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傅罗文:洮河流域史前文化考古调查与试掘初步收获——2018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8讲纪要

摘要:  2018年6月15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邀请,哈佛大学人类学系Rowan K. Flad(傅罗文)教授在我所举行了题为“洮河流域史前文化考古调查与试掘初步收获”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研究员主持该讲座并进行点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学生聆听了此次讲 ...

 2018年6月15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邀请,哈佛大学人类学系Rowan K. Flad(傅罗文)教授在我所举行了题为“洮河流域史前文化考古调查与试掘初步收获”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研究员主持该讲座并进行点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主讲人傅罗文教授

  傅罗文教授主持的洮河流域史前文化考古项目(TRAP)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技术”开展的。所谓技术,是指“将物质资源、抽象与实作的知识、社会与政治关系,以及文化信仰交互转化的一套实践的系统” (Brezine 2011: 82),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除了关注物质资源之外,也要特别关注包括非物质因素在内的整个“实践系统”。实践或实践系统研究的对象是考古遗址当中的物质资源(包括陶器、铜器、动植物遗存以及跟生产有关的遗迹及时空分布),借此我们可以开展包括专业化技术(如制陶技术、制玉技术等)、生业方式(如农业、畜牧业等)在内的技术研究。

  此次研究的区域(中国西北地区的洮河流域)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是其地理位置重要,洮河作为黄河的重要支流,地处前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交流的交通要道,是技术交流的重要节点,国家文物局第三次文物普查在此区域发现有531处史前遗址,遗址资料丰富;二是在中国考古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安特生为了证明“中国彩陶西来说”,曾于20世纪20年代到洮河流域(如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坪和辛店等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发现了齐家文化并错误地认为齐家文化早于马家窑文化、是最原始的文化之一。

主持人刘国祥研究员

  洮河流域在齐家文化时期已发现有技术交流的证据。甘肃皇娘娘台、火石梁等遗址发现有距今4200年左右的青铜器,青铜器可能由中亚传入,但传入路线的考古研究有很大的空白。河南二里头遗址是绿松石铜牌的制作中心,洮河流域齐家文化时期发现的同类器物可能来自于中原地区。齐家文化玉礼器的原料可能来自于马衔山的玉矿。此外,该期还开始了长距离的东西方技术交流,如粟、黍、猪、狗由中国向中亚和西亚的西渐,大麦、小麦、羊、黄牛和马(马车)由西亚和中亚向中国境内的东传。

调查区域分布图

  史前时期人群的移动、技术的交流、传入和接纳等情况复杂,因此,在洮河流域开展系统调查和发掘工作、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12年至今,傅罗文教授会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洮河流域开展了相关考古工作,他重点介绍了齐家坪(齐家文化)、灰嘴屲(辛店文化)和大雅头(马家窑文化)等3处遗址的调查和发掘情况。

齐家坪遗址2014年地表采集区域

齐家坪遗址陶窑

  以齐家坪遗址为例。经地磁勘探发现有6处磁力反应较强的区域,对其中一处进行发掘后发现有宋代窑址1座,与河南洛阳北宋时期陶窑相似;发现有用羊肩胛骨制作的卜骨;植物考古学研究表明农作物包括大麦、小麦和小米,齐家文化时期以小米为主,宋代时期小麦取代小米成为主要农作物。

  傅罗文教授就洮河流域考古工作的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一是在考古调查中推广地磁勘探法和考古地理信息系统,二是在后期研究中开展多学科(如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的合作研究。

  傅罗文教授的报告结束之后,与会学者就中国西北地区生业方式的转变及原因、考古调查和发掘具体方法的应用、家养动物最早传入西北地区的时间和地点、遗迹及分布在技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技术的传入和接纳等问题与傅罗文教授进行了学术讨论。

刘国祥处长向傅罗文教授颁发讲座嘉宾聘书

  最后,刘国祥研究员再次向傅罗文教授表示了感谢,并颁发讲座嘉宾聘书。他认为此次讲座是以非常科学的、具体的考古工作推进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优秀范例,希望中国学者要树立世界视野、积极开展多学科的研究。( 整理人:吕鹏 审稿:傅罗文)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