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近年西南地区冶金考古与盐业考古的新发现与研究

摘要:   西南地区近年来一直是手工业考古发现和研究非常活跃的地区,重要考古发现频出。在这次会议上,展示了近年来手工业考古的新发现和新研究,以及遗产保护的总结和思考。这里选取部分予以简要介绍。  四川洪雅铜矿山矿冶遗址的调查    四川洪雅铜矿山遗址位于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历年来发现有大量铜矿渣和矿洞遗存,相传为汉文帝赐邓通炼铜铸钱之地。2016年5月初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洪雅县相关部门联合在铜矿山


  西南地区近年来一直是手工业考古发现和研究非常活跃的地区,重要考古发现频出。在这次会议上,展示了近年来手工业考古的新发现和新研究,以及遗产保护的总结和思考。这里选取部分予以简要介绍。

  四川洪雅铜矿山矿冶遗址的调查

  

  四川洪雅铜矿山遗址位于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历年来发现有大量铜矿渣和矿洞遗存,相传为汉文帝赐邓通炼铜铸钱之地。2016年5月初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洪雅县相关部门联合在铜矿山区域开展了考古调查。在近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大坪、仁通岩、牛角湾、代师湾、羌炉房、铜渣湾、铜渣坡、铜渣梗、翻山沟等数十处古代矿冶的文物点。这些文物点多含矿洞、炼炉和炼渣,部分有房屋遗迹及疑似储藏点。部分文物点废弃炼渣分布数百平方米,堆积厚度不明,但有如小山。可知铜矿山遗址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古代冶铸遗址,也是目前四川已发现的最大范围(体量)的古代矿冶遗址。同时,调查发现了作坊区内交通道路以及通往外界的桥梁、古道等遗迹。调查清理了数座保存相对较好的炼炉底部,了解了炼炉底部结构及大小,采集了大量与矿冶、生活相关的遗物,如矿渣、木炭、炼炉砌石和陶片、瓷片等。目前可以从采集瓷片推定铜矿山遗址在明代早期至清代中期前十分兴盛,由此可以推测该区域开始采矿和冶炼时代当更早。(陈苇)

  广西早期冶铁遗址的考古发现

  

  经过近年的调查和发掘,确定广西早期冶铁遗址分布在广西东南部的贵港、梧州、玉林三市境内,时代为六朝时期,分别为桂平罗秀—平南六陈冶铁遗址群、梧州后背山冶铁遗址、北流铜石岭—容县西山冶铜遗址群。

  遗址分散坐落在蕴含或临近矿产的低矮岭坡上,发现炼炉、灰沟、灰坑、柱洞等遗迹及风管、炉渣、矿石、陶瓷器等遗物。遗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2014 年11~12 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对平南县六陈镇大妙村六浊岭遗址进行试掘。揭露面积110 平方米,清理出炼炉群两处共13 座及灰坑、柱洞等遗迹,出土矿石、炉渣、鼓风管、炭、陶瓷片、砺石等遗物。另发现两处明显的炼炉群,出露地表的炼炉有7 座,周围有炉渣、鼓风管等遗物。(蒙长旺)

  重庆冶锌遗址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重庆三峡冶锌遗址群是我国古代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冶锌遗址群,分布在重庆市丰都县、石柱县等地,已确认遗址30 余处。2013 年6 月至8 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忠县洋渡镇临江二队炼锌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炼锌炉、灰坑、柱洞等共125 个遗迹,出土了冶炼罐、冷凝窝、瓷碗、盘、杯等共700 余件遗物。此次发掘对于研究炼锌遗址的分布、时代、选址、冶炼场布局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清理出的两座保存较完好的炼锌炉是三峡地区乃至全国目前所发现保存最为完好、结构最清晰的明代炼锌炉,对于复原明代炼锌炉的形制、演变、了解其冶炼的工艺流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探寻三峡地区乃至我国的炼锌技术的产生、发展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肖碧瑞)

  四川盐源盐棚山盐业遗存初步分析与研究

  

  盐棚山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南部的盐源县,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通过对该遗址的调查与试掘,发现了盐灶、木缸、铁盆、筒口锅等制盐相关的遗物,结合周边的斜井、郑家田遗址及低山上绳纹陶片等遗存的发现,确认该遗址应当是一处有着不同功能分区的盐业遗存。结合出土陶片观察和文献记载,目前盐棚山遗址所揭露的盐业遗存的时代可能在元代,元代以后随着制盐规模的扩大,熬盐中心转移至沟口。对该遗址相关盐矿、卤水、铁锅等标本的实验室分析,进一步佐证了当地盐业的发生与发展,以及良好的资源条件和独特的熬盐工具和制作技术。盐棚山盐业遗存的发现和确认,以实物资料丰富了盐源地区盐业工艺传统和盐业史研究,同时对于四川地区元代盐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周志清 杨颖 东补琦)

  清代民国时期自贡盐井钻凿技术研究——基于岩口簿档案的分析

  

  四川自贡地区保留了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盐业地质钻井档案,俗称“岩口簿”。经过自贡市档案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搜集和整理,2015 年,盐口簿成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这套档案系统记录了清末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近200年来超千米深度盐井在我国古代传统凿井工艺下的凿井过程、各工序使用的工具、每天钻凿的进度、各岩层地质情况、凿井过程中事故发生的原因与采取的处理措施等内容。

  盐口簿档案除对凿井活动本身的记载外,还大量记录了清末民国时期自贡盐场的盐业经营契约、管理制度、劳作安排及社会民俗生活等行业特色的社会人文信息。

  这批档案为研究我国宋代至民国时期深井钻凿技术的演变和发展、认识自贡地区的地质结构、盐矿资源分布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不仅具有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价值、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而且在盐矿地质史、钻探科技史、盐业经济史、地方社会史及民俗研究等方面独具重要意义。

  《大安文龙井岩口簿》载:大凡锉井……历有成法,每日下锉几次,何种岩口记载甚略,事久若能考查境内之情形颇为不易,如……井内岩口详加记载,即得之矣。查矿质学岩层名词,即系俗称之岩口二字。本井……每日下挫几次,经过何种岩层,并岩层之色质泡硬,每日均应详列。说明……遇何种哐口……详细录之,以为日后参考之资而免无稽之叹……记载之不可不详尽也,用之主人识。(邓军 程龙刚)

  中国古代淋土法制盐技术的发展与演变

  

  淋土法是通过浓化自然盐碱土(沙)或人工制成的盐土来提高卤水浓度的技术传统,主要分布于沿海滩涂、内地盐碱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四川盆地的井盐产区。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淋土法分为刮咸淋卤法、撒卤晒咸法和泼卤印灶法三种技术类型。泼卤印灶法是指在既无盐碱土、日晒条件又不充分的地区,将卤水泼淋盐灶的灶土、土球、泥砖等物,通过盐灶内的火力炙烤,使盐分凝结于灶土、土球、泥砖等内而形成盐土,然后用卤水吸收盐土盐分,制成浓卤。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于2013 年发掘的彭水中井坝盐业遗址就是采用典型的泼卤印灶法制盐。

  彭水中井坝遗址是一处明清时期制盐遗址。根据清代《彭水县志》记载的“泼炉印灶”制盐工艺,结合考古发现、科技检测分析、口述史调查,揭示该遗址就是用卤水泼淋盐灶土球制取盐土、淋滤浓卤来熬盐的。

  遗址发掘940 平方米,清理有盐灶、淋卤池、浓卤池、原卤池、黄泥加工坑、作坊建筑等。盐灶由火膛、火道、甑子(烟道)及卤水沟等设施组成,突出特点是在灶内两壁和甑子内均垒砌有烧红的土球,这是泼卤印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遗物,卤水就是浇淋在土球上,使盐卤渗入土球,经过炉内高温蒸发,盐分留在土球内外形成盐土(俗称冰土)。(牛英彬 白九江)

  重庆盐业历史场镇的保护和探索

  

  近年来,重庆地区盐业考古取得大量成果,彭水中井坝遗址、郁山盐厂遗址、武隆盐井峡遗址等一大批盐业遗址被发现。巫溪宁场古镇、武隆羊角古镇等盐道古镇受到保护和关注。如何使盐业遗产中的历史场镇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好阐释,使文物保护成果更深地融入社会生活,成为遗产保护工作需要思考的问题。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根据国内外相关遗产保护的理念和经验,结合这些历史场镇保护规划工作的实践,尝试提出了“盐业遗产适应性保护”理念,和“盐业遗产机能更新”的保护技术策略,以期改善以往同类遗产保护所存在的重物质载体、轻文化内涵,重空间景观、轻人文情感的不足。(白莹)

  (感谢“手工业考古·重庆论坛”会务方提供相关资料)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7月8日5版)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