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留在日本的盛唐

摘要: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唐宋看日本,明朝看韩国。意思是说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很多都留在了那些当年就跟我们交往很深的国家里。这话说的是有道理的,中国大陆由于改朝换代十分频繁,战乱纷争众多,确实导致了很多文物及传 ...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唐宋看日本,明朝看韩国。



意思是说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很多都留在了那些当年就跟我们交往很深的国家里。这话说的是有道理的,中国大陆由于改朝换代十分频繁,战乱纷争众多,确实导致了很多文物及传统的遗失。


而在其他国家,特别是日本,自古就有保存古物的传统,所以保留了很多中国已经见不到的唐宋风骨。孔子说过“礼失求诸野”,以前祖先的文明虽然丢失了很多,但是能保留一些,哪怕是在国外,至少也是一种慰藉。





唐代文物的宝库——正仓院




日本大规模系统化地学习中国文化,是从隋唐两朝开始的,遣隋使和遣唐使一共有16次之多。日本系统性地从中国学习制度文化,并通过购买和交换,从中国带回了大量精美物品。这时候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全面吸收,奠定了日本的文化基础,所以日本自古以来格外看重唐代的文明及文物,留存下来的也很多。


日本保留唐代文物中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奈良的正仓院了。在奈良的世界文化遗产东大寺里,有一个建于公元八世纪中期的校仓建筑,名为正仓院,这也是日本保留下来最好的古代仓库。它的设计非常科学,南北长33米,东西宽9.4米,高14米,关键是地板悬空,离地2.7米,这样无论是盗匪、蛀虫还是湿气,都很难进入仓内。仓库的四壁是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巨木堆成的,内部空气与外界隔绝,无论春夏秋冬,温度变化不大,而且湿度稳定,这样优质的文物保护环境,在今天来说也是可圈可点的,在公元八世纪的时候就是全世界最好的了。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正面)正仓院宝物,北仓29号,唐代(8世纪)圣武天皇遗物,传世唯一五弦直颈琵琶,正仓院代表性宝物。拍摄于九州国立博物馆“美之国日本”特展(2015.10.18-11.03)


正仓院环境优越,内部的藏品更是惊人。公元756年(日本天平胜宝八年,中国唐玄宗天宝十五年)5月,日本圣武天皇驾崩,光明皇后为了祈求冥福,分五次向东大寺捐献大量宝物,其中很多都是圣武天皇的遗物,这批宝物被储藏于正仓院的北仓,也成了正仓院藏品的基础。圣武天皇的时代,正是中国的盛唐时代,日本全面吸收模仿中国文明,所以圣武天皇的遗物里有很多来自唐朝的文物,其中大部分都已成了孤品。


正仓院内部一共有三个仓:北仓、中仓、南仓。除北仓是圣武天皇遗物外,中仓和南仓里存放的都是皇室贵族等献纳的宝物,时代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初期的都有,相当于中国的盛唐到五代,距今最少也有一千多年了。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正面细部)正仓院宝物,北仓29号,唐代(8世纪)五弦琵琶上镶嵌出骑骆驼弹琵琶的胡人形象,不过此人弹的是四弦曲颈琵琶。拍摄于九州国立博物馆“美之国日本”特展(2015.10.18-11.03)


一千多年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并不算特别漫长,但是由于人类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出,一千多年前的东西留到今天,那就非常不易了。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古物,如果是千年以前的古物,那十有八九都是考古发掘所得,人间流传的反而罕见。然而考古发掘的文物,由于文物长期入土,挖出来后会有各种残损,铜铁尚且锈迹斑斑,其余木制丝质纸质的文物就更加难以保存了。


正仓院的一个无与伦比之处,就是它的文物没有入土,遭受的破坏也少,而且一直有人维护,所以保存状态特别好。在一千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仓中文物曾经流失过一小部分,有一些刀剑在战乱时被取走使用,二王的字帖在寺院穷困的时候被拿出去卖了钱,还遭遇过几次小偷,但是整体上保存完好,到现在留下文物九千多件。


笔及笔帽,正仓院宝物,中仓33号,8世纪,正仓院有传世仅存的唐代风格硬芯毛笔,这是其中之一,笔管特粗,用梅罗竹制成。拍摄于奈良国立博物馆第六十七回正仓院特展(2015.10.24-11.09)


一个宝库正大光明地摆在那里一千多年,居然没被抢掠,这种例子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东大寺在历史上被烧毁过两回,但是正仓院没被烧也没被抢,日本历朝的统治者幕府将军都知道这里有个宝库,路过奈良的时候还会来参观,却没人想拿走。宝库内的文物属于日本皇室,在15-16世纪的时候,日本皇室由于战乱,穷得没钱登基,驾崩了没钱下葬,甚至天皇本人还要靠卖字画维持生计,然而哪怕是如此窘迫的时候,皇室也没有变卖这些宝物,终于让它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成了世界考古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


正仓院宝物有很多来自唐朝,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些宝物并没有出产地的记录,所以考证起来十分困难。据日本学者的研究,比较明确的舶来品大概有四百多件,其他的就不好说了。绝大部分文物肯定还是日本自产的,然而无论是中国产还是日本产的,基本都反映了盛唐时期的文化风貌,这一点是日本学者也认可的。现在中国学者要研究唐代的具体生活情况,正仓院就是必须参考的孤例,从文人写字的毛笔,到僧侣所用的拂尘,都只有正仓院还有存留,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到了。





唐代文物的极品




正仓院的文物现在归日本的宫内厅管理,属于皇室财产。人们要亲眼见到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每年秋季在奈良国立博物馆的为期两周的特展,每次会展出六十件左右的宝物,而且每次都会人气爆满,如同故宫展出清明上河图时要排大队一样。到2015年为止,正仓院一共展出67次,但是离9000件文物全部亮相还有很远的距离。


2015年10月下旬,日本同时举办了两个与正仓院相关的展览,一个是奈良的正仓院特展,另一个是纪念九州国立博物馆成立十周年的“美之国日本”特展,有一批正仓院宝物特别出展两周。笔者有幸参观了这两个为期都十分短暂的展览,也见识到了正仓院保留的最精美的唐代文物。


玳瑁竹形如意,正仓院宝物,南仓23号,8世纪,传世仅存的唐代风格如意,原为僧侣持物,由海龟背甲制成。上海博物馆藏唐代《高逸图》中有这种如意的图像。拍摄于奈良国立博物馆第六十七回正仓院特展(2015.10.24-11.09)


“美之国日本”是一个用大量国宝级文物展示日本古代美术发展史的特展,日本全面输入中国文化是日本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一页,所以正仓院把所藏最精美的一件来自盛唐的文物“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拿出来进行展示,这也是这件琵琶近20年来的第三次展出。


琵琶是起源于古代印度的一种乐器,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被加以改造。琵琶一般都是四弦的,五弦的被专门称为五弦,《旧唐书·礼乐志》说:“琵琶、五弦及歌舞伎,自文襄以来皆所爱好,至河清以后,传来尤盛。”可见唐代的五弦琵琶是盛行的名物。白居易在《五弦弹》长诗中写道:“五弦弹、五弦弹,听者倾耳心寥寥,赵壁知君入骨爱,五弦一一为君弹。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第五弦声最掩抑,陇水冻咽流不得。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


紫檀木画槽琵琶(正面、背面)正仓院宝物,南仓13号,唐代(8世纪或以前)四弦四柱曲颈琵琶,正面腹部有南北朝风格人物山水画像,背面镶嵌纹饰十分精美。拍摄于奈良国立博物馆第六十七回正仓院特展(2015.10.24-11.09)


古代诗人可以把五弦琵琶描绘得细致入微,但是如果没有真实的五弦琵琶存世,我们还是不知道这个琵琶弹出来的究竟是什么声音。可惜的是,五弦琵琶在宋朝就已经失传了,近一千年以来,人们没见过也没有听到过五弦琵琶,直到正仓院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被公诸于世。现在五弦琵琶已经被复制出来了,笔者有幸听过一回演奏,它不光音域广阔,而且感觉和普通琵琶完全不同,无论是琵琶、吉他、冬不拉,所有拨弦乐器的声音都能发出来,十分神奇。


和声音一样神奇的,是五弦琵琶的外观。这面琵琶好看得令人难以置信,它的正面镶有精美点缀,中间有一幅用夜光贝壳镶嵌而成的图画,上面是一个胡人骑着骆驼,手弹四弦琵琶。琵琶的背面比正面还要精美,底色是黑色的髹漆,上面镶嵌着无数螺钿玳瑁夜光贝壳,图案豪华绚烂,而且贝壳上都雕有精巧花纹,其中涂有淡淡的金色,更添富贵之相。


这个世界仅存的五弦琵琶是正仓院公认的第一名品,编号北仓29,是圣武天皇的遗物,由于使用了大量日本没有的工艺和原料,被确定是八世纪盛唐时代的作品。这面琵琶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了,莫说在海外的中国文物里它无与伦比,在整个中国音乐史、艺术史、文物史上的地位,大概也只有曾侯乙编钟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了。


《丝路发现》1月刊

文、摄影 | 谢田  

分类: 中文 研究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