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国家博物馆蒙古国石特尔墓地考古项目
蒙古国考古项目遗址简介:石特尔墓地位于蒙古国中央省境内,车勒县东北约20公里处,东北方向背靠一处低矮的小山。墓地分东、西2区,彼此相距约1.2公里。东区面积约6.5万平方米,墓葬数量约161座;西区面积约7万平方米,墓葬数量约257座;墓地总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墓葬数量总计约418座。墓葬地上全部为圆形石碓墓,根据石碓的直径大小,可将墓地内的墓葬 ...
蒙古国考古项目遗址简介:石特尔墓地位于蒙古国中央省境内,车勒县东北约20公里处,东北方向背靠一处低矮的小山。墓地分东、西2区,彼此相距约1.2公里。东区面积约6.5万平方米,墓葬数量约161座;西区面积约7万平方米,墓葬数量约257座;墓地总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墓葬数量总计约418座。墓葬地上全部为圆形石碓墓,根据石碓的直径大小,可将墓地内的墓葬 ...
世界考古资讯速递WORLD1.阿布扎比西部发现距今8500年的建筑2022年2月18日© DCT Abu Dhabi考古学家在阿布扎比(Abu Dhabi,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中西边海岸——译者注)西部的加加岛(Ghagha)上,发现了阿联酋以及周围区域最早的建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8500多年前。先前人们认为,新石器时代形成的长距离海上贸易路线推 ...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水下文物是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水下文物保护,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主权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团队领衔完成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宁夏鸽子山遗址出土遗存中发现一件具有复杂刻划纹饰的旧石器时代鹿牙艺术品,其年代距今约1.3万-1.2万年。这是旧石器时代制作最精致、刻划最复杂的鹿牙装饰品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唯一一件具有复杂刻划纹的旧石器时代鹿牙装饰品。张乐展示介绍本次研 ...
澎湃新闻获悉,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全新修缮完毕的荷兰和弗拉芒艺术展厅正在全新对外开放,这座展厅采用了最新的研究方法来探索荷兰共和国和佛兰德斯的艺术、商业和科学之间的联系。据悉,此次特展展出的西方艺术师的近100幅画——包括伦勃朗、彼得·保罗·鲁本斯、格里特·道、弗兰斯·哈尔斯和安东尼·凡·戴克的作品。在17世纪,全球商业推动了荷兰的 ...
清代的“扬州八怪”并不仅限于八人,而是泛指一个画派,他们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文人雅士精于道、学、艺、技,从而抒发、吟咏、挥写性情,作品洋洋洒洒、尽显风骨,饱含人文精神。《扬州八怪题画诗考注》近期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与此前出版的《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构成对扬州八怪题画诗的考释,属“姊妹篇”。澎湃新闻特 ...
朔州地区地处雁门关西北,雄踞边塞,外连大漠,历来是中原王朝与北部少数民族交融的重要地区。这一区域北魏至辽金时期墓葬屡见报道,但元代墓葬鲜有发现。澎湃新闻获悉,山西省考古研究院3月1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朔州市发现一座元代砖雕壁画墓,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全长约7米。壁画均位于墓室内壁,分为主题壁画和仿木 ...
上海将加快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澎湃新闻获悉,今天上午,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仪式在浦东美术馆举行。揭牌仪式上还发布了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2022年主要举措:加快推进浦东新区法规关于文物艺术品市场领域的立法工作;举办全国唯一官方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博览会等,助力打造世界级文物艺术品集散地。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 ...
上海将启动史上“最硬核”的沉船打捞工程。3月2日上午,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古沉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在上海打捞局外高桥码头正式启动,掀开长江口二号这艘古船自发现后尘封了近八年的神秘面纱。澎湃新闻在现场获悉,根据已知的考古勘探,长江口二号古船为一艘清代同治时期木质帆船,是继35年前发现的广东宋代“南海一 ...
澎湃新闻获悉,3月1日,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orld Monuments Fund (WMF) 发布了最新的“2022 世界建筑文物观察名录”(World Monuments Watch) ,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25处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遗产地列入。位于中国福建省永泰县的三处庄寨建筑——黄氏“父子三庄寨”谷贻堂、绍安庄和积善堂,从全球225个提名遗产地中脱颖而出,成为World Monuments Watch 2 ...
2月26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 根据投票结果,得票数前20位的项目入围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以时代早晚为序) 1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2 山西夏县师村遗址 3 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 4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 5 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 6 浙江余姚施岙遗址 7 ...
2月25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目前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K3、K4、K5、K6已经结束野外发掘工作,K7、K8发掘工作也已过半。四号坑出土扭头跪坐铜人像。 截至目前,6座新发现“祭祀坑”已经出土编号文物11000余件,而近完整器超过2400件,其中铜器870余件、金器510件、玉器450余件、石器120余件、陶器13件,另提取完整象牙400余根。三号坑出土铜顶尊 ...
近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发现一处古代岩画遗存。这是海南首次发现古代岩画,对于研究中国岩画的留存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岩画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王下乡进行史前考古学调查时,在旧石器时代遗址钱铁洞顶部发现的。洞内岩壁近20米长,分布多处疑似人类活动留下的图案。 此次发现古代岩画遗存的钱铁洞旧石器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3月1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朔州市发现一座元代砖雕壁画墓,壁画中绘有奉茶和备酒图案,真实描绘出一幅元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场景。墓葬全貌。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该壁画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沙塄河乡官地村东南800米处,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全长约7米。壁画均位于墓室内壁,分为主题壁画和 ...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288851668425424904展览纪录片一年之计在于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年首个特展“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开幕式于3月1日
中国西北洋海古墓群,红色标记为皮革铠甲。(图片版权:徐东良/吐鲁番博物馆)一项新研究发现,约在2500年前,一套由5000余枚皮质甲片制成的铠甲被随葬于中国西北一位男性墓中,它的设计看起来像相互叠压的鱼鳞一样、非常复杂的传统军服。这件铠甲犹如一件围裙状的马甲,可以在不需要他人帮助下很快完成穿戴。“对于一支大规模军队的士兵来说,这是一种质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3月1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朔州市发现一座元代砖雕壁画墓,壁画中绘有奉茶和备酒图案,真实描绘出一幅元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场景。▲ 墓葬全貌该壁画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沙塄河乡官地村东南800米处,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全长约7米。壁画均位于墓室内壁,分为主题壁画和仿木构建筑彩绘两类。其中,主题 ...
古代彩塑壁画在某一历史时期被制作完成后,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多次重修、重妆,是多个时期制作和干预后历史信息承载的综合体。这就要求我们对现存古代彩塑壁画进行断代时不能一概而论,而需仔细甄别。另一方面,古代寺观彩塑壁画的研究往往涵盖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和美术学等多个领域,所以,采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断代, ...
澎湃新闻获悉,2月23日,由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共同策划的“取材幽篁体——中国竹刻艺术展”在列支国博开幕,展出上海博物馆馆藏的60件竹刻精品,通过这一由中国传统工艺与江南文人美学所构成的艺术世界,为欧洲及世界的观众欣赏中国竹刻艺术打开一扇有益的门窗。竹刻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特殊品类,也是中国独有的一门雕刻艺术,拥有独具之工 ...
澎湃新闻获悉,近日,由国家文物局、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承制的大型考古文化纪录片《何以中国》导演组和摄制组一行10人驱车来到凌家滩遗址现场进行拍摄。凌家滩遗址出土文物纪录片《何以中国》摄制组走进凌家滩遗址纪录片《何以中国》立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从秦汉为始上溯到新石 ...
金斯太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是中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洞穴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202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对金斯太石器遗址下部的第5—2层进行发掘,最大发掘深度约1米。发掘中,共清理火塘7处,在4层和5层发现两处较为完整的火塘,火 ...
2月13日晚,苏州市在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和“愿检尽检”人员中,有4人核酸检测初筛及复核结果均呈阳性。2月14日,根据苏州市疫情防控要求,苏州博物馆及时对外发布了暂停开放公告,所有活动延期举办。共克时艰的日子里,尽管博物馆开放的一面按下了暂停键,但苏博人的脚步从未停歇。同所有市民一样,苏博工作人员一边配合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场馆消杀和核酸检测 ...
立春之际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开放填补了中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成为北京博物界新顶流、新地标新馆坐落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毗邻国家体育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科技馆等多个大型国家级场馆。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平面为中轴对称左右展开,立面呈三段式。建筑上部暖铜色幕墙形似多宝格方匣,寓意 ...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在国家文物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发表研究论文《High-precision U-seriesdating of the late Pleistocene–early Holocene rockpaintings at Tiger Leaping Gorge, Jinsha Rivervalley, southwestern C
国际要闻#1 巴黎圣母院修复方案再次引发争议【文图来源: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修复中的巴黎圣母院据《费加罗报》1月28日报道,巴黎圣母院尖顶修复工程将于2022年春天启动公开招标,预计秋天开始动工。然而关于原样修复中是否应该使用铅的问题,各方仍有争议。2019年巴黎圣母院火灾导致屋顶300吨铅熔化,对圣母院内及广场造成重金属污染,后续清洗工作持续数 ...
来源:“新疆是个好地方”微信公众号前言新疆地处祖国西北,历来是中西交通要冲和中华文明向西开放门户,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几代新疆考古工作者历远芳晴翠,涉大漠广川,起文物于地下,飨世人以华章,不仅构建了区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实证了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辉煌历史,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文化润疆 ...
“欧洲盛宴——英国VA博物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正在湖南省博物馆对外展出,在特展的90件展品中,有多件采用了画珐琅工艺,见于梳妆套装、袖珍肖像画、鼻烟盒等多种器类之上。珐琅是一种特殊的装饰材料,是以石英、瓷土、长石、硼砂以及金属矿物为原料,低温烧炼成固态后,再经研磨成为粉末状的玻璃态物质。珐琅不能单独成器,必须依附于金、银、铜等金属物 ...
2021年8月至11月,为配合莱芜区嬴城集团土地出让项目,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项目占压范围内的墓葬进行了发掘。该墓地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港里村西约1.5公里。本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9座,除3座无随葬品及其他可资断代的典型特征外,其余墓葬年代涉及汉末魏晋时期、金元时期、清代三个时期,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90余件(组),主要器形有陶壶 ...
古人对山水爱得深沉,一年四季都可寄情。特别是在冬季,白雪茫茫,萧瑟中更添一份壮阔。中国古代画家笔下的寒林冬景图或表现冬日寒林中的明洁之感,或表现冬季山林的清凉秀丽,这与日本画家笔下的冬景又有所不同,比如日本艺术家笔下的《雪中乌鸦屏风》突出的是冬之景的严酷与严酷之美。看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中还有哪些冬日图景。山水之乐,一年四季 ...
唐邕刻经记碑,位于北响堂第三窟刻经洞窟外北墙西部。是佛教虔诚教徒唐邕,铭记北魏太武帝灭法的教训,也相信当时流行的末法说,他用了四年时间(公元568年农历三月初一到572年农历五月二十六)在北响堂第三窟刻经四部,这些刻经从洞窟入口处的石壁、前廊、以及廊外墙面上,一直延伸至窟外北墙。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 ...
《永昌古迹碑拓匾额题字展》今日开展啦! 永昌县博物馆社教 2022-01-04 14:53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营造喜庆文明、昂扬向上、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021年12月31日,《永昌古迹碑拓匾额题字展》在永昌县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恭祝全县人民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本次展览展出唐代《圣容 ...
【碑刻】明代贾三近《游普照寺诗一章并序》刻石 贾三近(1534—1592)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明隆庆进士。贾三近出身仕官之家。父亲贾梦龙,字应乾,号柱山,素有文才。贾三近24岁,举山东乡试省魁;隆庆二年(1568)贾三近34岁时,以博学宏词一举成名,高中进士,名次为山东省第一,被选为翰林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自此,开始宦海政治 ...
山东,古称“齐鲁”,是汉代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孔孟之乡、寻仙之地、侠义故里、孝文化发源地。刘邦过曲阜而祭祀孔子,徐福渡海求仙,田横及五百义士的故事流芳千载。“雄踞东方——山东地区汉代文物特展”近期在长沙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精选了两汉时期山东地区最新及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包括章丘洛庄、巨野红土山、长清双乳山、临沂银雀山等汉墓 ...
近日,“冲突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联盟”第二届捐助方会议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举办。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依托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特征,以各种形式向其他国家提供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帮助。从蒙古国到柬埔寨,从尼泊尔到缅甸……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持续为国际濒危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让受损的不同文明的代表性建筑焕发光彩。本文回顾了中国保护 ...
上海博物馆70年的历史,与无数捐赠人的义举与厚爱不可相分。截至2021年末,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102万余件,所藏珍贵文物逾14万件。馆藏文物中有8.8万多件来自各界人士捐赠,其中珍贵文物3.3万余件,一般文物5.5万余件,捐赠品约占馆藏文物总量的8.6%,馆藏珍贵文物总量的23.6%,捐赠者包括个人和集体。澎湃新闻获悉,2022年3月10日至9月4日,上海博物馆将举 ...
记者从2月18日召开的山东省2021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经过近五年考古发掘,稷下学宫遗址基本确定。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被基本认定为稷下学宫遗址。建筑基址平面图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图据史料记载,稷下学宫始建于公元前374年,因位于临淄稷门之下而得名,存续达150余年。稷下学宫是世界上 ...
80万年前,以广西百色盆地史前手斧人群为代表的中国南方手斧人群,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周围环境对他们产生哪些影响?这也是古人类学界长期以来聚焦的热点议题。李浩向媒体展示介绍采自百色盆地的手斧标本。孙自法 摄 中国科学家团队最新合作研究表明,百色盆地古人类采取短距离流动方式和小范围的觅食与栖息策略,他们的手斧原料均为就近取材,手斧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19日在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1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沂水跋山遗址、莱州吕村遗址、邹城邾国故城遗址、济南元代郭氏家族墓地、明清海防遗址考古调查等入选,其中沂水跋山遗址填补了山东省及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新闻发布会。 李明芮 摄 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廷琦介 ...
长治潞州区明代壁画墓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195103792801579011墓葬概况01长治市潞州区明代壁画墓位于长治市高新区起步区西环路(北环街-高新大道),为配合市政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作为中国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20年代泥河湾等地考古工作算起,河北考古也走过了百年历程。一代代河北考古人扎根燕赵大地,接续奋斗,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重要发现层出不穷,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为中国考古学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2021年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组织开展“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遴选推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举旗定向,亲自谋划、亲自指导、亲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足迹遍及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对文物工作作出百余次重要指示批示。习近 ...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杨玉璋教授团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蚌埠双墩遗址出土部分石制工具表面提取到的残留古代淀粉粒进行了植物种属来源和损伤特征分析,首次获取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植物性食物加工工具磨盘磨棒向杵臼组合工具转变的直接证据。相关成果发表在牛津大学主办的国际知名考古学杂 ...
2月14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四川古建筑调查最新成果,建立起适用于四川地区的木构建筑断代标尺。该院古建中心的“四川元明建筑”专题数据库,系统科学地调查了川内古建筑100余座,采录并上传了83处古建筑VR数据。此次调查,还重新确认或限定了四川地区23处古建筑的修建年代。 VR数据库让古建筑可“扫码”游览 扫描二维码,“滴”的一声, ...
央视新闻2月11日消息,德国图宾根大学考古人员日前宣布,在埃及尼罗河西岸一处考古点挖掘出1.8万多块约有2000年历史的陶片,上面记载了古埃及人诸多生活细节,比如学生被罚抄。阿斯里比斯古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0日报道,图宾根大学考古人员与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合作,对阿斯里比斯古城开展考古挖掘,其间发现这些陶片。其中,约80%写有古埃及平民使用的通 ...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成就了中国“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海昏简牍研究团队依据数十枚竹简上的“王会饮义(仪)”等内容,推断其为礼仪类文献。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次发现的专门记录诸侯王礼仪行事的文献资料。“王会饮义(仪)”竹简的红外扫描图。图片来自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刘贺是汉武帝之孙,一生坎坷,历经帝、王、侯、民四种身 ...
去年北京考古工作和大遗址保护取得新进展,考古发掘项目120项、发掘面积11.6万平方米,出土文物约5000件(套)。周口店遗址、琉璃河遗址、大葆台汉墓、明定陵4处考古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月13日,北京历史文化保护专场新闻发布会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市文物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刘洪昌作出上述表示。 刘洪昌介绍称, ...
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博物馆获悉,该市海州区近日发现唐代大型建筑基址,项目总发掘面积约2100平方米。此次共发掘清理魏晋南北朝至清代墓葬44座,唐宋时期建筑基址2处,出土各类文物及标本共计260件(套)。 2021年9月至12月,为配合连云港海州体育馆二期项目基本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徐州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联合对该项目地块内古代文化遗存进行 ...
山西运城盆地雄踞“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的中部。自1926年李济先生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至今,运城盆地成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 据调查,运城盆地东部缺少大规模发掘的仰韶时代早期聚落遗址材料,因此,深入了解运城盆地腹地仰韶早期的聚落形态、文化面貌及其生业方式等问题成为中华文明起源进程 ...
在介绍西安时,会提到“十三朝古都”,但你知道“十三朝”的第一朝是西周吗?你知道西周王朝的都城镐京是怎样一座都城吗?哪里是宫殿?哪里是宗庙?哪里是手工作坊区?如果今天要绘制一幅镐京的地图,有没有可能呢?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日前,记者专访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镐京遗址文物勘探和发掘项目负责人岳连建,听他讲述考古人员是如何一点点 ...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讯2022年春节前夕,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精品壁画数字化建设项目成功获批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数年前,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就开始谋划馆藏精品壁画数字化建设项目的申报方案。2019年6月,方案通过河南省文物局批复,后经多次上报、申请,终于获得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的支持。该项目落地是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多年不懈努力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