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从长安到佛国——还原一个真实的玄奘法师

摘要: 如果没有《西游记》,“唐僧取经”应该不可能成为中国几乎人人知晓的故事。小说里的妖魔鬼怪在现实当中的确是没有的,但当年“唐僧”,也即玄奘的西行求法,其传奇色彩和艰苦程度较之小说中不但并无逊色,可能犹有过之。玄奘西行五万余里,历时18年,行经当时的110个国家。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他并不算是一位真正的地理学家,他的西行也是借助了当时已经开辟的路线,但他留下的《大唐西域记》仍然是今人认识古代中印交通的重要参 ...

如果没有《西游记》,“唐僧取经”应该不可能成为中国几乎人人知晓的故事。小说里的妖魔鬼怪在现实当中的确是没有的,但当年“唐僧”,也即玄奘的西行求法,其传奇色彩和艰苦程度较之小说中不但并无逊色,可能犹有过之。玄奘西行五万余里,历时18年,行经当时的110个国家。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他并不算是一位真正的地理学家,他的西行也是借助了当时已经开辟的路线,但他留下的《大唐西域记》仍然是今人认识古代中印交通的重要参考文献。

在《西游记》中,玄奘父母在船上被奸人所害,刚刚出生的他也差点遭灭口,多亏母亲偷偷将他放入木盆顺江漂走,在漂过金山寺时被法明和尚所救,才有了后来的一代高僧。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玄奘俗名姓陈,据说为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曾祖陈钦曾任太守,祖父陈康为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惠在隋初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此后潜心儒学。他有三个哥哥,二哥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号长捷法师。玄奘年少聪慧,也很早就闻名乡里。

当时是中国由繁荣的学派佛教向宗派佛教的过渡时期。他发现当时佛教界对同一经典的诠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歧义百出,所以立下了到天竺去求取佛教原典的志向。而在他之前,中国西行的僧人已有不少,其中晋代法显的成功及其所撰写的《佛国记》的巨大影响,激发了他的决心。

《西游记》中,玄奘出发前唐太宗李世民亲自送行,并有两人结拜之举,故而书中称其为“御弟”。其实历史上并非如此。初唐时期国家尚未完全安定,边界地区尤其不稳,国人出境受到严格限制。玄奘几次申请“通关文牒”都未获批准。贞观三年(629年),长安大灾,官府允许百姓“随丰就食”,也即到有粮食的地区去找饭吃。玄奘就混在灾民的队伍中,出长安,过天水,到达了凉州(今甘肃武威)。

  

凉州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军事要地。玄奘在此住了几天,就踏上西行之旅。但凉州都督李大亮严格执行边境管理制度,派人将他追回。既然走不了,玄奘就在凉州为僧俗讲解佛法,影响甚大。听众中有当时的河西佛教领袖、凉州慧威法师,他有感于玄奘的决心和宏愿,遂密派两位弟子趁夜偷偷送玄奘出关,到达今甘肃瓜州县东。此时凉州都督的飞骑也赶到了,让瓜州刺史李昌拦截玄奘。但瓜州刺史李昌崇信佛教,带着公文,到玄奘住处当面将之撕毁,并向他详细介绍了西出玉门关的情况,又资助了一匹白马。一个月后,玄奘乘着白马,独自踏上西行之路。

  

  

虽然关于玄奘西行的线路仍有很多地段难以确凿考证,但大的路线还是可以勾勒出来的。玄奘西行及返程的线路为:从长安出发,经陇山古道,历秦州、兰州、凉州、瓜州,出玉门关后,渡莫贺延碛,到伊吾,至高昌,从高昌继续西行,至“阿耆尼国……西南行……至屈支国……西行六百余里,经小沙碛,至跋禄迦国……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自素叶水城,至羯霜那国……素叶城西行四百余里,至千泉……千泉西行四五十里,至怛逻私城……”

  

怛逻私即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玄奘从此出发又经过赭时(今乌兹别克斯坦之塔什干)、康国(即撒马尔罕)、羯霜那国(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沙赫里夏勃兹),又西南行200多里至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恰克恰里山口),再循东南方向渡阿姆河,经吐火罗斯坦抵达印度。

  

玄奘到印度时,印度分为中印度、北印度、西印度、东印度、南印度,一般称为五印或五天竺,大小共有70多个王国。玄奘自滥波国(今阿富汗喀布尔河北岸)出发,先后到达了那揭罗曷国(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健驮逻国(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附近)、乌仗那国(今巴基斯坦的斯瓦特河上游)、咀叉始罗国(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与杰鲁姆河之间)、乌刺尸国(今巴基斯坦哈扎拉)、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迦湿弥罗国佛教盛行,都城有佛寺百余座,玄奘在此受到了热情接待,向当地高僧学习了《俱舍论》、《顺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声明论》等佛教经论。

离开迦湿弥罗国后,玄奘至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复又东行,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费罗兹普尔),在此学习《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

后玄奘又至阁烂达国(今印度贾朗达尔),学习《众事分毗婆沙》。又经屈露多国(今印度苏丹普尔)、设多图卢国(今印度撒兴特)、波里夜咀罗国(今印度邦拜拉特),开始进入中印度境内。向东至秣兔罗国(今印度马特拉),在此参礼多处佛教遗迹。又经萨他泥湿伐罗国(今印度北方邦塔尔萨尔)、率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以北),至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曼达洼),在此学习《辩真论》、《随发智论》等。

其后至羯若鞠阁国(又名曲女城,今印度卡瑙季),停留三月,从高僧毗离耶犀那学习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

贞观五年( 631),在参礼室罗伐悉底国(即佛经中常提及的舍卫国,今印度西北部贡达)的佛教圣地祗园精舍、释迦牟尼诞生地劫比罗伐率堵国的蓝毗尼(今尼泊尔鲁潘德希县)、释迦剃度地蓝摩国(今印度北部奥德境内巴斯提县)、释迦涅槃地拘尸那揭罗国(今印度北部廓拉克浦尔以东的迦西亚村),以及位于婆罗疤斯国(今印度瓦腊纳西)的释迦初说法之地鹿野苑等佛教圣迹后,最终到达位于摩揭陀国王舍城的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摩揭陀国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加雅一带,是北印度的大国,其都城王舍城是释迦牟尼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结集就在此城举行。那烂陀寺规模宏大,声名远播,可谓“德重当时,声驰异域”,人才荟萃,学者辈出。印度有名的大乘论师,如护法、护月、德慧、坚慧、光友、胜友、智月、戒贤等那烂陀寺遗址人都曾在此讲学或授业,有的还担任过该寺的住持。在那烂陀寺求学的僧徒众多,玄奘在寺学习时僧徒多达万人。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在该寺先后停留约五年,师从住持戒贤大师学习《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等多种佛教经论,以及婆罗门教典籍、梵音学等。在那烂陀寺时,玄奘受到了最高的礼遇,被列为寺院十大德之一。在研习之余,玄奘还曾到东印度、南印度、西印度数十个国家去求法巡礼,足迹遍及全印度,遍访那烂陀寺以外的学府和高僧。玄奘在学业上的成就引起了印度各国的注目。

  

玄奘在印度最具传奇色彩的经历是佛教史上著名之曲女城辩论大会。时玄奘四十一岁,意欲东返。戒日王于曲女城为师作大法会,五印度十八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人亦到。师受请为论主,称扬大乘,提出论文“真唯识量”颂,悬之于会场门外,经十八日,竟无人发论难之。玄奘自此得号“大乘天”“解脱天”。戒日王益增崇重,十八国王并于会后归依为弟子。

玄奘西行求法的目的是回大唐弘法,贞观十五年(641),玄奘谢绝了五印朝野的一再挽留启程回国。他溯恒河西北行,渡印度河上游,经今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进入吐火罗国故地,再穿过瓦罕走廊达摩悉铁帝国(瓦罕之南)、东行至波谜罗川(即瓦罕河谷)越过葱岭,至揭盘陀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但未从丝路中段西域南道东行,而是经乌铩国(今新疆莎车),绕道佉沙国(今新疆疏勒)、斫句迦国(今新疆叶城)到达瞿萨旦那国(今新疆和田),由西域南道,经尼壤(今新疆民丰)、折摩驮那国(今新疆且末)、纳缚波故国(今新疆若羌),到达罗布泊地区,再到敦煌,沿丝路东段南道,于贞观十九年(645年) 携带梵文佛经共520夹657部、佛像8尊和大量舍利回到唐长安,至此玄奘结束了周游100余国的艰苦求法行程。

玄奘归国途中,先上表唐太宗,阐述了自己舍身西行的缘由和九死一生的经历,取得了唐太宗的谅解和认可。唐太宗命西京留守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派人隆重迎接玄奘。当时长安城内自朱雀街至弘福寺数十里间,寺房装新,街市庄严,幡盖竞艳,经像队伍徐进之处,观瞻众人涌动道旁,珠佩动音,金花散彩,梵音赞歌,响彻天空,景象空前。玄奘受到了文武官员和僧尼、百姓的夹道欢迎,这种盛况与他当年离开长安时的情景大不相同。

  

玄奘回国后的主要事业,就是翻译他从印度带回的梵本佛教经论。贞观十九年三月,玄奘住进了当时非常著名的长安弘福寺,开始了翻译经论、讲学著述生涯。在贞观十九年至麟德元年( 664)的近20年间,玄奘曾在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和玉华宫4个地方设有译场。在贞观十九年五月至贞观二十二年(648)十二月的近4年中,玄奘在弘福寺译经。贞观二十二年,长安大慈恩寺建成,玄奘奉敕担任首任住持,移至大慈恩寺继续译经,时间为贞观二十三年(649)至显庆三年(658)六月,共10年。自显庆三年七月至显庆四年(659)冬,玄奘在长安西明寺译经1年。玄奘晚年移至铜川玉华宫译经,时间为显庆四年冬至麟德元年( 664)二月,共5年。其中,玄奘在慈恩寺译场译经时间最长,也最为有名。

  

玄奘回国时唐太宗曾提出“佛国遐远,灵迹法教,前史不能委详,师既亲睹,宜修一传,以示未闻”,要求玄奘将西行见闻写成一本书。贞观二十年(646),由玄奘口述,其弟子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完成。全书共12卷,记述了玄奘亲身游历的110个国家和经传闻得知的28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对各国的疆域、山川地形、风土人情、政治经济、语言文字、佛教史迹等情况都作了周密、严谨的记载。玄奘之前的一些西行求法僧倡,也曾有关于西行见闻的著述,如东晋法显的《佛国记》等,但都不如《大唐西域记》内容丰富,记载翔实。

  

阿旃陀石窟

  

鹿野苑遗址发掘现场

由于古代印度不大重视历史记述,因而《大唐西域记》的相关记载就成为研究7世纪以前印度历史的重要资料。学者依据此书,解决了关于印度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宗教力量对比和宗派分布以及佛教的几次结集等众多历史疑难问题。考古学家也曾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线索,对印度的佛教圣地王舍城旧址、鹿野苑的古刹、阿旃陀石窟、那烂陀寺遗址等进行了探查和发掘,取得了重要的考古发现。印度史学家辛哈和班纳吉指出“中国的旅行家如法显、玄奘给我们留下了有关印度的宝贵记载。不利用中国的历史资料,要编一部完整的佛教史是不可能的”。19世纪以来,《大唐西域记》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广泛传播,成为研究中亚史、印度史、佛教史、中印交通史和文化交流史,以及我国西北地区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玄奘因病圆寂于玉华宫。唐高宗闻讯悲痛万分,称“朕失国宝也,国失栋梁也”,下旨将玄奘所译经典抄制9份,分送全国9州,并将未翻译佛经交大慈恩寺永久保存。玄奘灵柩被运回京城长安,安置在慈恩寺翻经堂,弟子数百人哀号恸哭,京城道俗奔赴吊唁者每日数干。在举行玄奘法师葬礼时,赶来送葬的人达100多万。玄奘初被安葬在白鹿原上,5年之后迁葬至长安少陵原的兴教寺内。

兴教寺塔

玄奘13岁出家,28岁西行求法,46岁归国开始译经,65岁圆寂。在他的一生中,西行取经近18年,归国译经弘法共19年,取经与译经占据了大半的时间,他为出家时立下的“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理想倾尽了毕生精力。唐太宗称玄奘为“法门之领袖”、“只千古而无对”。玄奘不畏险阻、舍生忘死的奋斗精神,在佛经翻译、佛教教育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他对中西文化交流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兴教寺塔

那烂陀寺遗址

碎叶城

阿旃陀

王舍城

玉华宫遗址

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Shahrisabz乞史城

曲女城Kannauj

伊塞克湖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