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千年的凝眸——云冈石窟艺术线上展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今十里河)北岸。北魏旧称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灵岩寺。石窟倚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石窟规模宏大,造像内容丰富,雕刻艺术精湛,形象生动感人,堪称中华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 ...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今十里河)北岸。北魏旧称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灵岩寺。石窟倚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石窟规模宏大,造像内容丰富,雕刻艺术精湛,形象生动感人,堪称中华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 ...
“这里挖到过遗迹吗”“墓葬保存情况怎么样”“出土的玉料完整吗”……湖州德清雷甸镇王家里遗址烈日当空。考古发掘现场,专家汇集。 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6月17日,“考古中国·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遗址群考古成果和保护利用论证会”在德清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在考察考古发掘现场、观摩出土文物标本后,就考古 ...
年度大展 | “踏波东来” 日本国朝臣备书丹 褚思光撰文 鸿胪寺丞李训墓志将首次公开展出 博物馆工作组 望野博物馆 昨天2020年6月18日,由望野博物馆主办,西北大学博物馆、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华夏文房文化博物馆、古泉文库、PROJECT等博物馆和机构鼎力襄助,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的《踏波东来——遣唐使的回忆》( ...
▲ 出土遗物记者近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队伍在对小清河沿线的邹平新西村墓地进行调查、勘探时,发现了56座年代集中在战国至汉代的墓葬。据介绍,邹平新西村墓地距地表深约6米,在已发掘的3000多平方米的地面上,考古队员共发现56座墓葬,年代约为战国至汉代。▲ 勘探现场▲ 勘探现场据了解,已发现的56座墓葬中,有8座战国墓,48座汉代墓,并出 ...
工作人员介绍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保护展示大棚情况生活晨报全媒体记者 高万军 太原报道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太原市文物局首次将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考古工地对外开放,并邀请市民参观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考古工地,了解考古发掘及考古成果。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还向孩子们介绍考古常用工具,并让他们亲身体验洛阳铲等 ...
“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作为文物收藏研究展示单位,博物馆通过展陈宣教活动,让文物赋彩生活,推动观众清晰触摸一个城市、一个乡村的脉搏,感受它的心跳与情感。 大咖博物馆: 教育服务 造福一方说到北京故宫,相信所有人都不会陌生,这座具有600年历史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
从成就天府之国的都江堰到流淌不息的大运河,从民居瑰宝福建土楼到遥远秘境的土司遗址,和许许多多淹没在废墟中沉睡的历史遗迹不同,这些记录了中华文明千年进程的文化遗产至今还“活着”,它们不仅活在史书中,活在地表,还活在人们的生活里。都江堰润泽千年 成就天府之国殷实都江堰鸟瞰图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都 ...
“ “考古是人民的事业”。长期以来,中国的考古工作发掘了悠久的历史,发现了灿烂的文明,更激发出了广大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经过长期、科学的考古工作,越来越多的考古遗址,其重要价值得以充分阐释,其历史意义得以广为传播,其保护规划得以科学实施。在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许多重要遗址或成为考古遗址公园,或成为遗址博物馆 ...
永昌县委宣传部供图6月11日,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委宣传部发布消息称,该县发现古代佛龛塔石刻塔群遗迹,经该县文物部门初步判断,此为西夏悬葬崖刻塔龛,现名称初步定为“庙湾子石雕佛龛塔群”。▲ 图为发现的古代佛龛塔石刻塔群遗迹。永昌县委宣传部供图崖面佛龛塔造像高在1米至3.5米之间不等,工艺为高浮雕型制,石塔表层面白灰层地丈酥碱脱落严重,彩绘 ...
在2020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11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挂牌仪式。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那书晨,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出席挂牌仪式,并共同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揭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揭牌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后曾更名为河 ...
6月5日晚,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街道口珞珈山路口的武汉大学老牌坊,被一辆超高的车辆强行通过时撞损。牌坊中部被撞缺一大块,钢筋裸露,背面的篆书“文法理工农医”六字中的“理”字已完全被毁。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五”)“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大老牌坊遭到撞损引发高度关注。这一文物建筑究竟建于何时,为何不在 ...
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已一年有余,虽然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五年内完成重建。是复原19世纪的尖塔,还是给予巴黎圣母院一个展现时代技术和挑战的新尖顶?这看似是目前最大的争议,但争议背后隐藏着传统与当代文化的冲突、法国人如何看待本国历史等众多问题。目前,因疫情暴发而被迫搁置的重建工作已经重启,但迄今为止,方案依旧悬而未决。此文涉及了建筑师、哲 ...
每年的六月第二个周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澎湃新闻从6月5日的国家文物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3日,主场城市为桂林,活动期间,以“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为主题,国家文物局将联合多地文物部门在央视频推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文物潮我看》直播活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 ...
绿风轻抚,夏云悠悠,麦熟梅黄,丁壮在冈。至此正式进入仲夏时节,田间到处是农人们忙碌的身影。今日是芒种。在敦煌壁画中,也有不少描绘了这一节气的场面,有收获,有耕牧, 有割麦扬场,也有田间小憩,悠然自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意味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一候螳螂生,二 ...
近日,欧洲各国的博物馆与美术馆相继开放,但是,为了安全考虑,开放后的观众数量受限,且大多来自本地,游客不被鼓励前往参观。对于许多艺术爱好者而言,这使他们很难在这一特殊时期欣赏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针对这一现象,以收藏欧洲经典艺术名作而知名的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馆长艾克·施密特提议,意大利国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应该将馆内的宗教艺术作品归还 ...
一、发掘概况 2007年,为配合内蒙古兴托(兴和——托县)运煤重载高速公路凉城段的基本建设工作,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凉城县的古城梁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遗址位于凉城县厢黄地乡半坡村西部丘陵之上,东北距凉城县城约10公里,遗址东部进入半坡村内,西北距古城梁村约500米(图一)。对该遗址发掘的过程中,对发掘区周边进行了调查 ...
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线上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情况,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桂林市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韦凤云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范伊然主持新闻发布会。关强介绍,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 ...
近年来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文物考古部门对南京市秦淮区石门坎古墓葬群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6月1日,记者从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获悉,石门坎古墓葬群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完成,共发掘各类遗迹863个,其中砖室墓29座、土坑墓829座、窑3座、井2座。这是南京近年来发掘墓葬数量最多的单个考古项目。考古现场出土瓷器碎片 王广禄摄 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 ...
今年4月以来,内蒙古赤峰市的一座千年辽塔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当时媒体对这座辽塔的报道这样写道:“这座身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约有1000年历史的辽代白塔,目前裂开至少18道黑缝,生出100多个黑孔,塔身倾斜,不时有砖块坠下。”资料图:辽代白塔。内蒙古文物局供图 一时间,#千年辽塔快塌了#登上热搜榜。 但与“快塌了”现状相对应的是 ...
6月2日,布达拉宫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好转,市民生活逐步走上正轨,经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在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布达拉宫将于2020年6月3日起有序开放。布达拉宫于6月3日起有序开放。据公告显示,开放期间,布达拉宫将实行预约、分时、限流参观的政策。疫情期间开放参观时间为9:00—16:00(15:00停止入宫),每批次参 ...
据英国《卫报》报道,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封锁后,意大利一些著名文化遗址和景点开始重新焕发活力。 上周六,知名地标性建筑比萨斜塔重新对公众开放。据了解,除了比萨斜塔外,罗马斗兽场和梵蒂冈博物馆也决定从本周一开始再次迎客,而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Uffizi gallery)计划从周二恢复营业。同时,纪念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Raphael)逝世500周 ...
黄河边大型古墓群出土的秦汉时期的带釉陶瓷(5月23日摄)。 本文图片 新华社新华社郑州5月26日消息,记者从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黄河边发现大型古墓群,共有多个时期墓葬600多座,出土文物2000余件。黄河边大型古墓群出土的一组青铜材质的笔帽(5月22日摄)。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郑立超介绍说,这个古墓群位于三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3日对外发布消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二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考古队,正式开启2020年度辽上京皇城西山坡寺院遗址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辽上京考古队队长董新林教授介绍说:“2020年辽上京考古工作的重点,是继续推进辽上京皇城平面布局和沿革的认识。”图为2020年 ...
澎湃新闻获悉,6月2日,自2月底暂停开放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将重新开放,但原计划3月13日-5月10日推出的“法隆寺金堂壁画和百济观音”大展最终无缘与观众见面。据悉,该展原是为了纪念日本《文化财保护法》订立70年。也正是因为1949年日本奈良法隆寺金堂大火推动了保护法的订立。展览展出法隆寺金堂四壁7世纪壁画在明治以来的摹本,以及日本国宝“百济观音”( ...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30日消息,今天上午,浙江省文物局、余姚市人民政府、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余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井头山遗址考古的最新成果。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说,经初步测定,井头山遗址的年代在距今7800~8300年之间,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据了解,井头山遗址位于宁波余姚三七市镇三七市村,东距田螺山遗址1.5公里,埋藏深度5 ...
“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日前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并受到较多关注。本文作者系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研究馆员,全文从宏观出发,对江南文化艺术展的定位、策展思路和展品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可了解整场展览之概貌。公元1691年,王翚和几位内廷画家着手绘制一组共12巨卷的清宫绘画,详细描绘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的全过程。这就是著名的《康熙南巡图 ...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日消息,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小佘太秦长城张德禄湾段抢险加固工程开工。据了解,这一抢救性修缮工程将对这段2000多年前的秦长城文物本体坍塌部位进行补砌、加固。小佘太秦长城张德禄湾段所在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有240公里长的秦长城遗址,是我国现存秦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秦代一直沿用到西汉的这段长城,用人工敲砸而成的石块垒砌 ...
自先秦始,中国历代政府均着手建立完善的国家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存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后世留下丰富的史料文献。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为数众多的清代档案文献,澎湃新闻获悉,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推出的新展“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将以往深藏大内的官书诏令、档案奏折、名臣传记、档册舆图等珍贵史料公之于世,力图向观众呈现清代文书发展 ...
5月20日至5月22日,我院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研究员、原中共张掖市委党校副校长任积泉先生、民乐县文物局陈之伟局长、河西学院吴浩军、曹斌教授,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调研员马建明及西北民族大学、河西学院的师生十余人同往上天乐石窟、东灰山、金山博物馆等地从事学术调研和交流活动。上天乐石窟上天乐石窟,是中国唯一的以宝卷为主题的壁画——《平天 ...
为更好诠释今年国际博物馆日“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的主题,作为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一部分,南京博物院推出了以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史为主题的特展。 秦兵马俑、吴王夫差剑、“王子午”鼎、九鼎八簋、人首蛇身玉饰、错银铜双翼神兽等文物齐聚南京,亮相南京博物院的“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 ...
安吉龙山107号古墓葬(俗称八亩墩),位于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古城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山越国贵族墓群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贵族墓园。整个墓园由主墓、外围陪葬墓和隍壕三部分组成,包括隍壕在内,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图为安吉龙山107号主墓随葬品陶瓷器组合 2016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始了为期3年的考古发掘,目前,已完 ...
半掩于土层之下,1组青铜器刚被发现不久,带着时光流转留下的斑驳。从铜方壶的壶口向内一窥究竟,里面还存有半壶液体。考古人员在清理河南洛阳一处西汉家族墓内的青铜器(5月25日摄)。李安 摄 为配合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人员今年4月以来对河南洛阳一工地内的古墓群进行发掘。在发掘现场了解到,一处西汉家族墓内,出土青铜器1组,包 ...
在一幅《紫砂壶拓片清供图》立轴上,有全形拓的紫砂提梁壶,还有苏东坡画像,画幅周围有大段的题跋及古朴画作。紫砂壶原来的主人是清代金石学家、书画家吴大澂先生(1835-1902),根据近现代学者王献唐先生的题跋可以看出,该紫砂壶上的画像是依据宋本东坡画像的模写纸本而作,该纸本当时藏于吴湖帆处。王献唐先生于1947年得到这把紫砂壶后非常喜爱,后请人 ...
▲ 5月30日拍摄的井头山遗址发掘的距今8000年左右的陶片5月30日上午,浙江省余姚市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正式发布。井头山遗址是浙江境内首次发现的一处史前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地区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处史前贝丘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将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和文明发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井头山遗址位于宁波余姚三七市镇,东距田螺山遗址1.5公 ...
50年前,一尊建于唐代的大坐佛和周边的千佛造像因四川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建设而被淹没于碧波之下,以至于成了传说。澎湃新闻近日获悉,随着水库水位下降,这一几乎成谜的大佛膝盖以上终于露出水面。四川省原仁寿县文化局长、原乐山大佛文物保护管理局局长徐成村日前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数十年来,我印象里这尊大坐佛几乎从来没有现 ...
“考古”,这样两个普普通通的字眼,在我心中却是令人神往的梦想。从高中两次的北大考古夏令营,到之后一次次参观墓葬、遗址,再到后来在大学课堂上学习考古知识,我似乎都只是窥探到考古的冰山一角,并未一睹其神秘的尊容,田野考古一直是藏在我心底的一个遥远而传奇的梦。2018年夏天,我十分有幸在宁夏姚河塬商周遗址参加了一个多月的田野考古实习,这 ...
一眼千年,古城如画。正定开元寺南遗址的考古发掘已持续五年。日前,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自2015年进行考古勘察以来,该遗址发掘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不仅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个历史时期连续的文化层叠压,而且发现遗迹现象270余处,出土文物6700余件。出土的金代白釉刻划花镂孔盖三螭足熏炉。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 ...
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陆家庄村东石秀山上,新发现距今933年的珍贵北宋石刻画像。文物专家表示,如此有明确纪年的北宋石刻画像十分罕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济南市长清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韩特告诉记者,此处北宋石刻画像是上周他去陆家庄时从村主任处获得的消息,由于此前并没有通往此处山崖的山路,所以这一石刻画像一直没有被发 ...
为更好地做好舂陵侯城遗址的保护规划,2019年10月~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远县文物局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勘探,简要介绍如下。 01遗址概况 1遗址位置 舂陵侯城遗址位于宁远县东北约30公里的柏家坪镇,包括舂陵侯城址和舂陵侯墓。其中舂陵侯城址位于柏家坪镇的柏家村,西南距离舂水约1.2公里,东部和北部与省级永连公路相距约0. ...
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当地一个发掘现场,发现一个鹅首曲颈青铜壶。顶部的鹅首造型姿态优美,壶中还存有不明液体逾3000ml。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祝晓东介绍说,鹅首曲颈青铜壶是他们在配合三门峡市开发区后川棚户区改造工程时,在一座古墓中发掘出土的。根据墓葬的形式初步判断,墓葬时代为秦末汉初,墓葬主 ...
人们常说 “要想快速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的方式应该是去逛逛当地的博物馆”。这话没错,博物馆承载着一个城市漫长的文明,尤其是这座城市的古今变迁和兴衰沉淀,往往能够在馆藏宝贝里面,找到见证或者答案。 而每家博物馆呢,无一例外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它们或以稀为贵,或价值连城,有的甚至看似平平无奇,但实则承载了无可替代的历史见证。总 ...
洛阳博物馆副馆长曹岳森开幕式致辞 洛阳博物馆副馆长曹岳森接受媒体采访 观众参观展览 洛阳博物馆讯(供稿:赵 杰)5月18日上午,由洛阳博物馆和长沙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粟特人在大唐——洛阳博物馆藏唐代文物特展”在长沙博物馆开展。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杨长江先生,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副局长岳锋先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 ...
钱山漾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丝绸之源”?湖笔为什么能成为文房之首?茶圣陆羽在湖州有哪些故事?原始瓷又是什么?将于今天下午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幕的“湖州之远——丝笔茶瓷文化特展将会给出答案。澎湃新闻昨天在这一展览的预展现场看到,作为湖州市博物馆2019年推出的原创主题特展,该展围绕“丝”、“笔”、“茶”、“瓷”四大主题展开,精选展品近百件 ...
进入5月,在世界各国的不同地区仍然有很多人隔离在家,大量的公共场所关闭,博物馆也不例外。即使闭馆,人们仍不忘通过“在线观展”等方式去文物、艺术品寻找慰藉,感受艺术之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有一尊来自中国的宋代木雕彩绘水月观音像,这尊观音像有着非常迷人的姿态,以非常随意、放松的“自在坐”示人。馆方档案显示,它购自于日本山中商会 ...
苏州博物馆以其现代建筑与江南园林之美,一直让人向往,而夜色中走进苏州博物馆,更是让人惊艳:山水园林在夜色中犹如一幅水墨山水长卷。新开放的展览,无论是“江南佳丽——苏州博物馆馆藏仕女精品展”,还是吴王夫差剑与吴王余昧剑都各有特点,难得一见。澎湃新闻获悉,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之际,苏州博物馆围绕该主题除推出新展,还举办“画语·夜苏博” ...
今天是5月18日国际博物日,备受关注的上海博物馆年度大展“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在今天中午采取时下最热门的直播方式,提前剧透给观众。此次展览亮点和看点纷呈,跟随着直播镜头,由上博工艺研究部副研究馆员谷娴子带领导览,深度解析了诸如宋拓本王羲之《行草书秋月帖页》、文徵明《江南春词意图卷》、任薰《愙斋集古图卷》、《康熙南巡图的粉本》 ...
“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推出国际博物馆日特别策划项目,难得展出了一件馆藏高近1.89米的巨幅文徵明《五瑞图》,而且仅在5月17日至19日展出三天。这三天里,围绕这件馆藏作品,同步开启名为“存天雅集·博物赏识”系列的线上直播与线下雅集。公众在展览之外,有机会近距离赏析这一件五百年前的古画,并通过轻松、直接的交流与互动,体 ...
辽与金,是中国古代北方由契丹、女真建立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北南对峙。辽金时期天津地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是如何交流融合的?这一时期在天津历史上有何重要影响?透过辽金时期呈现出天津地区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的历史遗存也许可管窥一斑。澎湃新闻获悉,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交融肇—— 辽金时期的天津”将在天津博物馆展出,展览分“南北 ...
澎湃新闻获悉,由安徽博物院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今天在安徽博物院开幕。展览将展出精美文物309件(套),既有铜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杯、磨花玻璃碗等丝路珍宝,也有北魏墓壁画、金下颌托等近几年大同地区出土的北魏文物。展期持续至8月15日。展览现场平城——今天的山西大同,历史上的北魏都城 ...
川报观察微信公号5月14日消息,刻有“郫”字的战国青铜戈,西汉时期带外文字母的“龙纹铅饼”,极可能是海外进口的玻璃项链……5月14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新川创新科技园项目5年来的考古成果,延续跨度两千多年的6000余座墓葬和大量出土文物,串起了半部埋于地下的“四川通史”。据介绍,此次考古出土的“郫”字青铜戈,是成都郫县(今郫都区)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