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敦煌文物珍品(8):《大般涅槃经卷第六如来性品第四之三》

摘要: S.5720是金泥写经的代表作,其年代不详。此卷有两残片,分属不同经典,大片写经为《大般涅槃经卷第六如来性品第四之三》(后秦释道朗序,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残片从“ 我,斯有是处……则名为第三人也”至“是名四人,出现于世,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于人天中最尊最胜,犹如如来,名人中胜,为归依处。”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册,No.374《大般涅槃经》卷第六,p0397a,录文如下:编号:Or.8210/S.572 ...

S.5720是金泥写经的代表作,其年代不详。此卷有两残片,分属不同经典,大片写经为《大般涅槃经卷第六如来性品第四之三》(后秦释道朗序,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残片从“  我,斯有是处……则名为第三人也”至“是名四人,出现于世,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于人天中最尊最胜,犹如如来,名人中胜,为归依处。”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册,No.374《大般涅槃经》卷第六,p0397a,录文如下:

编号:Or.8210/S.5720

名称:大般涅槃经卷第六如来性品第四之三

年代:9-10世纪

尺寸:24.6 x 26.8 cm

材质:纸质

原始保存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现存地:大英图书馆

1、我,斯有是處。說

2、大乘相續不絕,斯有是處。

3、若所受身,有八万戶䖝,亦無是處;永離婬欲,

4、乃至夢中不失不淨,斯有是處。臨終之日生

5、怖畏者,亦無是處。阿那含者為何謂也?是人

6、不還,如上所說。所有過患,永不能汙。往反周

7、旋,名為菩薩,已得受記,不久得成阿耨多羅

8、三藐三菩提是。則名為第三人也。第四人者

9、 名阿羅漢。阿羅漢者,斷諸煩惱捨於重擔,逮

10、得己利所作已辨(辦),住第十地得自在智,随人

11、所樂種種色像悉能示現,如所莊嚴欲成佛

12、道即能得成。能成如是無量功德,名阿羅漢。

13、是名四人,出現於世,能多利益憐愍世間,為

14、世間依,安樂人天,於人天中最尊最勝,猶如

15、 如來,名人中勝,為歸依處。

《大般涅槃经》,或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是宣说如来常住、涅槃常乐我净、众生悉有佛性乃至阐提成佛等义的经典。汉译本作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经录家列为大乘五大部经之一。

此经最早传入中国的部分,相传即后汉支娄迦谶所译的《梵般泥洹经》二卷(《出三藏记集》作《胡般泥洹经》一卷),但其经早佚。其次曹魏安法贤译有《大般涅槃经》二卷,《历代三宝纪》据竺道祖录说它是“略大本前数品”;又吴支谦译有《大般泥洹经》二卷,同记也说是“略大本序分、《哀叹品》为二卷,后三纸小异”。这两部经早于凉译大本前阙佚,费氏既未及见,所云内容,也难可信。至东晋时,高僧法显于摩竭提国巴连弗邑,得到该地优婆塞伽罗(一作罗汰私婆迷,见《法显传》)写赠的《大本涅槃》前分的梵本,归至建康道场寺,于义熙十三年(417)与梵僧佛陀跋陀罗译出为六卷(或作十卷),名《大般泥洹经》,或称《方等大般泥洹经》。内容相当于《大般涅槃经》的前五品,为现存的此经的最早的异译本。此后数年,即北凉玄始十年(421)才有天竺三藏昙无谶因沮渠蒙逊之请,在姑臧出译此经为三十六卷(后作四十卷),分作十三品:一、《寿命品》,二、《金刚身品》,三、《名字功德品》,四、《如来性品》,五、《一切大众所问品》,六、《现病品》,七、《圣行品》,八、《梵行品》,九、《婴儿行品》,十、《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十一、《师子吼菩萨品》,十二、《迦叶菩萨品》,十三、《憍陈如品》,即名《大般涅槃经》。

此经的译者昙无谶,原在天竺遇见白头禅师,得到树皮《大涅槃经》本而专业大乘,后来赍着此经的前分并《菩萨戒经》、《菩萨戒本》等梵本来至龟兹,因龟兹人多小乘学,不信《涅槃》,遂至敦煌(见《出三藏记集》卷十四《昙无谶传》)。后因沮渠蒙逊于玄始十年攻入敦煌,迎谶同至姑臧,并请于同年十月出译此经,时西河高僧慧嵩、道朗相与笔受助译,翻成此经三十六卷(见《记集》卷十四《昙无谶传》),一作四十卷(见未详作者的《经记》)。关于此经梵本的来源,据《记集•昙无谶传》:谶先携来前分梵本十二卷译出,又以经本品数不足,还至本国去寻求,嗣于于阗更得经本,回到姑臧续译合成三十六卷。但另据《大涅槃经记》则说此经初十卷五品原本是智猛从天竺赍至高昌(据《记集•智猛传》云得自天竺华氏城大婆罗门、名罗阅宗家,法显先于其家得到一部),逊遣使往高昌取至,命谶译出,第六品至十三品梵本,则在敦煌,由胡道人送来姑臧云云。以上两说显然有异。但考《智猛传》,猛于元嘉元年(424)才由天竺出发东归,这时昙无谶已译出此经,其后谶又到处寻访,或者又得到智猛本和敦煌本加以补订,遂至补成为如经记所述的四十卷,也未可知。

此经四十卷本于元嘉七年(430)由凉地传至江南建业(见《三论游意义》),时宋京名僧慧严、慧观等因它文言质朴而品数疏简,遂共谢灵运加以修治,并依法显译六卷《泥洹经》增加品目:《寿命品》公出为《序》、《纯陀》、《哀叹》、《长寿》四品,又由原本《如来名品》分出为《四相》、《四依》、《邪正》、《四谛》、《四倒》、《如来性》、《文字》、《鸟喻》、《月喻》、《菩萨》十品,改为二十五品,三十六卷。世称此为《南本涅槃经》,而以昙无谶原译本称为《北本涅槃经》。

《如来性品》(卷四至十),佛为迦叶先说开示大般涅槃的自正、正他、能随问答、善解因缘义四义,这四义即是一义、空义。次说如来常住不变易义。又如来随顺世间神通变化,已于无量劫中成佛,更示现种种色相化众。次说如来所说实无秘藏,只因声闻少慧,为说半字九部经,迨机成熟,便说大乘毗伽罗论,即如来常住不变易说。次述大般涅槃百句解脱义,又四种人应持此经为世间依。及比丘当依法不依人等四依,佛说与魔说种种差别,众生悉有佛性,九部经中未说犯不犯戒的区别。并分别四圣谛法、四颠倒相、我与无我、三归依处、如来秘藏、众生皆有佛性、十四音字义、一切异法常无常等、佛性常住真实无变等义。乃至闻此经得菩提因,重罪众生得灭诸恶,唯除一阐提。又此经是如来密语,唯有菩萨知其实义。更为文殊师利说佛性非“本有今无”偈,又为迦叶说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同一佛性无差别等义。
S.5720小片写经为《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序品第一》(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残片从“  日月灯明”至“ 龙鬼神,供养人中尊”,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九册No.262《妙法莲花经》(卷1),p004b—p004c。录文如下:

1、日月燈明。

2、无數億菩薩,令入佛智慧。

3、見大聖出家,亦随脩梵行。

4、於諸大眾中,而為廣分別。

5、跏趺坐三昧,名无量義處。

6、龍鬼神,供養人中尊。

《妙法莲华经》,一般认为此经起源甚早,并经过不同的历史阶段陆续完成的。曾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广泛流行,已发现有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的梵文写本40余种。这些写本大致可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所属的写本大致为11世纪以后的作品,一般保持完整,目前已出版5种校订本。如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原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西藏萨迦寺的1082年书写的梵文贝叶写本,内容完整无缺,字体清晰优美,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在基尔基特地区发现的克什米尔体系抄本,多数属于断片,从字体上看,一般是5~6世纪的作品,比较古老。在新疆喀什噶尔等几个地区发现的大多数也是残片,内容与尼泊尔系的抄本比较接近,从字体上看,大致是7~8世纪的作品。另外,在新疆还发现有和阗文的译本。译本,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此经共有汉译、藏译等的全译本和部分译本的梵汉对照、梵文改订本等17种。除后秦鸠摩罗什译的7卷28品,为后世广泛流传者外,尚有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10卷27品;隋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重勘梵文,译为《添品妙法莲华经》7卷27品。此外据《开元录》卷十一、十四载,还有《法华三昧经》6卷、《萨芸芬陀利经》6卷、《方等法华经》5卷等三译阙本,似属误传。罗什译本原是7卷27品,且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于高昌所得《提婆达多品》、隋阇那崛多于益州译出的《普门品偈》与玄奘所译《药王菩萨咒》一起编入,构成现行流通本7卷28品的内容。藏译本为日帝觉和智军所译,题名《正法白莲华大乘经》,1924年河口慧海对照梵本日译出版,名《藏梵传译法华经》。法译本有巴尔诺夫的《法译妙法莲花经》(1852)。英译本有基恩译《正法华经》,编入《东方圣书》第21卷(1884)。日本有梵汉对照《新译法华经》、《梵文和译法华经》、改订梵本《法华经》等。此外,基恩和南条文雄还用梵文出版了《妙法莲花经》(《佛教文库》第10卷,彼得堡,1908~1912)。

在内容上,此经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为天台宗等据以立说的主要典籍。全经主要思想为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经》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槃经》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兼说陀罗尼咒密护等,集大乘思想之大成。主旨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全经大段分科,古来主张不一。隋智顗作《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立序品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前半为正宗分;以分别功德品后半至普贤劝发品为流通分;又以前14品为迹门,后14品为本门。后人多依其说。

此经影响,鸠摩罗什所译《法华经》,在中国汉地流传甚广。《高僧传》所举讲经、诵经者中,以讲、诵此经的人数最多;敦煌写经中也是此经比重最大;南北朝注释此经学者达70余家。陈隋之际智顗更依据此经创立了天台宗。汉译本传入朝鲜、日本后,流传也盛。直至现代,日本新兴的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和妙智会等,都专奉此经与经题为宗旨。此经由于流传甚广而出现了伪作。早在隋代《众经目录》中即有《妙法莲花经度量天地品》等3种伪经、敦煌写经、《续道藏经》和日本《续藏经》中也都收有附会此经的伪作。

此经注疏,现存的主要有:南朝宋竺道生《法华经疏》2卷;梁法云《法华经义记》8卷;隋智顗《法华玄义》20卷、《法华文句》20卷(一作10卷),吉藏《法华经玄论》10卷、《法华经义疏》12卷;唐窥基《法华经玄赞》10卷;元徐行善《法华经科注》8卷;明智旭《法华经会义》1卷;清通理《法华经指掌疏》7卷。新罗元晓《法华经宗要》1卷。日本圣德太子《法华经义疏》4卷,最澄《法华经大意》1卷,日莲《法华经注》10卷等。

S.5720此卷两片写经的珍贵之处,在于它们是藏经洞出土极为罕见的金泥写经。唐五代时期,由于佛教信仰的盛行,金银泥等名贵材料也被用在装饰佛像的装饰上,如莫高窟南大佛的佛身上就有大量的贴金,如莫高窟初唐328、盛唐45窟等,彩塑身上就有金粉;在莫高窟壁画中使用金银泥的比重更大,这是当时佛教兴盛的一种反映。沈从文在《泥金银技术在一般工艺上的发展》一文中认为:“金银直接施用于服饰上则晋南北朝是个重要阶段。当时由于宗教迷信,使得许多近于疯狂地把所占有的大量金银去谄媚神佛,装饰庙宇。除佛身装金外,还广泛应用于建筑彩绘、帐帷骑幡各方面。因佛披金襕袈裟传说流行,捻金织、绣、绘、串枝宝相花披肩于是产生,随后且由佛身转用到人身的披肩上。唐代的服饰广泛用金,就是在这个传统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金银泥也被用在写佛教经文,通常是绀纸配金泥,指用金泥书写经文或绘佛菩萨等像于绀纸上。其材料,或以银泥代替金泥。绀纸为青而含赤色之纸。除绀纸外,尚有紫、黄、珠、白等色之纸。此类以金泥书写经文、绘制佛像的做法,起源不详,但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七,梁朝中大通三年(531)、五年及中大同元年(546)等条,皆有金字经,故可知以金泥写经的时代颇早,而当时所用之纸虽不详,然或依金字的对照而选配颜色。此法乃为表现庄严华丽,故非应用于一般的写经,而多用于为祈愿而写(愿经)之类。据日本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所载,圆仁来华时,于五台山金阁寺坚固菩提院的经藏阁,见有大历年间(766—779)之“愿经”,绀碧纸金银字之《大藏经》共6000余卷。 另外现存与藏经洞文物出土的金泥写经年代最接近的是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金银泥经文《妙法莲华经》,纸本,纵27—27.6厘米,卷装,苏州市博物馆藏虎丘云岩寺塔、瑞光寺塔文物。此部写经行文及尾部均有题记,可以来定年代,兹录尾部题记如下:
时显德三年岁次丙辰十二月十五日弟子朱承惠特舍凈财收赎
此古旧损经七卷俻金银及碧纸请人书写已得句义周圆添续良
因伏愿上报四重恩下救三涂苦法界含生俱沾利乐永充 供养

 

此卷《妙法莲华经》为卷轴装,共七卷。经卷出自“经生”之手,是用泥金写在碧纸(即磁青纸)上,每卷引首有“经变”画一幅,也是泥金绘成。五代遗留下来的泥金碧纸写经极为罕见,《妙法莲华经》的书法,也有很高的艺术性,写经字体为楷书,笔划端严秀整,是研究五代时期民间书法的宝贵资料。笔者对比此三件金泥写经,推测S.5720这两片金泥写经也应该是晚唐五代时期的。苏州博物馆藏虎丘云岩寺塔、瑞光寺塔的文物中还有一件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的金泥写经题记:

金银泥写经在佛教书法史上一度兴盛,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现藏有明代正统六年(1441)北藏金银泥写《大般若经》558卷,是历史上金银泥写经继续发展到明代的典型代表:

尽管现在内地寺院遗物不多,正所谓“礼失,则求之野”。但近千年以来,特别明清以来,金泥写经在藏文佛经大量出现,国内如京、藏、甘、青、蒙、川、滇等藏传佛教流行地区均有大量遗存。笔者在西藏任教期间,就看到发现了西藏延续近千年的数量众多的金银泥写经经卷,兹不赘。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云岩寺塔

华氏城Pataliputra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