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探秘—达勒特古城2017年度考古新发现
达勒特古城全景
达勒特古城遗址位于博乐市东南27千米的达勒特镇破城子村北缘,地处天山西段北麓、准格尔盆地西南的博尔塔拉中部、艾比湖西南,处于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交汇处之北。是新疆北疆地区为数不多保存较好的古城之一,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勒特古城城墙
达勒特古城现存城址为内外双重城,外城呈不规则形,西、北、东三面临古河道,仅南部与西南角残存有城墙,均夯筑而成,南墙残长约1000米,残高0.2-2米,中部有一缺口,疑似城门所在。西南部残存城墙约600米,残高0.5-1.5米,城内散布大量陶片。内城位于外城西北部,平面大致呈不规则的方形,边长100米,残高在2.5——4.5米之间。城门位于东墙中部,外有瓮城。
达勒特古城城门
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达勒特古城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截止2017年底,共发掘遗址面积近2200平方米,揭露出不同时期房址、沟渠、灶址、灰坑、墙体等各类遗迹180余处,出土陶、铁、铜、石、骨、玻璃等小件遗物近300件,陶片10余万片。特别是2017年在古城内城东南角发现一处带有火道的砖构遗迹,体量较大,建筑规格较高,引起学界广泛关注。
2017年发掘内城东南部砖构建筑F27
2017年达勒特古城发掘内城东南角
通过两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对达勒特古城的基本形制及其外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初步推测古城应是蒙元时期丝绸之路北道上一处重要的城镇,其内城的始建年代早于外城,或可早至西辽。遗址内出土的来自不同地区的瓷器、钱币、海贝、珊瑚、青金石等遗物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贸易的繁盛;出土的支钉、炼渣、水晶半成品说明了当时达勒特古城拥有发达的手工业;动植物考古的研究则表明当时达勒特古城居民蓄养有骆驼、马、牛、羊等家畜,还狩猎鹿、羚羊等野生动物,种植有麦、黍、豆、粟等作物。
达勒特古城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是目前新疆境内保存较好、极具代表性的古城址之一。遗址地处东西方交通要冲,扼南北通道之咽喉,是历史上新丝绸之路北道之重镇。对研究东西方交通史、经济文化交流史及政治军事发展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