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中国史前考古论集续集

中国史前考古论集续集 作者:王仁湘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7-1页数: 491定价: 190.00装帧: 精装ISBN: 9787501047789内容简介 在追寻仰韶文化源头的过程中,包括发现者安特生在内的不少研究者都曾宣称自己找到了真正的源头,但是他们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功,不断有后来者发现新证,否定旧说。探索中不断变更的仰韶文化源头,成了学界一道非常特别的景致 ...

• 中国史前考古论集

中国史前考古论集作者:王仁湘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3定价: 88.00装帧: 精装ISBN: 9787030111227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先生关于"中国史前考古的论文集。收录论文32篇,分"考古学与考古学文化"史前西南区域考古""史前社会的考古研究"史前器具研究"史前彩陶与陶器纹饰研究"五个专。本书可供考古、历史、民俗等研究人员及高等院 ...

• 王仁湘谈从三星堆、金沙到古蜀文明

王仁湘(章静 绘)四川三星堆遗址发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是迄今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为古蜀国都城遗址,年代约当商代。2001年2月在成都市区发现的金沙遗址,是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古蜀王国的都邑。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探寻古蜀文明及其与中原文明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

• 王仁湘:中国古代的庖人与厨娘

  “自古有君必有臣,犹之有饮食之人必有庖人也。”要吃,就要有制作食物的人,古代将以烹调为职业的人称作庖人,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厨师。厨师在古代有时地位较高,受到社会的尊重;有时也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庖人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之一,他们的劳作、他们的成就,理应得到公正的评价。现在的乃至未来的厨师们,应 ...

• 金沙考古:探寻古蜀人的信仰世界

基本信息:作者:王仁湘 张征雁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时间:2022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2年7月印次:1ISBN:9787553116174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解读金沙遗址出土器物的通俗读物。全书有金、木、水、火、土、玉、石、骨、人等9个篇章,一题一文,精细研读“太阳神鸟”“金面具”等金沙遗址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分辨器物的来源、用途、制作工艺,阐释古 ...

• 新疆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

新疆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新疆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作者: 王仁湘 / 丛德新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08-3页数: 445定价: 128.00元丛书: 中国边疆民族考古文库ISBN: 9787501023301内容简介 · · · · · ·《新疆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主要内容:新疆地区的考古学研究日益深入,其中史前考古学的研究领域更涉及古代环境、人种学、动物学、冶金史等多个方面 ...

• 王仁湘:黄河流域史前彩陶之路系由陇原东传中原

  中国史前彩陶经考古研究确证本土起源之后,出土大量精美彩陶的甘青地区彩陶文化,是由中原传播而来还是当地起源发展形成?对此学界长期以来颇具争议,也备受关注。资料图:考古学家王仁湘研究员做彩陶研究相关学术报告。孙自法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在众多遗址上发现发掘彩陶、修复研究彩陶、描绘大量彩陶纹饰已有30多年,他最 ...

• 上山论陶

我们以为已经构建起了彩陶演进的基本框架但由上山文化的发现看彩陶起源的历史可以提前了上山文化发现了迄今所知最早的稻作农业证据,还有最早的彩陶,以及最早的环壕村落遗址。许多对陶器感兴趣的学者,都非常关注上山文化的彩陶,那红彤彤的色调非常打人眼,也更能打动人心,那些简略的白色图案究竟表达了怎样的意境呢?要研究这些彩陶,先得从了解那些无 ...

• 陕西临潼白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陕西临潼白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六队  白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渭河北岸的临潼县油槐公社白家大队,1956年由黄河水库考古队调査发现。1974年西安半坡博物馆曾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査和试掘,确定为新石器时代“老官台文化"堆积①。1981年秋我队对该遗址进一步作了复査,发现这个遗址文化堆积单纯,保存较好 ...

• 王仁湘谈百年“大仰韶”:历经五时期发展新发现仍然可期

  以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1921年发现发掘及研究命名为发端,中国考古学2021年迎来诞辰百年。王仁湘考古新著《大仰韶:黄土高原的文化根脉》封面。图片来自王仁湘资料图:王仁湘研究员作考古学术报告。孙自法 摄  为纪念仰韶文化和中国考古百年辉煌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学术新著《大仰 ...

• 快评三星堆|王仁湘 : 高冠通天

  一顶样式特别的高冠雕像在三星堆首次发现三星堆的发掘,收获精彩不断,刚又披露了许多新发现,一件特别的青铜人头像也包括在内。说它特别,不是因为五官的新奇,而是因为它头顶上高耸的“发式”,发丝整齐地高高立起,再往后折下垂,这样的造型前所未见。三星堆出土高冠青铜雕像三星堆以往发现的雕像众多,发式各式各样,编发盘发都能见到。而这一件雕 ...

• 王仁湘|大仰韶:一个世纪的考古探索

作者:王仁湘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8月14日 第5版)仰韶文化博物馆(图源:网络)仰韶文化是中国田野考古最早发现和确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仰韶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现而得名。经历了100年的时光,大仰韶体系得以建构。但考古对仰韶文化的了解依然是不知道的多于知道的,不断有新的发现,不断 ...

• 王仁湘:《方圆一体:玉琮的故事五千年》

作者:王仁湘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6月版次:1ISBN:978-7-208-17014-8定价:110元内 容 简 介玉琮是中国古代极具特色的玉器,列为玉中“六器”之一。古代文献以璧琮表示天圆地方概念,考古发现有大量玉琮,证明玉琮的传承由史前到秦汉没有中断。本书回溯学界对玉琮的发现与研究过程,梳理出一些问题要点,提出一些新的解释,着力于纠正 ...

• 王仁湘:三星堆遗址铜顶尊跪坐人像观瞻小记

  摘要:2021 年2 月19 日,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1 件青铜顶尊跪坐人像初露,2021 年5 月29 日,器物的原貌完全呈现出来。器物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1 件大口尊,下部为1 尊跪坐人像。铜人像双手合围,右手在里,左手在外,作拱手环握状,似握物又不能肯定握何物。双腿分开,双膝跪立,左腿已经远离原位,右腿也与身躯裂开有缝隙。卑者跪尊者的仪礼规 ...

• 王仁湘:石峁石雕——颠覆我们认知的发现

考古上的每一次新发现,不是验证便是颠覆已有的认识。陕西神木石峁古城址新发现的石雕,就属于颠覆性的重要发现(图①)。这一次发现甚至会引发重构区域考古学文化体系,重新书写补写历史迷失的一些片断。本文是基于发掘者已经披露新材料的初步思考,得到一些新认识,对于石雕的特点、性质与文化归属,提出一些初步判断。▲ 图①石峁石雕的艺术传统,在夏 ...

• 王仁湘:古蜀人的艺术创造力

  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让我们了解到古蜀文明的特质所在。大量金、铜、玉、石、骨牙类文物遗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考古发现大量形体高大、威严神圣、地域特色浓郁的精美青铜文物,再现了四川先民独特的生存意象与奇幻瑰丽的心灵世界,也体现出古蜀族非凡的艺术想象力与惊人的创造力。作者手绘青铜立人像线图。  古蜀人的 ...

• 王仁湘:三星堆青铜立人冠式的解读与复原——兼说古蜀人的眼睛崇拜

  四川广汉三星堆两个器物埋藏坑自1986年发现以后,过去了近20年的时间。对两坑中出土器物的研究,吸引了不同学科的众多学者,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收获。其中二号坑的青铜立人像,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受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学者们对它进行过反复探讨,提出了种种解说,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远没有获得定论。实际上我们在急于进行总体诠释的过程中,常常忽 ...

• 王仁湘:三星堆二号坑296号青铜神坛复原研究

  每一项考古发现都会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问题经过研究者一段时间的讨论,多数都会达到共识,不会有太多的疑难。只有很少的一些发现,会留给我们许多争论的空间,让我们许久也找不到真正的答案。三星堆两个器物坑的发现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连器物坑本身的性质都是众说纷纭,更不用说那些具体的器物了,学者们费了许多的功夫,有 ...

• 王仁湘|海昏侯墓孔子主题衣镜散论

【摘 要】 江西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镜及衣镜上的铭文与画像,蕴含了丰富的含义。衣镜铭文中提及的“右白虎兮左仓龙,下玄鹤兮上凤凰”证明了汉代存在一个包含“玄鹤”的四神体系。衣镜架上的孔子及其弟子画像、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生平的文字,表明墓主刘贺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也暗含着墓主被废帝位后曾有过深刻的反思,以孔子的话语检视、约束自己。漆书 ...

• 知白守黑——庙底沟文化彩陶色彩运用的境界

  我们通常读到的彩陶图案,大多是无色的黑白图形,对它们原本的色彩功能,一般是感觉不到的。或者说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彩陶的构图,而不是彩陶本来的色彩。只有在看到幅面足够大的彩色图片或彩陶实物标本时,我们对彩陶色彩的感觉也许才是真正完整的。  庙底沟文化彩陶的色彩,由主色调上看,是黑色,大量见到的是黑彩。与这种主色调相对应的是白色的 ...

• 《巴蜀文化集成》为探索巴蜀文字提供了线索丨王仁湘

本文为王仁湘研究员为《巴蜀符号集成》所作序言,题目为编者所拟,特此声明。战国至汉初的巴蜀兵器、工具和印章等铜器上,常见铸刻有一些特别的图形符号,包括人形、动植物形和几何形等,神秘奇诡,变幻莫测。数十年来,不断有研究者进行研究,认识也逐渐得到深化。不过相关资料比较零散,给研究的深入造成一定困难。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状况很快会有明显改 ...

• 古蜀文明与太阳崇拜(王仁湘)

  金沙遗址是考古人的一个奇迹,数以千计的珍贵玉器出土,这是以往绝无仅有的发现。金沙还有不少精美的金器,也带着它们原来的光芒现世。一个古老的金玉世界,在考古人的惊诧中就这样突然拉开了帷幕。        金沙出土的金箔,以它的神秘,和它的精致,再一次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与魅力。      这金光闪闪的箔,周回有镂空的四鸟翔飞图形, ...

• 石峁石雕:颠覆我们认知的发现

  考古上的每一次新发现,不是验证便是颠覆已有的认识。陕西神木石峁古城址新发现的石雕,就属于颠覆性的重要发现(图①)。这一次发现甚至会引发重构区域考古学文化体系,重新书写补写历史迷失的一些片断。本文是基于发掘者已经披露新材料的初步思考,得到一些新认识,对于石雕的特点、性质与文化归属,提出一些初步判断。图①  石峁石雕的艺术传统,在夏商铜器和玉器纹饰中能看到它的影子,都属于同一体系。究竟是中原夏商文

• 嘉峪关砖画中的魏晋食尚

魏晋砖画中的“献食图”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的嘉峪关,是古老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在它附近的戈壁滩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古代墓葬。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一批魏晋时代的壁画墓,获得了许多内容丰富的彩绘砖画,它们主要描绘的是古代劳动人民进行农桑的生产活动,也有兵屯等活动场面,此外就是大量的有关烹饪、宴饮风俗的生动画面。其中有六座墓所见的砖画,与饮食烹饪有关的多达162幅,占全部砖画的1/3,这在其他时代

• 王仁湘:《巴蜀符号集成》序

 战国至汉初的巴蜀兵器、工具和印章等铜器上,常见铸刻有一些特别的图形符号,包括人形、动植物形和几何形等,神秘奇诡,变幻莫测。数十年来,不断有研究者进行研究,认识也逐渐得到深化。不过相关资料比较零散,给研究的深入造成一定困难。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状况很快会有明显改善。严志斌和洪梅二位做了大量收集整理工作,他们编撰的《巴蜀符号集成》即将出版,一方面是他们自己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将给其他需要者带 ...

• 王仁湘:庙底沟文化——中国史前第一次艺术高潮

在中国史前时代,彩陶成为分布在黄河流域及附近地区的仰韶文化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表典型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文化,其彩陶技艺代表了中国史前艺术的伟大成就,并对周围文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庙底沟文化彩陶上的鱼纹、鸟纹、花瓣纹以及其他各种几何纹饰图案是如何形成的?仰韶文化的演变是否在这些彩陶技艺的变化中得到体现?仰韶文化与周围文化的关系是否在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传播与影响中有所反映?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 ...

• 无轮神车——汉画神灵出行图景

有轮有箱,方谓之车。何谓车?一般词典的解释是: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当然这是人乘之车,如果是神呢? 那就不见得是如此了,众神之车,不仅可以不在陆上,而且也是可以没有轮子的。神嘛,自然不同于人,至少人对神应当乘坐什么样的车,是帮助神们做过精心设计的。 人可以造出神来,帮神造出车来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我们在汉画上,就看到了这样的图景,那些传说中的神仙们,不用在路途奔走,出行中驾着飞天车舆,快乐奔 ...

• 王仁湘:我做的考古与旁人不一样

  王仁湘先生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研究员,现已退休,不过并未闲着,他开设了个人公众号“器晤”,随时公布自己的研究心得,乐在其中。王先生学术兴趣广泛,从饮食文化到史前考古,从图像艺术到宗教考古,他都有研究,新书《凡世与神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9月)尝试用考古图像来观察早期中国信仰。最近,我们请王先生谈了他的 ...

• 拉萨曲贡:雪域远古的辉煌

  主持人话语:王仁湘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89年至1994年连续5年在西藏进行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曾任考古所西藏队队长。曲贡遗址是他主持发掘的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出土的青铜镞把西藏使用青铜的历史由原来普遍认为距今约2000年(第八代吐蕃赞普时期)提前到距今约4000年。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西藏高原古代文明起源,意义重大。——侯石柱由布达拉宫远眺拉萨北郊的曲贡遗址  我对西藏有一 ...

• 王仁湘:由汉式饼食技术传统的建立看小麦的传播

由汉式饼食技术传统的建立看小麦的传播王仁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8狗年大吉HAPPY NEW YEAR作为重要谷物的小麦,原产地并不是中国,它是在史前由前丝绸之路传入,在历史时期才广泛栽培,这似乎已经是一种定论。但是让人疑惑的是,最初小麦传入的路线我们现在还并不十分清楚,传入的中介也更是不能确切判明,而且小麦物种传入时不仅改变了种植技术,也没有传入相应的加工技术与食用方法。本文重点

• 中国彩陶文化起源新论

——————————————————————————————————全文阅读中国彩陶文化起源新论(作者:王仁湘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刊于:《四川文物》2017年第3期)

• 当今热捧的雪地靴,原来这么有来头!

撰文:王仁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辛店文化(距今约3400~2800年)彩陶靴青海乐都柳湾出土  近些年常往西北行走,有一物偶尔会在眼前晃荡,一只靴子,陶靴,是古物。它摆在展览橱窗里,看起来是一个很有故事的物件。  这靴子为何是这般模样,是谁人穿过这样的靴子,他或她又走过了怎样的人生?一次,两次,见到的次数多了,问题就跟着来了。看着面前这一张靴子图片,觉得它是那么熟识,这哪里是古物,它分明就是现实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