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印”证丝路——丝路申遗成功四周年特辑

摘要: 四年前,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四年后我们以篆刻的形式展现出丝路沿线的风土人情。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 ...

四年前,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四年后我们以篆刻的形式展现出丝路沿线的风土人情。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说。其实“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以丝绸为主的经济交流,更多地是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在这条文化交流之路上,篆刻印章作也随着“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从中国传播到了西域,出土于我国西北阳关的一枚“丝绸之路印章”便是最好的印证。两千多年后,在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就有这样一个人用篆刻的方式循沿着先人的足迹,以篆刻的形式展现着丝路沿线的风土人情,他就是西安博物院藏品保管部部长伏海翔。

2014年,为了助力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作为一名参与此事的文物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篆刻艺术家,西安博物院藏品保管部部长伏海翔,历时半年刻了89枚印章,古丝绸之路沿线19个国家的86座城市名字,以中国古老的篆刻艺术方式呈现出来。他给自己的这套作品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印”证丝路,希望通过这小小的印章,将自己的爱好和职业结合起来,记录古丝绸之路的繁华过往,见证新丝绸之路的美好明天。2018年他决定将这套作品捐赠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

地名简介

西安:古称长安。历史上曾有西汉、新莽、东汉(汉献帝)、西晋(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汉唐时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国际大都会,丝绸之路的起点。明代改今名至今。现存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等丝绸之路重要遗址。

彬县:秦及两汉魏晋之漆县,北朝改称白土县,为豳州治所。唐改豳州为邠州,后相沿不改。1913年撤邠州,始设邠县。1964年改今名。丝绸之路东段北线所经地。现存有唐至明代开凿的大佛寺石窟。

固原:汉代为高平县,北魏于此置高平镇,后为原州治所,唐代因之。宋为镇戎军城。元置开城州与开城县。明清为固原州。1913年改今名。为丝绸之路东段北线所经重镇。现存有北魏始凿的须弥山石窟。

天水:西汉为上邽县。隋为天水郡治所。唐为秦州治所,后相沿不改。1913年改秦州为今名。为丝绸之路东段之重镇。现存有后秦以来开凿的麦积山石窟。

临洮:古称狄道县或狄道州,1913年改狄道州为狄道县,1929年改今名,相沿至今。为丝绸之路东段南、中线所经重镇。

兰州:汉为金城县,唐及宋元为兰州治所。清为甘肃省治,改今名,相沿至今。今为甘肃省省会,系丝绸之路东段中线所经重镇。西南130公里有后秦始凿的炳灵寺石窟。

武威:汉武帝收河西地,置武威郡。后历代为凉州或西凉州(府)治所,称武威,民国时废府存县。为丝绸之路东段主干线河西走廊之重镇。

西宁:东汉至隋代为西平郡治所。唐为鄯城镇。北宋唃厮啰时又名青唐城,后改为西宁州。清改州为县,今为青海省省会。丝绸之路东段支线青海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重镇。

张掖:汉武帝收河西地,因置张掖郡,治觻得。西晋改觻得为永平。后历代为甘州治所,更今名。为丝绸之路东段主干线河西走廊之重镇。

酒泉:汉武帝收河西地,置酒泉郡,治禄福。西晋改禄福为福禄。后历代为肃州治所,更今名。为丝绸之路东段主干线河西走廊重镇。

嘉峪关:明洪武五年(1372年)建置。位于明长城的最西端,是当时西域进入中原地区的唯一门户。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并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瓜州: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晋昌县,历代因之。清代于此置安西州。1913年改安西县,2006年改瓜州县。为丝绸之路东段所经重镇。现存有古瓜州治所晋昌城遗址,即今锁阳城遗址。

敦煌:汉武帝收河西地,置敦煌郡,治敦煌。北魏为敦煌镇。后历代为沙州治所。清置敦煌县,民国迄后因之。为丝绸之路东段入西域之门户。现存有丝绸之路重要遗迹,如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以及榆林窟、玉门关、阳关、汉代驿站悬泉置等遗址。

玉门关:古代敦煌西北的重要关隘,出此关即入西域之中道和北道。现存有小方盘城遗址。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位于今新疆罗布泊西北岸。为早期丝绸之路中段所经的要地。汉昭帝时,灭其国,更名为鄯善,都城迁至扜泥城(今若羌)。现仅存古楼兰遗址。

吐鲁番:汉代为西域车师前国,治交河城,又有高昌壁。前凉始于此置高昌郡。北魏至隋,先后为阚、张、马、麹四姓所建之高昌国。唐平高昌,置西州。五代、宋时又为西州回鹘所据。元朝平其地,号畏兀儿,置和州宣慰司,后又分其地为柳城、火州、吐鲁番三部,设万户府监之。清代在此设吐鲁番厅,1913年改称今名。为丝绸之路门户之一,现存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等丝绸之路重要遗址。

焉耆:汉代为西域焉耆国,治员渠城。北魏置焉耆镇,唐设焉耆都督府,为安西四镇之一。《大唐西域记》又称此为阿耆尼。元明两代名叉力失。清代改称喀喇沙尔。清末新疆建省,改设焉耆府,治焉耆县。1913年废府存县。为丝绸之路中段所经重镇。

轮台:汉代为轮台国(一作仑头国),后为汉所灭,于此地置使者校尉屯田。明代改名布古尔。清末新疆建省,置布古尔县。宣统时又改称今县名,相沿至今。为丝绸之路中段所经重要城镇。

库车:汉代为西域龟兹国,王置延城。东汉为西域都护治所。唐贞观年间平定龟兹,置龟兹都督府,为安西四镇之一,后又为安西都护府治所。又有屈支、丘慈等不同译名。元时称此为苦叉,明称苦先,清改今名,相沿至今。为丝绸之路中段重镇,古西域佛教中心之一。现存有汉代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等重要遗址。

阿克苏:汉代为西域姑墨国,王治南城。唐平定龟兹,设姑墨州于此,又译作亟墨、和墨、跋禄迦等名。元明称此为阿速。清代改今名,相沿至今。为丝绸之路中段所经重要城镇。

阳关:古代敦煌西南的重要关隘,出此关即入西域之南道。现存遗迹在敦煌西南古董滩。

若羌:汉代为西域婼羌国,国亡后为鄯善国都扜泥城。隋为鄯善郡治所,唐时为石城镇。元明称罗卜,清称卡克里克。1902年改置今县名,相沿至今。为丝绸之路中段南道所经重镇。

且末:汉代为西域且末国,王治且末城。隋置且末郡,唐为且末城。宋金时为于阗国约昌城。明称扯力昌,清称卡墙。1914年改置今县名,相沿至今。为丝绸之路中段南道所经重镇。

和田:两汉时为西域于阗国,王治西城。唐朝平定西域,于此设毗沙都督府,并为安西四镇之一。又称瞿萨旦那国。元时称斡端,明称于阗,清称和阗。1913年改和阗直隶州为和阗县,1959年改名今县名。为丝绸之路中段南道所经重镇,古西域佛教中心之一。

莎车:两汉时为西域莎车国,王治莎车城。北魏时为渠莎国。宋辽时称鸭儿看,元称牙儿干,明清时称叶尔羌,曾为叶尔羌汗国首府。1913年废府设莎车县,相沿至今。为丝绸之路中段南道所经重镇。

喀什:两汉以迄魏晋南北朝,为西域疏勒国的王治城,名疏勒城。又译作作竭叉、竭石、迦舍。唐置疏勒镇,为安西四镇之一,并设疏勒都督府于此;又名佉沙国。喀喇汗王朝时称为喀什噶尔,西辽及元时作可失哈尔或可失哈耳,明作哈实哈儿,清又作喀什噶尔。清末新疆建省,在此设疏勒府。1913年废府设疏勒县,1952年改今名。为丝绸之路中段重镇,由此通向中亚、印度等地。

奥什(Osh):汉代称贰师城。清代称鄂什、鄂斯、奥希等,均是Osh的译名,为布鲁特额德格纳部游牧地。现系吉尔吉斯斯坦重要城市。现存有16世纪的拉巴特·阿布杜勒汗清真寺等古迹。为丝绸之路所经中亚重镇。

费尔干纳(Fergana):汉代称大宛国,魏晋时名破洛那国,唐代称拔汗那国,曾改名宁远。现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重要城市。为丝绸之路所经重镇。

塔什干(Tashkent):中国史籍《魏书》称为者舌,隋唐史籍作柘析或赭时、赭支,《元史》作塔史或察赤,明代文献称迭失干或塔什干,均为Tashkent之音译,意为“石头城”。现为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现存有巴拉克汗马德拉斯神学院、伊斯麦布卡利清真寺等古迹。为丝绸之路所经中亚重镇。

胡占德(Khojend):又译苦盏。传说该城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时所建。唐初称呼闷城,蒙元时称苦盏。1939年改名列宁纳巴德,1992年改今名。现系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城市,索格特州首府。现存有喀喇汗王朝时期古城堡、17-18世纪的伊斯兰教长穆斯列赫丁陵墓等。为丝绸之路所经中亚重镇。

片治肯特(Penjikent):又译彭吉肯特。为塔吉克斯坦西部重要城市。城东南有古城遗址,始建于5世纪,是古代粟特重要城市,760年毁废。为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汇的重要城市。

杜尚别(Dushanbe):1917年建城。1925年以前称基什拉克(意为村)。1925~1929称杜尚别,又译做杜桑贝、杜夏贝、杜山比。1929~1961年称斯大林纳巴德(Stalinabad)。1929年成为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1961年后复称杜尚别,现为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首都。

撒马尔罕(Samarkand):古代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始于此建城。汉代属康居,后历代又称为悉万斤、飒秣建、康国,为古代粟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蒙元时期,称薛迷思加、寻思干、邪米思干或撒母耳干,均为Semiscant的音译。曾为西辽新都。现系乌兹別克斯坦第二大城市,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城市。2000年,撒马尔罕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泰尔梅兹(Termez):为古代巴克特里亚(汉代称大夏)的重要城市。东汉时为贵霜王朝的佛教中心之一。唐初,名呾蜜国,或名怛满、怛没。元代称忒耳米、帖哩麻、塔米设等。明代作迭里迷。现为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Surxondaryo Viloyati)首府,是进入阿富汗的交通要道。现存有泰尔梅兹古城、佛教寺院遗址及苏丹陵等古迹。为丝绸之路所经重镇。

布哈拉 (Bukhara):汉唐史籍称罽城、忸密城、安国、捕喝国、薄佉罗国、蒲华、不华剌、不合儿等,为中亚古国之一。9~10世纪为萨曼王朝首都。15世纪后期,蒙古帖木儿帝国瓦解,乌兹别克人建布哈拉汗国,定都于此,为中亚伊斯兰教的中心。现为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首府,丝绸之路所经重要城镇。存有著名的伊斯梅尔萨曼王陵(10世纪),卡里安尖塔(11世纪)和马高基-阿塔里(Magoki-Attari)清真寺等古老的伊斯兰建筑。

乌尔根奇(Urgench ):又称玉龙杰赤、玉里健、乌尔达赤、兀笼格赤、花剌子模城、乌尔坚奇等。曾为花剌子模王国的都城。现有新旧城之分,其中新城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是乌兹别克斯坦西北部的重要城市,花剌子模州的首府;旧城则位于土库曼斯坦境内与乌兹别克斯坦接壤处,隶属于土库曼斯坦的达绍古兹州。由于旧城在建筑和手工艺方面所体现的卓越成就,2005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马雷(Mary):汉唐文献称木鹿城、穆国、朱禄国、末禄国;后又称穆尔夫、马鲁,谋夫、马鲁沙喜章等。现是土库曼斯坦东南部城市,马雷州首府。为丝绸之路所经重镇。城东30公里处有穆尔夫古城遗址。

马什哈德 (Mashad,Meshed):《世界境域志》作“脑坎”,又称麦什德。附近有蒙元时期著名的沙黑纳(Shakhna)、徒思(或途思Tus)、不思坦(Bstan)等古城和哈儿、卡拉特、那罕等著名城堡。历史上是伊朗北部、中亚与阿富汗的贸易中心。现为伊朗东北部最大城市,霍拉桑省首府,伊朗第三大城。现存有伊斯兰教什叶派八代伊马姆阿里·礼萨陵等古迹。为丝绸之路所经交通要冲。

阿什哈巴德(Ashgabat):1881年建为要塞,曾为俄国与伊朗贸易中心。城名是由土库曼文和波斯文组成,意为可爱的城市。1948年被地震破坏后重建。现为土库曼斯坦首都。在城西南18公里处有呼罗珊古老城市涅撒(Nesa)。

德黑兰(Teheran):9世纪时为列伊城郊。1788年卡贾尔王朝在此建都,称今名,意即“暖地”。该城附近有蒙元时期著名的库姆(Qum)、剌夷(Karaj)、撒瓦(Sava)、阿莫勒(阿剌黑城 Alaje)、达姆甘(答木罕 Damghan)等古城。现是伊朗首都,全国最大城市。为丝绸之路所经重镇。

加兹温(Kazvin):始建于4世纪,16世纪曾为萨非王朝(1501~1673)首都。《元史》称可疾云。蒙古旭烈兀西征至此。现为伊朗西北部重要城市,是丝绸之路所经城镇。

久姆里(Gyumri):公元前720年西米里人居此。随后近两千年内有零星移民。1837年建立起一个重要的俄罗斯要塞,最初称为Kumayri或Gyumri,1840~1924年改为“亚历山德罗波尔”,后改名为“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系俄罗斯帝国在南高加索地区的重要据点。1924年改称列宁纳坎,1990年改称今名。现为亚美尼亚西北部希拉克州的首府。

凯瑟利(Kayseri):又译作开塞利。曾为卡帕多细亚王国都城,现是土耳其第七大都市,也是安那托利亚中部的商业中心都市。为丝绸之路所经地。

安卡拉(Ankara):早期为弗里吉亚人居地,是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亚历山大东征曾经此地。从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到奥斯曼帝国,均是政治、军事、商贸重地。1923年土耳其首都由伊斯坦布尔迁此。现存古迹有罗马时期的奥古斯都神庙、拜占庭时期的城堡和墓地、塞尔柱时期的阿拉丁清真寺等。为丝绸之路所经重要城市。

科尼亚(Konya):也称迈乌·拉那市。曾是拜占廷王朝的都城,现为土耳其中南部主要城市,科尼亚省省会。这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天然历史艺术博物馆之称。其中最著名的是梅乌拉那博物馆和阿拉丁清真寺等。

伊斯坦布尔(Istanbul):公元前561年为波斯帝国属地。396~1453年为东罗马帝国首都,改名君士坦丁堡。唐代称拂菻。1204~1261年为欧洲天主教十字军占领。1454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于此建都,改今名,意为伊斯兰城。现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为惟一地跨欧、亚洲的城市,丝绸之路所经最重要的城市。现存清真寺达450所,有著名的苏里曼尼耶和苏赫迈特六塔清真寺等。

雅典(Athens):原为古希腊奥尼亚人所建城邦,以雅典娜女神命名,古希腊文明发源地。公元前6世纪后日益繁荣。后与波斯帝国发生战争,胜利后建雅典国。公元前2世纪中叶并入罗马帝国。1204年为十字军占领,1456年又为土耳其属地。1833年希腊独立后,成为首都至今。为丝绸之路西端最重要的城市。现存有卫城、神庙等众多古希腊、罗马和拜占廷古迹。

布达佩斯(Budapest):公元3000年即有人居住。公元前1世纪是一座商业城市。9世纪末马札尔人迁来后,形成布达、佩斯居民点。1541~1686年为奥斯曼帝国属地。1873年由布达、佩斯等四部分合并建市。现为匈牙利首都。为古代欧亚大陆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的枢纽。

威尼斯(Venice):公元前5世纪有来自巴尔干半岛的威尼蒂人定居,故得名。公元6世纪在海边浅水滩上兴建,7世纪称拜占廷威尼斯群岛。中世纪时为地中海最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1866年并入意大利王国。现为意大利威尼斯省省会。10世纪至新航路开辟之前,是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的航运枢纽,著名的水上都市。

卡普拉罗拉(Ca Drarola):意大利中部城市。以卡普拉罗拉庄园而著称,是文艺复兴盛期最杰出的别墅建筑之一。

罗马(Roma):中国史籍作洛马、乳目。始建于公元前8世纪,是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欧洲最早形成的国际化大都市,丝绸之路的西端终点。1867年后为意大利的首都。市内多大型文物古迹,有著名的竞技场、万神庙、弗拉维安半圆形剧场和潘提翁神庙等古迹。

庞贝(Pompeii):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是希腊人和腓尼基人在小丘上修建的港口城市。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爆发。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反映了东西方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交流。

巴尔赫(Balh):为古代巴克特里亚(汉代称大夏)的都城。北魏时称薄知国。唐代称缚喝国或薄渴罗,又称小王舍城。蒙元时期称“巴里黑”(即巴尔赫)。1413年明陈诚等出使西域,曾到过八剌黑(巴尔赫),时系帖木儿帝国属地。现为阿富汗北部的重要城市。现存有巴克特里亚时期古城和16世纪清真寺等古迹。为丝绸之路所经重镇。

巴米扬(Bamian):中国史籍《魏书》记作范阳。《隋书》作帆延。唐代称梵衍那、范引、望衍等。现系阿富汗中部城市,巴米扬省省会。附近有著名的巴米扬石窟。为丝绸之路南入印度之重要城镇。

喀布尔(Kabul):16世纪初,为莫卧儿王朝创建者巴卑尔的领地。1773年杜兰尼王朝统一阿富汗后,定都于此。现为阿富汗斯坦首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现存有古尔罕纳宫、迪尔库沙宫、萨达拉特宫、沙希杜沙姆施拉寺、巴卑尔陵墓等古迹。

赫拉特(Heart):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历史上为中亚、南亚、西南亚交通的十字路口。13世纪蒙古文献称作出黑扯连、八的思、也里、野里,《明史》作哈烈、黑鲁等。现系阿富汗西北部最大城市,赫拉特省首府。现存有公元1200年修建的礼拜五清真寺。为丝绸之路交通枢纽。

伊斯法罕(Isfahan):始建于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历为王朝首都。10世纪末的文献译作西帕罕、亦思法剌因城。《元史》作亦思法杭,《明史》作亦思弗罕。现为伊朗伊斯法罕省首府,伊朗第二大城。历史上为丝绸之路所经重镇。

巴格达(Baghdad):762~1258年为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都城。唐代称缚达城,宋代称白达,元代称八吉达、巴哈塔、报达等。786~833年最为繁盛,成为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文化与贸易中心,丝绸之路所经重要城市。现为伊拉克首都。

巴士拉 (Basrah):公元前636年建城。在阿拔斯王朝时是著名的文化和贸易中心。唐代文献称末罗。现系伊拉克最大海港,巴士拉省首府。为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所经重镇。

巴尔米拉(Palmyra):叙利亚中部重要古代城市,又名“泰德穆尔”,是丝绸之路商队穿越叙利亚沙漠的重要商贸中转站及古代重要文化中心。现存古代遗迹体现了古代波斯与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交汇融合。

大马士革(Damashg):公元前25世纪该地已出现了城镇,名塞姆。前16世纪阿拉美人建立沙马尔王朝,以为国都。后相继为马其顿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属地。661年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以为都城。1516年后为奥斯曼帝国属地400余年。现为叙利亚首都。处于通往黎巴嫩山脉通道的东端,是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心之一。伊斯兰教兴起后,成为通往阿拉伯半岛穆斯林诸圣地朝觐之路的起点,是丝绸之路所经重要城市。

亚历山大(Alexadna):始建于公元前332年,以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命名。后为托密斯王国首都。罗马帝国时,成为东西方海陆贸易集散地和文化交流的枢纽,是丝绸之路西端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现为埃及最大海港和第二大城市。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法罗斯灯塔(亚历山大灯塔)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等古迹。

开罗(Cairo):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在此建城,名斯塔特城(老开罗)。969年另一支阿拉伯人在该地建曼苏里耶城。后为法蒂玛王朝都城,始称今名。1517年为奥斯曼帝国属地。1798年为法国占领。1805年成为穆罕默得阿里所建王朝都城。现为埃及国都,北非及阿拉伯世界最大城市,是地中海南岸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

塔什库尔干:汉代为西域蒲犁、西夜诸国地。北魏至唐,称为喝盘陀,或诃盘陀、羯盘陀。唐曾在此置葱岭守捉,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明时称撒里库儿,清称色勒库尔。1913年置蒲犁县。1954年改今名。为丝绸之路中段最西重镇。

伊斯兰堡(Islamabad):巴基斯坦1959年新建之都城,意为“伊斯兰教城”。城西50公里处有著名的古迹塔克西拉(Taxila),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著名古城。公元前6世纪,为犍陀罗王国的首都。公元前4世纪后的希腊化时期,古城改名为希腊文的“塔克西拉”。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成为佛教圣地和学者云集的哲学、宗教、文化艺术中心。北朝至唐代文献称其为竺刹尸罗、呾叉始罗。8世纪后成为穆斯林居住区。塔克西拉古城遗址有达磨拉吉卡窣堵波、贾乌利安寺院等佛教遗迹。

白沙瓦(Peshawar):梵文意为“百花之城”,旧译“布路沙布逻”。1~2世纪,贵霜帝国伽腻色伽王曾在此建都,为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魏晋至隋唐作健陀卫、乾陀罗城、健驮逻国、建驮罗,又称为香行国、香遍国。从12世纪起,伊斯兰文化逐渐代替了佛教文化。现为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首府。城郊有莫卧儿王朝巴布尔大帝所建的巴拉希萨城堡、16世纪的麦罕白·赫尼清真大寺及白沙瓦清真大寺等古迹。

卡拉奇(Karachi):唐代玄奘记阿点婆翅罗国的都城,名湿伐罗。现系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1947~1959年曾为巴基斯坦首都。现存有真纳陵墓等古迹。为丝绸之路重要城镇。

拉合尔(Lahore):中国史籍从汉代起称为双靡、赊弥、舍弥、商弥、拘纬、俱位等。其国人自称“奢摩褐罗阇”,梵语“王”之意。1021~1186年迦兹纳维王朝建都于此。1525~1707年为莫卧儿王朝都城。现为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是巴基斯坦历史文化名城。现存古迹有大清真寺、古堡等。

塔内瑟尔(Thanesar):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的萨拉斯瓦蒂(sarsawatiGhaggar)河岸小镇,是印度的宗教圣地。城名来自梵文,即“天主居住之地”。传说萨拉斯瓦蒂河是吠陀经的著名河流,萨拉斯瓦蒂是当地最古老的庙宇斯坦那沙·玛哈德夫寺的主神。后佛教流行。1014年伽色尼王朝时伊斯兰教开始在当地流行。现存有苏菲教派领袖谢赫·谢利之墓。

德里(Delhi):公元前 1世纪孔雀王朝拉贾·迪卢建此城,命名。又称沙贾汗纳巴德或老德里,来自波斯文,意为“门槛”,或“山冈”、“流沙”。古印度历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恒河平原(GangeticPlains)古老贸易路线的主要城市。1206年,库特布沙希王朝第一位统治者顾特卜塔建立德里苏丹国。1381年后,为帖木儿帝国领地。1526年莫卧儿帝国建都于此,并建红堡。1638年沙·贾汗改建此城,并建豪华的贾玛清真寺,将此地命名为沙贾汗纳巴德。现存有胡马庸墓、贾玛清真寺(印度最大的清真寺)、德里红堡、甘地陵等历史遗迹。

马图拉(Mathura):贵霜王朝的色伽王由白沙瓦迁都于此。中国魏晋至唐代文献称此城为摩头罗、秣菟罗等,以佛教艺术闻名于世。1019年,成为伽色尼王朝统治者马赫穆德的领地,伊斯兰教流行。现存有克里什纳·詹马布米印度教寺院、贵霜王室神殿、佛教和耆那教的窣堵波等遗迹。

哈密:古称伊吾,曾为唐伊州治所。元代称哈密力,明置哈密卫,清设哈密厅。1913年改称今名。为丝绸之路中段北线重镇。

吉木萨尔:两汉时为西域车师后国,王治务涂谷。西突厥在此曾建可汗浮图城。唐于此置庭州和金满县,后北庭大都护府治此。宋辽元明时称別失八里,或別石把。清乾隆年间在此曾筑恺安城,1772年设吉木萨县丞。1894年改吉木萨为孚远,1902年设孚远县,1953年改今名。为丝绸之路中段北道重镇。现存有北庭故城遗址。

乌鲁木齐:两汉时为西域卑陆与劫国地,唐属庭州。宋元时为回鹘属地,明时为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游牧地。清始筑城于此,取今名。后名迪化,清末新疆建省省会。1953年又改今名,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为丝绸之路中段北道所经重镇。

伊宁:汉晋为西域乌孙国地,北朝、隋属突厥。唐为愠鹿州都督府地,元称亦剌八里,明时称亦力把里。清于伊犁河北岸筑宁远、惠远、绥定等城,统称“伊犁九城”,伊犁将军驻此。清末新疆建省,于此置宁远县。1914年改今名。为丝绸之路中段北道重镇。

阿拉木图( Alwa-Ara ):1854始建城,名维尔纳。中国文献称古尔班阿里玛图。1867年成为俄国土耳其斯坦总督辖区的行政中心。1921年改今名。1929年成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首都。1997年,哈萨克斯坦迁都阿斯塔纳,但仍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古代中国通往中亚丝绸之路多经此地。

托克马克( Tokuak ):唐于此置碎叶镇,建碎叶城,曾为唐安西四镇之一。喀喇汗国时,于此建八剌沙衮城,为其西都。西辽改名为虎思斡耳朵。1927年改今名。现系吉尔吉斯斯坦重要城市。现存有唐碎叶城故址(阿克·贝希姆古城遗址)、喀喇汗王朝的八剌沙衮故址(布拉纳遗址)和新城故址(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为古代丝绸之路所经重镇。

比什凯克(Buwkek):1864年始建城,1878年设市,曾改名伏龙芝。1991年改今名,现为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古代中国通往中亚丝绸之路多经此地。

塔拉兹(Taraz):唐代名怛罗斯,玄奘往印度求法途经此地。751年唐与阿拔斯王朝曾于此大战,史称“怛罗斯之战”。后中国史籍又译称塔剌思、塔剌寺或塔拉斯。1938年名米尔卓扬,后改称江布尔。1997年改今名,现系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首府。为丝绸之路所经中亚重镇。

奇姆肯特(Chimkent):清朝前期为浩罕国的商业枢纽和军事重镇。现系南哈萨克斯坦州首府。为丝绸之路所经中亚重镇。

希瓦(Khiva): 始建于2500年前,曾经是花剌子模及希瓦汗国的首都,中亚古国之一。现属乌兹别克斯坦花拉子模州管辖。为丝绸之路所经重要城镇。现存有完好的古城、宫殿、军事设施及住宅,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阿特劳(Guryev):1645年由俄国商人古里·那扎诺夫(GuryNazarov)始建,原名古里耶夫市(Guryev),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丝绸之路所经地。

阿斯特拉罕(Astrakhan):早期是巴什基尔人、可萨人生活的地方。13世纪属金帐汗国。金帐汗国瓦解后,为阿斯特拉罕汗国首都。现为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首府,伏尔加河下游重要城市,为丝绸之路西段北道所经地。近年在附近发掘出一古城遗址,发掘者认为是中世纪可萨汗国的都城。

伏尔加顿斯克(Volgodonsk):俄罗斯伏尔加河—顿河运河的交通枢纽。随着运河开凿及齐姆良斯克水电站的建立而兴起,1956年设市。为丝绸之路所经地。

拉萨(Lhasa):公元7 世纪初,吐蕃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后,从雅隆迁都于此。唐代译称逻娑、逻些,清代改译今名至今,藏语意为“圣地”和“佛地”。现系西藏自治区首府,佛教圣地。为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必经之重镇。现存有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及《长庆会盟碑》等古迹。

吉隆(Jilong):唐代此地有“呾叉法关”,清代称作济咙、鸡中、济隆等,今译吉隆。从7世纪以来,是中国西藏与尼泊尔及南亚国家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所经重要关隘。现存有唐朝使节王玄策使团出使印度的摩崖石刻《大唐天竺使之铭》。

加德满都(Kathmandu):6~7世纪泥婆罗国首都,是唐朝及吐蕃求法僧人赴印度所经重要城镇。清代文献称阳布。现为尼泊尔首都。现存佛寺甚多,被称为“庙宇之城”。有6处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巴特那(Patna):古称华氏城,曾先后为摩揭陀国(中印度)、孔雀王朝、笈多王朝都城。商业与宗教文化曾繁荣一时。中国魏至唐求法僧多曾至此礼佛,称作巴连弗邑、波丽、波咤厘子城、波丽越国等。现为印度东北部城市,比哈尔邦首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德姆卢格(Tamluk):公元5~7世纪中国求法高僧多至此礼佛,称作多摩梨帝、躭摩栗氐国、耽摩立底等。为东印度重要港口,水陆交通中心,有航道赴南印度和东南亚各地,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之一,建有著名的巴特那东方博物馆。

卡瑙季(Kanauj):中印度古国。又译作羯若鞠阇国、罽饶夷国、鞬拏究拨阇国、葛那及自国,意译为曲女城。7世纪初,曲女城为“曷利沙伐弹那”(Harsavardhana)君主戒日王都城。中国求法高僧法显、玄奘、慧超对此城均有记述。649年唐使臣王玄策曾出使此国。后为波罗提诃罗王朝(778~1018年)的都城。965年前后,中国僧继业曾经此地。1018年,伽色尼王朝马赫穆德时城被毁。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巴拉沙衮城

克孜尔尕哈烽燧

须弥山石窟

炳灵寺

明铁佩古城

梅尔夫历史与文化公园-木鹿

塔克西拉

铁尔梅兹

兴教寺塔

张骞墓

华氏城Pataliputra

库尼亚乌尔根奇-花刺子模

巴士拉港 Basra

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Shahrisabz乞史城

曲女城Kannauj

王舍城

达姆甘Damghan担寒

巴基斯坦拉合尔古堡和夏利玛尔公园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