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成都发现平原最早水稻田
5月7日,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新津宝墩遗址最新考古成果——考古人员在2020—2021年度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成都平原最早的水稻田,为人们了解成都平原史前水稻种植提供了珍贵信息。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宝墩古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的一处史前城址,也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发源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工作站副站长唐淼介绍,宝墩遗址本年度田野考 ...
5月7日,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新津宝墩遗址最新考古成果——考古人员在2020—2021年度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成都平原最早的水稻田,为人们了解成都平原史前水稻种植提供了珍贵信息。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宝墩古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的一处史前城址,也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发源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工作站副站长唐淼介绍,宝墩遗址本年度田野考 ...
6月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陕西省靖边县清平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沙梁子古城遗址等3项长城考古的重要发现。摄影:尚珩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是明代蓟镇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以来,为配合箭扣南段长城维修工程,考古工作者发掘了151号至154号敌台,初步明确了4座 ...
蜀水巴山,钟灵毓秀。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是相距仅38公里的两大遗址,其兴废年代前后紧密衔接,系古蜀先民先后建立的古代蜀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证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澎湃新闻获悉,6月8日,“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在上海奉贤博物馆开展。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商周蛙形金箔、铜太阳形器、商周四节玉琮……悉数登 ...
@华商报 消息,今天(6月8日),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在榆林市靖边县毛乌素沙漠范围内,发现了罕有的保存原貌的明代长城城堡——清平堡遗址。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于春雷介绍,清平堡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距离明长城约10公里,是明延绥地区三十六营堡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在建成后嘉靖年间多次 ...
今日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因此“芒种”又叫“忙种”,所以这也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芒种一到,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 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与芒种相关的书画名迹也颇多。宋米芾有《焚香帖》,芒种焚香既可以驱虫, ...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文博类节目在持续探索新的表达、新的呈现方式。以一档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刷屏的河南卫视在5月底也“上新”了一档新的文博类节目——《隐秘的细节》。节目总导演、总撰稿关正文介绍说,《隐秘的细节》从脚本撰写到制作完成超过了两年时间,邀请嘉宾除了知名史学家外,还有哲 ...
澎湃新闻从上海市文旅局获悉,6月至8月期间,深受观众喜爱的“博物馆奇妙夜”再次归来。上海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等30家博物馆除了会延长开放时间、举办特展和主题活动,还将推出门票、文创产品、教育活动、餐饮茶点、文旅线路等折扣优惠。作为“博物馆奇妙夜”的开幕活动,“思南博物馆夜派对”昨天傍晚在上海思南公馆启幕,上海30余家博 ...
6月5日,昆山杜克大学学术事务副校长、考古学和人类学教授斯科特·麦凯克恩一行赴敦煌研究院调研,并与敦煌研究院专家友好座谈。昆山杜克大学充分肯定了敦煌研究院多年来在考古、艺术、宗教研究和丝绸之路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与敦煌研究院共同探索了在考古、艺术、宗教、中世纪历史、丝绸之路研究领域合作的可能性,以及双方在中国历史、艺术和比较宗教研究 ...
三星叶桥地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城北街道秋实路以北、江都北路以东、物港路以南、三星路以西区域,西距汉广陵城2.5公里,东距京杭大运河2.2公里。该区域属于扬州人民政府公布的“城北汉代居住区、隋代宫殿、唐宋寺庙及历代古墓葬埋藏区”内。2020年12月-2021年3月,为配合扬州市三星叶桥A、B地块建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
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为支持国华岳阳电厂新建工程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岳阳市博物馆、华容县博物馆等单位的协助下,组织相关业务人员组成了考古发掘工作队,对岳阳国华电厂新建工程范围内的文物点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并及时向国家文物局申报考古发掘证照。最重要的收获是新发现并发掘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宋代的遗址——庙里湾遗址,下面就 ...
头戴白色遮阳帽、手握簇新铁锹,3日上午,董新林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挖下了颇具历史意义的一锹土。在他周围,有刚刚响过的鞭炮纸屑。图为董新林。 图片来自受访者 当天,2021年度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殿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董新林是辽上京考古队队长,他在朋友圈用“敬畏遗址,精耕细作”来表达他的心情。 董新林的另一个身份 ...
湖南长沙一在建项目工地发现一批汉至唐宋时期的古墓葬。在工地现场看到了正在考古发掘中的墓葬。据介绍,目前共发现古墓葬42座,已经发掘24座。墓葬级别大多为中小型平民墓葬,少量为中等贵族墓葬。▲ 湖南省地质中学在建项目工地发现一批古墓葬该建设项目工地位于湖南省地质中学校内,处于长沙市政府公布的第19号文物埋藏区内(麻园湾文物埋藏区)。考古工 ...
铜镜是古人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它的起源与其功能密切相关。铜镜起源于静止之水,又并不止照容这么简单。在过去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都无处不见铜镜的影子:做人体、车辇、宫殿的配饰,用于婚俗嫁娶以求吉利、以及作为佛教、道教之法器,不一而足。澎湃新闻获悉,复旦大学博物馆近日推出了铜镜展,从源、物、人、史、情五个维度将118面铜镜进行了立体地 ...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澎湃新闻从今天国家文物局召开的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场城市活动将在重庆举行,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与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等主题主线。重庆围绕“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主题策划多项活动,期间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将举办开馆仪式。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每年6 ...
云冈石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的历史并未因石窟开凿的结束而终结,北魏早期各族人民在此交往交流,石窟集雕塑、绘画、建筑、音乐等为一体,反映着北朝各民族和文化融合的独特历史面貌。澎湃新闻获悉,“中国与世界:总书记视察云冈石窟一周年系列特展”近日在云冈石窟博物馆举行,展览分为中国与世界两个部分,“中国”部分里,展览主要围绕云 ...
6月3日,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情况,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革命文物司司长刘洋,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幸军等回答记者提问。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邓超主持新闻发布会。关强介绍,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映耀百年征程”,反映 ...
自3月20日公布新发现6座祭祀坑以来,三星堆遗址考古持续上新。首次发现圆口方尊、首次发现青铜顶尊人像、首次发现3000多年前保存近乎完美的木匣子……多个原来没有在我国西部出土过的文物类型和种类在三星堆考古现场发现并提取,让考古专家们兴奋不已。已出土文物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创造性,充分展现了古蜀文明的灿烂与辉煌。出土于三星堆2号祭祀坑的 ...
今年3月底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县境内的圪垯川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从目前已发现并清理的遗迹单位分布情况判断,遗址所在台地南部为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发现仰韶文化至马家窑文化的灰坑、墓葬、房址、灶址和窑址等各类遗迹。 ▲ 圪垯川遗址发掘区正射影像近日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遗址台地北部为历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本部各司局,驻部纪检监察组,各直属单位,国家文物局: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繁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部编制了《“十 ...
三星叶桥地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城北街道秋实路以北、江都北路以东、物港路以南、三星路以西区域,西距汉广陵城2.5公里,东距京杭大运河2.2公里。该区域属于扬州人民政府公布的“城北汉代居住区、隋代宫殿、唐宋寺庙及历代古墓葬埋藏区”内。2020年12月-2021年3月,为配合扬州市三星叶桥A、B地块建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
中国与世界,是什么样的关系?云冈石窟,为你来解答。云冈石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的历史并未因石窟开凿的结束而终结,北魏早期各族人民在此交往交流,石窟集雕塑、绘画、建筑、音乐等为一体,反映着北朝各民族和文化融合的独特历史面貌,不同文化彼此理解欣赏、共存共荣的内涵,在当代仍有重要意义。值此总书记视察云冈石窟一周年暨建党100 ...
5月30日,石窟寺考古与考古报告编写座谈会暨四大石窟世界遗产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洛阳举行。 本次会议由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承办单位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合作单位为敦煌研究院、云冈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会议邀请洛阳市领导出席开幕式和座谈会,邀请敦煌研究院、云冈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浙江大学文化遗 ...
圪垯川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阳乡闫家村东北约1.5公里处。为配合S25静宁至天水高速公路庄浪至天水段工程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0年3月至4月对圪垯川遗址进行了勘探,勘探面积8万平方米,勘探确认各类遗迹共306处,包括墓葬、灰坑、窑址、房址和灶址等。考古勘探结果和地表采集遗物显示,该遗址延续时间很长,文化内涵从新石器时 ...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全体工作人员在坚决打好防疫工作攻坚战的前提下,在国家文物局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坚强领导大力支持下,我院作为省内率先复工的考古队伍,发挥能吃苦、善战斗、敢冲锋的精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我省的文物考古事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统计,2020年度我院共承担配合基本建设、抢救性考古 ...
央视新闻5月28日消息,当日下午,由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三星堆全球文化推介会”,在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大棚外举行。推介会公布了三星堆遗址6个祭祀坑的最新发掘进展。截至目前,6个三星堆祭祀坑已提取出土象牙、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34件及残破文物碎片近2000件。3、4号坑内象牙提取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 ...
新华社成都5月28日消息,记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现场获悉,四川省三星堆遗址将联合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建设三星堆国家遗址公园,持续推动三星堆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是四川省最具代表性的 ...
伊朗是伟大的历史文明发源地之一,但其不朽的艺术成就仍然不为许多人所知。从已知最早的标志着伊朗文明滥觞的文字到1979年革命及其之后的历史,英国VA博物馆今天起呈现的新展“史诗伊朗”将探索这一古老文明以及它走进21世纪的历程。从记载着楔形文字的《居鲁士圆柱》和《列王纪》(Shahnameh)手稿,到伊斯法罕(Isfahan)瓷砖画及伊朗当代艺术作品,展览 ...
央视新闻5月29日消息,伴随着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大量珍贵文物重新和世人见面,精美金面具、顶尊铜人像、上百根象牙、青铜神坛,诸多令人震惊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文物,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三星堆遗址。青铜尊,是商周时期常见的一种器物,是一种酒器,形体较大,在商周时期的贵族墓中经常见到。此次三星堆3号坑发掘的青铜尊的形制、种 ...
5月29日,三星堆又出土一件珍贵文物。一件凹刃玉凿在4号坑的中部被发现,上面所叠压的象牙被提取之后,已经完全暴露出来。浅黄色玉质,近长方体,一端有刃,一端平直。尺寸较大,长30厘米,刃部宽6.5厘米,顶部宽4.5厘米,厚1.5~2厘米。(原题为《来看!三星堆出土凹刃玉凿》)
截屏图。 四川观察 图央视新闻5月29日消息,今日,三星堆遗址3号坑提取一枚青铜兽面,这枚青铜兽面宽25厘米、高12厘米,是三星堆文化中典型的青铜器类,曾在2号坑层出土过多件。兽面虽有类似人的五官,但头部带有犄角、嘴角露出獠牙,与三星堆常见的面具、人像有明显不同,因此学界将之定名为青铜兽面。青铜兽面整体扁平,胎体薄,具体用途仍不能确定,或 ...
澎湃新闻获悉,​上海博物馆将于2021年6月22日至9月21日,特别策划举办“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该展系首次从学术视角对上海历代书画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研究,遴选相关书画146件(组),时间跨度从三国起至现当代逾千余年,通过“艺脉/艺术成就”“人文/地区互动”“鉴藏/艺术影响”及“潮头/海上风华”四个部分予以呈现。一方面,旨 ...
伴随着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大量珍贵文物重新和世人见面。8号坑日前出土一件青铜残片上附着的丝绸实物残留,经纬组织非常明显,表层有一层类似于涂层的附着物,尺寸为1.8×0.8厘米,是目前三星堆发现的最明显也是最大面积的丝绸残留物。考古队郭建波介绍,会对其表面的涂层以及它的显微结构做进一步分析,利用显微CT、高光谱,对它的材质以及形貌做进一 ...
出土于三星堆2号祭祀坑的青铜纵目面具。新华社发文物考古专家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查看3号祭祀坑的情况。新华社发三星堆出土的金杖局部。新华社发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顶尊人像。新华社发光明日报四川广汉三星堆5月30日消息,自3月20日公布新发现6座祭祀坑以来,三星堆遗址考古持续上新。首次发现圆口方尊、首次发现青铜顶尊人像、首次发现3000多年前 ...
十八世纪晚期,水彩画作为独立画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而在此之前,水彩画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和探索,其中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在图案、临摹、素描稿中都运用到水彩技法,不过它的光芒却被湿壁画、油画等其他画种掩盖。目前正在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举办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彩画”第一次全面呈现这一摸索时期的作品,约200件作品, ...
本文图片 央视新闻央视新闻5月26日消息,5月25日,海口综合保税区荣荟禾海南文化艺术馆,从欧洲回流的一尊青铜佛首和一尊鎏金佛首开箱查验。在马村港海关、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等多家单位的见证下,一尊唐代青铜佛首和一尊宋代铜鎏金佛首正式揭幕。据介绍,两件国宝级文物均在今年1月采购自法国的拍卖会,于本月24日运抵海口,成为海南自贸港首单 ...
以仰韶文化遗址1921年发现发掘及研究命名为发端,中国考古学2021年迎来百年诞辰。仰韶文化人群与中国现代人群在基因组学上存在怎样联系?仰韶文化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如何?长期以来颇受学界关注。以青台遗址为代表的仰韶文化人群与其他古今人群母系遗传关系比对分析图。图片来自付巧妹研究团队 中国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最新对距今约5500-5000年的仰 ...
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集中签约仪式25日下午在四川广汉举行,22家重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图为座谈会现场。 岳依桐 摄 据介绍,未来相关单位将继续在环境考古、科技测年、象牙DNA测定、象牙与贝壳来源研究、青铜器科学研究、冶金考古等多个方面进行攻关,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及信息化手段,提高考古 ...
首次发现馒头窑和生活居址 见证古代安徽南北窑业技术交流史 有利于廓清繁昌窑生产聚落布局繁昌窑遗址分布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南郊、西郊,分布范围内现有高潮、柯冲、宗塘、新塘四个村民组,地形特征为三面环山,一面临河,遗址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一处五代-北宋时期的大型瓷窑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繁昌窑遗址2020年发掘区 ...
中央宣传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科技部 民政部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科技厅(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文物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发展改 ...
【编者按】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2020年中国考古的田野工作在时间和环境上都受到不小的影响。但考古人员积极复工,创造工作机会,全年的考古工作仍然亮点频出。除了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外,还有哪些考古成果同样值得关注?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栏目特别邀请9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者,撰写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 ...
据法国政府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规定,法国的博物馆、美术馆于5月19日起陆续恢复开放。澎湃新闻获悉,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奥塞博物馆、欧仁·德拉克洛瓦国立博物馆等均已恢复开放。经过整整20年筹划的巴黎前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博物馆也于日前迎来开放。重开后的卢浮宫博物馆除了其常设展览,“肉体与灵魂 —— 从多纳泰罗到米开朗基罗”(2020年10月22日— ...
作为一个从业40多年的考古工作者,我想侧重于个人经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对从事山东地区考古研究的认识和体会。 内引外联,成果丰硕,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表明,山东地区是中国万年以来考古学文化“多元一体”结构中五个主要区系之一,并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进而从东夷文化和齐鲁文化两个维度,极大地延伸了山东地区的历史轴线 ...
中国考古界酝酿多年的宋国故城考古发掘工作,20日在河南商丘老南关古城启动,该项目旨在发掘深埋在黄河泥沙之下、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曾经居住的宋国都城,揭示历史上因黄河泛滥形成的奇特“新城叠旧城”现象。 见证3000年历代兴衰的宋国故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上层层叠压着宋国故城、汉代梁园城、隋唐睢阳城、隋唐宋州城、宋代应天府 ...
历时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修复了纺织品、金属、彩绘泥塑等文物118件/套,文物年代跨越战国时期、两汉时期、唐代、宋元时期至晚清等。23日,新疆博物馆五个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结项评审会在此间召开,公布了上述修复成果。项目分别为“新疆博物馆馆藏阿斯塔纳出土彩塑保护修复项目(三期)”“于田县博物馆馆藏出土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
针对甘肃境内石窟寺存在安全风险依然较高、系统考古研究不足、基层保护力量薄弱、展示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加大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力度,加强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利用,今年4月底前完成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甘肃省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集建筑、雕 ...
记者7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围绕全面推进提升陕西文物事业建设水平,推动建设文化惠民工程,日前陕西省文物局确定2021年要为群众办好6件事,包括推出陕西革命旧址云上展、做好革命旧址维修开放工作、开放一批新建博物馆等。推出陕西革命旧址云上展。通过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汉唐网、汉唐微博、汉唐网公众号、陕西红色记忆公众号等多个平台,让群众通过 ...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秘鲁共和国建交50周年,值此重要时机,5月21日,“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虎鲸形彩陶瓶 纳斯卡文化 拉鲁克博物馆藏展览由首都博物馆主办,秘鲁国家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博物馆、秘鲁拉斯哈卡斯神殿群考古博物馆、秘鲁布鲁宁国家考古博物馆、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秘鲁查文国家博物馆等秘鲁11家博物馆协办。 ...
5月21日,“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主办,高台县博物馆、金昌市博物馆、酒泉市博物馆、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共同协办,参展文物涵盖了东起永昌、高台,西至酒泉、嘉峪关、敦煌等绵延近百公里的河西地区画像砖出土地范围。嘉峪关5 ...
今天是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农历四月,夏天刚刚开始,古人称为首夏,亦称为始夏。物至于此,小得盈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饱满但未成熟,故称小满。与小满相关的书画名迹也颇多,南宋王升有《首夏帖》传世,向朋友问好。明代文彭画竹最让人回味的是题款:“我爱江南小满天,繁华消尽竹娟娟。北窗自展南华读,时有凉风到枕边。”宋 王升《首夏帖》 首夏 ...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秘鲁共和国建交50周年。5月21日,首都博物馆引进了“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览。从金刚鹦鹉羽扇到羊驼彩陶,“秘境”展以155组件秘鲁珍贵文物,集中呈现15个秘鲁古代文化,展现大洋彼岸从公元前1500年至16世纪秘鲁先民鲜活的生命历程。秘鲁是南美洲安第斯文明最主要的起源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族群所创造的各种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