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 兴县碧村遗址石材初探

一、碧村遗址石材使用概况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村北,黄河及其支流蔚汾河的交汇处。2015—2018年碧村考古队对小玉梁台地进行了连续发掘工作,基本理清该台地的整体布局及其聚落的阶段性变化,龙山晚期该台地成为带有石砌围墙的核心建筑区。2020—2023年主要对东城门址进行发掘,进一步明确碧村遗址是一处龙山时期双城式的中心石城聚落 ...

• 稳步推进文物数字化 激发文物资源生命力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万菲为使文物得到更加高效、永久的保护和传承,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文物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技术能够以非侵入和非接触的方式对文物本体进行高精度的数据记录、分析和重建,依托数字化技术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文物,让人类文明的瑰宝能够挣脱时空的束缚,生生不息的为更多人所了解和欣赏。政府对文物数字 ...

• 欧洲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举措概述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吕亚芳 胡文英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欧盟(EU)十分重视利用数字创新来保护和利用欧洲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将数字技术融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被视为一种先进的遗产保护机制,也被视为一种增强欧洲人民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手段。在欧盟采取的各项措施和行动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Europeana”倡议、“时光机”(Time Machine)项目 ...

• 杨益民 王昌燧|科技考古对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今后工作思考

一、国内外科技考古的发展现状考古学对古代遗存的信息提取,离不开以发掘、整理、研究为主的田野考古和理化析为主的科技考古,而前者是后者有效开展的坚实基础。随着科技与考古全方位地交叉融合,考古学已从“冷门绝学”逐渐演变为“热门显学”。科技与考古关系的发展史表明,考古学须臾离不开科技,而所谓的科技考古学——利用现代科技分析古代遗存,取得 ...

•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汪万福 等:文化遗产微生物学学科构建的设想与思考

长期以来,谈及文物价值,人们比较熟悉的是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但从社会、文化、宗教等角度对其价值的理论探讨并不充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提出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样是文化遗产所应具备的重要价值。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文化多样性, 这种文化多样性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是今天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文化遗产在社会凝聚力、情感 ...

• 拓片也能数字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金文数据采集与整理

青铜器是中国两三千年前的礼器,体现贵族社会的权力和秩序。当时,贵族会在青铜器上铸刻出文字,用来记载国家大事和自己和祖先的光辉事迹。比如,之前我们给大家讲过的“万年永宝”展览名称的出处么?文物医生们把青铜器残片复原,并且还辨识出了器物腹内的铭文五行二十八个字:“白 (伯)椃虘肇乍(作)皇考剌公尊㲃(簋),用享用孝,萬年眉壽,畯才( ...

• 考古技术丨基于ArcMap建立遗址勘探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适配大遗址长期持续的考古勘探工作新方法

勘探是田野考古工作的重要一环。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软硬件性能的持续提升,勘探人员在传统洛阳铲的基础上,可以更准确、高效地完成勘探任务,并且能够将所得探孔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从而达到了解遗址地下埋藏情况的目的。我们在对夏县东下冯、翼城北撖遗址的考古勘探工作中,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相关软硬件技术,按照《田野考古勘探工作 ...

• 考古2023|旧石器考古:循百年探起源历程,证百万年演化历史

2023年是水洞沟遗址和“河套人”化石发现100周年,近年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层出迭现,持续丰富我们对人类演化最早阶段的历史认知;持续开展的新研究则不断深化我们对早期人类特质特征、行为模式、生计模式的了解,为探索人类演化规律提供新的注解。▲水洞沟遗址考古新发现东北地区是我国近年来旧石器发现最持续、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大量旧石器时代晚 ...

• 考古2023|新石器考古:史前治水首“屈”一指,海洋文明破“壳”而出

2023年,新石器考古人扎根田野,立足大地,开启时光之旅。我们站立在巍峨的院落高台,震撼于史前中国的建筑之雄伟;穿行在静谧的古城村落,沉醉于“隔水风来知有意,为吹十里稻花香”的田间风光;来到谨严的史前“工场”,目睹烧土为陶、敲石为器的神奇;走近高耸挺拔的土堆高坝,遥想史前治水的规模之大;掀开潮起潮落尘封的故迹,感受华夏先民的远洋气质 ...

• 考古2023|夏商考古:弼成五服,从之与之?小大百邦,臣哉邻哉?

2023年夏商纪年范围内的考古工作成果斐然。中原大地围绕早期夏文化和夏商王朝都邑的综合研究稳步推进。中原地区外围新发现了若干同时期王朝“边地”或者王朝地方基层经略管控体系中的中心聚落,突破甚至是颠覆了既往对夏商王朝地方青铜文明的呆板认知。在更遥远的“半月形地带”之外,从西北到西南的广袤大地上,夏商纪年范围内的一系列发现也可圈可点,不 ...

• 考古2023|两周考古:明昭有周,日靖四方;楚地千里,逍遥来东

2023年是田野考古工作全面恢复、多点开花的一年。就两周时期本年度的工作而言,强调延续性的主动发掘项目坚持问题导向,工作稳步推进,认识持续深入;配合基本建设和抢救性发掘项目虽面临时间紧、任务重、保护压力大等诸多困难,但仍取得了可喜成果,其中不乏具有填补空白性质的重大突破。总体上可分为西周时期、东周时期和边疆地区三个部分加以简要梳理。 ...

• 考古2023|秦汉考古:祀天理水,天下郡县都一统;整刊著述,四方薪火共传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从此,“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揭示我国长期而连续的统一政治格局的定型和发展,揭示统一国家内各区域间不断加深的交往交流交融,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秦汉考古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与往年相仿,由于考古工作以配合基本建设为主的 ...

• 考古2023|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北城华西有温度,渡头莫尔显融合

2023年,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总体而言收获颇丰,虽然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中,初评入围仅江苏溧阳古县遗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终评入围也仅莫尔寺遗址一项,但未入选十大或六大并不意味着学术价值的逊色,江苏、浙江、山西等地不再使用“十大”、“六大”类字眼,而是用“重要发现”来形容年度一些颇具学术价值的考古收获,这是一种学科进步的表现 ...

• 考古2023|隋唐考古:昆明池旁漕运船,宫人斜里红妆墓

隋唐时期以长安、洛阳为核心形成的圈层式的地理格局、胡汉融合的华夏一统形势、丝路活跃的中西交融等种种样相,给以考古学探索隋唐时期帝国政治架构、民族政策、社会生活等提供张力,也给以考古学角度解读隋唐国家、社会、族群、文化等提供可能。2023年,隋唐时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以城址为对象的大遗址考古,基本是2022年工作的延续, ...

• 考古2023|宋辽金元明清考古:河畔窑火生琼玉,深海重器探遗珍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的一项项考古成果,再次见证了时代的繁荣、文化的交流、族群的融合。本年度的考古工作,城址考古精细,墓葬考古有序,手工业考古渐趋系统,宗教考古硕果累累,水下考古勇于创新。不忘来时路,方 ...

• 考古2023|科技考古:科技赋能,考古新知

考古学有两把手铲,一把是实际使用的手铲,一把是象征意义的手铲。前者是田野考古发掘的必备工具,后者是分析检测考古遗存潜信息的科技手段。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应用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提高了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升了考古学研究的精度,拓宽了考古学研究的领域。如今,在中国的考古学学科分类体系中,科技考古已列为考古学的 ...

• 杜晓帆 张煦:从价值认知到整体性保护:中国乡村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的若干思考

本文原刊载于《文物天地》2024年6月从价值认知到整体性保护:中国乡村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的若干思考杜晓帆、张煦*乡村遗产是当代中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中重要的遗产类型。为推动乡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各类保护主体通过多元协作的保护管理方式,不断延续乡村遗产的生命力。在当前城乡遗产保护的视野中,亟需突破“见物不见人”的原有保护观念 ...

• 以科技创新支撑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作为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重点配套活动,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在辽宁大学组织开展文物科技创新学术交流,这也是相关活动连续第4年举办。活动以近年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来自16个项目组的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会场周边还设置了包含32张主题海报的交流区。据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负责同志介绍,本次活动的亮点 ...

• 数字化技术在宁夏岩画保护中的应用实践

岩画是古代先民借助石质或金属质工具,有意识留存在岩石上的各类图像和符号,不仅体量庞大,而且分布广泛。这些岩画大多出现在山丘陵泽、人迹罕至之处,是一种具有跨文化及历时性的全球性文化现象。它弥补了当前文化研究所缺环的部分历史信息,以鲜活的视觉资料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先民的生产、生活。我国岩画制作时间跨度逾两万年,空间分布跨度五千公里,是 ...

• 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中的文化遗产监测系统

为了适应当今文化遗产保护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西班牙的圣玛利亚拉雷阿尔基金会推出了一种“文化遗产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面向各类物质文化遗产,旨在监测其各种信息和保存状况,利用数字手段分析和预测文化遗产的再利用价值。目前,该系统已经被运用于测量和记录文化遗产的材质、尺寸、制作年代等关键参数,同时,该系统还特别关注对文化 ...

• 数字化展开图应用于考古绘图

数字化展开图应用于考古绘图刘方 (深圳技术大学)王泽湘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 言展开图是考古绘图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插图形式,伴随着考古学对纹饰的研究需要而产生,在考古绘图领域已有80年的历史,具有研究性和图案观赏性两个方面的特点。它实际应用的对象是出土遗物表面的纹饰图像,因为相当数量的文物表面具有精美纹饰图案,文字、照片 ...

•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王克青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06摘要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是有机物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文物保护与考古残留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发展。色谱与质谱联用分析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水解提取、衍生化等前处理,这个过程较繁琐,且耗时长,另外在样品处理过程中还有样品流失的情况发生。因此,现 ...

• 韩国遗产信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1期 P56-61向上滑动阅览韩国遗产信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李宗旭 李霜宁(译)摘要:遗产信息研究的目标在于推动数字遗产数据的获取和遗产信息的实用性。本文分析了遗产信息研究的趋势,介绍了韩国在遗产信息研究领域的现状,探讨了相关的研究案例,其中包括数字策展、基于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遗产数据可视化,以及历 ...

• 夏依热·肖开提 | 古DNA提取技术的优化及其应用简论

摘要:随着古DNA技术的不断突破与进步,其在动物考古学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分析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中提取的古DNA,结合传统考古及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成果,为我们揭示家养动物的起源、驯化和扩散以及人类与动物共同演进的历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然而,古DNA研究受其样本的年代及遗址所处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南方地区的酸性土壤环境会严重侵 ...

• 信息交互理念下的建筑遗产保护与展示应用——以故宫养心殿东暖阁XR展陈项目为例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2期 P43-52向上滑动阅览信息交互理念下的建筑遗产保护与展示应用——以故宫养心殿东暖阁XR展陈项目为例苑思楠 孙悦 何蓓洁 刘宇博 程春艳 申烁志摘要:新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与普及为遗产展陈带来全新的发展前景。扩展现实(XR)技术在建筑遗产展陈中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信息交互”的可能性,从而极大丰富了遗产本体 ...

• 专题 | 京杭大运河水工设施的信息数据库建立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2期 P53-63向上滑动阅览京杭大运河水工设施的信息数据库建立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王程 李靓 闫怡桦 欧阳莹 冯养潇 胡洋摘要:古代水工设施的选址建造所呈现出的空间分布特征,多与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京杭大运河水工设施数量多、分布广、类型繁杂,其中部分水工设施遗存已成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群的重要组成部 ...

• 长城数据库建设与数字化应用实践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2期 P64-72向上滑动阅览长城数据库建设与数字化应用实践李哲申欢欢李严张玉坤摘要:长城因规模巨大、人文与自然环境复杂、公众认知不足,面临保护管理难题。天津大学长城课题组持续20年对长城遗产进行图像采集与基础研究,搭建“长城防御体系时空数据库”“长城全线实景三维数据库”。基于双数据库,从学术层面对长城 ...

• 技术本体论视角下的旧石器技术研究

旧石器技术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旧石器考古学界兴起的研究领域,直至当今仍然处于蓬勃发展之中。近十几年来,旧石器技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被逐渐运用到中国的考古材料上,国内学术界对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旧石器技术研究中最为显著的进展体现在技术本体论方面。然而,由于先前研究者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侧重于解释具体的术语 ...

• 浙江宁波大榭遗址史前盐卤制作工艺的实验考古研究

摘要:大榭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岛,其中年代与钱山漾文化相当的二期遗存是目前国内所知最早的史前海盐业遗存,考古发掘和多学科分析结果揭示当时先民主要采用“刮泥淋卤”工艺来制作海盐。经对大榭岛近现代制卤工艺进行口碑调查,结合出土遗迹、遗物和相关文献记载,分为刮取盐泥、建造泥溜、晾晒盐泥、淋滤卤水和收集卤水等五个步骤,分别对史前制卤 ...

• 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 | 数字化助力西安城墙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

一、案例简介西安城墙是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入选国家第一批文物预防性保护试点。西安城墙紧抓文保和文化遗产传承数字化融合发展契机,以打造世界一流“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目的地”为目标,全力提升西安城墙品牌的世界影响力。西安城墙美景截至目前,西安城墙共设置了3090个文物变形监测点,并完成了1027个监控图像数据接入信息中心 ...

• 古DNA研究揭示东亚家犬复杂遗传历史

作为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和人类重要伴生动物,家犬的起源与驯化研究对探究过去人类的生存模式与历史面貌具有重要意义。此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围绕我国南方灰狼及我国黄河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以来家犬展开古DNA研究,揭示我国古代家犬的种群扩增与替代历史,及与现生的澳洲野犬及太平洋岛屿殖民时代之前家犬的紧密亲缘关系, ...

• 古DNA技术及其在动物考古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古DNA技术的不断突破与进步,其在动物考古学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分析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中提取的古DNA,结合传统考古及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成果,为我们揭示家养动物的起源、驯化和扩散以及人类与动物共同演进的历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然而,古DNA研究受其样本的年代及遗址所处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南方地区的酸性土壤环境会严重侵 ...

• 丝绸之路行记文献的研究范围、认识意义与文学价值

丝绸之路西行文献是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文化和文学的珍贵资料。以文献形式而言,由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两部分组成。其中,出土文献以简牍、敦煌文书和吐鲁番文书中的西行资料为主,传世文献则以西行记为主。丝绸之路行记文献是丝绸之路西行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性文体。所谓“行记”,即“行程记”的省称,又名行纪、行传、纪行、纪事、行略、行录、游 ...

• 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写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

  2024年2月26日,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  走进殷墟博物馆新馆,迎面而立的高墙上镌刻着一行醒目的大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记载,这九字箴言是商王朝建立者汤的盘铭,向参观者展示了一个民族一以贯之的革新姿态、进取精神,展示了中华文明从历史中演化创造、于传承中生生不 ...

• 红山文化:后世礼仪体系的源头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大家谈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大约在距今5800年进入古国文明阶段,上接辽西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其后续影响,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考古中的早期农作物种植制度

  农作物种植制度是研究古代农业发展水平和演变趋势的关键,包括作物结构、熟制和种植方式。近年来,随着浮选法的推广,植物考古遗存的发现成倍增长,较大地拓展了我们对早期农业发展中的作物结构和时空分布的认识,为我们探索当时的农作物种植制度提供了可能。  中国古代早期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尤其是在先秦时期,可以简单分为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代表 ...

• 探寻“何以中国”,照鉴“未来何处”——中国考古发展新趋势观察

  中国考古,在许多外国人甚至中国人看来,一度非常神秘。近日记者在与中国考古学家的交流中了解到,从考古技术发展、到公众考古创新,再到中外考古交流,中国正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推动力。  科技考古揭开了许多传统考古难以发现的秘密,保护了许多原本难以保存的文物;随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22个项目入围终评!

  2月20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22个项目入围终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以时代早晚为序)1 西藏革吉梅龙达普洞穴遗址2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3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4 河北尚义四台遗址5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6 河南宜阳苏羊遗址7 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8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9 河南永城王庄遗址10 ...

• 考古新发现为文明起源演进提供重要研究样本

  “濛溪河遗址是具有丰富植物性遗存的遗址,将改写人类利用植物的历史”“屈家岭遗址的水利系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有水坝的水利系统”……1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发布会现场,专家们热烈讨论。  专家委员会从30多项考古新发现申请中,评选出6项入选项目和6项入围项目。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福建平 ...

• 山西忻州尹村遗址2023年考古发掘收获

  尹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旭来街街道尹村西北约50米的云中河北岸台地上,该遗址南临云中河,北倚金银山。东南邻近尹村居民区,西北侧临近胡家垴流经岩口注入云中河的季节河。该遗址是忻州地区重要的龙山至夏商时期遗址之一。2023年发掘区航拍全景(左为东)  2021年尹村遗址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忻州市文物与考古研究所、忻府区文化旅游局共同 ...

• 陕西丰京大原村制陶作坊遗址2023年度发掘收获

  大原村制陶作坊遗址位于西周都城遗址之一的丰京遗址西南台地上。遗址面积约8万平方米。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2023年3月至9月对该遗址进行了6个年度的考古发掘。通过前5个年度的发掘,确认该遗址的主体年代为西周晚期偏早阶段,主烧夹砂褐陶微分裆疙瘩鬲。是一处产品相对单一、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制陶手工业作坊遗址。发掘全景(上北)  2023年,为了 ...

• 浙江绍兴发现大型遗址群 或与越国都邑有关

 大型建筑基址、临水码头、青铜剑、青铜戈、青铜鼎、青铜盘、大量的陶器和原始瓷器残件……记者2月1日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者持续工作4年,在浙江省绍兴市发现了一片大型遗址群——亭山遗址群。此处遗存丰富,建筑等级高,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核心区,可能与越国都邑有关。  这一遗址群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以会稽山余脉亭山 ...

• 江苏连云港市尤庄遗址盐业遗存考古发现与认识

  尤庄遗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尤庄村东部,北距市区约13千米,东距板浦镇约2.5千米。遗址坐落于锦屏山东南面开阔的冲积平原上,东临盐河,南近古泊善后河,整体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约5.2米,距现今海岸线的直线距离约35千米。遗址所处区域北接齐鲁,南依江淮,东临黄海,是鲁南丘陵地区与江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图一)。图一 尤庄遗址位置示意 ...

• 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系列和平文化遗址 研究取得新突破

  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期,我国研究人员公布了9处新的和平文化遗址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人类学》上。  该研究成果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在职博士、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吴沄介绍,包括此次公布的9处和平文化遗址点在内,我国 ...

• 百卷“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何以价值大,难度也大

丝绸,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五千多年来与中华文明同行,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澎湃新闻获悉,100卷的“中国丝绸艺术大系”计划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后或将成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中国丝绸艺术图像资料全集。该项目学术论证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相关领域专家认为,“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意义大,价值大,难度大;该项目庞大资料库的建 ...

• 基于可视性分析的遗址分布特征与保护策略

基于可视性分析的遗址分布特征与保护策略——以夏家店下层文化架子山遗址群为例宋晋 田彦国 张玉坤公元前 2000—前 1500 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我国北方早期青铜时代文化社会发展的高峰,在众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聚落遗址(部分为城址)的空前繁荣就是其中之一。对此有学者研究认为,大量建造于高海拔山顶台地并普遍带有壕沟和围墙的聚落,并非通常认 ...

• 从洛阳铲到遥感物探:科技考古在我国的发展

考古工作在探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古学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原来通过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的形状来确定一处遗迹、一个遗址、一个文化或类型的年代早晚、布局特征、文化面貌,建立完整的古代物质文化谱系和复原古迹的原貌,进一步扩大到全面探讨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一处遗迹、一个遗址、一个文化或类 ...

• 古降水变化与柴达木盆地诺木洪文化的盛衰

Precipitation in surrounding mountains instead of lowlands facilitated the prosperit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in the eastern Qaidam Bas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降水波动已被认为是世界古代文明演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诺木洪文化(-3400-2450 BP)和吐谷浑文化(-313-663 CE)是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东部独特的古文明。然而,山区-盆

• “中国古代可移动文物概念参考模型”构建实践

转载请注明“刊载于《数字人文研究》2023年第3期”;参考文献格式:叶祎珮.“中国古代可移动文物概念参考模型”构建实践.数字人文研究,2023,3(3):37-48.摘要:研究旨在实现文化遗产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集成,并提供机器可读的信息资源以满足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基于事实的判断推理与辅助决策等智能应用方面的需求。故宫博物院围绕中国古代可移动文物展开研究 ...

• 科技手段在南京城墙保护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郑孝清当前,受经济、文化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影响,深入挖掘、解读和传递文化遗产价值,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文化复兴的重要引领。聚焦当下,科技创新与应用普及使得传统遗产保护手段的局限性不断被突破,文保工作整体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为优秀文化遗产展示、传播与活化利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南京城墙作为世界上现存规 ...

• 奥维互动地图在考古中的应用

奥维互动地图在考古中的应用文 图 / 张洁 许今 王莹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3年11月刊奥维互动地图(以下简称“奥维”)是由北京元生华网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跨平台专业地理规划设计软件,内置天地图、天地图影像、四维地球电子地图、四维地球卫星影像图、四维地球日新图和世纪空间卫星影像图等,并可对这些地图进行及时更新,用户还可以自行添加其他 ...

• 机载激光雷达在古代城址考古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一、引言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开展,古代城址作为过去人们生活场域和历史事件的空间载体将是调查的重点对象。受城市建设、历史变迁等因素影响,古代城址大多被“淹没”在山烟蔓草或现代聚落之间,遗迹特征无法通过摄影测量等传统的空间考古手段感知和识别。人工踏查虽然可以发现隐藏在植被或其他地物下的城址遗迹结构,但常面临着路途崎岖难以到达、遗 ...

• 智能与考古跨学科合作分析彩陶花纹演变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袁晓如课题组和考古文博学院张海课题组合作取得重要跨学科研究进展,研发帮助考古学家追踪和分析彩陶花纹演变的可视分析系统。工作近日被可视化领域国际会议IEEE PacificVis 2024期刊轨征文接收,论文将直接发表于可视化领域旗舰期刊 IEEE TVCG(CCFA类)。彩陶在中国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仰韶文化彩陶是中国古代分布最广、最具影 ...

• 科技考古:古基因组揭示河西走廊人群遗传历史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黄金通道,河西走廊自古以来便是东西方人群交流的重要桥梁,东西文明长期在此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然而,由于缺乏古DNA数据,该地区人群历史的研究长期处于近乎空白的状态。近日,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生命科学学院金力团队联合厦门大学王传超团队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获取25例来自河西走廊中部的黑水国汉代墓地和河 ...

• 尤卡·约基莱赫托|保护纲领的当代挑战及其教育对策

保护纲领的当代挑战及其教育对策尤卡·约基莱赫托陈曦 译历史保护的教育,即建成遗产的保护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到20世纪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战后,伴随着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这样的教育变得格外重要。20世纪后半叶,对于遗产资源的认识逐步演变,关注范围从古迹和考古遗址扩展到历史城镇中心和文化景观。事实上,保护和保存的过程,已经成为社区及其相 ...

• 公众视界下的遗产保护

作者:张光玮*本文节选自张光玮,《城市中的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挑战与初心》,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23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新项目中,社会各界对历史遗存更加趋同的价值观给保护工作带来正面而积极的助力。技术积累和经济支撑使我们有能力进行更有效的文物保护,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转向主动的“预防性”保护。 ...

• 遥感考古:碧空“慧眼”穿越千年

遥感考古:碧空“慧眼”穿越千年奎太克协海尔古城复原图(资料图片)。据本报资料库河北承德潘家口长城航拍(资料图片)。据本报资料库●于丽君 朱建峰 顾燕杰从海底探测到无损检测,科技的发展给考古工作带来更多可能。其中,遥感,让传统野外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拥有了“慧眼”。相比地面考古调查,太空中的卫星和天空中的飞机等遥感平台为考古提供了不一 ...

• 中国考古发掘执照制度的发展

  1930年前,中国尚未建立明确的发掘制度,对盗掘、非法出口等行为有一定法规限制。1930年《古物保存法》首次规定了考古发掘的报批手续与发掘执照制度,虽因时局动荡未能有效实施,但相关制度仍影响到了后世的考古发掘的法律条文与原则,为考古发掘工作奠定基础。考古发掘执照制度的发展完善,代表着我国考古工作的不断规范,保障了文化遗产的合法性和安 ...

• 佛教和亚洲宗教中的仪式与物质性

2023年6月13日至15日,普林斯顿大学举办了“佛教和亚洲宗教仪式及物质性”国际学术研讨会。该会议由普林斯顿大学太史文教授和莱斯大学黄士珊教授组织,共有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的二十一位学者参加并发表论文,由台湾地区“中研院”刘淑芬教授做专题演讲。会议还邀请了二十位博士生参与讨论。会议分为五个小组讨论,并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Laurel Kendall ...

• 甘肃简牍里的长城及其管理系统

甘肃有着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历代长城总长度3654千米,占全国总长度的近五分之一,居全国第二。其中汉长城1507千米。汉长城是随着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时分段逐步修筑的。甘肃境内汉长城,亦称“河西汉塞”,分布在5市15县。敦煌、居延出土的数万枚汉简中,有关于汉塞的丰富记载,有记录塞垣延袤的,有日常巡视的,有人员出入关的,有将军行塞的,有诏书清 ...

• 遗产保护评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申报回顾与总结

原文刊载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年第5期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申报回顾与总结张丕生1,陈耀华2*(1.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云南 普洱 665622;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鉴于景迈山古茶林资源特点以及文化景观遗产特性,自2010年开展申遗工作以来,该项目陆续经历了准备期、发展期、整治期和迎评期4个发展阶段 ...

• 专题|与农业文化遗产相适配的景迈山古茶林遗产监测方法探索与创新

原文刊载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年第5期与农业文化遗产相适配的景迈山古茶林遗产监测方法探索与创新魏天星1,陈耀华1*,李杨2(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2.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云南 普洱 665622)摘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自然、经济、社会高度复合,具有活态性的遗产类型,其监测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景迈山古茶林 ...

• 学术前沿 |多模态文化遗产资源的智慧化服务模式研究——从可获得到可循证和可体验【文化遗产智慧数据资源建设与服务专题】

图源 | Internet夏翠娟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2.上海图书馆,上海,200031首发链接: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812.G2.20230814.0901.012.html摘 要数智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着“数字GLAMs”向“智慧GLAMs”转型,在从数字化到数据化再到智慧化的转换中,GLAMs的文化遗产资源呈现出多媒体、多格式、多粒度的多模态特征。 ...

• 专业资讯 | 欧洲文化遗产合作云报告

欧洲文化遗产合作云报告-REPORT ON A EUROPEANCOLLABORATIVECLOUD FORCULTURAL HERITAGE-纲要“如果让我再做一次,我会从文化开始”——这句经常被认为是让·莫内的名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合时宜。在一个饱受热战、疫情和自然灾害折磨的时代,社会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政治动荡以民粹主义和反民主倾向为特征,人们习惯于将文化置于次要地位。这些有争议的 ...

• 付梓杰 王珏 | 国际文件视野下的遗产阐释与展示溯源及发展

原文刊载于《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3期:专题研究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文明的解读和传播(上)国际文件视野下的遗产阐释与展示溯源及发展付梓杰(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北京 100029)王 珏(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北京 100029)摘要:《雅典宪章》作为第一份有关历史古迹保护的国际性文件,除对保护技术问题的探讨外,为后续在遗产领域“阐释”概念的出 ...

• 浅论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城市是人类在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与自然融合而创造的聚居地,是人类社会走向成熟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与人类文明和进步相伴发展。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自产生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巨系统,包含着文化、住房、交通、公用事业、土地使用、商品生产和信息系统等多个动态要素,且具有发展的持续性、广泛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

• 申遗背景下遗产引导的城市再生研究:约旦阿萨尔特城的经验与机遇

城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往往会进行基于突出普遍价值和旅游开发的城市再生。这可能导致其他遗产价值被排除在外,并引发士绅化、旅游化、社会排斥等新的城市问题。本文在约旦阿萨尔特城“包容之地与好客之城”于2021年福州世界遗产大会上列为世界遗产后,回溯了这座城市从2014年首次申遗开始到成功的七年历程。在对地方社区认知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梳理 ...

• 中国长城与罗马帝国边界的突出普遍价值(OUV)比较

1、引言 著名史学家许倬云写过这样一段文字:“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东西并峙,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国。两个庞大帝国之间,没有直接接触,然而彼此都间接地知道远处有这样一个大国,广土众民,文化灿然。中国人称罗马帝国为‘大秦’,俨然视为遥远的另一个秦帝国,其推重可知!丝道的起点在中国,终点在罗马,两端之间,不过转运站而已!”【1】两个帝 ...

• 考古发现实证河南万年文明根系

  河南是中国现代考古的诞生地,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一百多年的考古历程,实证了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原始先民生生不息、文化绵延不断,从人猿揖别、文明初现走向王朝诞生的真实图景。  一、一万年前的文化奠基  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10万年到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河南境内的环嵩山周围地区就形成了以登封方家沟、荥阳织 ...

• 从殷墟到大邑商——展示新时代殷墟考古新发现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联合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共同发布了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名单,河南安阳博物馆“从殷墟到大邑商——新时代殷墟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入选。近年来,在考古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导下,考古工作者在殷墟王陵区、小屯宫殿宗庙区、洹北手工业作坊区和传统殷墟周边区域不断有新发现,相关 ...

• 边疆考古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再次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从五个维度重点阐述了“第二个结 ...

• 云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化进程

  “满天星斗”和“多元一体”分别是考古学与民族学领域的经典理论。“满天星斗”源于苏秉琦先生对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划分的实践;“多元一体”则是费孝通先生通过全面梳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而提出的真知灼见,并将新石器时代作为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点。虽然“满天星斗”包含在“多元一体”的“多元”中,但“从‘满天星斗 ...

• 荆楚文化的精神特质

  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荆楚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份子,需要大力挖掘、研究其所体现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证,更好地认识、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特征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曾侯乙编钟  连续性。湖北有距今200万年的建始人、距今100万年的郧县人,以及距今75万年的梅铺人、距今50万年 ...

• 领略南京“海丝”遗韵

  早在600年前的明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等大规模航海外交活动架起了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与大本营。这里有郑和办公理事的衙署和生活起居的府邸,保存着静海寺、天妃宫、净觉寺等与航海活动密切相关的宗教建筑遗迹。下西洋船队从南京出发,航海所用宝船也在此制作。这里还是郑和、王景弘、洪保、杨庆等下 ...

• 涵育滋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是传承中华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实物见证。当代中国是考古中国与历史中国的自然延续,只有保护好 ...

• 中山国史探索的疑议与新证

  关于东周中山国的历史,传世文献记载有限且多有抵牾。晚清王先谦著《鲜虞中山国事表》,将中山国史料汇总疏证,但许多谜团仍未得到澄清。20世纪70年代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陵发掘以后,出土的考古学资料揭开了中山国史探索的新局面。比较流行的结论认为:从春秋鲜虞到战国中山,基本上一脉相承,考古遗存大致反映了鲜虞华夏化的历史进程。但是,同时也 ...

• 考古再现夏文化面貌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位于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中国考古博物馆,先后参观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了解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重大考古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夏文化探索是 ...

• 数字资源活化甲骨文研究

  甲骨文蕴含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是据以探索中华文明的不可再生资源。甲骨文多层面聚焦3500年至3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为中华文明探源与中国上古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第一手的真实性史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 ...

• 科技助力考古不断取得突破

  近年来,多种学科知识、先进科技手段与考古研究实践深度融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技手段就像可靠的“放大镜”“显微镜”,使研究者能够从同样的文物上捕捉到更多痕迹,提取出以前难以获得的海量信息。拼接修复后的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    检测一抹灰烬,3000年前的纺织工艺显露真容;3D ...

• 从考古看良渚文化的影响力

  良渚古城位于浙江余杭,但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并不局限于良渚古城,它涵盖了现在广义的长三角,以钱塘江、太湖流域为中心,北抵鲁南苏北,西到安徽的江淮地区。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共同组成了远古江南文明的拼图。苏州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展厅鸟瞰。图片来自国家文物局  江苏的良渚遗址分布广泛、意义重大。苏州草鞋山遗址保存了江南新 ...

• 深化文化遗产研究阐释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是传承中华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实物见证。当代中国是考古中国与历史中国 ...

• 揭秘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有何寓意?

  在文博领域,“夏文化”一直备受关注。近期出版的《寻夏记——二里头考古揭秘最早中国》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夏礼为中华礼仪文化之源”,引发了不少讨论。  该书作者之一侯卫东在接受采访时解释,《吕氏春秋·知度》中有“择国之中而立宫”,《周礼·考工记》记载“王宫居中”,体现了宫殿区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居所,是天下权力的核心所在,是严格的 ...

• 当前考古教育的主要内容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中国考古学得以履行使命担当的根本保障,是中国考古学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大计。为此,当前考古教育应聚焦于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既要有高水平的研究能力,更要有使命、有责任、有担当,这对学科的正确发展、学科传统的传承起着决定性 ...

• 四五千年前,黍麦在新疆相逢

  我国百年考古工作的积累,让我们看到了自古以来新疆文化与中原交往、交流、交融的事实。尤其是近十年以来,新疆的考古工作取得较大突破,一系列重大发现进一步揭示了新疆各地与中原地区的密切关系,再次印证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汇流而成的。四五千年前新疆的黍麦相逢就是其中典型的表现之一。哈密五堡墓地出土的三千多年前 ...

• 科技为考古带来更多活力

  针对重要遗址展开更多维度的研究探索和更深度的信息融合,将为我们在更大的时间尺度和地理范围揭开人类神秘的过去,带来更多元的遗传学证据和细节性认识,为科技考古带来更多活力  考古是通过物质遗存研究逝去历史的学问。当前,在影像学、年代学、基因组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渗透下,通过各种科学技术的运用,考古得以更精确地揭示 ...

• 世界史前人群与文化的交流互鉴

  如果以东非肯尼亚迈洛奎出土的最古老石器计算,人类已有大约330万年的历史,其中史前期占了99%以上的时段。由于各地人群使用文字的时间相差很大,因此史前期在全球结束的时间是不同的。西亚和埃及大约在5000年前,中国的成文史始于3600年前晚商的殷墟,但是世界其他地方要晚得多。1492年哥伦布抵达新大陆结束了美洲的史前阶段,而澳大利亚要晚至1788年 ...

• 大考古与小细节——从重大考古项目谈新时代考古学变革

  一、大考古必有大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今年全国考古工作会上提出大考古思路。大考古观是大历史观的一部分,大考古关注文明起源、社会进程及其规律。顶层设计大考古的主要任务是以考古学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特点、规律与原因。近年来实施的中 ...

• 走近查海遗址,追溯古老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最早的龙崇拜从何而来?世界第一块真玉背后反映出怎样的文明新高度?8000年前的西辽河流域孕育了怎样的中华文明之源?不久前,以“八千年西辽河文明之光”为主题的首届查海论坛在辽宁省阜新市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等文博考古机构的40余位业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查海遗址的重要发现,发掘文物、遗迹背后的历史 ...

• 唐代于阗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察看了学校收藏的于阗文书,并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所藏西域文书,以于阗出土为主,涉及唐代中后期西域地区的军事制度、赋 ...

• 令人叹为观止的西汉皇家苑囿——霸陵与南陵出土珍禽异兽及其意义

  国家文物局2021年12月14日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议,首次公布陕西西安江村大墓被认定为汉文帝霸陵,纠正了自元朝起700余年来霸陵在凤凰嘴的谬传,此消息迅速成为全国热点。霸陵的考古成果荣获“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陕西省六大考古发现”。  汉文帝霸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江村东部白鹿原的西端 ...

• 考古揭示870年前的金中都风貌

  公元1153年金朝迁都北京,史称金中都,这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前不久,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都城肇始——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考古成果展”隆重开幕。展览通过“营国建城”“繁华中都”“中都环胜”三部分,勾勒金中都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房山金陵出土的白玉凤佩饰。  金中都城是以北宋东京城为蓝本 ...

• 科技为考古打开新窗口

  中国考古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科技与考古如何深度融合?日前,考古科学大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全国70余家考古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会,不仅围绕“考古科学”、“科技考古”、考古学理论建设等话题进行了讨论,还就人类起源 ...

• 三星堆丝绸:3000余年灰烬遮不住的中华文明华彩

  丝绸,是新一轮三星堆考古发掘中最激动人心的新发现之一,它从3000余年前的灰烬中被找到。7月26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拍摄的丝绸提取实物。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2020年以来,中国丝绸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通过小小的试剂盒,在三星堆的青铜蛇、青铜眼形器等40多件器物上均发现丝绸,品种有绢、绮、编织物。7月26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拍摄的 ...

• 三星堆玉器:绚丽文化长河中的相同“密码”

  以玉通神、以玉礼天、以玉比德,中国玉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全国出土玉器最多的遗址之一,三星堆的美玉同样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基因。7月26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拍摄的玉器。新华社发(余嘉 摄)  玉璋、玉璧、玉琮、玉戈、玉凿、玉斧、玉瑗、玉刀、玉环、玉珠、玉管……走进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美玉让人目不暇接,种类丰富、数 ...

• 古人口学研究还原历史真相实例

  古人口学是人类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主要是考古出土的人骨,目标是还原古代人口状况并推测人群的健康和生存状态等。  国内关于古人口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历史时期的研究相对欠缺,故难以进行连贯性的比较研究。结合历史文献与出土遗物,对历史时期人骨开展古人口学研究,可以很大程度弥补这种缺憾。历史时期,大的历史事件或者统治政 ...

• 他们从旧石器时代走来——4万年前,水洞沟人是怎么生活的

  水洞沟遗址横空出世,成为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序曲,从而纠正了“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一个世纪以来,水洞沟遗址共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12个旧石器遗址点,构成了分布于边沟河两岸的遗址群。古人类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石器、骨器、装饰品、动物骨骼化石、火塘等数以万计的遗物、遗迹。水洞沟遗址。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盛夏的西 ...

• 科技考古视野下的东夷史前文明

  东夷指的是史前时期生活在今天山东以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的土著居民。他们以泰沂山区为中心,进而扩散到山东全境及其邻近地区。在考古学出现以前,世人对其了解非常贫乏,且与神话传说纠缠不清。20世纪30年代城子崖遗址被发掘,遗址中以黑陶为主、不同于仰韶文化的文化特征引起学界关注,揭开了海岱地区东夷史前考古的序幕。随着传统考古学 ...

• 西夏文中的中华文明

  西夏文是宋辽夏金时期西夏王朝创制的文字,记录西夏统治民族党项族的语言。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与其他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于明清之际消亡,融入汉族以及其他民族之中,西夏文便成为无人能识的死文字。20世纪初以来,在内蒙古黑水城遗址,甘肃武威、敦煌,宁夏贺兰山等处陆续出土了大量西夏文文献。百余年来,国内外专家不断解析文字,译释文献,取得了 ...

• 从中国石窟的发展变化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不仅从总体上高度概括了世界上数千年来唯一不间断发展的中华文明的根本特性,也体现在中华文化各个方面。从考古的 ...

• 掘进吧,去探索古人类的奥秘——走近青年古人类研究工作者

  推开实验室的门,研究员邢松正站在桌前,拿着一块人头骨仔细端详,试图拼接复原这块距今约1万年的人类头骨化石。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发掘现场。图片来自受访者  8月中旬,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时,便看到这有趣的场景——30多岁的青年人与“1万年前的人”对话。  “它是2016年在贵州招果洞出土的。发现时,它还是很多碎块。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