚唐时期修筑罗城时扩建的主干道。至明朝时期,此区域极可能与内江王府有关。考古现场全景图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负责人王瑾介绍,通过发掘和局部勘探解剖,目前该遗址已发现至少 ...
作者:张迎春来源: 新疆经济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强带领的考古工作队,近日在哈密市伊吾县境内考古发掘出土了12座墓葬,年代为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 11月15日,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这些墓葬位于哈密市伊吾县吐葫芦乡大白杨沟村,其中4座墓葬是竖穴土坑墓,出土了陶器残片、海贝等,考古工作人员根据其墓葬形制、遗物特点,推测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另外8座是非常规整的圆形石堆墓,一些用石块砌成的小型 ...
作者:白帆来源:新疆网 近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高速公路项目抢救性考古发掘结束,考古人员发现新疆境内最早墓葬距今约4900年。 昨日(11月20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阮秋荣说,5月5日-7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队对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沿线的古墓葬(尼勒克段)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尼勒克段古墓葬地处阿布热勒山南麓台地或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地上,巩乃斯河北岸山前 ...
北京日报讯(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刘炜)记者昨日从通州区获悉,以燃灯塔、通运桥、近代学校建筑群为代表,运河文化带中的236处文物都将在2020年前完成修缮。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还将探索可持续的保护、利用方式。 236处文物三年内完成修缮 作为运河北端的水陆都会,通州历史悠久,故宫三大殿的梁柱大多由运河北上,经通州进京。因此,这片土地至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遗址、出土文物,如码头、桥梁、闸坝、古城、粮仓、古 ...
亚心网讯 (记者赵梅)近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哈密市伊州区西山乡一处古代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一个古代人类活动的房屋遗址,屋内有碎陶片和一些火烧过的动物骨骼。目前,该遗址尚未发现断定遗址年代的实物证据,遗址还在进一步发掘中。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部工作人员张奋强介绍,本次发掘的遗址是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登记在册的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地处新疆G575线巴哈公路设计方案的必经路段,为了避 ...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人民网西安11月21日电(李志强)11月21-22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法国文化部遗产总司指导;陕西省文物局和法国驻华大使馆主办的“交流与互鉴︰中国-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遗址博物馆举行。来自中、法两国的200多位文化遗产相关学科专家,共同探讨、交流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以此来进一步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寻找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合作机会,共同为中、法两 ...
文物部门首次对河南开封东京城城门发掘工作有了重要收获,在顺天门遗址发掘出了五代和宋代两个时期相互叠压的城门。 记者16日从开封市文物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东京城顺天门遗址清理出了五代和宋朝相互叠压的两个时期城门,展现出都城城门从单门道到三门道的演变历程,及瓮城从无到有的发展变化。 据介绍,此次发掘是北宋东京城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是首次对东京城城门的发掘,勘探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明确了 ...
来源:羊城晚报黎存根 说到美洲和大洋洲的世界遗产,不少中国人都能信手拈来,大堡礁、黄石公园、马丘比丘等早就为世人熟悉。而今年这两大洲最新入选的4处世界遗产,可能知道的人还不算多了,但是它们都有独一无二的美丽与魅力。 在大洋洲,有“伊甸园”之称的大洋洲法属波利尼西亚拥有了一个新的世界遗产塔普塔普阿泰考古遗址;在北美洲,寒冷的格陵兰岛冰盖边缘的北欧及因纽特农业也入选了世界遗产;在南美洲,阿根廷巴塔哥 ...
中新网11月15日电 据韩媒报道,当地时间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方大会在巴黎总部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12个新成员,任期为4年。 据报道,新选出的12个新成员分别是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匈牙利、挪威、西班牙等国,将与其他9名成员组成新一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法国巴黎拍摄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外景。报道称,韩国在此次选举中未能进入世界遗产委员会。韩国曾在1997-2003年 ...
日前,“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与文物保护”国家高级研修班日前在南昌开班。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和文物保护组组长管理分别介绍了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基本情况。来自考古领域的国内顶尖专家也分别进行授课,课程内容包括《海昏侯墓视野下的汉墓考古》《科技考古的若干前沿问题》《实验室考古理念及方法研究——海昏侯主墓实例》《海昏侯墓出土金属器保护研究》《竹木漆器保护研究——兼谈海昏侯墓出土木器与简牍保护》 ...
2013年10月22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院联合签署三方协议,成立了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开启了重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外开拓的新途径。2016 年5 月14 日至19 日,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在渝举办了“考古学、人类学和古动物学国际论坛”。会议期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中西伯利亚考古学与古地理研究中心负责人尼古拉·德罗兹多夫院士就双方合作开展东北 ...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西藏文物考古部门近日在昌都市江达县发现一处距今约2000年的石棺墓群,其文化面貌既带有强烈的地方特征,又与川西高原的岷江、雅砻江等流域的石棺墓遗存有着极为明显的相似或相同之处。 “该发现证实在距今约2000年前后的历史时期,西藏东部的先民与川西高原多个区域已经有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陈祖军说。 新发现石棺墓葬群地处江达县生达乡境内的乃 ...
日前,考古工作者在对河北黄骅市一处唐代煮盐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再次发现两口盐井,连同现场发现的卤水沟、摊场、淋卤坑、盐灶等大量遗迹,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煮盐流程,再现了千年前的手工制盐技艺。 新发现的两口盐井位于遗址东北部,井口直径约2.5米,井壁由条形砖砌成,砖面已被草木灰染成黑色。井口处发现大量草木灰和红黏土堆积物,井底发现部分残木架、苇织物等。算上2016年12月份发现的一口盐井,这处遗址 ...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与文物保护”国家高级研修班日前在南昌开班。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和文物保护组组长管理分别介绍了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基本情况。来自考古领域的国内顶尖专家也分别进行授课,课程内容包括《海昏侯墓视野下的汉墓考古》《科技考古的若干前沿问题》《实验室考古理念及方法研究——海昏侯主墓实例》《海昏侯墓出土金属器保护研究》《竹木漆器保护研究——兼谈海昏侯墓出土木器与简牍保护》《 ...
当地时间2017年11月1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行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21次会议上,中国以128票高票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任期为2017—2021年。 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中国政府对这项工作一贯高度重视。30多年来,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世界遗产申报、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国此前曾三次担任过联合国 ...
一段金戈铁马的追忆,翻开保家卫国的光荣史册;一种时不我待的忧思,呼唤护佑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12年前,时任福建省长的作《福州古厝》序,为保护文化遗产立言,为传承文化根脉疾呼。12年后重温此文,中国对历史文物的重视和保护已今非昔比,但文章提出的重大命题依然引发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思考:走向复兴的中国如何在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深沉而不竭的前行动力?融入世界的我们又怎样在多元文化激荡下更加自信地屹立于世 ...
“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将于11月29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以“天似穹庐”和“人亦黄土”两部分展出北朝和宋金元的12组(89件)墓葬壁画(全部展品目录见文末),其中第一部分“天似穹庐”部分展出的三件北朝壁画分别来自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和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展览现场将还原水泉梁北齐壁画的墓室。 此次展览从11月10日开始布展,经过几天的工作,已初具看点,一些墓室的复原也已 ...
门道南口遗存 蜀冈之上,承载着扬州城的根与魂。2015年,“扬州蜀冈古城址的木构及其他遗存(战国至南宋)”曾向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起冲击。如今,蜀冈古城址又有重大发现:蜀冈古城址“北门”的门道、沿革等经过考古挖掘逐渐明晰,为进一步探讨蜀冈古城特别是隋江都宫的布局和沿革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大运河文化带和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增加了新内容。昨天下午,扬州蜀冈古代城址北城墙东段西部城门遗址发掘专家论证会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赵玉芹中新社拉萨11月10日电 (赵玉芹)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文研所)10日对外公布,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发现一处距今约2000年的石棺墓群。 该所研究员陈祖军透露,此石棺墓葬群地处江达县生达乡境内的乃若山,海拔3893米,邻近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当地村民在挖土过程中发现了5座石棺墓。 据现场观察,5座墓葬呈西北-东南走向并排分布,头向北。仅有2座残存石棺的墓葬暴露在外,另3座已被 ...
作者:李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重大考古发现!西安建城史或提前至5500多年前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最早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但近日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却表明,西安市的建城史、建都史或可提前至5500多年前的庙底沟时期。遗址中发现的大型墓葬群是国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庙底沟文化大型墓地,为庙底沟文化时期的葬制葬俗、人种学、人群血缘关系、聚落形态、社会组织状况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提 ...
本周二(11 月 7 日),以色列和俄罗斯图书馆签署了一项协议,旨在实现一系列古希伯来手稿和典籍珍品的数字化,并进行公开发布,有效地平息了 100 年所有权争议。据悉,根斯堡 (Guenzburg) 集藏包含近 2000 份手稿和大约 14000 本典籍,其中一些已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宗教、艺术及科学等主题。其中,《圣经》、《犹太法》及数学与哲学典籍引人瞩目,包括由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和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 ...
日前,在伦敦城地下七米处,一座古罗马寺庙已经恢复到其原址。借助声、光及薄雾效果,工作人员让此处战后发掘遗迹重新焕发了生机。这座伦敦太阳洞穴 (Mithraeum) 神庙建于公元三世纪,并在 1954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炸废墟处被偶然发现,随即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轰动,每天多达 3 万人排队参观。之后,有关方面将这座古波斯光明之神密特拉 (Mithras) 神庙拆除,并在其原址旁边 100 米进行了重新组建,以便公众能够在战后遗址 ...
上周六(11 月 4 日),对于有关方面宣布在大金字塔 (Great Pyramid) 发现客机大小神秘空间的言论,一位监督金字塔空洞扫描项目的埃及考古学家予以了批评。“扫描金字塔 (ScanPyramids)”项目的科学家于 11 月 4 日披露,采用亚原子粒子扫描技术发现的神秘空洞是自十九世纪以来在金字塔内部发现的首个主要结构。但监督该项目的“扫描金字塔”科学委员会负责人扎西•哈瓦斯 (ZahiHawass) 表示,没有新的“发现”。哈 ...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翔霄 新华社太原11月9日电(记者刘翔霄)由山西博物院遴选的北朝及宋金元时期12组共89件壁画珍品原件,将于近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三个月,观众将免费参观。这是这组藏品首次面向中国公众开放,也是目前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古代壁画展。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壁画包括中国最早的十二生肖图山西朔州水泉梁壁画;最大的狩猎图山西忻州九原岗壁画墓;最早的水陆画山西稷山县元代青龙寺壁画;中国现存面积 ...
中国青年报讯归根结底,开放的文物建筑,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社会价值。让文物建筑“活起来”,是对它们最大的尊重。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在这一《导则》中,国家文物局积极鼓励地方政府、文物部门和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进一步加大文物建筑开放力度,科学合理开展开放使用活动,明确开放使用的基本原则和底线,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文物建筑的公共文化属性及社会价值。 《导则 ...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2017年11月7日,北京,为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增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加强博物馆间的合作,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分“伟大的革命”、“人民的纪念”、“中苏友谊”三部分,展品包括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参展文物238件,其中包括了21位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的杰作 ...
中新网南昌11月9日电 11月9日,“海昏侯国·美丽呈现”2017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十大文物评选活动最终揭晓,刘贺玉印、编钟、金器等10件珍贵文物入选。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昌市新建区,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为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其中,海昏侯墓主人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他是汉武帝之孙,曾当过27天皇帝后遭废黜,史称“汉废 ...
“第三届曲江壁画论坛——以壁画艺术史研究及保护修复技术研究为中心的国际学术会议”日前在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落下帷幕。来自国内外近六十位壁画修复、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论坛并作主旨发言,其报告主题包括“佛教壁画与犍陀罗艺术的传播”、“希腊克里特岛壁画”、“阿塞拜疆‘喀什凯奇克’ 遗址壁画”、“敦煌壁画”、“新疆达玛沟遗址出土壁画”、“片治肯特古城的壁画及修复”、“墓葬壁画”等,涉及中国古代壁画乃至世 ...
“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将于11月29日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第一批展品近日已从山西运抵上海。昨天,为了迎接体积最大的一件展品,上海博物馆在闭馆后拆除了南门,使壁画得以顺利进入馆内。这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舍尚属首次。 这件体积最大的展品为“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壁画,上面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建筑,屋顶正上方绘一火盆,左右两侧各绘一兽首鸟身的怪兽形象。华丽的门楼、庑殿顶、复杂的 ...
中国数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源头何处寻迹?西安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根脉是否还有时代更早的实物佐证?距今五六千年前生活在关中地区的史前先民如何实现“入土为安”?伴随着杨官寨遗址的深入发掘和研究,探究这些问题的蛛丝马迹逐一显露。杨官寨遗址鸟瞰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墓地发掘区航拍 庙底沟文化大型墓地首次发现 据杨官寨考古队领队杨利平介绍,这片墓地位于杨官寨遗址聚落环壕外的东北部,西距东段环壕约530米, ...
1954年5月11日至6月11日,以1953年西北文化局新疆文物调查组调查工作所取得的一部分成果为主,在当时的西北历史博物馆(今西安碑林博物馆)举办了“新疆文物展览”,展品共计597件(套),包括在新疆重点调查的吐鲁番、焉耆、库车、拜城等处的千佛洞、散布在天山南北沙漠戈壁中的古城、古塔、废墟和散布在草原上的石刻人像、山崖上的岩刻画以及各处的伊斯兰寺院、祠墓的建筑装饰等所拍摄的照片、拓印的拓片、临摹的壁画和 ...
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将于2017年11月18日至2018年3月11日举办“辉煌大秦——兵马俑”特展。10月30日,该馆与中国驻美国使馆联合举办特展新闻发布会,吴玺公使出席并致辞。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馆长、弗州政府官员、联邦及州议员、美文化界人士等约150人出席。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出版的展览图录。郑琪 摄 吴玺公使在致辞中指出,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确立了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雏形。对国家统一的 ...
记者6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西安附近的秦汉栎阳城遗址,发现了高等级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后妃浴室,浴池里铺有地砖,四壁嵌有精美墙砖。 栎阳城是位于西安的秦咸阳城、汉长安城之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通过勘探、试掘,在遗址内确定了三座古城。其中,一座古城建筑为战国秦都栎阳城核心宫殿。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两间紧邻 ...
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复原展1日在上海科技馆开幕。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是举世闻名的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197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次展览是拉斯科洞穴3号巡展首次登陆中国,展览将于2018年2月28日落幕。 该展览以洞穴传奇的历史为主线,通过5组真实大小的复制洞壁、4个栩栩如生的克罗马农人雕像、17段生动有趣的影像等,结合互动游戏和珍贵照片,引领观众走进拉斯科世界,与2万年前的洞穴古人面对面,欣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爱平 中新社呼和浩特10月30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30日发布消息称,近期考古人员在赤峰三龙洞发现五万年前旧石器遗址。 该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苏木吉布图嘎查北部的三龙山上,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下,考古人员对三龙洞遗址进行联合发掘,清理面积近20平方米。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介绍说,参与本次发掘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 ...
核心提示 邙山帝王陵与秦始皇陵有哪些不同?秦、西汉陵墓中流行的陪葬坑在东汉陵墓中为何见不到了?10月29日,在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考古沙龙上,考古界专家为考古爱好者解疑释惑。 1 秦至西汉:陪葬坑很普遍 沙龙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段清波从“外藏系统的兴衰与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侧面,说明了秦和西汉时期陵墓的厚葬之风。 “外藏系统”即指在秦和西汉帝后陵墓之外发现的性质多样、内涵丰富、 ...
记者31日从新疆伊吾县一处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上了解到,考古人员清理了12座墓葬,出土铜钱币、项链、骨器等遗物,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随葬铜钱币的现象,这是当地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葬俗,对研究隋唐文化在新疆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发掘现场位于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吐葫芦乡大白杨沟村,在发掘的12座墓葬中,4座属于竖穴土坑墓,出土了陶器残片、海贝等器物,根据器物特点、墓葬形制等推测为春秋战国时期;另外8座是外围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