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2018血渭一号墓殉牲现象的考古学观察

摘要:殉牲是考古学的重要现象和研究内容,是墓主人身份、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游牧民族因地理环境决定了生业形态,杀牲祭祀和墓葬殉牲是丧葬的重要习俗,也是某种宗教仪式和信仰的表现。本文对青海都兰热水墓群新发掘的2018血渭一号墓的殉牲现象进行梳理,从殉牲遗存的形式、殉牲的种类和埋葬方式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归纳总结了殉牲习俗的一些特点和 ...

•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吐蕃化因素分析

作者:韩建华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原文刊载于《考古》2022年第10期2018血渭一号墓(图源:“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吐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成员藏族的前身,早先生活在西藏山南地区雅隆河流域,公元7世纪初逐渐强大起来,征服了青藏高原上的羊同、苏毗诸部落后,以逻些为中心,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吐蕃王朝是中国西藏历史上第 ...

• 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印章的科学分析与相关研究

摘要: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印章一枚,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测定其材质为银金合金。分别经X射线成像检测、160千伏X射线显微CT和450千伏X射线工业CT分析确认了印面内容由阴刻的线形骆驼及古藏文组成,古藏文的汉语意思是“外甥阿柴王之印”。结合印章成分特征、合金颜色、史料记载等多方面因素,认为该印的属性应为“金印”。本研究 ...

• 考古2022︱隋唐考古:天街五桥近紫宸,幡影伽蓝无尽藏

【编者按】又是一年“考古时”。即日起,“考古2022”系列稿件将陆续见刊,这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四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8位学者撰写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全方位梳理,以飨读者。2022年,隋唐时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以都城、墓葬为重点的传统研究领域新发现不断,隋唐考古涉及 ...

• 一场由盗墓引发的抢救性发掘——2018血渭一号墓印章出土手记

被誉为中国考古界奥斯卡榜单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0年度)新鲜出炉。其中,“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榜上有名。“它这次入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相当先进和科学的发掘方法。我们采取了聚落考古发掘遗址的办法即全揭顶,让我们第一次充分地展现了吐蕃时期青海地区墓葬形制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最后,由于印章的出土,也为我们解读唐与 ...

• 考古2021︱隋唐考古:公主宅邸起正平,沙堆烽火映山河

  新冠疫情持续,对2021年中国考古的田野工作影响颇大。但考古人员积极复工,创造工作机会,全年的考古工作仍然亮点频出。  继“考古2019”和“考古2020”之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三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9位学者撰写“考古2021”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全方位梳理,以飨读者。  2021年,是中 ...

• 韩建华: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墓主考

      摘要:墓主族属与身份是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研究争议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本文从最新考古发掘的2018血渭一号墓的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入手进行考察,认为2018血渭一号墓是吐蕃化的吐谷浑王陵,根据墓葬树轮测年和出土印章,并结合敦煌本藏文文献,进行分析认为,墓主是吐蕃赤德祖赞时期的吐谷浑王莫贺吐浑可汗,其母后是689年嫁给吐谷浑王的赞 ...

• 从“九层妖塔”到吐蕃化的阿柴王陵

说到青海都兰热水墓群血渭一号墓,非考古学界的人或许不太熟悉,但提到小说《鬼吹灯》里的“九层妖楼”,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而这即是以血渭一号墓为原型虚构而成的。血渭一号墓的考古发掘要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出土的大量罕见精美文物和遗迹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也让无数的盗墓贼蠢蠢欲动。2018年,“3.15热水墓群被盗案”的侦破将这 ...

• 考古2020︱隋唐考古:手铲释盛世华章,妙笔书多元一体

【编者按】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2020年中国考古的田野工作在时间和环境上都受到不小的影响。但考古人员积极复工,创造工作机会,全年的考古工作仍然亮点频出。除了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外,还有哪些考古成果同样值得关注?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栏目特别邀请9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者,撰写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 ...

• 吐蕃化的阿柴王陵——2018血渭一号墓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1982年考古发现并得名。墓群分布于热水乡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多分布于海拔3400~3500米之间,整体分布呈枝叉状特征。热水墓群是6~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地证明了从北朝至隋唐时期,青海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重要的干线,都兰则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

• “发现长安”考古论坛纪要

  2020年12月22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在标本楼二层会议室举办“发现长安”考古论坛——新发现系列第1期,由刘振东研究员主持,韩建华副研究员作了题为“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新发现”的学术报告,本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20多名研究人员和学生前来参加。  4-7 ...

• 青海考古学术会议和考古发掘现场会纪要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河湟地区的伏俟城、热水墓群,关中地区的汉唐帝陵与都城长安遗址,河洛地区的汉魏隋唐洛阳城遗址,齐鲁文化的临淄齐故城遗址,都是古代重要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屹立于青藏高原之上的河湟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考古工作者通过考古 ...

• 韓建華《隋唐長安城圜丘》出版

    作者: 韓建華 著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曲江長安曰工作室  出版年: 2020-4-20  頁數: 284  定價: 32.00  裝幀: 平裝  ISBN: 9787554135730   內容簡介:圜丘是隋唐長安城中的重要祭天禮儀空間。本書旨在梳理隋唐長安城中圜丘的歷史及其重要意義、地位,結合古代郊祭禮儀,呈現圜丘的禮儀功能與地位。通過天壇遺址考古發掘、歷史文獻 ...

• 隋唐长安城圜丘

  基本信息:  作者:韩建华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年4月  印次:1  ISBN:9787554135730  内容简介:  圜丘是隋唐长安城中的重要祭天礼仪空间。本书旨在梳理隋唐长安城中圜丘的历史及其重要意义、地位,结合古代郊祭礼仪,呈现圜丘的礼仪功能与地位。通过天坛遗址考古发掘、历史文献资 ...

• 考古2019︱隋唐考古:从长安到边陲,从考古走入隋唐历史

  隋唐王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局面,其疆域是由游牧地区和农业地区组成,东北的契丹、奚、室韦和靺鞨,西北的突厥、回纥、吐谷浑,西南的吐蕃、南诏等民族共同构成隋唐帝国集权统一的多样化。2019年的考古涉及的空间范围覆盖隋唐帝国强盛期的全部疆域,从帝国首都长安到边陲城镇,用考古学方法探索隋唐时期帝国政治架构、 ...

• 中国古代城阙的考古学观察

中国古代城阙至迟到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根据其平面形制可分单阙、双阙和三出阙三种类型。城阙最初具有防卫功能。随着时间的发展,春秋时期城阙已有等级上的区别,成为标识身份的礼仪象征。

• 韩建华:“中国中世纪都城系统”的考古学观察——以长安城为中心

摘要:公元3-10世纪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融合和隋唐一统天下的盛世局面。这一时期,都城的规划、设计、布置有一定的相似和沿承,形成所谓的“中世纪都城系统”。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学研究,把中世纪的都城系统更具体化为:“邺(曹魏十六国)——洛阳(北魏)——邺南城(东魏北齐)——大兴(隋)——长安(唐)”。在此系统中,长安城前后经历了十六国、西魏、北周,至隋大兴和唐长 ...

• “中国中世纪都城系统”的考古学观察——以长安城为中心

    摘要:公元3-10世纪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融合和隋唐一统天下的盛世局面。这一时期,都城的规划、设计、布置有一定的相似和沿承,形成所谓的“中世纪都城系统”。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学研究,把中世纪的都城系统更具体化为:“邺(曹魏十六国)——洛阳(北魏)——邺南城(东魏北齐)——大兴(隋)——长安(唐)”。在此系统中,长安城前后经历了十六国、西魏、北周,至

• 韩建华:试论北宋西京洛阳宫、皇城布局及其演变

公元960年春,赵匡胤发动“ 陈桥兵变” , 建立北宋。北宋继承了后周的政治衣钵,仍以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洛阳在北宋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甚至宋太祖时期几近取代东京成为首都。宋太宗以后,洛阳“因山陵在焉”,仍不失其政治地位。宋真宗以后,西京因帝王不再巡幸而地位衰微。宋徽宗重修西京城,洛阳迎来再次辉煌。宫城规模是都城动态变化的反映,从考古学探讨这种变化是都城考古的重要课题。北宋西京城在隋唐旧城的基础上改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