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悟空印度取经记

摘要: 我国历史上有两个悟空,一是明代吴承恩所著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虚构塑造的孙悟空,另一个却是唐代去印度取经翻译经文真人真事的悟空和尚,本文所写的是后者。悟空,俗姓车,名朝奉。旧名法界,悟空是法号。唐代京兆云阳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人。其祖上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贵族。他本人从小天资聪明,喜欢汉藉典章,在家乡颇有名气,他的出家经历,还颇具传奇色彩。当初,他本是唐朝政府中一名下级军官,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奉旨随 ...


我国历史上有两个悟空,一是明代吴承恩所著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虚构塑造的孙悟空,另一个却是唐代去印度取经翻译经文真人真事的悟空和尚,本文所写的是后者。


悟空,俗姓车,名朝奉。旧名法界,悟空是法号。唐代京兆云阳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人。其祖上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贵族。他本人从小天资聪明,喜欢汉藉典章,在家乡颇有名气,他的出家经历,还颇具传奇色彩。

当初,他本是唐朝政府中一名下级军官,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奉旨随中使张韫光等一行40余人出使宾(今克什米尔)他们是沿着“丝绸之路”中道,经安西(今库车)逾帕米尔高原,历尽艰险,终于到达宾东都健陀罗,不幸卧病不起,无法与使团东归。于是发愿,如得病愈,愿落发为僧。不久病愈,为实践诺言,遂在健陀罗寺拜三藏法师舍利越魔为师,剃度为僧,取法名达摩驮都(意为法界),在那烂陀寺学经三年,时为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年方二十七岁。   

悟空出家后即遍游北天竺、中天竺(古印度)各国,访佛遗迹,学习梵文,曾到可敦寺。此寺为突厥皇后所建,有伽蓝三百余所,灵塔瑞像颇多,或系阿育王及五百阿罗汉所建立。如此巡礼、游历四年有余,“思恋圣朝,本生父母,内外戚属,焚灼其心”,发愿归国,三藏初闻,执意不许。法界再三恳请,师父舍利越摩见他归心诚恳,方遂所请。并亲手将珍贵的《十地经》、《十力经》和《回向经论》梵文本三部放入一夹,和佛牙舍利一枚,请他带回中国,奉献唐朝。

据《入竺纪》所记,悟空取北道原路而归,当经过骨咄国(今塔吉克斯坦西南)时,城东不远,有一小海,其水极深。时龙神知有舍利,忽“地云摇动,玄云掩兴,霹雳震雷,雹雨骤坠”。海边有一大树,悟空与众商都避于树下,忽“枝叶摧落,空心火燃”。时商人首领当众宣告:“谁持有舍利异宝,龙神为何如此大怒?有即持出,投入海中。众人不必受此惧恐.”悟空是时,恳心祈愿,放达本国,利济邦家,所获福因,全仗龙力。从日出后至中时,祈祝至诚,果然感动了龙神,云收雨霁。大家平安渡过。

悟空经阿富汗兴都库什山、瓦谷函地进入新疆。先到疏勒(今喀什),国王裴冷冷、镇守使鲁阳,挽留住五月。次至于阗,当时梵名瞿萨怛那(唐言地乳国),国王尉迟曜,镇守使郑据,延住六月。又至龟兹(今库车),国王白环,四镇节度使、安西副大都护兼御史大夫郭昕,热情接待,应莲花寺沙门勿提提犀鱼至诚祈请,用一年时间译出《十力经》一部。又抵焉耆,受到焉耆王龙如林、镇守使杨日杠的款待,延留三月。时因战乱,河西道不通,悟空约于大历九年(774年)转赴北道,至北庭都护府时,北庭节度使兼御史大夫杨袭古,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热情地欢迎这位西游归来的法师,倡议在龙兴寺组织众僧,以悟空为主,与刁、阗二藏沙门尸罗达摩(唐言戒法),共同译出《十地经》与《回向经论》因归路不通,悟空只得在北庭暂居了十年之久。在此期间,悟空还会见了四镇北庭宣慰中使段秀明等人。悟空的停留北庭,为北庭的佛教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贞元五年(789年)九月十二日,北庭节度衙押奏事官牛昕和安西道事官程鄂等随中使段秀明取道回鹘路归国。又因回鹘可汗不信佛教,所带的梵文经书只得留在北庭龙兴寺收藏、将佛经汉文译本带走,经约五个月,于贞元六年(790年)二月,安全抵达京都长安。唐德宗敕令于跃龙门使院安置。中使段秀明遂将所译佛经与释迦牟尼真身佛牙舍利一枚进奉。五月十五日,朝廷封车奉朝法名悟空,授杜武将军守金吾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兼试太常卿等职,以表彰他舍身求法,忠心爱国的高尚德行。时高僧园照对其游历天竺及往返经历,采访辑录,成《经行记》又名《悟空入竺记》收入《贞元释教录》中,今己无存。其概要可参阅慧皎的《高僧传》有关内容。该书不仅对印度佛教的分布、渊源以及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概括的介绍,并且由于“安史之乱”河西路中断,唐朝与西域各地已失去联系。而《悟空入竺记》,具体记述了当时唐朝在西域几个主要地区仍驻有官员,坚守捍卫边疆以及他们与朝廷进行联系的情况,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西域及其与唐朝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填补了正史的空白。



悟空这次印度取经,历时近40年,经历58国,携回《十地经》、《十力经》、《回向经论》(梵文本)三部,并在途中译成汉文本十一卷,129页,成为继法显、玄奘、义挣之后又一位翻译家和旅行家。

悟空晚年时在长安章敬寺居住,已年过七旬,思乡心切。决定回归故里访问,父母、兄弟、姐妹家无一人在世,不胜悲痛,恨不奉养。约于贞元末年(805年)圆寂,终年七十五岁。悟空毕生为弘扬佛法,印度取经、翻译佛经、交流中外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有史记载最后一位去印度取经的著名佛僧。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那烂陀寺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