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苏州遗产城市保护发展的实践
10月29日至11月1日,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苏州举办。世界遗产城市组织、国内外多个世界遗产城市的代表、相关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代表200 余人参加大会。苏州是该组织在中国的首个正式会员,大会发布《苏州共识》的同时,决定授予苏州“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称号,苏州成为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秘书长丹尼·里卡尔说:“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的许多会员城市遭遇了巨大人流、环境污染、历史遗迹损害等诸多问题,以致保护管理世界遗产的工作举步维艰。在这一方面,苏州无愧为典范,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既有不同又融为一体。”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秘书长丹尼·里卡尔等与会专家参观苏州博物馆
诚然,苏州遗产保护的成果得益于苏州良好的经济基础,但在这之上,更有当地坚持不懈的投入、精细化操作等加成因素。随着各地经济渐次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更加受到重视,总结苏州经验,有利于后发城市参考借鉴,探索适合本地的遗产保护模式。
苏州古城的保护
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伍子胥主持营建的吴国都城。据《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史书记载,这座都城周长四十七里,建有八座水陆城门。通过研究比对形成于十三世纪(1229年)的《平江图》(《平江图》是由当时平江知府李寿朋主持石刻的城市平面图),苏州古城的规模、尺度和八城门设置与史书记载的吴国都城基本一致;城市格局、道路、水系和主要名胜与现在的城市遗存大体相同。这在中外城市史上是罕见的。
《平江图》
保存这样一座存续繁荣两千多年、遗存丰厚的古城,整体规划、系统设计是首先要考虑的。苏州编制了《苏州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保护古城,发展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同时规定,控制古城人口规模,调整古城业态,培育发展特色服务业。其次编制了《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划出重点保护区,控制新建建筑的高度、形式、体量、色彩。编制了《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苏州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对平江、拙政园、怡园、山塘街、阊门五个历史文化街区重点研究,具体编制街区保护规划和城市设计。
有了规划,也要有法规保障。从1996年的《苏州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开始,截至2017年,苏州已有20部地方性的法规、规章,从古树名木、城市紫线、河道到古建筑、古城墙、城乡规划、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乃至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这些法规涉及古城历史文化保护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国家上位法的有效补充。
规划先行、法规保障之后,是如何具体地开展工作。苏州采取的是渐进、不间断地实施古城保护系列工程,同时积极开展预防性保护。20世纪50年代开始,苏州先后对园林名胜、寺庙道观、官署会馆、名人故居、古建老宅进行了重点抢救保护。共抢修保护文物230余处,投入资金8.6亿元。文物完好率国保单位提升到100%,省保单位提升到95%,市保单位提升到85%。
20世纪90年代开始,苏州先后对古城区的10个街坊进行整治改造,近期又对古城区54个街坊完整地进行了城市设计,致力整体提升古城保护水平,提高宜居舒适度。
21世纪初,为迎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2004年),苏州市启动了护城河环境整治工程,历时三年,投入17亿元,对全长15.5公里的护城河沿线违建全面拆除,整修驳岸桥梁,配置绿化景观,使护城河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提升。此外,还开展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和山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工程、背街小巷整治和改厕工程、河道清淤净水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等。
目前,苏州积极开展预防性保护工程,对世界文化遗产两个项目(即苏州古典园林和大运河苏州段)进行了文物预防性保护试点工作。
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苏州建立了古城保护研究咨询决策机制。成立“苏州市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苏州市古城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专家智库作用。校区合作成立“苏州国家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
同时,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情感培育和传统技艺的传承培训。2004年,苏州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为契机,确定每年的6月28日为“苏州文化遗产日”。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让更多公众接触文化遗产,了解文化遗产。苏州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苏州市政府免费给市民发放园林参观券,让更多的市民走进文化遗产,感知文化遗产的魅力。中国运河申遗成功之后,苏州对运河故道(护城河)环境、功能进行整体提升,打造集“生态景观,遗产展示,健身步道”三位一体的文化综合体,让广大市民在健身运动的同时,亲近运河遗产,了解遗产知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在苏州还设立了分中心,致力于亚太地区古建筑修复技术的培训与研究以及开展针对青少年的世界遗产教育,十多年来,先后举办了数十次国际培训活动,培养数百名亚太区和本土优秀传统砖木结构技师名匠。
既有遗产的保护利用
要说苏州最出名的文化遗产,脑海里浮现的肯定是那一座座精美的充满文人情趣的园林。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苏州园林这样评价:“没有哪座园林比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但构成苏州古城的不仅仅是已经列入世界遗产的著名园林,更有大量的古民居。这些古民居不同于已经开辟为景点展示的著名园林,其中有很多仍然是现在城市生活的场所,面广量大,保护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利用,使之有机融入现代生活。
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局长李杰代表大会组委会发布《苏州共识》
钮家巷方宅位于钮家巷33号,东临平江河,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四路四进,是较为典型的清代苏式传统民居建筑。此前方宅内有21户居民和一座旅游鞋帽厂,公房、私房、厂房混杂,年久失修,破损较为严重。2003年,平江区政府引入港资,对方宅进行全面整修,辟为民宿平江客栈。
方宅是苏州第一个引入社会资本保护利用古民居的案例。苏州古民居的保护通常有三种模式:一是政府出资保护。二是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保护。政府负责原住户、原使用单位的动迁安置,社会力量负责维修、租赁使用。三是产权转让保护。方宅属于第二种模式。
方宅也是苏州第一个开办古民居民宿的案例。文物建筑能不能开民宿,能不能从事商业活动,当时是有不同声音的。苏州先行先试,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即:装修使用不能伤害文物本体;不能做有潜在安全风险的项目;用适当方式介绍宣传该建筑的历史信息和价值。利用古建筑做民宿、酒店的,除方宅外,还有蒋纬国故居(南园宾馆)、北半园(苏州平江府酒店)、潘氏祖宅(花间堂)等。
除了古城,苏州也保有一批近代的工业遗产。以苏纶纱厂为例。苏纶纱厂始建于1895年,是苏州现存最早的近现代工业遗产,现存建筑近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苏州市将其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记录档案,编制保护规划。苏纶纱厂建筑从建厂之初的清末,到民国,直至建国之后,不同时期都有建造。为了保持建筑时代序列的完整性,苏州把1983年新建的织造车间也列为文物本体加以保护。
修护方面,根据苏伦纱厂11个建筑单体的现状,采取了多种方式,保存相对完好的,原样维修,不改变文物原状,完整保留工业建筑原有的历史信息。整体平移了俱乐部、医院、宿舍三处建筑,满足消防通道的设计要求,并适当安排必要的人流应急疏散空间。落架维修了空压机房、三纺车间等安全不达标的建筑。采用现代材料和技术手段,加固改造了织造车间。
利用方面,苏州将苏纶纱厂的利用主题确定为文化综合体。将原三纺车间辟为书城,织造车间和职工宿舍辟为阅读旅馆,俱乐部和医院为养身会馆;一车间为文创中心,电厂、空压机房为酒吧、咖啡吧,老洋房为商务中心。
拙政园中部园景
融入古城的人文建筑
苏州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也是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不可避免要增加新建筑、新设施。如何让这些新建筑既有机融入历史环境,又有其自身时代特色,同时满足功能使用,是有难度的。这点上,苏州博物馆可资借鉴。
苏州博物馆位于老苏州博物馆的西侧,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北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担纲设计的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2006年建成开放以来,每年有200多万人到馆参观,其中有一部分人主要是来看建筑的。
苏博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融入环境。贝聿铭说:“相对于拙政园和忠王府,我做的这个大房子是晚辈,不能抢了前辈的风头”。他的设计不高,不大,不突出,内敛,安静。
其次,恰如其分地运用苏州传统元素。新馆设计整体为“回”字形,既参考了苏式建筑的走马楼布局,也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屋顶钢结构支撑系统与传统的苏式大木结构的梁架体系一脉相承;白墙、青灰色花岗岩屋面、双坡顶,与苏式建筑“粉墙黛瓦”的风格意向相映相承;还有园林、借景,恰是苏州传统营造的现代版本。
第三,创新理念和发展意识。苏州博物馆庭院中的叠山设计是一个极好的诠释。叠山是苏州园林营造中文人士大夫情感世界的极致表达。新馆的叠山怎么做?贝聿铭说:“这个假山很难做。我不能再用太湖石做,也不能再用传统的方法做,要做成二十一世纪的东西”。他从宋代大画家米芾的片石山水画中获得灵感,选用泰山石切片组合,巧借拙政园白色墙壁,“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创作了一个别开生面、赏心悦目的现代叠石经典,被观众称为“博物馆之眉”。
第四,量身定做的匠心。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之前,花了一年多时间,全面系统研究博物馆的藏品,数量、等级、类别、尺寸、特点了然于心。据此量身定做了苏州博物馆的展厅,以艺术博物馆为基本定位,以虎丘云岩寺塔、瑞光塔两塔出土文物为重点展示单元,以明清工艺品为特色展示,同时设计宋画斋、明书斋两个场景式体验单元。此外,还特别设计了现代艺术馆,增强博物馆时代性和国际性。
苏州博物馆作为苏州古城的新建建筑,是成功的,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正如《苏州共识》提到:保护城市风貌不应该是简单的模仿或复古,富有时代特征,尺度适宜、新颖的有品质的新建筑设计应该被接受和提倡。今天留给城市的一切优秀的、有形的、无形的创造,都是未来的遗产。
作为广受关注的重要遗产城市,苏州通过建规划、立规章,步步推进既有遗产保护,敢尝敢试,多方法利用遗产,同时,又将新增建筑置于历史语境中,为古城未来增加新遗产。苏州的遗产保护给人的感觉是全而细,但同时,苏州同仁也清醒地认识到,苏州古城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够均衡、完善;交通压力仍然存在;古城便捷性、宜居度还不够;传统民居保护任重道远;中心城区功能有萎缩趋势;原有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是保护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大多数遗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共性问题,需要大家一起研究,交流互鉴,共同破解。
世界遗产城市案例分享
柬埔寨吴哥窟
理查德·麦基(Richard Mackay)麦基战略可能性部门主任
吴哥窟于1992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申遗成功后,城市规模、游客数量大幅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三轮车、游客、车辆拥挤不堪,很多当地居民还生活在贫民窟,他们也希望住现代化的住房,骑摩托车,而不是原始民居。在城市中心,传统的吊脚楼对旅游业不是很有吸引力,同样位置,邻水的地方已被搬迁清理,接待游客的设施,从传统的木建筑,变成了多层的200多个房间的国际连锁酒店。传统的市场被夜市这种商业模式取代,传统的高棉地区工艺品被主要是来自泰国和中国的产品所取代。
为了解决吴哥窟申遗之后受到的影响,柬埔寨政府制定了一个全面游客旅游管理的计划,推出了六个方案,与工业合作,让利益相关方参与互动,让当地居民从旅游开发中受益。首先就是要降低对遗产地影响,重点放在承载能力评估,管理寺庙,管理游客的流动、流向。主动采取管理措施,是因为如果市场失灵,市场的参与者没有指导的话,就会只追求商业利益,而不考虑遗产地的保护需求。
一个简单的例子。吴哥窟有一个日落的盛景,大家都希望在同一时间去看日落,游客就像节日一样坐卧在寺庙阶梯上。我们跟产业界合作,扩展了36个地方都可以观赏日落,而不是挤到一处,这不是一个监管行动,而是政府改善服务、改善治理,帮助游客利用信息解决过于拥挤的问题,和尚也不用被游客从寺庙当中驱赶出来。
另外一个例子。在暹粒、在吴哥窟,如果想买一个由当地人做的手工艺品,就要看一个黄色的标志,那是由官方认证的一个原产地标识。这既满足了游客需要的独特体验,也使当地居民有了更多收益,传承了当地文化,达成多赢。
菲律宾米亚高巴洛克教堂
马卡里奥·拿破仑(Macario N.Napulan)菲律宾米亚高市市长
米亚高的巴洛克教堂是西班牙于16世纪建造的,现在这个建筑被很好保存了下来,受损区域只有10%。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将它列为世界遗产之后,几十万游客来到这里,但游客只是来拍照,然后又离开。当地社区对此也不关心,他们只去做一些宗教活动,并没有把它看作是一个世界遗产地。
在米亚高市,我们有另外一项遗产,那就是传统的手工编织,这是在教堂建造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这些编织技师,会做自然的染色,之后编成方格状的编织物,技艺非常高超。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编织行业就逐渐衰落了。我们推出了一个项目,称作Hablon,目的就是推广手织物。我们成立了纺织工人协会,让当地政府的人穿上纺织物,手里拿着宣传手册,向游客解释教堂的历史、遗产价值。我们雇了向导导游来推广我们的产品,带游客参观纺织中心。我们九月的第一周就过Hablon节,组织大量的活动,19个村庄的人都来参加,所有的官员都穿上Hablon这种特殊的织物,村民也穿上节日盛装,小孩子进行选美活动……Hablon这种织物可以做成正装、休闲装、运动装等不同服装,我们在上游帮助农民种植鲜花,用来给织物染色,下游加大设计、推广,甚至到瑞士、澳大利亚举办Hablon织物时装展。
织物需求大幅增长,对织物的认知也提升了,纺织行业也成为了我们的一个遗产。给当地社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这是教堂给他们带来的价值,因为没有教堂就吸引不到游客,游客来主要是看教堂的。现在他们更愿意帮助教堂进行修缮维护,未来希望能够让当地的民众更多地认识到文化遗产所带来的价值,而且为他们的未来带来更多的收入。
斯里兰卡加勒老城
梅西斯里·德·席尔瓦(Methsiri De Silva)斯里兰卡加勒市市长
加勒有八个世界文化遗产地点,有很多是需要游客买票进入的,但加勒更多是一个城市,不能说每个游客到这个城市来就让他们买票。为管理、保存不同的遗址地,加勒市政府成立了一个遗产基金会,不管是中央、地方、当地社群,都能够加入这个基金会。
作为市政会,我们认识到遗产涉及到很多利益相关方,除了基金会,我们还有遗产、游客、导游、考古协会,也涉及警察、城市发展、国家环境保护、海港管理等部门。针对遗产管理,很多问题都要征求不同部门的意见,需要大家共同来商量。
如何分配收入,使城市进一步发展,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个联合的管理委员会,由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同时建立了分委会,能力建设和当地社群的互动成为一个重点。我们聆听当地居民的声音,提高当地社群对遗产地的保护意识,鼓励更多的访问者,促进他们了解这个遗产地的渊源、历史。这样的意识的提升,对于保护遗产地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也着力为访客提供良好的体验,鼓励他们与当地居民展开互动,也鼓励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他们的体验。与社交媒体、旅行机构、撰写旅行纪录的公众人物建立联系也是要做的努力。
遗产地预算主要来自中央政府,现有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投资比例为80%、20%,政府希望转变这点,我们制定了一个行动规划,鼓励私有部门更多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