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寺塔
玄奘塔前遐思
兴教寺在少陵原崖畔,是玄奘迁息之地。寺中玄奘塔,名垂千古,远播世界,使兴教寺更具崇高地位。
塔院在大雄宝殿西侧。古柏苍郁,竹林碧翠,花草芬芳,院境肃穆。三座塔品字形矗立。中间高大玄奘塔,高23米,4面5级,砖砌锥体,仿木、密檐、楼阁式砌筑。砖雕扁柱,砖砌斗拱,砖磨檩头,一个个开间,仿木效果逼真。是座实心塔,唯底层有个面南券洞,内供玄奘泥塑坐像。法师身披橘红紫边袈裟,内着黄僧衣,项挂佛珠,神形兼备。其塔,乃仿木造型绝于千古的塔艺珍品;其像,乃慈面菩提的像艺佳作。玄奘塔前左右两侧,各一座砖砌三级小塔,其结构形状相同,安息着玄奘的两位弟子。
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因来源于印度不同教派,传译、讲习中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派别,之间常发生矛盾。隋末致乱,部教纷立,教见相争;直到唐初才有所安静,然教心不统,真伪难明。为探佛经奥义,质疑解难,玄奘立誓,要西去佛教发源地印度,取来真经,以利国利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徒步河山,费时17年,行程数万里,经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终于使佛教大乘三藏传播于东土。在贞观统治者眼里,无教即无民,无民便无国。于是在尊儒崇道的同时,佛教也兴盛起来,三教并举,成为大唐盛世中外文化交流盛典。
玄奘回国后,辛劳19年,译经75部1335卷;又经他口述,弟子辩机撰文完成《大唐西域记》12卷。此书被译成多国文字。这都是通过传播佛教文化而利国利民之壮举,故被唐肃宗赞为“兴教”。“兴教寺”由此得名。兴教为爱国,爱国当兴教。
站在塔院悟真,玄奘安息之地是“兴教寺”,塑造玄奘及其弟子取经的《西游记》,何以不是“兴教”书写了成正果的全程行动。妖魔鬼怪,都是成正果的破坏者。最终,前者战胜了后者,佛教胜利了。可有多少人体味此书本来的主题思想?只视作神话小说和妖怪故事。西方有人说,玄奘做旅游,还带着宠物笨猪和灵猴;中国有人用三打白骨精证明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有人还说,老猪是情通性爱的大丈夫。无论古来的还是外来的,多按自己的意识形态编织再造,使本意的事,变了面目。发展乎?变异乎?扭曲乎?面对玄奘塔,我在静思中悟真着佛陀之路!
立在塔院墙外的山路上,日下遥望终南,奇峰峻岭,云蒸雾绕,气象万千;回首少陵原畔,柏槐崖立,层林苍翠。好座名寺古刹!不由想起了禅修的唐代大诗人王维,他的诗情佛意人心;“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表现了色中见空,空中见色,终归于空的思想。山中的辛夷花红得像芙蓉一样美丽,但自开自落,既无目的,亦不取悦于人。可这真是自然之美!“无人”之地有人,只是王维;“有人”之地无人,只除了王维。王诗理念与佛教《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教理,形一而神合了起来。
又想起北宋的范仲淹,他也是佛门弟子。在名篇《岳阳楼记》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个人的喜与悲置之度外,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忧国忧民的事,老怀在心里。参悟出多么高尚的品德!
玄奘圆寂,送葬者数以百万计;范仲淹临终前说:“从无中来,却归无中去”,逝日,“数百人,哭之如父”。一位是“护国兴教”的大法师,一位是行佛陀教义而终生不渝的文学家。他们爱国爱民的品格,犹如玄奘巍塔,永矗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